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縮空氣儲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2.壓縮空氣
儲能被認為是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拇笠?guī)模物理儲能技術,儲氣裝置作為
壓縮空氣儲能系統(tǒ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系統(tǒng)高效、穩(wěn)定和安全運行具有重要影響。近些年來,隨著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儲氣裝置的研究備受人們關注。傳統(tǒng)的儲氣過程一般為固定容器的罐體,儲氣和放氣過程中的氣壓會隨著內部氣量而變化,在使用過程中輸出氣壓不穩(wěn)定,而采用可伸縮的氣囊,雖然其體積可隨內部氣壓變化,提供較為穩(wěn)定的氣壓,但制作材質受限,如橡膠材質其耐腐蝕差,使用壽命短。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3.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利用水壓儲存壓縮空氣,其儲氣空間可變,輸出氣壓較為穩(wěn)定,易利用,使用壽命長。
4.為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5.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包括:儲氣罐、隔板、進水口、出氣管、氣泵、排水管、基座、進氣管、進氣閥、壓力表、出氣閥、單向閥;所述的儲氣罐安裝在基座上;儲氣罐內安裝隔板;隔板上沿與儲氣罐頂部內壁形成缺口;隔板將儲氣罐分為左右兩個倉室,左倉室底部設置進水口,進水口為l型,進水口端部從基座左側伸出;右倉室底部設置l型排水管,排水管從基座前側伸出;排水管上安裝單向閥;右倉室頂部設置出氣管和進氣管;出氣管上安裝壓力表、出氣閥;進氣管上安裝進氣閥和氣泵。
6.優(yōu)選的,所述的儲氣罐右倉室底部設置的排水管有多根,每個排水管上安裝一個單向閥。
7.優(yōu)選的,所述的排水管與儲氣罐底部的連接處設置為漏斗結構。
8.優(yōu)選的,所述的排水管的橫向管路傾斜設置。
9.優(yōu)選的,所述的進水口上安裝有過濾網(wǎng)。
10.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該系統(tǒng)利用水壓儲存壓縮空氣,其儲氣空間可變,輸出氣壓較為穩(wěn)定,易利用,使用壽命長,保證了新能源發(fā)電的效率。
附圖說明
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的正面剖視圖;
13.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的側視圖;
14.圖中:儲氣罐1、隔板2、進水口3、出氣管4、氣泵5、排水管6、基座7、進氣管8、進氣閥9、壓力表10、出氣閥11、單向閥12、漏斗結構13、過濾網(wǎng)14。
具體實施方式
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如圖1-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包括:儲氣罐1、隔板2、進水口3、出氣管4、氣泵5、排水管6、基座7、進氣管8、進氣閥9、壓力表10、出氣閥11、單向閥12;所述的儲氣罐1安裝在基座7上;儲氣罐1內安裝隔板2;隔板2上沿與儲氣罐1頂部內壁形成缺口;隔板2將儲氣罐1分為左右兩個倉室,左倉室底部設置進水口3,進水口3為l型,進水口3端部從基座7左側伸出;右倉室底部設置l型排水管6,排水管6從基座7前側伸出;排水管6上安裝單向閥12;右倉室頂部設置出氣管4和進氣管8;出氣管4上安裝壓力表10、出氣閥11;進氣管8上安裝進氣閥9和氣泵5。
1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為了增加排水量,所述的儲氣罐1右倉室底部設置的排水管6有多根,每個排水管6上安裝一個單向閥12。
1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為了方便雜質排出,所述的排水管6與儲氣罐1底部的連接處設置為漏斗結構13。
1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為了方便排水、排渣,所述的排水管6的橫向管路傾斜設置。
2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為了防止體積較大的物體進入儲氣罐1,將管路堵塞,所述的進水口3上安裝有過濾網(wǎng)14。
21.將本系統(tǒng)中的儲氣罐1通過基座7固定在湖底、大型水池等底部,出氣管4、進氣管8端部外漏;出氣管4可連接氣動發(fā)電設備;
22.系統(tǒng)運行時,在用電低谷期,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未并網(wǎng)的電能驅動氣泵5,為儲氣罐1充氣,高壓氣體將儲氣罐1右側倉室內的水從排水管6排出,將向儲氣罐1右側倉充氣;觀察壓力表10,當充氣達到一定壓力時,可關閉氣泵5、進氣閥9;在用電高峰期,打開出氣閥11,通過氣動發(fā)電設備發(fā)電并網(wǎng);出氣時,水流從進水口3進入儲氣罐1左側倉室,當水位高于隔板2上沿時,水流進入儲氣罐1右側倉室,將空氣從右側倉室壓出;隔板2可將進水壓力較為穩(wěn)定,輸出氣壓不受外界水位的影響,提高了發(fā)電過程的穩(wěn)定性,易于回收利用。
2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技術特征:
1.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包括:儲氣罐、隔板、進水口、出氣管、氣泵、排水管、基座、進氣管、進氣閥、壓力表、出氣閥、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氣罐安裝在基座上;儲氣罐內安裝隔板,隔板上沿與儲氣罐頂部內壁形成缺口;隔板將儲氣罐分為左右兩個倉室,左倉室底部設置進水口,進水口為l型,進水口端部從基座左側伸出;右倉室底部設置l型排水管,排水管從基座前側伸出;排水管上安裝單向閥;右倉室頂部設置出氣管和進氣管;出氣管上安裝壓力表、出氣閥;進氣管上安裝進氣閥和氣泵。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氣罐右倉室底部設置的排水管有多根,每個排水管上安裝一個單向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與儲氣罐底部的連接處設置為漏斗結構。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的橫向管路傾斜設置。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口上安裝有過濾網(wǎng)。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包括:儲氣罐、出氣管、氣泵、排水管、基座、進氣管;儲氣罐安裝在基座上;儲氣罐內安裝隔板;隔板上沿與儲氣罐頂部內壁形成缺口;隔板將儲氣罐分為左右兩個倉室,左倉室底部設置進水口;右倉室底部設置L型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裝單向閥;右倉室頂部設置出氣管和進氣管;出氣管上安裝壓力表、出氣閥;進氣管上安裝進氣閥和氣泵。該系統(tǒng)輸出氣壓較為穩(wěn)定,易利用,能有效輸出壓力較穩(wěn)定的空氣,保證了新能源發(fā)電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術研發(fā)人員:朱闖 范漪旯 魯挺 梅生偉 王康祥 陳來軍 翁海清 司楊 張海濤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榮信匯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21.10.29
技術公布日:2022/4/21
聲明:
“水下壓縮空氣儲氣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