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
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帶主體(1)和第一限位塊(11),所述皮帶主體(1)的外壁設置有分隔板(2),且皮帶主體(1)的內部上下兩側均安裝有輥軸(3),上方所述輥軸(3)的一端設置有套桿(4),且輥軸(3)的另一端設置有軸承(19),所述套桿(4)的外側安裝有第一套管(5),且第一套管(5)的端部安裝有第一套塊(6),所述第一套塊(6)的外側安裝有安裝板(7),且安裝板(7)的下方安裝有第一安裝架(8),所述第一安裝架(8)的內部安裝有橫板(9),且第一安裝架(8)的底部安裝有第一限位板(10),所述第一限位塊(11)設置于第一限位板(10)的頂部,且第一限位塊(11)的中間位置安裝有第一螺栓(12),所述下方輥軸(3)的端部設置有第二套管(13),且第二套管(13)的端部安裝有第二套塊(14),所述第二套塊(14)的外側安裝有第二安裝架(15),且第二安裝架(15)的外側設置有第二限位板(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16)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限位塊(17),且第二限位塊(17)的內部貫穿有第二限位塊(17),所述軸承(19)的端部設置有驅動電機(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等間距分布于皮帶主體(1)的外壁,且分隔板(2)的寬度與皮帶主體(1)的寬度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桿(4)與第一套管(5)之間為嵌套連接,且第一套管(5)與第一套塊(6)之間為焊接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塊(11)與第一螺栓(12)之間為螺紋連接,且第一螺栓(12)與第一安裝架(8)之間為相互垂直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塊(17)與第二螺栓(18)之間為螺紋連接,且第二螺栓(18)與第二安裝架(15)之間為相互垂直設置。
說明書: 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輸送皮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
背景技術
在中國專利CN201820294193.X中,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單列輸送皮帶線,其包括:輸送架,套設在所述輸送架上的輸送皮帶,設置在所述輸送架下方且與所述輸送皮帶連接、用于驅動所述輸送皮帶轉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滑輪與驅動輪;所述滑輪可水平調節(jié)的抵接于所述輸送皮帶的外側面,所述驅動輪設置于所述滑輪的下方且抵接于所述輸送皮帶的內側面。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jié)所述滑輪可抵緊或松開所述輸送皮帶,以便于所述輸送皮帶在所述輸送架上的松/緊,以及便于對所述輸送皮帶進行更換或維護;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可調節(jié)的雙列輸送皮帶線,其由兩個單列輸送皮帶線組成,通過旋轉絲桿組件,可調節(jié)兩個單列輸送皮帶線之間的間距。
現有的輸送皮帶存在使用時出現磨損等需要更換的情況時,更換操作復雜,更換時費時費力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內容屬于發(fā)明人的技術認知范疇,并不必然構成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解決了使用時出現磨損等需要更換的情況時,更換操作復雜,更換時費時費力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包括皮帶主體和第一限位塊,所述皮帶主體的外壁設置有分隔板,且皮帶主體的內部上下兩側均安裝有輥軸,所述上方輥軸的一端設置有套桿,且輥軸的另一端設置有軸承,所述套桿的外側安裝有第一套管,且第一套管的端部安裝有第一套塊,所述第一套塊的外側安裝有安裝板,且安裝板的下方安裝有第一安裝架,所述第一安裝架的內部安裝有橫板,且第一安裝架的底部安裝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塊設置于第一限位板的頂部,且第一限位塊的中間位置安裝有第一螺栓,所述下方輥軸的端部設置有第二套管,且第二套管的端部安裝有第二套塊,所述第二套塊的外側安裝有第二安裝架,且第二安裝架的外側設置有第二限位板。
在一個示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限位塊,且第二限位塊的內部貫穿有第二限位塊,所述軸承的端部設置有驅動電機。
在一個示例中,所述分隔板等間距分布于皮帶主體的外壁,且分隔板的寬度與皮帶主體的寬度相同。
在一個示例中,所述套桿與第一套管之間為嵌套連接,且第一套管與第一套塊之間為焊接連接。
在一個示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塊與第一螺栓之間為螺紋連接,且第一螺栓與第一安裝架之間為相互垂直設置。
在一個示例中,所述第二限位塊與第二螺栓之間為螺紋連接,且第二螺栓與第二安裝架之間為相互垂直設置。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能夠帶來如下有益效果:
1、軸承的端部設置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啟動時,作用軸承進行轉動,從而使得輥軸轉動帶動皮帶主體進行傳輸工作,皮帶主體在進行物料傳輸的過程中,通過分隔板能夠對物料進行分隔,使其具有分隔物料的功能,從而做到對物料進行等量傳輸,同時當顆粒材質物料在傳輸時,通過分隔板能夠防止向下掉落,皮帶主體在安裝時,皮帶主體安裝于套桿的外側,接著將第一套管固定于套桿外側,將第一安裝架通過頂部的安裝板固定于第一套塊外側,這樣能夠方便快速對皮帶進行更換,且更換過程簡單,便于操作;
2、第一安裝架通過卡合固定于第一限位板的內部,通過第一螺栓與第一限位塊之間的設置,能夠便于對第一安裝架的兩側進行夾緊固定,這樣通過簡單操作即可對第一安裝架進行固定的設置,能夠提高裝置的固定穩(wěn)定性,從而提高皮帶主體的更換便利性。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正視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后視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第二安裝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第一套管與第一套塊分離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皮帶主體;2、分隔板;3、輥軸;4、套桿;5、第一套管;6、第一套塊;7、安裝板;8、第一安裝架;9、橫板;10、第一限位板;11、第一限位塊;12、第一螺栓;13、第二套管;14、第二套塊;15、第二安裝架;16、第二限位板;17、第二限位塊;18、第二螺栓;19、軸承;20、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的闡釋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構思,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以示例的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還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包括皮帶主體1和第一限位塊11,皮帶主體1的外壁設置有分隔板2,且皮帶主體1的內部上下兩側均安裝有輥軸3,上方輥軸3的一端設置有套桿4,且輥軸3的另一端設置有軸承19,套桿4的外側安裝有第一套管5,且第一套管5的端部安裝有第一套塊6,第一套塊6的外側安裝有安裝板7,且安裝板7的下方安裝有第一安裝架8,第一安裝架8的內部安裝有橫板9,且第一安裝架8的底部安裝有第一限位板10,第一限位塊11設置于第一限位板10的頂部,且第一限位塊11的中間位置安裝有第一螺栓12,下方輥軸3的端部設置有第二套管13,且第二套管13的端部安裝有第二套塊14,第二套塊14的外側安裝有第二安裝架15,且第二安裝架15的外側設置有第二限位板16。
具體地,第二限位板16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限位塊17,且第二限位塊17的內部貫穿有第二限位塊17,軸承19的端部設置有驅動電機20,驅動電機20啟動時,作用軸承19進行轉動,從而使得輥軸3轉動帶動皮帶主體1進行傳輸工作。
具體地,分隔板2等間距分布于皮帶主體1的外壁,且分隔板2的寬度與皮帶主體1的寬度相同,皮帶主體1在進行物料傳輸的過程中,通過分隔板2能夠對物料進行分隔,使其具有分隔物料的功能,從而做到對物料進行等量傳輸,同時當顆粒材質物料在傳輸時,通過分隔板2能夠防止向下掉落。
具體地,套桿4與第一套管5之間為嵌套連接,且第一套管5與第一套塊6之間為焊接連接,皮帶主體1在安裝時,皮帶主體1安裝于套桿4的外側,接著將第一套管5固定于套桿4外側,將第一安裝架8通過頂部的安裝板7固定于第一套塊6外側,這樣能夠方便快速對皮帶進行更換,且更換過程簡單,便于操作。
具體地,第一限位塊11與第一螺栓12之間為螺紋連接,且第一螺栓12與第一安裝架8之間為相互垂直設置,第一安裝架8通過卡合固定于第一限位板10的內部,通過第一螺栓12與第一限位塊11之間的設置,能夠便于對第一安裝架8的兩側進行夾緊固定,這樣通過簡單操作即可對第一安裝架8進行固定的設置,能夠提高裝置的固定穩(wěn)定性,從而提高皮帶主體1的更換便利性。
具體地,第二限位塊17與第二螺栓18之間為螺紋連接,且第二螺栓18與第二安裝架15之間為相互垂直設置,第二安裝架15通過卡合固定于第二限位板16的內部,通過第二限位塊17與第二螺栓18之間的設置,能夠便于對第二安裝架15進行安裝固定,使其始終保持固定位置。
工作原理:首先,軸承19的端部設置有驅動電機20,驅動電機20啟動時,作用軸承19進行轉動,從而使得輥軸3轉動帶動皮帶主體1進行傳輸工作,皮帶主體1在進行物料傳輸的過程中,通過分隔板2能夠對物料進行分隔,使其具有分隔物料的功能,從而做到對物料進行等量傳輸,同時當顆粒材質物料在傳輸時,通過分隔板2能夠防止向下掉落,皮帶主體1在安裝時,皮帶主體1安裝于套桿4的外側,接著將第一套管5固定于套桿4外側,將第一安裝架8通過頂部的安裝板7固定于第一套塊6外側,這樣能夠方便快速對皮帶進行更換,且更換過程簡單,便于操作;
其次,第一安裝架8通過卡合固定于第一限位板10的內部,通過第一螺栓12與第一限位塊11之間的設置,能夠便于對第一安裝架8的兩側進行夾緊固定,這樣通過簡單操作即可對第一安裝架8進行固定的設置,能夠提高裝置的固定穩(wěn)定性,從而提高皮帶主體1的更換便利性,第二安裝架15通過卡合固定于第二限位板16的內部,通過第二限位塊17與第二螺栓18之間的設置,能夠便于對第二安裝架15進行安裝固定,使其始終保持固定位置。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于系統(tǒng)實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聲明:
“便于更換的爬坡皮帶輸送機輸送皮帶”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