本發(fā)明涉及電池用粘合劑、鋰離子電池負極片以及鋰離子電池,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池用粘合劑。該粘合劑,包含同時帶有親水單元和疏水單元的聚合物;且該聚合物中,中低分子量聚合物占聚合物總量的5wt%以下,所述中低分子量聚合物的分子量≤10萬。本發(fā)明的粘合劑,其粘合力強,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與現有的負極片粘合劑用量2.5~5%相比,本發(fā)明的粘合劑用量1.5~2%時,不僅能體現出更高的粘接力,還能提升活性材料的比例,從而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鋰離子電池蓋板裝置,包括蓋板本體和設置于所述蓋板本體兩端的極柱,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極柱之間設置有用于灌注鋰離子的防爆灌注孔,所述防爆灌注孔處密封安裝有可拆卸的防爆閥。需要補充電解液時,拆除防爆閥,經由防爆灌注孔向電池內部灌注補充電解液,同時由于防爆和注液集合成一個孔,注液的通孔變大,可加速電解液的灌注,灌注方便快捷。灌注完成后再安裝防爆閥,封閉電池內部空間,使鋰離子電池能夠正常工作,且能夠多次的回收再利用,節(jié)約成本。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新型鋰離子電池蓋板裝置的鋰離子電池。
提供了一種正極補鋰添加劑Li5FeO4及其制備方法,還提供了相應補鋰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1)將鐵源化合物、堿性化合物和混合溶劑混合反應,制得納米前驅體;(2)對納米前驅體噴霧干燥,然后將噴霧干燥得到的顆粒與鋰源化合物混合、破碎,得到反應物;(3)在惰性氣氛下,將反應物進行低溫預處理得到中間體;(4)將中間體與水混合、研磨、噴霧干燥,得到納米中間體顆粒;(5)對納米中間體顆粒高溫燒結,燒結過程中通入低分子量有機物。該Li5FeO4顆粒粒徑小于50nm,表面包覆不定型碳層,增加電導率,在補鋰后充當導電劑作用,降低電池內阻。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鋰電池用石墨烯?二硫化鉬復合導電漿料及制備方法,采用鋰離子或鎂離子鹽與二硫化鉬和石墨顆粒共混,高溫加熱使得鋰離子或鎂離子插層于石墨和二硫化鉬的層間,然后冷卻至室溫后融入溶劑中,超聲預破碎處理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通過高壓脈沖射流機的射流噴嘴中噴出,利用顆粒之間的機械剪切和高速碰撞作用,發(fā)生石墨和二硫化鉬的進一步破碎剝離,形成石墨烯?二硫化鉬復合導電漿料。本發(fā)明提供的復合導電漿料及其制備方法能夠有效防止納米層的重新堆積,提高電極材料表面積使用率,大幅提升鋰離子電池正負極的導電性。
本發(fā)明提供了高電導率鋰離子電池正極磷酸亞鐵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由鋰源化合物、鐵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碳源化合物和作為石墨催化劑及摻雜元素的過渡金屬化合物制成,其化學式為:Li(Fe1-xMx)PO4,其中x為0~0.1,M為過渡金屬元素Fe、Cr、Ni、Co、Mo或者Mn;通過采用過渡金屬化合物對包覆的碳材料進行催化,提高碳膜中石墨化度從而提高材料的電導率,同時過渡金屬可作為一種摻雜元素進一步的提高材料的本征電導率。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硅?黑磷?液態(tài)金屬三元鋰電池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涉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電池負極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質組成:17~20份源硅、20~36份黑磷和3?5份液態(tài)金屬。黑磷是由雙層原子組成的二維單晶片層結構,厚度為一個原子,且具有天然帶隙,且能與硅有較好的相容性,本發(fā)明利用黑磷具有較高的遷移率的特性,通過與硅復合,減少硅的遷移負荷,進一步與鎵鈮液態(tài)金屬形成三元鋰電池負極材料,能夠有效地抑制硅的體積膨脹,而且在同等條件下,可嵌入更多地鋰離子,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對電解液的穩(wěn)定性,提高了電池的循環(huán)性能。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微波作用于鋰輝石原礦生產β-鋰輝石精礦的方法,其步驟包括1)將鋰輝石原礦粉碎至粒度0.2~30mm,得粉碎料;2)將粉碎料于930~1050℃溫度下微波加熱30~50分鐘,自然冷卻至≤60℃;3)將步驟2)所得粉碎料進行第一次篩分,篩孔徑為0.2mm,得篩上物和篩下物β-鋰輝石精礦I;4)將步驟3)所得篩上物磨碎至0.1~10mm,進行第二次篩分,篩孔徑為0.2mm,得篩上物尾礦和篩下物β-鋰輝石精礦II;5)將β-鋰輝石精礦I與β-鋰輝石精礦II合并得β-鋰輝石精礦。工藝流程短,投資少,成本低,易操作,易控制,回收率高,產率高,且無化學污染及廢水排放。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的草酸鹽前軀體的制備方法,屬于能源材料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現將鎳、鈷、錳的可溶性鹽、草酸酯類、有機溶劑按化學計量比稱量配比,與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再制得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的草酸鹽前軀體。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簡單易于操作,無需特殊設備成本低。前驅體材料成分均勻,形貌和粒徑可控,材料振實密度大,有利于提高鎳鈷錳酸鋰材料的能量密度。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業(yè)級碳酸鋰精制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的裝置,包括碳酸鋰生產裝置主體,所述碳酸鋰生產裝置主體的內部設置有電機,所述碳酸鋰生產裝置主體的前端外表面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碳酸鋰生產裝置主體的一側外表面固定安裝有充氣機構,所述碳酸鋰生產裝置主體的另一側外表面固定安裝有傳輸管。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業(yè)級碳酸鋰精制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的裝置,設有輔料添加機構與清洗機構,能夠便于在生產碳酸鋰過程中對輔料進行添加、對用量進行控制,可以保證碳酸鋰生產的質量,并能在使用完后對配制容器內部進行清洗,防止腐蝕性液體附著在容器的內壁,方便人們下次使用,帶來更好的使用前景。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帶,涉及鋰電池領域,該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帶包括銅箔片層、人造石墨層和導電粘結層,所述導電粘結層涂覆在所述銅箔片層正、反兩面上,所述人造石墨層分別涂覆在所述導電粘結層上。與現有的相比,本實用新型保護的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帶制作的電池循環(huán)次數多,電性能好且穩(wěn)定。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鋰電池微孔纖維素基隔膜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S11,將纖維素溶于溶劑中,再加入非溶劑攪拌得到三元溶液;步驟S12,提供一基底;及步驟S13,在基底上形成前述的三元溶液膜;其中三元溶液中纖維素∶溶劑∶非溶劑重量比為=(0.5?25)∶(70?94.5)∶(5?29.5)。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鋰電池微孔纖維素基隔膜與具有該鋰電池微孔纖維素基隔膜鋰電池,其中鋰電池微孔纖維素基隔膜包括由纖維素、溶劑、非溶劑形成的三元溶液膜。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生產電池級碳酸鋰或高純碳酸鋰的工業(yè)化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一)碳化:取碳酸鹽型鋰源,其中Li2O含量為5.0~40.3%w/w,置于氫化反應釜中進行一次或兩次以上碳化處理,得碳酸鋰濕精品;(二)將一次碳化處理所得的碳酸鋰濕精品烘干后,即得電池級碳酸鋰;或,將兩次以上碳化處理所得的碳酸鋰濕精品烘干后,即得高純碳酸鋰。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可連續(xù)大規(guī)模生產電池級碳酸鋰和高純碳酸鋰,能耗小,環(huán)境友好,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共沉淀法制備鋰離子電池富鋰錳正極材料前驅體的裝置,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包括反應器和循環(huán)泵,注劑裝置與反應器連通,用于加注藥劑;反應器上連接有氮氣管線以及廢氣排放管線,用于置換系統(tǒng)中的氧氣;反應器包括圓筒體和圓錐筒體兩部分,圓錐筒體底部設有沉淀排出口;圓筒體周側面設有進料口、進料口以非法線方向與圓筒體連通;圓筒體上端封閉并插入設置有循環(huán)液出料管;循環(huán)泵的入口與循環(huán)液出料管連通、出口與進料口連通。本裝置工作時流體不斷進入反應器中并旋轉流動,可以充分混合、反應并分離生成的粘稠狀物質和固體沉淀,保證了反應溶液的均勻性和測量的準確性,同時結構簡單、成本低。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的低鈉鉀錳酸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錳酸鋰材料的形貌為球狀,平均粒徑5~30微米,振實密度1.8~2.5g/m3,比表面積0.5~1.5m2/g,Na和K離子總重量含量小于15mg/kg,Na和K以外的雜質重量含量均小于10mg/kg。其制備方法主要包括,合成原料機械活化、活化原料固相燒結、燒結含硫氣體制備硫酸錳溶液、硫酸錳溶液凈化和高純硫酸錳制備,具有錳基原料來源構成閉路循環(huán)、節(jié)能減排、環(huán)境友好的特點,克服了傳統(tǒng)固相燒結法原料錳化合物雜質含量高,特別是Na、K離子難以去除帶來的產品難以穩(wěn)定達標的問題。同時避開了傳統(tǒng)液相沉淀法制備前驅體過程中溶液的pH、溫度、攪拌轉速、反應物濃度等條件匹配要求苛刻的弊端。
本發(fā)明涉及以循環(huán)再利用的磷酸鋰為原料制備磷酸鐵鋰的方法,其采用循環(huán)再利用的磷酸鋰通過水熱法制備性能優(yōu)異的納米級磷酸鐵鋰,提供了一種磷酸鋰再利用的方法;通過循環(huán)再利用的磷酸鋰提供磷酸鐵鋰制備的鋰源和磷源,可大幅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回收利用價值高;利用水熱法制備磷酸鐵鋰的特點,控制不同材料的過飽和度,可有效避免回收再利用的磷酸鋰中的少量雜質對磷酸鐵鋰性能的影響,減小磷酸鋰繁瑣的除雜工藝;工藝方法中的堿源和洗滌液可反復回收使用,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鋰電池正極漿料的制備方法及鋰電池,所述制備方法包括:步驟一、將第一重量份數的活性材料和第二重量份數的導電劑置于球磨機中進行第一預定時長的球磨加工,以獲得分散均勻的混合粉料,進而提高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鋰電池滅火劑的制備方法及鋰電池滅火測試裝置,涉及鋰電池滅火技術領域。以全氟己烯氧基苯磺酰氟作為起始物制備得到含氟表面活性劑;再將含氟表面活性劑、二乙二醇單丁醚、乙二醇、催化劑三乙胺在室溫下連續(xù)攪拌得到鋰電池滅火劑中間產物B;向所得的中間產物B中依次加入辛基苯酚聚氧乙烯(10)醚、二氮雜18?冠醚?6、水、烷基糖苷、尿素,連續(xù)攪拌,得到鋰電池滅火劑,而且還包括滅火劑、殼體、滅火劑貯罐、連接管路和溫度感應啟動組件,滅火劑貯罐的輸出口連接有管路,管路與殼體連通,管路與殼體的連通處設有噴嘴,滅火劑貯罐的輸出口處設有機械啟動裝置,溫度感應啟動組件用于感知電池的溫度變化和控制機械啟動裝置的啟閉。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所用補鋰多孔一氧化硅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鋰離子電池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其制備過程為:所述的補鋰多孔一氧化硅負極材料呈現核殼結構,內核為多孔一氧化硅,外殼為摻氮碳材料,其外殼的厚度50~500nm。本發(fā)明在多孔一氧化硅表面均勻沉積一層碳層,從而避免多孔一氧化硅直接與電解液接觸,降低其副反應的發(fā)生機率,并提蓋其導電性,同時由于采用氮摻雜碳物質,可以進一步提高其包覆層的導電性,從而提高其補鋰多孔硅碳復合的倍率性能。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非水鋰錳電池的新電化學體 系的組成,尤其是該電化學體系中的陰極和電液體 系。陰極由MnO2、V2O5、Me(OH)2、AB和PTFE組 成,制造方法合理,電液體系共有三種: LiClO4-PC/DME+1,3-DOL,LiClO4-PC /4M-1,3-DOL+1,3-DOL和 LiClO4-PC/DME+ THF+ArCH3。該三種電液體系之一與陰極再加高 純鋰作陽極便組成非水鋰錳電池的電化學體系。
本發(fā)明涉及鋰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一種鋰電池正極材料,該鋰電池正極材料包括復合納米材料,所述復合納米材料包括碳納米管和形成在所述碳納米管之上的LiMNF顆粒,LiMNF顆粒的MN可以為CoNi、FeCu、FeCo或者其它任意兩種過渡金屬的合金組合物。碳納米管作為支撐LiMNF顆粒的骨架,能很好的維持該復合納米材料的結構。在進行反復高壓充放電的循環(huán)過程中,復合納米材料的空間結構能很好的調制充放電過程中該復合納米材料體積變化,達到耐高壓特性的需求并且具有高的比容量。
本發(fā)明涉及鋰電池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釩酸鋅?三氧化鉬納米片鋰電池電極材料及制備方法。通過在二硫化鉬的層間進行釩酸鋅的生長,從而簡單、高效的獲得在納米級別且厚度均勻的釩酸鋅,進一步,利用二硫化鉬高溫轉變?yōu)槿趸f的特性,將已形成片的釩酸鋅與三氧化鉬燒結組裝得到納米片電極材料。該納米片電極材料為片狀的釩酸鋅與三氧化鉬層鑲嵌形成的類似于三明治,層結構賦予釩酸鋅緩沖空間,可有效緩解在嵌鋰過程中的體積膨脹,解決了釩酸鋅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容量快速衰減的缺陷。特別的,該方法易于控制,得到的釩酸鋅?三氧化鉬納米片電極材料質量穩(wěn)定,適合于工業(yè)化生產。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鉬酸鋰包覆的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鉬酸鋰包覆的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結構包括:富鋰錳基層狀氧化物內核和Li2MoO4包覆層,并且所述富鋰錳基層狀氧化物內核和Li2MoO4包覆層之間存在Mo6+濃度梯度過渡層;所述過渡層中,Mo6+濃度由包覆層一側向內核一側逐漸遞減,所述過渡層的厚度為0.1?10nm;所述Li2MoO4包覆富鋰錳基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化學表達式為xLi[Li0.33Mn0.67]O2·(1?x)LiMO2@Li2MoO4,0<x<1;其中,M至少包括Mn、Ni、Co、Al、Mg中的兩種元素。
本發(fā)明涉及鋰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鋰電池正極結構、全固態(tài)薄膜鋰電池結構。所述鋰電池正極結構包括集流體及設置在集流體上的正極復合薄膜層,所述正極復合薄膜層包括疊加設置的至少兩層單一薄膜層和至少一層添加層,任意相鄰設置的兩層單一薄膜層之間設置一層所述添加層,所述單一薄膜層包括正極活性材料,所述添加層包括電子導電層和/或離子導電層;或者所述添加層包括混合導電層;所述電子導電層具有電子傳導性能,所述離子導電層具有離子傳導性能,所述混合導電層同時具有離子傳導和電子傳導性能,添加層的設置很好的減小由于單一薄膜層本身傳導性差造成的阻抗,增強單一薄膜層的導電離子的傳導性能,提高電池的導電性能。
本發(fā)明屬于鋰電池領域,提供了一種富鋰猛基前驅體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配置溶液:分別配置過渡金屬鹽溶液、堿性溶液、絡合溶液A和絡合溶液B;S2.共沉淀反應:將步驟S1制備得到的過渡金屬鹽溶液和堿性溶液分別緩慢加入反應釜中進行反應;在反應進行的第一階段同時向反應釜中緩慢加入絡合溶液A;在反應進行的第二階段同時向反應釜中緩慢加入絡合溶液B;S3.后處理。上述方法能夠合成顆粒表面光滑、球形度好、顆粒致密性好、粒度分布均勻的前驅體材料,且合成過程中不使用含氨絡合劑。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備的富鋰錳基前驅體以及由該前驅體制備的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屬于鋰提取領域,提供了一種用于高鎂鋰比鹵水提鋰的超支化吸附膜板及制備方法,將三聚氰胺和甲醛混合,調節(jié)pH為7~7.5,并在水浴下進行加成反應,得到羥甲基三聚氰胺;然后將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iCl·nAl(OH)3·mH2O)研磨至微米級,加入羥甲基三聚氰胺,再加入二羥甲基丙酸,在170~190℃下均質機反應,酯化3~5h,得到分散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的超支化聚合物;然后涂敷在厚度為3?5cm的微孔陶瓷板表面成膜,得到一種用于高鎂鋰比鹵水提鋰的超支化吸附膜板。
本發(fā)明屬于鋰離子電池領域,提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δCo1?xMgxO2@AlF3及其制備方法,其中1≤δ≤1.05,0< x≤0.05;用以解決層狀LiCoO2在高電位下電化學性能差的缺點。本發(fā)明體相摻雜改性與表面包覆相結合的層狀正極材料LiδCo1?xMgxO2@AlF3具有較高的放電比容量和非常穩(wěn)定的循環(huán)性能;在室溫和0.5C倍率下,2.75~4.4V(vs.Li/Li+)的充放電電壓范圍內,首次放電比容量可高達187.6mAh/g,3.8V平臺容量接近100%,循環(huán)30次以后仍然可達到180mAh/g,容量保持率為96%。同時,本發(fā)明提供該材料的制備方法,制備工藝簡單、制備成本低,易于實現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鎳錳酸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正極片的材料由正極活性物質、粘結劑、導電劑和溶劑構成的正極漿料涂層,以及正極集流體組成;所述的正極活性物質采用鎳錳酸鋰的Al2O3包覆物;所述的粘結劑采用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導電劑采用導電炭黑、導電石墨、碳納米管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溶劑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的正極集流體采用鋁箔。本發(fā)明設計的鋰離子電池,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達到了提高電池可逆比容量、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電能力,改善循環(huán)性能和安全性能的目的。
離子熱合成鋰離子電池固態(tài)電解質鋰硼氧溴多晶粉末。鋰硼氧溴(分子式:Li4B7O12Br),分子量為375.32,屬立方晶系,空間群F43c,單胞參數為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鋰電池正極材料鎳鈷錳酸鋰粉體及其制備方法。它是通過微波加熱反應原材料,反應原材料自身損耗電磁場能量而發(fā)熱,用電磁能直接作用于介質分子轉化成熱能。因此,本發(fā)明無需采用高溫加熱,就能完成鎳鈷錳酸鋰粉體的制備。且本發(fā)明操作和設備簡單,提供了一種加熱時間短、能耗低、合成周期短、加熱反應均勻且操作簡單易獲得的鎳鈷錳酸鋰粉體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鋰電池高電導率鈦酸鋰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先制備純凈尖晶石型鈦酸鋰,可獲得更好的鈦酸鋰晶體,再在后期進行碳包覆可提高鈦酸鋰材料的電導率;其次采用成本低廉的固相燒結法,易于商業(yè)應用,生產的鈦酸鋰材料在1C(1C=175mA/g)倍率下首次充電比容量可達160mAh/g,經過500次循環(huán)容量能保持在95%以上。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成都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