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攜帶與安裝簡便的野外便攜式多功能太陽能一體電源,包括:本體、設于本體內的鋰電池組、充電板與DC/DC電路轉換板、設于本體左右兩側的前、后蓋、設于前、后蓋外的電池門與其內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設于本體前端的面板組件、及輔件三角架、AC交流逆變器與電源包等;所述面板組件由面板、LED燈、市電充電插孔、充電指示燈、LCD液晶觸摸屏與電壓輸出接口組成。充電時,將電源本體下方的楔形塊插入三角架云臺的楔形槽內即可,打開電池門,展開太陽能電池組件即可立刻充電與日照角度調整。本發(fā)明具有充電功率高、電壓輸出規(guī)格多、手提照明、智能充電與電量實時查詢功能,特別適用于野外勘探作業(yè)與野外軍事行動時使用。
本發(fā)明涉及鋰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干法極片及其制備方法。干法極片包括集流體和復合層。復合層包括層疊設置的多層電極材料層,多層電極材料層中最靠近集流體的兩層分別為第一電極材料層和第二電極材料層,其中第一電極材料層涂覆于集流體的一側,第二電極材料層涂覆于第一電極材料層遠離集流體的一側,第一電極材料層內的活性材料粒徑大于第二電極材料層。本發(fā)明提供的干法極片,可以平衡活性材料的粒徑配比。在對干法極片壓縮時,不同層的活性材料在相鄰位置處,可以實現(xiàn)大粒徑顆粒和小粒徑顆粒穿插壓實,從而可以提升不同材料層之間的壓緊度。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寬工作溫區(qū)的電子陶瓷復合基片的制備工藝,涉及電子陶瓷加工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公開的電子陶瓷復合基片的制備工藝為:將鈦酸四丁酯、碳酸鎂、硝酸鈥、七水氫氧化鍶和硅酸鋰混合加入溶劑中水解、聚合,然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三乙醇胺油酸皂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后,燒結,制得鈦酸鍶基陶瓷粉末;將表面改性后的鈦酸鍶基陶瓷粉末與聚酰亞胺溶液采用流延工藝涂覆,進行階梯式固化,制得電子陶瓷復合基片。本發(fā)明提供的電子陶瓷復合基片制備工藝簡單易操作,復合基片表面平整,不易脆斷,并且機械強度高、韌性好,還具有高的介電常數、低的介電損耗,在較寬的工作溫區(qū)內仍具有較好的介電性能。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陽離子無序鹽巖結構的高熵單晶金屬氧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金屬氧化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至少5種過渡金屬化合物和鋰源粉末混合、球磨,得到前驅體;將所述前驅體與熔鹽充分混合后壓片,在惰性氣氛下進行高溫燒結,然后迅速冷卻,得到產物;將所述產物分離、溶劑洗滌、干燥,得到所述陽離子無序鹽巖結構的高熵單晶金屬氧化物;其中,所述過渡金屬化合物中,包括Mo6+、V5+、Nb5+、Ti4+中至少一種的化合物。通過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得到的金屬氧化物,為類球狀單晶體,呈Fm?3m型結構,作為二次電池正極材料使用,表現(xiàn)出較高能量密度及良好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疊片裝置及疊片方法,屬于鋰電池生產技術領域,包括:立板;疊片臺,可移動設置,且設置有若干個,每個疊片臺上設置有壓刀;隔膜放卷機構,設置于立板上,隔膜放卷機構適于沿橫向往復移動,若干個疊片臺能夠交替運動,以使若干個所述疊片臺中的一個能夠運動至隔膜放卷機構的下方;極片上料機構,與疊片臺對應設置;撫平機構,設置于立板上且可移動設置,撫平機構位于疊片臺的上方和隔膜放卷機構的下方,適于帶動隔膜沿橫向移動;裁切機構,適于在撫平機構的下游切斷隔膜。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疊片裝置,疊片裝置實現(xiàn)下料與疊片的同時進行,能夠大幅度縮短疊片的下料輔助時間,也即縮短了疊片過程的停止時間,提高了電芯的生產效率。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導電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的導電劑的特征為:片狀結構石墨占導電劑顆粒數目的百分比在70%以上;片狀結構石墨的片徑為15~22μm;導電劑的電阻率為12~18mΩ·cm。本發(fā)明提供的導電劑可應用于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本發(fā)明提供的導電劑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能,且分散性優(yōu)于其他導電劑,制備方法簡單,易于實現(xiàn)規(guī)?;a。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芯制造方法,屬于鋰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包括:制作負極片體,負極片體包括兩個連接設置的負極片單元,兩個負極片單元之間為間隔空箔區(qū);制作正極片單元;將負極片體、正極片單元以及隔膜進行熱復合疊片形成復合單元,若干個復合單元疊合形成電芯芯包,其中,一個負極片體的兩個負極片單元分別與兩個正極片單元對應設置;將電芯芯包對應間隔空箔區(qū)進行分切,形成兩個電芯單元。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電芯制造方法,將一個包含有兩個負極片單元的負極片體與兩個正極片單元對應熱復合疊片,再將形成的電芯芯包分切成兩個電芯單元,因此,在一次疊片過程中能夠形成兩個電芯單元,提高了電芯的生產效率。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冰霜結晶釉及其制備方法,它所使用的釉料含有的組分及各組分質量份如下:石英:20份;方解石:7份;氧化鋅:15份;鋰輝石:10份;二氧化鈦:10份;界牌泥:10份;骨炭:18份;高硼熔塊:10份;氧化鈷:2份;氧化銅:2份。本發(fā)明的結晶呈現(xiàn)一種從中心結晶核開始結晶向外形成條紋狀散射輻射的效果,較強地增加了現(xiàn)有釉料的裝飾效果。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橄欖狀三元材料前驅體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組成化學式為NixCoyMnzCO3,其中,0<x<1,0<y<1,0<z<1,x+y+z=1,所述橄欖狀三元材料前驅體的長度為6~25μm,直徑為3~15μm,其形貌為橄欖狀二次顆粒,由片狀一次粒子致密疊加構成。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前驅體制備方法不僅能制備粒度均勻的橄欖狀鎳鈷錳三元碳酸鹽前驅體材料,且通過反應參數的控制,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或聚丙烯酰胺作為分散劑,采用氨基甲酸銨、尿素、縮二脲、縮三脲、乙酰脲或二乙酰脲作為沉淀劑,從而能較容易地調控前驅體的橄欖狀二次顆粒粒度;本發(fā)明不需要消耗大量氫氧化鈉和氨水,成本相對低廉,工藝更環(huán)保。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離子液體摻雜的水溶性聚噻吩復合薄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電致變色技術領域。首先將聚苯乙烯磺酸鈉(PSS)摻雜放入含3,4乙烯二氧噻吩(EDOT),高氯酸鋰(LiClO4),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水溶液中,得到含有大量均勻分散的陰離子水沉積溶液,以替代傳統(tǒng)的有機溶劑基沉積液;同時加入離子液體促進EDOT在水溶液中的均勻分散,增加溶液中自由運動離子;隨后使用電化學工作站進行電化學沉積,得到離子液體摻雜的水溶性聚噻吩復合薄膜。本發(fā)明采用原位電化學聚合法,通過二次摻雜,實現(xiàn)PEDOT的水溶性沉積制備,得到的薄膜具備高電致變色性能的同時,具有高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及電化學活性。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硼摻雜鎳鈷錳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硼摻雜鎳鈷錳正極材料的基體通式為LiaNibCocMndMeM’fBzO2,M為Mg、Al、Zr或Ti,M’Sn、Y、Mo、W、Nb、Ta中的一種或幾種,且a、b、c、d、e、f、z的取值滿足以下要求:0.95≤a≤1.2,0.7≤b<1,0<c≤0.2,0<d≤0.2,0<e≤0.02,0<f≤0.01,0<z≤0.02。制備步驟為:按照化學計量比,將鋰源、鎳鈷錳三元前驅體、MB2、M’的化合物混合,高溫燒結,再用去離子水洗滌、干燥,與包覆劑低溫燒結后得到硼摻雜鎳鈷錳正極材料。本發(fā)明在基體中同時摻雜有金屬元素以及硼元素,硼元素更易進入晶格內部,可以取代晶格中的過渡金屬原子,形成鍵能更大的B?O鍵,穩(wěn)定晶體結構,改善高溫存儲性能,降低電池產氣。
本發(fā)明基于氣體析出特性的大容量磷酸鐵鋰(LFP)電池熱失控預警方法涉及的是一種針對大容量LFP電池在進行儲存和充放電過程中熱失控預警方案,在電池發(fā)生熱失控早期,對特征氣體進行監(jiān)測,引入改進Goertzel算法對濃度信號進行濾波處理,提高了單一檢測的精度。利用最早析出的VOC和CO2聯(lián)合實現(xiàn)預警判定,在預警程序運行過程中采用析出不同氣體的時間差內計算VOC的濃度值和濃度上升速率,將多種計算結果與設定閾值進行比較從而實現(xiàn)更準確的預警功能。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復合顆粒的制備方法、利用其制備的復合顆粒及應用。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生焦粉和破碎后的粘結劑混合,經過石墨化和破碎解聚后得到一次復合品;再將所述一次復合品與破碎后的粘結劑混合,復合后得到二次復合品;所述二次復合品經碳化和篩分后,得到所述復合顆粒。根據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復合顆粒復合程度較高,均一性較好,可改善材料的電化學性質,提高鋰離子電池在循環(huán)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所述方法簡單高效,人為可控,生產成本較低,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去除水體中有機污染物的方法,該方法是利用催化劑活化過單硫酸鹽對有機污染物廢水進行降解處理,其中催化劑是由廢舊鋰電池負極材料經600℃~700℃條件下煅燒后制備得到。本發(fā)明中,采用的催化劑具有電子轉移速率快、催化活性高等優(yōu)點,將其作為過單硫酸鹽的活化劑用于去除水體中有機污染物時,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反應,而且能夠將多種有機污染物(如染料和抗生素)礦化為水和二氧化碳,進而能夠有效進行固液分離,不僅具有操作簡單、無需大型設備、成本低廉等優(yōu)點,而且還具有應用范圍廣、處理效率高、處理效果好、重復利用性強、環(huán)境友好,能夠高效、徹底的去除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有著很好的應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一種鎢離子摻雜高鎳梯度三元正極材料,呈球形顆粒狀,鎳元素從顆粒內部到表面呈梯度降低,錳元素從顆粒內部到表面呈梯度升高,鈷元素在正極材料顆粒中均勻分布,鎢元素摻雜在顆粒的表面。其制備方法為:將低鎳的鎳鈷錳混合鹽溶液泵入高鎳的鎳鈷混合鹽溶液中,并不斷將該混合液泵入裝有氨水溶液的反應釜中,加熱并通入保護氣體,調節(jié)氨濃度和pH值,攪拌進行共沉淀反應,攪拌陳化,過濾,洗滌,干燥,與鋰源、鎢源混合研磨,燒結,得到三元正極材料。本發(fā)明通過材料的梯度結構和鎢離子摻雜,既穩(wěn)定了材料結構,又提升了材料的離子電導率,降低了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電化學極化,二者的協(xié)同效應能大大提高高鎳三元材料的性能和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雙納米結構鐵基氟化物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1)鐵基氟化物納米顆粒的合成,以乙醇作為溶膠,通過溶膠凝膠反應得到;(2)雙納米結構微球鐵基氟化物的合成,通過微波溶劑熱反應,將納米顆粒聚集形成既具有納米顆粒又具備納米介孔結構的雙納米結構材料,從而提高其離子擴散性,改善其電化學性能。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新的鐵基氟化物的制備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結構新穎的特點,得到的鐵基氟化物具有特殊的雙納米結構、良好的離子擴散性,可用于鋰/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片狀二硫化錫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涉及電池電極材料技術領域,其包括以下步驟:取適量二水合氯化亞錫和硫代乙酰胺混合并加入適量去離子水,攪拌使其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適量氨水,使混合液的pH值調至8~9;將調節(jié)pH值后的混合液轉移至反應釜,密封后置于110~13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水熱,直至反應結束,再待反應釜冷卻至室溫后取出,得到反應后的產物;將產物進行洗滌,然后干燥,即可得到黃色粉末狀的片狀二硫化錫。將本發(fā)明制得的片狀二硫化錫應用于鋰離子或鈉離子電池負極時能提高電池的穩(wěn)定性以及倍率性能。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廢加氫催化劑的全組分回收方法,該方法先將廢加氫催化劑真空熱解脫油,得到熱解渣、熱解油、熱解氣,熱解油被冷阱收集,熱解氣被堿液吸收,然后將熱解渣與濃硫酸混合均勻后焙燒,得到焙燒熟料,之后將焙燒熟料進行浸出處理,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最后通過萃取劑萃取浸出液中的有價金屬離子,得到硫酸鹽產品。本發(fā)明的廢加氫催化劑的全組分回收方法,不僅適用于廢加氫催化劑,對于其他廢舊鋰離子電池、廢舊電路板、廢舊生物質等資源回收都具有借鑒意義。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不含硝酸鹽環(huán)保型鑄鐵搪瓷中溫耐酸底釉及制備方法,它屬于搪瓷技術領域,配方中各組份的質量份分別是:石英48?52份,零水硼砂24?27份,純堿5?7份,氧化錳1.5?1.7份,氧化鈷0.7?0.9份,碳酸鈣4.5?5.5份,氟硅酸鈉4?5份,鈦白粉3.0?4.0份,鉀長石2.0?3.8份,碳酸鋰3.5?4.5份。以上原料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在1260±10℃和純氧條件下熔制而成,成品的燒成溫度770?790℃。該配方不含硝酸鹽,從根本上解決了現(xiàn)有鑄鐵搪瓷中溫耐酸底釉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氮氧化物(NOx)氣體排放污染環(huán)境的重大技術難題。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醚類化合物與喹啉類衍生物交叉偶聯(lián)的方法。本發(fā)明首次采用在Ir類化合物催化下,在氮氣氛圍中,將喹啉類化合物,醚類化合物轉化為多取代喹啉及衍生物,制得分子結構穩(wěn)定,化學性質優(yōu)良。合成方法的反應原料廉價易得,且不需要經過預處理;反應只需要使用水、溴化鋰、酸和銥催化劑,節(jié)約原材料,減少反應成本;整個反應體系簡單,反應條件溫和,反應設備較少,實驗操作簡便,用料來源廣泛。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球形Li4SiO4基CO2吸附劑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以不同的鋰源和硅源合成Li4SiO4粉末;接著,在水中加入Li4SiO4粉末和瓊脂,加熱均勻混合獲得漿液;然后,將漿液滴入0~35℃的二甲基硅油中,靜置后漿液液滴固化成球形固體,再沖洗、干燥;最后,將干燥樣品在含氧氣氛中煅燒,使顆粒中的瓊脂燃燒掉,獲得球形Li4SiO4基CO2吸附劑。本發(fā)明方法制備過程簡單,操作簡便,制備的球形Li4SiO4基CO2吸附劑球形度較好、表面光滑,且該吸附劑的循環(huán)吸附CO2的能力也較為突出,為Li4SiO4基吸附劑的工業(yè)化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超薄單晶NiCl2納米片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納米片厚度尺寸為2nm?20nm;具有(003)晶面的擇優(yōu)取向。其制備方法為:首先,將六水合氯化鎳置于管式爐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脫水;然后,預處理的粉末置于潔凈干燥的管式爐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升華,即可獲得超薄單晶NiCl2納米片。本發(fā)明所設計和制備的產品,其應用領域包括將其用于熱電池正極材料、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及磁性材料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fā)明屬于電池正極材料回收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鎳鈷錳廢舊電池的正極材料的回收方法,將鎳鈷錳廢舊電池充分放電、拆解得正極片;將正極片經有機溶劑浸泡、干燥后,在含氧氣氣氛內400~500℃下熱處理;將熱處理后的正極片在剝離劑中濕法球磨,隨后分離得正極材料。本發(fā)明具有步驟簡單,耗能少,條件溫和,除熱處理外的其他步驟均可在常溫下進行;整個過程中使用的溶劑均可循環(huán)使用,節(jié)能、無污染且降低了成本;回收正極材料中所含雜質少,回收過程中不破壞正極材料的結構且鋰元素損失較少,鋁以單質的形式回收,無需后續(xù)處理;回收方法簡單、高效。通過此方法回收鎳鈷錳廢舊動力電池,既能夠緩解環(huán)境壓力又能實現(xiàn)資源循環(huán)利用。
一種Li3Cr(MoO4)3包覆改性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Li3Cr(MoO4)3包覆改性高鎳三元正極材料被包覆的基材為LiNi1?x?yCoxMnyO2,其中0<x≤0.20,0<y≤0.20,為粒徑18微米以下的微米級球形顆粒,所述基材表面包覆有快離子導體的包覆層,由100 nm~600 nm的Li3Cr(MoO4)3微納米顆粒構成。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為高溫固相法合成基材,對基材進行水洗、烘干處理后二次燒結,包覆,燒結,即成。該正極材料具有良好的材料加工性和高溫穩(wěn)定性,用其制備的電極組裝而成的鋰離子電池具有高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環(huán)性能和高溫安全性能好;本發(fā)明方法反應溫度低,易操作,反應過程易控制,適合大規(guī)模量產。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混合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如式(Ⅰ)所示的三元材料前驅體A、如式(Ⅱ)所示的三元材料前驅體B和鋰源混合,得到初始混合物;2)將所述初始混合物進行第一次燒結,粉碎后再進行第二次燒結,得到混合三元正極材料;所述第一次燒結的溫度為350~550℃,所述第二次燒結的溫度為750~1150℃。本申請還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備的混合三元正極材料。本申請公開了一種一鍋法差量法混合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最終得到二次顆粒團聚體和單晶/類單晶形貌共存的差量化混合三元正極材料,由此提高了材料的壓實密度和循環(huán)性能,且降低了制備成本。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拮抗抑菌成分選擇性增菌培養(yǎng)基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包括樹脂、抑制劑和促進劑,其培養(yǎng)基為樹脂、抑制劑和促進劑的混合物。該發(fā)明能夠通過大孔吸附樹脂或陽離子型交換樹脂吸附各種抗生素等抑菌成分,通過氯化鋰、亞碲酸鉀、去氧膽酸鈉和檸檬酸鐵銨制成抑制劑抑制非目標菌的生長,通過胰酪胨大豆肉湯、麥芽提取物、葡萄糖、谷氨酰胺、丙酮酸鈉、磷酸吡哆醛、維生素B12和氯化鈉制成促進劑使目標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和單增李斯特菌快速生長,補充了市面上對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和單增李斯特菌的選擇性增菌培養(yǎng)基產品,填補了吸附抑菌成分的選擇性增菌培養(yǎng)基市場空白。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類小衛(wèi)星功耗預算與能源平衡分析方法,先結合用戶使用要求,自定義計算單個工作模式下的衛(wèi)星功耗值;然后,根據衛(wèi)星工作模式,按照單軌工作狀態(tài)合理考慮功耗值,計算衛(wèi)星單軌總能耗;根據不同電池陣的選型和設計裕量,接著計算滿足能源平衡要求的太陽電池陣參數,包括太陽電池陣單軌最小能量、太陽電池陣最小功率、太陽電池陣最小有效面積、太陽電池陣最小設計面積、考慮裕量后的太陽電池陣設計面積、考慮裕量后的太陽電池陣有效面積、考慮裕量后的太陽電池陣功率、考慮裕量后太陽電池陣單軌能量;最后,計算鋰電池組的能量需求,并進行電池選型。該方法結合衛(wèi)星的實際使用模式,合理的完成整星能源滿足程度分析。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電動便攜式水果采摘裝置,包括驅動裝置、采摘裝置、傳送裝置收集裝置和抓取裝置。所述的驅動裝置主要由鋰電池、驅動板、微控制器和電池框架等組成;所述的采摘裝置主要由伸縮桿、彎式剪刀、剪刀聯(lián)桿、步進電機、螺母推板、電機方框和微型攝像頭構成;所述的傳送裝置主要由長網套、鋁合圈、緩沖網和收尾繩子構成;所述的收集裝置主要由進料口、出料口、輥輪和海綿墊組成;所述的抓取裝置主要由抓取爪、抓取聯(lián)桿、不完全齒輪、錐齒輪、錐齒輪軸組成。通過本發(fā)明提出的電動便攜式水果采摘裝置能夠實現(xiàn)半自動化,先抓取定位后采摘,控制刀具的旋轉切割、果枝分離、傳送以及分揀功能,最終實現(xiàn)水果的采摘與收集。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含石墨烯的服裝面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含石墨烯的服裝面料包括以下原料:PCL、PLA、石墨烯、咪唑啉、偶氮二異丁酸(丙烯酸乙二醇)酯、五氧化二釩、ACR調節(jié)劑、氣溶膠發(fā)生劑、KH550型硅烷偶聯(lián)劑、丙烯酸型相容劑、1098型抗氧劑、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檸檬酸酯、聚丁二烯橡膠、聚合氯化鋁、酯基季銨鹽類柔軟劑、苯乙烯、改性膨潤土熱穩(wěn)定劑;硼酸、碳酸鋰、阻燃劑,所述含石墨烯的服裝面料是經過粉碎、充能、活化、拉絲、裁剪卷等步驟制成的。本發(fā)明的服裝面料具有高吸水性和快速排濕的兩種性能,吸濕率和散濕率顯著高于現(xiàn)有技術的吸濕率和散濕率;本發(fā)明的服裝面料符合綠色紡織品的要求,可推廣應用。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陶瓷材料,尤其涉及一種薄胎透明的白玉陶瓷材料。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胎透明的白玉陶瓷材料,以提高日用瓷和禮品出口瓷器產品的質量和競爭能力。本發(fā)明的組成物包括:滑石、礦化劑、結合粘土、增塑添加劑及增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組成物的重量配比為:滑石60-75份;礦化劑由長石、方解石和鋰輝石組成,它們的配入量依次為5-7份、0-11份、0-2份;結合粘土10-16.8份;固體添加劑由氧化鋇、氧化鋅和氧化鎂組成,它們的配入量依次為0-2份、0-4份、0.2-3.2份;增韌劑氧化鋯0-1.5份;增塑劑羧甲基纖維素鈉0-0.015份。本發(fā)明主要用作高檔日用瓷、禮品出口瓷器的原材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