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用于活化
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第一橫桿(6),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上均開設有滑槽(3),兩個所述滑槽(3)內(nèi)均卡設有滑塊(22),所述滑塊(22)頂端固定設置有安裝座(21),兩個所述安裝座(21)之間穿設有從動滾筒(29);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一端內(nèi)均穿設有第二橫桿(20),兩個所述第二橫桿(20)一端均固定設置有支座(16),兩個所述支座(16)之間穿設有傳動滾筒(17),所述傳動滾筒(17)與所述從動滾筒(29)之間套設有輸送帶(18);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與兩個所述第二橫桿(20)底端均固定設置有立柱(5),兩個所述第二橫桿(20)底端的立柱(5)上設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設置有電機(12),所述電機(12)主軸上設置有傳動帶輪(13),所述傳動滾筒(17)的轉(zhuǎn)軸上設置有從動帶輪(15),所述傳動帶輪(13)與所述從動帶輪(15)之間通過傳動帶(14)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固定設置有兩個相對的支撐塊(26),兩個所述支撐塊(26)上均開設有卡槽(28),兩個所述卡槽(28)之間卡設有刮板(23),所述刮板(23)底端固定設置有兩個固定柱(24),兩個所述卡槽(28)底端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套(27),所述固定柱(24)穿設在所述連接套(27)內(nèi),所述連接套(27)內(nèi)套設有彈簧(2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二橫桿(20)一端均穿設有緊固螺栓(1),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一側均開設有導向槽(9),所述導向槽(9)口部設置有橡膠板(10),所述緊固螺栓(1)位于所述導向槽(9)內(nèi)。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22)上開設有螺孔(2),所述螺孔(2)內(nèi)穿設有緊固螺栓(1),所述第一橫桿(6)上開設有限位槽(4),所述緊固螺栓(1)位于所述限位槽(4)內(nèi)。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上均固定設置有支撐板(8),兩個所述支撐板(8)之間穿設有輥輪(7)。
說明書: 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帶式輸送技術領域,具體的為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
背景技術
皮帶式輸送是利用傳動帶進行輸送物料,因具有輸送能力強、結構簡單以及維護方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各個行業(yè)運輸材料;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利用皮帶進行輸送物料的方式還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傳送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皮帶的長度會變長,導致安裝在輥輪上的傳動帶會變得松弛,出現(xiàn)打滑的現(xiàn)象;且安裝傳動帶的架體為固定式結構,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節(jié)架體的總長,導致不能安裝不同規(guī)格的傳送帶;并且運用在工業(yè)上的輸送帶很容易沾上污垢,導致污染輸送帶。
實用新型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傳送帶在運用一段時間后會出現(xiàn)松弛打滑的現(xiàn)象,且架體為固定式結構,導致不能根據(jù)實際需要調(diào)節(jié)架體總長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包括兩個第一橫桿,兩個所述第一橫桿上均開設有滑槽,兩個所述滑槽內(nèi)均卡設有滑塊,所述滑塊頂端固定設置有安裝座,兩個所述安裝座之間穿設有從動滾筒;兩個所述第一橫桿一端內(nèi)均穿設有第二橫桿,兩個所述第二橫桿一端均固定設置有支座,兩個所述支座之間穿設有傳動滾筒,所述傳動滾筒與所述從動滾筒之間套設有輸送帶;兩個所述第一橫桿與兩個所述第二橫桿底端均固定設置有立柱,兩個所述第二橫桿底端的立柱上設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主軸上設置有傳動帶輪,所述傳動滾筒的轉(zhuǎn)軸上設置有從動帶輪,所述傳動帶輪與所述從動帶輪之間通過傳動帶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底板上固定設置有兩個相對的支撐塊,兩個所述支撐塊上均開設有卡槽,兩個所述卡槽之間卡設有刮板,所述刮板底端固定設置有兩個固定柱,兩個所述卡槽底端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套,所述固定柱穿設在所述連接套內(nèi),所述連接套內(nèi)套設有彈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兩個所述第二橫桿一端均穿設有緊固螺栓,兩個所述第一橫桿一側均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口部設置有橡膠板,所述緊固螺栓位于所述導向槽內(nèi)。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滑塊上開設有螺孔,所述螺孔內(nèi)穿設有緊固螺栓,所述第一橫桿上開設有限位槽,所述緊固螺栓位于所述限位槽內(nèi)。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兩個所述第一橫桿上均固定設置有支撐板,兩個所述支撐板之間穿設有輥輪。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第一橫桿的一端開設滑槽,安裝座底端固定設置滑塊,將安裝座通過其底端的滑塊卡在滑槽內(nèi),使得安裝座能在滑槽內(nèi)實現(xiàn)移動,從而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安裝座上的從動滾筒與支座上的傳動滾筒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得套設在從動滾筒與傳動滾筒之間的輸送帶進行繃緊,避免輸送帶松弛打滑;通過將第二橫桿的一端穿設在第一橫桿的一端內(nèi),使得第二橫桿能在第一橫桿內(nèi)進行伸縮移動,從而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整個桿架的長度,以滿足能安裝不同規(guī)格長度的輸送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的爆炸圖;
圖3為圖2中A區(qū)域的放大圖。
圖中:1、緊固螺栓;2、螺孔;3、滑槽;4、限位槽;5、立柱;6、第一橫桿;7、輥輪;8、支撐板;9、導向槽;10、橡膠板;11、底板;12、電機;13、傳動帶輪;14、傳動帶;15、從動帶輪;16、支座;17、傳動滾筒;18、輸送帶;20、第二橫桿;21、安裝座;22、滑塊;23、刮板;24、固定柱;25、彈簧;26、支撐塊;27、連接套;28、卡槽;29、從動滾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包括兩個第一橫桿6,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上均開設有滑槽3,兩個所述滑槽3內(nèi)均卡設有滑塊22,所述滑塊22頂端固定設置有安裝座21,兩個所述安裝座21之間穿設有從動滾筒29;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一端內(nèi)均穿設有第二橫桿20,兩個所述第二橫桿20一端均固定設置有支座16,兩個所述支座16之間穿設有傳動滾筒17,所述傳動滾筒17與所述從動滾筒29之間套設有輸送帶18;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與兩個所述第二橫桿20底端均固定設置有立柱5,兩個所述第二橫桿20底端的立柱5上設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設置有電機12,所述電機12主軸上設置有傳動帶輪13,所述傳動滾筒17的轉(zhuǎn)軸上設置有從動帶輪15,所述傳動帶輪13與所述從動帶輪15之間通過傳動帶14連接。
該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使用時,通過在第一橫桿6的一端開設滑槽3,安裝座21的底端固定設置滑塊22,將安裝座21通過其底端的滑塊22卡設在滑槽3內(nèi),使得安裝座21能在滑槽3內(nèi)實現(xiàn)移動,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安裝座21在第一橫桿6上的位置,促使達到調(diào)節(jié)安裝座21上的從動滾筒29與支座16上的傳動滾筒17之間的距離,從而對套設在從動滾筒29與傳動滾筒17之間的輸送帶18進行松緊調(diào)節(jié),避免輸送帶18松弛打滑;通過將第二橫桿20的一端穿設在第一橫桿6的一端內(nèi),使得第二橫桿20能在第一橫桿6內(nèi)進行伸縮移動,從而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整個桿架的長度,以滿足加長從動滾筒29與傳動滾筒17之間的距離,促使能安裝不同規(guī)格長度的輸送帶18。
請參閱圖3,所述底板11上固定設置有兩個相對的支撐塊26,兩個所述支撐塊26上均開設有卡槽28,兩個所述卡槽28之間卡設有刮板23,所述刮板23底端固定設置有兩個固定柱24,兩個所述卡槽28底端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套27,所述固定柱24穿設在所述連接套27內(nèi),所述連接套27內(nèi)套設有彈簧25,通過設置的刮板23與輸送帶18接觸,使得刮板23將輸送帶18上的污垢刮除,通過將刮板23底端的固定柱24穿設在卡槽28內(nèi)的連接套27內(nèi),連接套27內(nèi)套設彈簧25,通過設置的彈簧25能抵動固定柱24,彈簧25抵動固定柱24時,使得刮板23在卡槽28內(nèi)進行向上移動,使得刮板23與輸送帶18的表面始終保持接觸,從而實現(xiàn)將輸送帶18上的污垢刮除。
請參閱圖2,兩個所述第二橫桿20一端均穿設有緊固螺栓1,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一側均開設有導向槽9,所述導向槽9口部設置有橡膠板10,所述緊固螺栓1位于所述導向槽9內(nèi),當?shù)诙M桿20在第一橫桿6內(nèi)的伸縮長度調(diào)節(jié)好后,通過將緊固螺栓1旋入在第二橫桿20上,使得緊固螺栓1上的螺帽與導向槽9口部的橡膠板10緊密接觸,促使將第二橫桿20鎖緊固定在第一橫桿6內(nèi),通過將緊固螺栓1卡在設置的導向槽9內(nèi),能避免在拉動兩個橫桿的時候,將兩個橫桿拉脫。
請參閱圖2,所述滑塊22上開設有螺孔2,所述螺孔2內(nèi)穿設有緊固螺栓1,所述第一橫桿6上開設有限位槽4,所述緊固螺栓1位于所述限位槽4內(nèi),當安裝座21的位置調(diào)節(jié)好后,通過將緊固螺栓1旋入在螺孔2內(nèi),使得緊固螺栓1的螺帽與第一橫桿6的側面緊密接觸,實現(xiàn)將滑塊22固定在滑槽3內(nèi),使得安裝座21固定。
請參閱圖2,兩個所述第一橫桿6上均固定設置有支撐板8,兩個所述支撐板8之間穿設有輥輪7,通過設置的輥輪7能起到輔助支撐的作用,避免輸送帶18下榻。
綜上所述,通過電機12驅(qū)動傳動帶輪13進行轉(zhuǎn)動,經(jīng)傳動帶14帶動從動帶輪15轉(zhuǎn)動,從動帶輪15轉(zhuǎn)動促使傳動滾筒17進行轉(zhuǎn)動,傳動滾筒17轉(zhuǎn)動就可帶動輸送帶18進行轉(zhuǎn)動,從而實現(xiàn)輸送物料的目的;通過在第一橫桿6的一端開設滑槽3,安裝座21的底端固定設置滑塊22,將安裝座21通過其底端的滑塊22卡設在滑槽3內(nèi),使得安裝座21能在滑槽3內(nèi)實現(xiàn)移動,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安裝座21在第一橫桿6上的位置,促使達到調(diào)節(jié)安裝座21上的從動滾筒29與支座16上的傳動滾筒17之間的距離,從而對套設在從動滾筒29與傳動滾筒17之間的輸送帶18進行松緊調(diào)節(jié),避免輸送帶18松弛打滑,當調(diào)節(jié)好后,通過將緊固螺栓1旋入在螺孔2內(nèi),使得緊固螺栓1的螺帽與第一橫桿6的側面緊密接觸,實現(xiàn)將滑塊22固定在滑槽3內(nèi),使得安裝座21固定;通過將第二橫桿20的一端穿設在第一橫桿6的一端內(nèi),使得第二橫桿20能在第一橫桿6內(nèi)進行伸縮移動,從而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整個桿架的長度,以滿足加長從動滾筒29與傳動滾筒17之間的距離,當調(diào)節(jié)好后,通過將緊固螺栓1旋入在第二橫桿20上,使得緊固螺栓1上的螺帽與導向槽9口部的橡膠板10緊密接觸,促使將第二橫桿20一端鎖緊固定在第一橫桿6內(nèi);通過設置的彈簧25抵動固定柱24,使得刮板23在卡槽28內(nèi)進行向上移動,促使刮板23與輸送帶18的表面相接觸,從而實現(xiàn)將輸送帶18上的污垢刮除。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聲明:
“用于活化給料機的帶式輸送機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