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海綿鎳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以解決將氫氧化鎳從傳統(tǒng)應用領域拓展至氣化冶金領域和氫氧化鎳精煉工藝流程長、投資大的問題。該海綿鎳制備原料的質量份數(shù)為:氫氧化鎳60?80份、煤粉16?32份和石灰4?8份;制備方法包括配料、混料、制粒、還原、冷卻和篩分步驟,其中還原步驟升溫時間為30?50h;溫度達到180℃?220℃時恒溫10?20h。本發(fā)明配方簡單合理、制作方便,取代了供應緊張的硫化鎳,保證生產原料充足,性價比高,同時,極大地縮短了鎳精煉流程。
一種氯化鎳浸出渣的處理方法,涉及一種鎳冶煉濕法冶金中渣鎳的浸出渣洗滌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氯化鎳浸出渣加入氯化鎳生產蒸發(fā)過程中形成的蒸汽冷凝水中,配成氯化鎳浸出渣與洗液的體積比為1∶4渣漿,在溫度為85~95℃、通入氯氣、氧化還原電位在430~460MV條件下,反應3.5~4.5小時后,進行渣—液分離,得到含鎳小于5%以下的氯化鎳浸出渣。本發(fā)明的方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有效降低了氯化鎳浸出渣中鎳的含量,提高了氯化鎳生產中有價金屬的回收率。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銅精煉系統(tǒng)銻鉍渣生產精鉍的方法,本發(fā)明將含Bi?8-30%、Sb?20-60%、Cu?0.1-0.25%、Fe?5-15%、As?0.3-1.5%的銻鉍渣采用低溫熔煉,產生的高鉍合金采用真空冶金技術進行精練并進一步脫除銻砷等雜質,精練鉍金屬。整個過程銻的脫除率不低于96%,鉍的回收率不低于97%。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銻鉍渣的銻鉍能有效的分離處理,鉍金屬可以直接提取生產精鉍,分離處理的銻金屬可以作為氧化銻精礦進行銷售,對銅電解液中銻鉍等雜質元素的開路處理、為脫除銅陰極板中的雜質元素、提高銅陰極板的質量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法,本方法對現(xiàn)有生產不造成影響,工藝流程短、銻脫除率高、環(huán)境友好、金屬回收率高。
一種處理含羰基鐵廢水的方法,涉及一種在羰化冶金生產過程中產生含羰基鐵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處理過程是在含羰基鐵廢水加入雙氧水作為氧化劑,將廢水中含有的羰基鐵氧化成固體狀態(tài)鐵氧化物分離,實現(xiàn)含羰基鐵廢水進行消毒處理,并回收廢水中的有價鐵金屬。本發(fā)明的一種處理含羰基鐵廢水的方法,適用于廢水中羰基鎳體積分數(shù)>65%的廢水的處理過程,以30%-50%的雙氧水,與廢水中含有的羰基鐵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對廢水進行消毒處理,實現(xiàn)達標排放,并回收殘留物中的有價金屬,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消毒處理效果好,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污染物排放,對環(huán)境友好,反應產物為以Fe2O3為主的固體狀態(tài)鐵氧化物,經洗滌后可回收利用。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降低氯化鎳產品水不溶物含量的方法,屬于濕法冶金技術領域。該方法是先將除油工序產出的蒸發(fā)前液采用精密過濾器過濾后進行蒸發(fā),蒸發(fā)后產出水不溶物SiO2,然后將蒸發(fā)后液再次采用精密過濾器過濾,以去除蒸發(fā)過程中產出的SiO2,最后進行冷卻結晶、離心、干燥、包裝,產出水不溶物含量為0.00097?0.0011%的氯化鎳產品,處于氯化鎳HG/T2771?2009標準要求(水不溶物含量≤0.005%)的較優(yōu)區(qū)間,提高了氯化鎳產品的質量。本發(fā)明采用足夠精度的精密過濾器過濾除Si,設備一次性投入后長期受益,成本低廉,且不會產生鎳的副產物,保證了氯化鎳產品的純度。
一種從鎳陽極泥中回收硫磺的方法,涉及冶金行業(yè)用含硫物料提取硫磺的生產過程,特別是濕法冶金生產電解鎳后的鎳陽極泥中提取硫磺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鎳陽極泥為原料,根據(jù)單質硫熔點的不同,將鎳陽極泥加熱至130℃~145℃熔化,在保溫狀態(tài)下進行熱過濾,濾出不熔性殘渣,將液態(tài)純凈硫磺澆注、冷卻、包裝為成品。采用本方法,具有產品質量高、工藝過程簡單等優(yōu)點,與其他提硫方法相比更適合于鎳陽極泥的物料性質。
一種恒定電流生產鎳扣的方法,涉及一種采用可溶陽極電解和不溶陽極,在純硫酸介質、氯化介質和混酸介質中恒定電流下生產含硫或不含硫鎳扣的冶金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產鎳扣的鎳扣導電柱直徑為Φ15MM、相鄰導電柱中心距離30MM、電解的電流密為300-350A/M2、電流強度7000A-8000A。本發(fā)明采用增大鎳扣極板實際導電面積的方法,以降低電解過程中的實際電流密度,從而較少和降低電解過程中的邊緣效應,使鎳扣在生長過程中按照一定的形狀生長。生產出的產品均勻、操作簡單、易于實現(xiàn)規(guī)?;a、電氣設備投資低、單槽產量高,能夠實現(xiàn)鎳扣的生產與電解鎳的生產在同一電解系統(tǒng)中進行目的。
一種鎳電解液除銅方法,涉及一種采用濕法冶金 工藝生產金屬鎳的過程中電解液的凈化除雜方法,特別是鎳電 解液凈化除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鎳電解液加入硫代硫酸 鎳作除銅劑進行除銅凈化的,其工藝過程為:在鎳電解液中按 S2O3 2- /Cu2+=4.4~7∶ 1比例加入硫代硫酸鎳,在65℃~70℃溫度下,加酸調整pH 值:pH為0.5-2;攪拌反應時間:30-40min,分離生成CuS 沉淀,得凈化后除銅后液。本發(fā)明的硫代硫酸鹽除銅劑易溶于 水,除銅時即使加入過量也不會造成銅渣含鎳升高,這不同于 鎳粉,鎳精礦,硫化鎳除銅,故渣含鎳低。硫代硫酸鎳除銅劑 的使用使銅渣量減少到現(xiàn)在的1/4,降低了工藝強度,節(jié)約了 人力和能耗。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合金增材的耐磨管道,屬于增材金屬耐磨管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耐磨管包括底層和耐磨層,所述耐磨層包含以下質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C 3.0?5.5wt%,Si 0.3?2.5wt%,Mn 0.3?2.5wt%,Cr 15?30wt%,S≤1.0wt%,P≤1.0wt%,F(xiàn)e合金粉末根據(jù)需要添加,以上各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總和為100%,從而通過冶金結合增材的方式,將碳鋼和高耐磨合金成分復合在一起達到冶金結合,實現(xiàn)耐磨性能,由于耐磨層主要結構以針狀的碳化鉻合金金相組織實現(xiàn)耐磨功能,因此耐磨層表面有龜裂特征,和底材冶金結合后有韌性,打磨拋光后,增加該增材耐磨管的硬度,且根據(jù)抗拉強度測試,明顯該增材耐磨管抗拉強度、沖擊韌性性能較高,有效增加該耐磨管的硬度。
一種鎳包覆銅的復合粉的生產方法,涉及一種采用濕法冶金方法制備粉末冶金用的金屬粉末,特別是在銅粉表面包覆了鎳的金屬復合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過程首先配制35~45g/l的硫酸鎳溶液,加熱到80~90℃,在攪拌下加入銅粉,調節(jié)溶液pH至11.5~13.5,在攪拌下按每升硫酸鎳溶液加入75~95ml的量緩慢加入聯(lián)氨,反應至完成,過濾洗滌,60~80℃真空干燥,得到鎳包銅粉。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可以制備出鎳含量在17%-25%的鎳包覆銅粉,制備的包覆粉末具有一般機械混合粉末沒有的特性,如粉末冶金中易于合金化,使用過程中不發(fā)生偏析等。
一種處理二次草酸鈷的方法,涉及一種有色金屬濕法冶金方法,特別是濕法冶金生產鈷過程中將其二次鈷轉化為草酸鈷或電積鈷產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是用采用鎳精煉系統(tǒng)化學法分離的鈷渣作氧化劑,在硫酸介質中將二次草酸鈷打開,使二次草酸鈷分解為硫酸鈷溶液送入精煉廠鈷系統(tǒng)生產草酸鈷或電鈷產品的。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浸出液送入精煉廠現(xiàn)行鈷濕法冶煉系統(tǒng),生產電積鈷或草酸鈷產品。從二次草酸鈷到電積鈷產品或草酸鈷產品,完全是一個濕法冶金工藝過程,與精煉廠現(xiàn)行鈷系統(tǒng)生產工藝融洽的結合,不需要增加任何工藝設備。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流程簡單、成本低、對環(huán)境污染小、金屬回收率高的特點。
一種羰基鐵粉的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采用氣化冶金方法生產低羰羰基鐵粉的方法。其制備過程采用氣化冶金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過程控制還原爐還原段5段的溫度在390-410℃,控制羰基鐵粉的還原時間大于4.5h-5.5h,控制還原爐羰基鐵料層的厚度在5cm以下,控制還原爐內部氫氣的流量在大于40Nm3/h-40Nm3/h。本發(fā)明的方法,降低了氣化冶金方法生產的羰基鐵粉中的碳含量,優(yōu)化了羰基鐵粉的性質,使羰基鐵粉可以滿足市場的需要;通過調整不同的處理參數(shù),可以得到不同碳含量的產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分級配水管組裝置,包括帶有進水管的環(huán)形干管,所述環(huán)形干管的底部設有支架,所述環(huán)形干管內設有至少一個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和環(huán)形干管的下管道上均設有多個與冶金爐窯水冷件的支管連接的配水支管,相鄰兩個配水支管的長度不一致;本實用新型環(huán)形干管的下管道上均設有多個與冶金爐窯水冷件的支管連接的配水支管,相鄰兩個配水支管的長度不一致,使配水支管分級分層,快速解決冶金爐窯水冷件熱量分散,保證冶金爐窯安全、高效、平穩(wěn)、可靠的正常生產運行,提高了冶金爐窯水冷系統(tǒng)的檢修維護效率,降低了冶金爐窯投資和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冶金爐窯升溫保溫用天然氣噴嘴,包括依次連接的入口管、混風管、進風閥以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前端設有圓形開口,圓形開口上連接有進氣管,進風閥包括內進風管和外進風管,內進風管的外徑等于外進風管的內徑,內進風管的前端設有外螺紋,外進風管的前端設有內螺紋,外進風管與內進風管螺紋連接;所述內進風管和外進風管的管壁上均設有若干進風孔,且內進風管和外進風管上的進風孔相對設置,內進風管和外進風管重合時形成進風通道。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轉動外進風管,調整空氣和天然氣的混合比例,從而調整噴嘴火焰的燃燒狀況和火焰長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和使用價值。
一種冶金爐窯锍口拆除裝置,包括拆卸板,所述拆卸板底部設有通孔,板面上垂直固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設有分離式液壓千斤頂;兩塊所述的拆卸板通過通孔卡在锍口水套兩側的邊緣凸起上。本實用新型以分離式液壓千斤頂代替了現(xiàn)行的用倒鏈進行锍口的檢修拆除;同時設計了與锍口相適配的拆卸板;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效率低,作業(yè)難度較大等問題,且消除了作業(yè)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濕法冶金浸出物料的曝氣裝置,包括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一端設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包括若干呈同心圓排列的第一氣管、第二氣管、第三氣管和第四氣管,且所述第一氣管、第二氣管、第三氣管和第四氣管之間通過若干直管相連通,所述若干直管呈十字型排列,所述第一氣管、第二氣管、第三氣管和第四氣管的頂部均設有若干對稱設置的出氣絲頭,所述出氣絲頭的頂部設有曝氣頭。本實用新型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銅渣料酸浸過程中不能充分氧化的問題,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提高物料浸出效率,同樣適用于其它相關需要通入壓縮氣體的裝置中。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羰化冶金分解器噴嘴,噴嘴包括直筒、錐形筒、進液管和出液管,直筒和錐形筒通過法蘭連接,直筒外套有冷卻套,冷卻套和直筒之間構成一個空腔,進液管和出液管與空腔連通,其中出液管設于冷卻套上部;該噴嘴還包括內環(huán)和用于支撐內環(huán)的支撐件,支撐件固定在直筒下部的內壁上,內環(huán)設于直筒內、支撐件上,且內環(huán)的外徑與直筒內徑相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改變噴嘴的實際有效尺寸,匹配不同的生產模型,產出適用于多種應用領域的產品,且操作方便。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冶金爐窯高溫熔體取樣制樣裝置,包括活動組件、夾持組件和取樣組件,活動組件包括升降氣缸,升降氣缸兩側設有導軌,導軌兩端分別與固定板和基座固接,升降氣缸頂部設有倒U型支架,倒U型支架縱部通過滑塊沿導軌上下滑動,倒U型支架任一縱部上固設有夾持組件,夾持組件包括固定桿和動桿,動桿與固定桿鉸接成手鉗狀,用于控制固定桿與動桿的開合,夾持組件底部設有取樣組件。本裝置安裝于工業(yè)現(xiàn)場冰銅口和爐渣口溜槽附近,可以靈活取樣,保證能夠取到溜槽底部的熔體樣品,且不滲漏,實現(xiàn)取樣、鑄坯、脫模一體化,省時省力,安全高效。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常壓及加壓聯(lián)合酸浸處理低品位紅土鎳礦的濕法冶金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配制過渡礦漿,將加熱后的所述過渡礦漿和加熱的濃硫酸按一定比例混合,發(fā)生酸浸反應,水溶后,固液分離得到常壓浸出渣、常壓浸出液;配制褐鐵礦礦漿,將所述褐鐵礦礦漿和所述常壓浸出液混合后,加熱,在壓力為2.0MPa?4.0Mpa、溫度為220℃?240℃的條件下加壓浸出,降溫后,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加壓浸出渣和加壓浸出液;對加壓浸出渣利用壓球、焙燒工藝制成鐵精粉。本發(fā)明酸耗低、鎳鈷鐵的浸出率高、所需設備成本低,并且能將硅鐵有效分離,獲得鐵含量高的精鐵礦。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火法冶金的新型側吹式合成爐,包括爐缸(1)、爐體(4)、爐膛(3)、煙道(5)、沉降區(qū)電極(8)、熔煉區(qū)側吹噴槍(9)、還原區(qū)側吹噴槍(10)、水冷結構擋墻(11),爐體(4)的下部安裝于爐缸(1)內,爐膛(3)加工于爐體(4)的頂部,爐膛(3)加工煙道(5);沉降區(qū)電極(8)穿過爐體(4)的頂部,沉降區(qū)電極(8)的底端位于爐體內的爐渣層以下;爐體內部依次設置熔煉區(qū)側吹噴槍(9)、還原區(qū)側吹噴槍(10)、水冷結構擋墻(11);爐體(4)加工有金屬或锍層放出口(13)、爐渣放出口(14)。本發(fā)明使冶煉過程簡潔高效,并消除了熔體在爐窯間多次排放產生的低空污染問題。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濕法冶金提取鎳的電積槽鎳扣極板導電裝置,包括鈦釘、陰極基板、密封機構,所述鈦釘?shù)撞客ㄟ^密封機構配合安裝在陰極基板上,所述密封機構包括軟密封墊Ⅰ,所述軟密封墊Ⅰ設置于所述鈦釘與陰極基板之間,所述密封機構還包括硬密封墊,所述硬密封墊設置于所述軟密封墊Ⅰ下部,所述密封機構還包括軟密封墊Ⅱ,所述軟密封墊Ⅱ設置于所述硬密封墊下部。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冶金爐爐頂?shù)牡鯍焖捉M件,由水套單體拼接構成,所述水套單體通過外部骨架連為一體;所述水套單體上設有吊孔;所述吊掛水套組件呈一字型或拱形;所述水套單體為鑄銅水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可根據(jù)冷卻區(qū)域的形狀制成一字型或拱形,從而與爐頂建筑料形成緊密結合,達到良好的冷卻效果,延長爐頂使用壽命。
一種冶金余熱鍋爐煙灰分離裝置,包括余熱鍋爐下灰管、連接于下灰管下方的煙灰倉,下灰管一側連接大塊煙灰溜管,大塊煙灰溜管下方與煙灰倉連通;下灰管內下灰管與大塊煙灰溜管連接的下沿處安裝傾斜的鋼條篩;下灰管上鋼條篩的下方安裝星型卸灰閥;大塊煙灰溜管上有鎖氣器;煙灰倉頂部有進風管,進風管上安裝調節(jié)閥。本實用新型可有效提高煙灰的分離效率,降低二次污染率;并可防止鍋爐高溫煙氣抽入負壓輸送管道燒損煙灰接收布袋收塵器,效果顯著。
本實用新型涉及有有色金屬冶煉設備,特別是一種冶金爐爐渣虹吸排放裝置。包括虹吸口、虹吸熔池和虹吸檐口,所述虹吸口與虹吸熔池連通,虹吸熔池上部一側與虹吸檐口連通,虹吸檐口的另一側設有冷卻水套,虹吸熔池上段設有蓋板。本實用新型用虹吸的方式收集爐渣,使虹吸熔池內保持一定高度熔體面,爐渣排放時平穩(wěn)、均勻,能更好融化的有益成分和澄清有價金屬,提高了有價金屬的回收利用,減小了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爐渣排放量穩(wěn)定,不會出現(xiàn)大量爐渣堆積的現(xiàn)象,保證了生產的安全。虹吸熔池和虹吸檐口之間設有耐火層,提高了整個設備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濕法冶金提取鎳的電積槽鎳扣排出提取裝置,包括環(huán)形鎳扣槽、斜溜槽、環(huán)形鎳扣聚集槽、集料桶、提升式鎳扣出料機構,所述環(huán)形鎳扣槽內部設置環(huán)形鎳扣聚集槽,所述環(huán)形鎳扣聚集槽內部設置集料桶,所述環(huán)形鎳扣槽底部通過斜溜槽與環(huán)形鎳扣聚集槽相互連通,所述環(huán)形鎳扣聚集槽內部設置提升式鎳扣出料機構,所述提升式鎳扣出料機構的出料口與所述集料桶上部開口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傾動式冶金爐爐門提升裝置,它包括爐門、錨鏈、定滑輪、鋼絲繩和卷揚機,所述定滑輪設置在爐體頂部,在所述爐體頂部還設有卷揚機,所述卷揚機的鋼絲繩穿過所述定滑輪與兩條錨鏈索具的一端用鋼絲繩卡鎖緊,所述錨鏈索具的另一端與所述爐門相連接,所述卷揚機的卷筒軸端設有行程限位控制器。爐門在火焰區(qū)域的提升使用錨鏈索具,通過卷揚機電機的正反轉動電動控制爐門的提升操作,使得提升裝置主要零部件遠離高溫輻射區(qū)域,設備的作業(yè)和維修環(huán)境得到改善,減少了爐門的相關設備故障;設置在卷揚機卷筒軸端的行程限位控制器能夠控制爐門的提升行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控便捷,維修方便,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粉末冶金機器壓機自動化送粉裝置,包括送料臺,所述送料臺的下端焊接有多個支撐腳,所述送料臺上端面一端安裝固定有一臺壓機,所述送料臺遠離壓機的一端側壁上焊接有一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水平焊接有一塊安裝板,所述送料臺上設有自動化送粉結構裝置,所述自動化送粉結構包括伺服電機,所述安裝板上靠近固定板部分豎直貫穿有一根第一轉軸。本實用新型在兩滑軌板組成的滑道的正上方設有定量落粉裝置,利用伺服電機提供的動力,搭配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的傳動,使轉動塊每轉動一圈,就進行一次定量的落粉,實現(xiàn)對每次粉末量的把控,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成品率,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冶金爐渣水碎的噴嘴。其噴嘴為圓柱形或圓維錐形的管狀結構,其特征在于噴嘴管體內壁上設有沿噴嘴體徑向均勻對稱排布、沿軸向設置的螺旋狀導流槽,在噴嘴入口端為一聯(lián)接法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噴嘴體內設有螺旋狀導流槽,當水流經噴嘴時,使水流旋轉;改變了水流的角度和高度,增加了水流旋轉強度,從而達到打散和冷卻高溫爐渣的目的,滿足了大渣量高溫爐渣水碎的要求。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甘肅金昌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