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鋰二次電池用負極,其具有集電體(1)和多個活性物質復合體(10),所述多個活性物質復合體(10)配置于集電體(1)上,并在從集電體(1)突出的方向延伸,各活性物質復合體(10)具有由吸藏和釋放鋰的物質構成的活性物質體(2)、和導電體(4),所述導電體(4)以與活性物質體(2)接觸的方式配置,并由不吸藏或不釋放鋰的物質構成,導電體(4)從集電體(1)的表面或表面附近沿相對于集電體(1)的表面不平行的方向延伸。
本申請?zhí)峁┝艘环N制備預鋰添加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1、將含鐵元素化合物和/或含鈷元素化合物,以及含鋰元素化合物加入至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中,在惰性氣體保護的條件下,于60℃至300℃加熱1至4小時,得膠體;S12、在惰性氣體保護的條件下,于600℃至1100℃燒結膠體6至18小時,得預鋰添加劑。本申請的制備預鋰添加劑的方法,通過一次燒結即實現了預鋰添加劑的制備,工藝簡單且成本低,且獲得預鋰添加劑的顆粒粒徑小,粒徑均勻性好?;诒旧暾埖闹苽漕A鋰添加劑的方法獲得的預鋰添加制備獲得的鋰電池的首次效率更高,循環(huán)性能更好。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釩鋰/碳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鋰元素、釩元素、磷元素和還原劑的摩爾比為3.05 : 2 : 3 : 3稱取鋰源、釩源、磷源和還原劑;將釩源與還原劑置于去離子水中溶解并發(fā)生還原反應,再依次加入鋰源和磷源,加熱攪拌使混合均勻,待水分蒸干形成綠色凝膠;將綠色凝膠置于干燥箱中形成干凝膠后,將干凝膠預燒形成前驅體粉末;將前驅體粉末與碳源混合均勻后,加入分散劑后進行球磨分散,將分散劑蒸干后燒結,得到磷酸釩鋰/碳復合材料;碳源的用量為使磷酸釩鋰/碳復合材料中碳的重量百分比為5?10%。本發(fā)明通過溶膠凝膠法與固相法相結合的制備方法,可制備出具有良好倍率性能與循環(huán)性能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釩鋰/碳。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鋰離子電解液配制用鋰鹽和鋰離子電解液,鋰鹽的結構式為:R為化學元素周期表第二族的堿土金屬中的任意一種,鋰離子電解液包括電解質鋰鹽Ⅰ和電解質鋰鹽Ⅱ、非水溶劑、添加劑,電解質鋰鹽Ⅰ為上述鋰離子電解液配制用鋰鹽,電解質鋰鹽Ⅱ為六氟磷酸鋰(LiPF6)、六氟砷酸鋰(LiAsF6)、高氯酸鋰(LiClO4)、四氟硼酸鋰(LiBF4)、二草酸硼酸鋰(LiBOB)中的任意一種或其中幾種的混合物。通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配制出來的鋰離子電解液具有較高的電導率和鋰離子遷移數,新型鋰鹽與六氟磷酸鋰復配使用,抑制了六氟磷酸鋰的水解,提高了電解液的耐水解性和穩(wěn)定性,能夠顯著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循環(huán)性能。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容量且循環(huán)特性優(yōu)異、抑制了因氣體產生而引起的電池膨脹、并且高水平地兼顧了上述功能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所述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是具有鋰鎳復合氧化物粒子以及被覆鋰鎳復合氧化物粒子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被覆層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其特征在于,鋰鎳復合氧化物的除氧以外的成分由Li:Ni:Co:M=t:1?x?y:x:y表示(式中,M是從由Mg、Al、Ca、Si、Ti、V、Fe、Cu、Cr、Zn、Zr、Nb、Mo和W組成的組中選擇的至少1種元素,0.95≤t≤1.20,0<x≤0.22,0≤y≤0.15),被覆層含有Ti化合物,鋰鎳復合氧化物的每1m2表面積的Ti量為7.0μmol以上60μmol以下。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鋰離子電池負極片及其制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涉及電極材料技術領域,所述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包括負極活性物質、粘合劑和導電劑,所述粘合劑包括丙烯酸聚合物類粘合劑;緩解了傳統(tǒng)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采用丁苯橡膠和羧甲基纖維素鈉作為粘合劑,循環(huán)壽命較低的技術問題,達到了采用包括丙烯酸聚合物類粘合劑的粘合劑代替丁苯橡膠和羧甲基纖維素鈉作為粘合劑,在電解液中無溶脹現象,改善了低溫性能,延長了鋰離子電池循環(huán)壽命的技術效果。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可再充電鋰離子電池的粘合劑、用于可再充電鋰離子電池的隔板和可再充電鋰離子電池。用于可再充電電池的粘合劑包括IPN型的基于丙烯酸類的樹脂,所述樹脂包括具有范圍大于或等于約50℃且小于或等于約200℃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的硬鏈段和具有在大于或等于約-100℃且小于或等于約30℃的范圍內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的軟鏈段。
提供測定溫度27℃下鋰離子電導率為3.0×10-4Scm-1以上的鋰鑭鈦氧化物燒結體。鋰鑭鈦氧化物燒結體,其特征在于,為通式(1-a)LaxLi2-3xTiO3―aSrTiO3、(1-a)LaxLi2-3xTiO3―aLa0.5K0.5TiO3、LaxLi2-3xTi1-aMaO3-a、Srx-1.5aLaaLi1.5-2xTi0.5Ta0.5O3(0.55≤x≤0.59、0≤a≤0.2、M=選自Fe、Ga中的至少一種)所示,Al的含量以Al2O3換算計為0.35重量%以下,且Si的含量以SiO2換算計為0.1重量%以下,且平均粒徑為18μm以上。
磷酸釩鋰/磷酸錳鋰包覆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制備;(2)富鋰錳基@磷酸釩鋰/磷酸錳鋰前驅體的制備;(3)富鋰錳基@磷酸釩鋰/磷酸錳鋰材料的制備。本發(fā)明通過噴霧干燥在富鋰錳基正極材料表面原位包覆磷酸釩鋰/磷酸錳鋰,在還原性氣氛下高溫處理后,形成磷酸釩鋰/磷酸錳鋰包覆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其表面包覆的磷酸釩鋰/磷酸錳鋰材料層,為在包覆復合過程中生成的新相,其具有穩(wěn)定的結構和較快的鋰離子傳輸速率,包覆后的材料展現出了優(yōu)良的電化學性能。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鋰電池的無鋰負極片、鋰電池,屬于鋰電池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的用于鋰電池的無鋰負極片,包括負極集流,所述負極集流體的一面或兩面在遠離負極集流體的方向上依次設有鋰沉積誘導層、無機電子絕緣層;所述鋰沉積誘導層包括能夠與鋰形成合金或與鋰形成化合物的負極活性材料。本發(fā)明的無鋰負極片,在負極集流體的一面或兩面遠離負極集流體的方向上設置的鋰沉積誘導層,能夠誘導鋰均勻沉積,從而抑制鋰枝晶在負極集流體表面的生長,而無機電子絕緣層則可以避免鋰沉積后形成大比表面積、大孔隙率的鋰層,進而在固液界面發(fā)生大量的電化學腐蝕而導致庫倫效率的降低,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鋰電池的安全性和循環(huán)性能。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鋰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本發(fā)明的鋰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包含第一正極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極活性材料,其中,第一正極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極活性材料是其包含如鎳(Ni)、鈷(Co)和錳(Mn)等過渡金屬的鋰復合過渡金屬氧化物,第一正極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徑(D50)大于第二正極活性材料,第一正極活性材料的鋰的摩爾數相對于過渡金屬的總摩爾數之比(Li/Me)1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1.5,第二正極活性材料的鋰(Li)的摩爾數相對于過渡金屬的總摩爾數之比(Li/Me)2為0.9至1,并且第二正極活性材料的晶粒尺寸為180nm以上。
一種低成本制備定比例混合鋰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草酸鋰的純化;②草酸鋰與三氟化硼·乙醚反應制備LiODFB和LiBF4的1:1定比例混合鋰鹽;③定比例混合鋰鹽的純化。提高產品產率和純度,簡化工藝流程。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負極活性材料,包括碳素材料內核以及形成在所述碳素材料內核表面的包覆層,所述包覆層的材料包括無定形碳和摻雜元素,所述摻雜元素包括氮元素。該鋰離子二次電池負極活性材料以碳素材料為內核,通過在其表面設置摻雜元素和無定形碳包覆層,從而具有長壽命、高容量、高倍率充放電特性和低成本的優(yōu)勢,該負極活性材料能夠有效地提高電池充電速率,特別是低溫下的快速充電能力。本發(fā)明還提供了鋰離子二次電池負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鋰離子二次電池負極極片以及鋰離子二次電池。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活性材料,其化學式為FexSiOy/C,其中,2/3≤x≤2,3≤y≤4。此外,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上述鋰離子電池負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和使用該負極活性材料的鋰離子電池。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鋰離子電池負極活性材料FexSiOy/C,具有高比容量、高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和低成本等優(yōu)點;而且其制備方法簡便可行、制得的FexSiOy/C純度高、電化學性能優(yōu)異;鋰離子電池則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壽命和高安全性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其包括鋰鎳錳復合氧化物粒子,鋰鎳錳復合氧化物粒子由通式LidNi1-a-b-cMnaMbZrcO2+α表示的鋰鎳錳復合氧化物的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構成,該通式中,M是從Co、W、Mo、Mg、Ca、Al、Ti、Cr、以及Ta中選擇的至少一種元素,并且0.05≦a<0.60,0≦b<0.60,0.00003≦c≦0.03,0.05≦a+b+c≦0.60,0.95≦d≦1.20,-0.2≦α≦0.2,至少鋯的一部分在上述一次粒子內部分散,通過中和滴定法求得的剩余鋰量為0.02質量%以上0.09質量%以下。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鋰氧氣電池,包括電解液;所述電解液中包括聯吡啶鈷金屬配合物。本發(fā)明在鋰氧氣/鋰空氣電池體系中的電解液中,加入聯吡啶鈷金屬配合物,作為氧化還原介體,利用其中心鈷原子不同價態(tài)轉換所具有的較低電勢的氧化還原電對,以實現電池充電過電勢相比不含該物質時的明顯下降。本發(fā)明為了更加有效的抑制氧化態(tài)氧化還原介體向鋰金屬負極穿梭并發(fā)生副反應,采用含氟離子液體形成負極SEI保護膜,并針對性用于抑制鋰氧氣電池中常見的氧化還原介體穿梭效應與負極副反應導致的氧化還原介體失效現象。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鈦酸鋰與錳酸鋰體系鋰離子電池,其正極材料由錳酸鋰85~95%、水性粘合劑1~10%、導電劑3~10%組成,其負極材料由鈦酸鋰85~95%、水性粘合劑1~10%、導電劑2~10%組成;其中,百分數均為質量百分數。本發(fā)明涉及的正負極漿料制作均使用純水作溶劑,并在后續(xù)工藝過程中嚴格地祛除水分。本發(fā)明成本低廉,加工性能優(yōu)良,操作方便,涉及的電池性能安全可靠,循環(huán)壽命長,較適合于混合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增程式純電動公交系統(tǒng)、大型儲能系統(tǒng)、家庭儲能電站、高性能要求的軍品等領域。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疊片鋰離子電池芯及其組裝方法和包含疊片鋰離子電池芯的疊片鋰離子電池,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提供的疊片鋰離子電池芯的組裝方法,在間隔排列的間隙式涂布的正極片條帶和負極片條帶表面鋪設隔膜條帶,卷繞裁切后得到的正負極片隔膜,組裝得到疊片鋰離子電池芯。操作簡單,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降低了疊片電池芯的不良率,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并且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也不會存在安全隱患。本發(fā)明提供的疊片鋰離子電池芯,應用上述的組裝方法組裝得到,其電化學性能優(yōu)越,使用壽命長,且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不存在安全隱患。本發(fā)明提供的疊片鋰離子電池,包括上述的疊片鋰離子電池芯,推廣應用。
本發(fā)明公開了從含鋰制藥廢水回收鋰生產電解專用無水氯化鋰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流程:a、配料除雜;b、初除有機;c、微電解深度除有機;d、濃縮析鈉;e、蒸發(fā)結晶;f、離心分離;g、干燥;h、冷卻包裝。本發(fā)明的從含鋰制藥廢水回收鋰生產電解專用無水氯化鋰的方法直接從含鋰制藥廢水回收鋰生產電解專用無水氯化鋰,產品純度高(>99%),鈉含量低(<0.25%),產品白度好。
本發(fā)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高壓實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非水電解液及鋰離子電池。本發(fā)明的高壓實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非水電解液包括非水有機溶劑、電解質鋰鹽和添加劑,所述添加劑中包含具有式(Ⅰ)結構的氟代醚類添加劑。該高壓實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非水電解液中的氟代醚類添加劑具有良好的浸潤性能和耐氧化性能,可有效解決高壓實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因正負極片壓實密度過大,導致極片和隔膜吸液量不足和活化時間過長,降低鈷酸鋰電池的循環(huán)性能和低溫放電性能以及生產效率的問題。
一種Li5FeO4預鋰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鐵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有機溶劑中,混合均勻后置于高壓反應釜中反應,隨后冷卻,再洗滌、過濾、干燥后得到納米Fe2O3;(2)將步驟(1)中得到的納米Fe2O3和氫氧化鋰混合均勻后進行球磨,隨后在惰性氣體氛圍中燒結,冷卻后得到Li5FeO4。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采用Li5FeO4預鋰化的鋰離子電容器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中Li5FeO4對環(huán)境要求不苛刻,可以和正極材料一起進行涂覆,操作簡單,負極極片的預鋰化程度可控,效果明顯,并且可在現有鋰電制造條件下實現,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一種鋰二次電池正極材料用鋰過渡金屬類化合物粉末,其主成分為具有能夠嵌入和脫嵌鋰離子功能的鋰過渡金屬類化合物,所述鋰二次電池正極材料用鋰過渡金屬類化合物粉末如下獲得:在所述主成分原料中,同時添加添加劑1和添加劑2各1種以上,添加比例為相對于主成分原料中的過渡金屬元素的總摩爾量、添加劑1和添加劑2總計為0.01摩爾%以上且小于2摩爾%,然后進行焙燒,其中,所述添加劑1為含有添加元素1的化合物,該添加元素1為選自B和Bi中的至少1種元素,所述添加劑2為含有添加元素2的化合物,該添加元素2為選自Mo和W中的至少1種元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鋰錳復合氧化物粉末,其在用作 鋰二級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時,在與鋰二級電池的電解質接 觸,Mn離子的溶出量少,電池性能,特別是容量保持率、貯 存特性都高。本發(fā)明涉及的鋰錳復合氧化物粉末是以通式LixMn2-yMeyO4-z(1)(式中,Me是Al、Zr或Zn,x為0<x<2.0,y為0≤y<0.6,z為0≤z≤2.0)表示的鋰錳復合氧化物粉末,由以上述通式(1)表示的鋰錳復合氧化物的粉碎物于300~800℃進行加熱處理制成的,其平均粒徑0.1~50μm,并且,BET比表面積為0.1~2.0m2/g。
本發(fā)明涉及可通過在正極表面上形成穩(wěn)定的膜而抑制過渡金屬溶出的鋰二次電池用非水性電解質溶液添加劑,包含該添加劑的鋰二次電池用非水性電解質溶液以及鋰二次電池,在該鋰二次電池中,由于包含非水性電解質溶液抑制了導致電池故障的金屬雜質的溶出,因此高電壓下和高溫儲存期間的膨脹和容量特性得以改善。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用電極、使用該正極的鋰離子二次電池及鋰離子二次電池用電極的制造方法,其能夠實現一種如下的電池,即使體積能量密度較高、電極所保持的電解液量較少,也能夠抑制因反復充放電引起的容量降低。在電極合劑層中的活性物質顆粒彼此的間隙中配置有高介電性氧化物固體與電解液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電極中,不使用與高介電性氧化物固體具有反應性的水制作電極合劑層,并且將高介電性氧化物固體在電極合劑層中的配置設為特定的配置。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氮摻雜的硬碳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及鋰離子電池負極片和鋰離子電池,將生物質碳源經水熱處理,再與氯化膽堿型離子液體按比例均勻混合后,先進行預處理,然后高溫碳化獲得摻雜氮元素的生物質碳材料,可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本發(fā)明中所采用的前驅體是生物質與氯化膽堿型離子液體均勻混合物,前驅體無毒,對環(huán)境友好;本發(fā)明方法采用的原料普通易得,制備工藝簡單易行,本發(fā)明方法中涉及的反應體系成分簡單,配置方便,操作簡單,對設備要求低且不受地域限制,適合大規(guī)模工業(yè)生產。
本公開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鋰離子電池正極和全固態(tài)鋰電池。該正極材料包括核殼結構復合材料,核殼結構復合材料包括核材料、內殼材料和外殼材料,核材料包括正極活性物質,內殼材料為含有氟的正極活性物質,外殼材料包括氟氧化物。本公開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有氟化層作為內殼及氟氧化物作為外殼,形成的兩層殼體包覆的核殼結構使得包覆結構穩(wěn)定,可避免正極材料與固態(tài)電解質之間發(fā)生界面反應或元素擴散,同時減少了正極材料與包覆物之間的元素擴散,從而極大地優(yōu)化了正極材料的界面。本公開的制備正極材料的方法能夠一步完成包覆和氟化,包覆溫度低,操作簡單可行,進一步降低了元素互滲的情況,優(yōu)化了正極材料界面。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鋰離子儲能器(1),包括:具有主區(qū)段(2)和與主區(qū)段(2)電隔離的測量區(qū)段(3)的電極(2,3)、相對電極(4)和在電極(2,3)與相對電極(4)之間的隔板(5),其中構成鋰離子儲能器(1)的一部分的測量電池(3,4)包括電極(2,3)的測量區(qū)段(3)、相對電極測量區(qū)段和隔板(5)的布置在電極(2,3)的測量區(qū)段(3)與相對電極測量區(qū)段之間的區(qū)段,其中所述相對電極測量區(qū)段關于隔板(5)與電極(2,3)的測量區(qū)段(3)相對置,并且構成鋰離子儲能器(1)的一部分的主電池(2,4)包括電極(2,3)的主區(qū)段(2)、相對電極主區(qū)段和隔板(5)的布置在電極(2,3)的主區(qū)段(2)與相對電極主區(qū)段之間的區(qū)段,其中所述相對電極主區(qū)段關于隔板(5)與電極(2,3)的主區(qū)段(2)相對置,其中鋰離子儲能器(1)具有用于測量電池(3,4)的放電深度和/或充電狀態(tài)的測量裝置(110)。
本發(fā)明涉及電力系統(tǒng)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熱失控抑制劑組合物、鋰離子電池熱失控抑制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鋰離子電池。該組合物中含有各自獨立保存或者兩者以上混合保存的以下組分:第一組分、第二組分、分散劑和驅動氣體;以所述組合物的總重量為基準,第一組分的含量為10?35重量%,第二組分的含量為15?35重量%,分散劑的含量為10?35重量%,驅動氣體的含量為1?25重量%。本發(fā)明將特定量的第一組分、第二組分、分散劑和驅動氣體協(xié)同復配,形成的組合物用于鋰離子電池中,不但能夠撲滅電池可燃物的明火,還能防止發(fā)生復燃。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充電鋰電池的負極活性物質,制備該負極活性材料方法和包括該負極活性物質的可充電鋰電池。該負極活性物質包括球形第一石墨顆粒,該顆粒由第一顆粒前驅、片狀石墨片彼此連結,且至少一種第二顆粒分散在該球形第一石墨顆粒內部的片狀石墨片之間,且其選自由SI、SN、AL、GE、PB和其組合物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元素顆粒;選自由SI、SN、AL、GE、PB和其組合物中組成組中的至少一種元素復合顆粒;包括選自由SI、SN、AL、GE、PB和其組合物組成組中的至少一種元素的復合顆粒;包括選自由SI、SN、AL、GE、PB和其組合物組成組中的至少一種元素的碳復合顆粒;和其顆粒的組合物。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