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PTFE納米復合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石墨烯或石墨烯衍生物0.1~25份、聚四氟乙烯60~100份和玻璃纖維0~30份。本發(fā)明還同時提供了上述石墨烯/PTFE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上述成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后在高速攪拌機中分散,再經(jīng)過模壓、燒結,得石墨烯/PTFE納米復合材料。本發(fā)明的石墨烯/PTFE納米復合材料可以應用于機械密封和潤滑等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包覆氧化鋅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將PMMA微球加入氨水溶液中,攪拌使其均勻分散在溶液中,PMMA微球的濃度為1~50克/升,氨水濃度為20~880克/升;將可溶性鋅鹽溶于去離子水中,攪拌得到均勻溶液,鋅離子濃度為0.01~0.5摩爾/升;將上述的兩種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用堿溶液調節(jié)PH值至7.5~10;將上述混合漿液進行水浴反應,水浴反應溫度控制在60℃~100℃,攪拌速率為0~1000轉/分鐘,反應時間30分鐘~24小時;將處理好的溶液離心、干燥,就獲得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表面包覆氧化鋅的復合材料。得到的產(chǎn)品氧化鋅包覆層致密,均勻。
本發(fā)明屬于復合材料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材料下料的定位裝置,支撐基座、鋪層數(shù)字顯示面板,支撐基座包括立柱、上框面、面板支撐柱,立柱上部固定上框面,上框面通過面板支撐柱安裝下料工作臺面,下料工作臺面上裝配數(shù)個夾持爪;鋪層數(shù)字顯示面板包括LED點陣、LED顯示控制芯片,LED點陣嵌入所述的上框面;LED顯示控制芯片用于控制LED點陣中每個LED的亮滅,零件鋪層理論輪廓線由所述的LED顯示。本發(fā)明復合材料下料的定位裝置采用數(shù)字化控制LED點陣以展示復合材料各鋪層的幾何輪廓,由于所選的LED直徑較小,因此顯示的輪廓具有較高的精度,能夠滿足下料的公差控制要求。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彩復合材料構造,其中所述的多彩復合材料構造包括一玻璃纖維基材,該基材呈片狀,其中包括一染色玻璃纖維編織布及一可透光樹脂層,所述的染色玻璃纖維編織布為片狀并經(jīng)浸染形成具有色彩的玻璃纖維編織布,所述的可透光樹脂層包覆結合于染色玻璃纖維布外而透光;一金油層涂布于熱壓固化成型后的玻璃纖維基材的表面。采用該種結構的多彩復合材料構造,可透光樹脂層使具色彩的染色玻璃纖維布將色彩露出,并可透露出彩色玻璃纖維布立體效果的質地,具有設計的美感,使得該復合材料構造具有立體感強及美觀大方的功效,有別于其它復合纖維材料制品;而且該復合材料構造生產(chǎn)工藝簡單、制作方便、性能穩(wěn)定,可以適合于各種應用場合。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基于背散射信號分析的復合材料孔隙率檢測系統(tǒng),包括耦合介質、耦合介質容器、水浸耦合超聲換能器、復合材料試塊、試塊支架、顯示設備、輸入設備、工控機和超聲采集卡;耦合介質盛放于耦合介質容器中,水浸耦合超聲換能器浸入耦合介質內并位于復合材料試塊的上方,水浸耦合超聲換能器與超聲采集卡連接,復合材料試塊置于試塊支架上,用于輸入檢測參數(shù)及命令的輸入設備與工控機相連,超聲采集卡安裝于工控機上,工控機處理后的結果輸入顯示設備顯示。本實用新型的檢測系統(tǒng)簡便高效,適應性強,且由于沒有用到檢測信號底波特征,對于曲面變厚度復合材料的孔隙率檢測尤為有效。
一種新型復合材料管體預埋結構,涉及一種用于通信塔、電力塔、路燈桿等高聳結構復合材料管體上的預埋結構。包括復合材料管體和預埋件,其主要技術特征在于所述預埋件在復合材料管體生產(chǎn)過程中預埋在管壁內與管體合為一體,預埋件是金屬或者非金屬材料制成,分主干部分和多個分支部分,其中主干部分是預埋部分,分支部分可以是一端帶有法蘭盤的分支或帶有螺栓孔的支撐連接板。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復合材料支桿塔管體與地面支撐桿固定連接的問題,無論從支撐牢固度上還是從支撐穩(wěn)定性上都有較大的提升。
一種可生物降解的超韌阻燃聚乳酸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聚乳酸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將干燥的聚乳酸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加入密煉機中,在150?200℃的溫度下以20?100rpm預共混5?10分鐘后,加入亞磷酸三苯酯以及鈦酸四丁酯,繼續(xù)熔融共混5?30分鐘,最終模壓成型得到聚乳酸基復合材料;其中,以聚乳酸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投料總質量為100%計,聚乳酸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所占的質量百分比分別為55.0?95.0%、5.0?45.0%,亞磷酸三苯酯和鈦酸四丁酯的投料質量分別為聚乳酸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投料總質量的0.1?30.0%和0.1?10.0%。本發(fā)明顯著提高了材料的韌性,并且阻燃元素磷以化學鍵的方式連接到聚合物分子鏈上,同時鈦酸根能促進炭層的形成,賦予復合材料良好的阻燃性。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納米花型共價有機框架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含有基底的懸浮溶液中分步加入低濃度反應單體,生成無定形異質核,再加入高濃度反應單體和催化劑,加熱回流條件下進行醛胺縮合反應,得到共價有機框架復合材料。本發(fā)明采用兩步異相成核法制備了納米花型離子共價有機框架復合材料,異質核的存在抑制了早期無定形聚合物的快速沉淀,指導共價有機框架的晶形生長,與水熱法相比,大大縮短了合成時間,同時使材料表面修飾的官能團更加均勻;本發(fā)明采用了含有正電荷的胺類單體制備共價有機框架復合材料,能與目標化合物分子的負電基團發(fā)生靜電作用,實現(xiàn)水樣中非類固醇消炎藥的選擇性富集。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聚酯/尼龍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及用途,所述聚酯/尼龍復合材料包含酰胺基團—[NHCO]—、酯基—[COO]—以及內增容鏈段;所述聚酯/尼龍復合材料中聚酯的質量含量為20%~80%;所述內增容鏈段包含—SO2—NH—基團且具有聚酯/尼龍內增容界面,所述內增容鏈段在核磁碳譜中具有化學位移在118ppm~119ppm區(qū)間的特征肩膀峰。本發(fā)明通過將磺酸根化合物接枝在聚酯大分子鏈上的改性聚酯與尼龍發(fā)生酯交換反應,形成的內增容鏈段可以增強聚酯和尼龍的相容性,使得制備的聚酯/尼龍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也可應用于紡織纖維、工程塑料等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量子點制造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量子點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將第一量子點加入事先由金屬鹵化物、脂肪胺和有機酸混合反應而得到的鹵素前體溶液中進行表面配體交換反應,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將所述混合溶液與羧酸鉛和羧酸銫混合并進行反應,得到量子點復合材料。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量子點復合材料和包含其的量子點組合物與量子點器件。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各第一量子點間在空間排布上距離較大,極大避免了相互間的能量轉移和自吸收現(xiàn)象;同時載流子移動容易,復合材料具備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另外對藍光吸收有所增加,從而在一些應用場景下降低量子點的實際使用量。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聚酯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在聚酯前驅體中加入褶球狀氧化石墨烯和催化劑,在發(fā)生縮聚反應的同時,褶球狀氧化石墨烯高度分散,并逐步解離為單層氧化石墨烯片,部分酯化分子可與氧化石墨烯片表面的羥基、羧基反應形成化學鍵,同時使氧化石墨烯發(fā)生熱還原,最終得到由聚酯和表面接枝有聚酯分子的石墨烯片組成的復合材料。本發(fā)明方法提高了單層石墨烯在聚酯中的分散性,避免了酯化階段中氧化石墨烯的堆疊,大大節(jié)約了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所得納米復合材料的均勻性好,石墨烯與聚酯間共價鍵的形成有效提高了體系的力學性能、電導率、防紫外性等性能。本發(fā)明所涉及制備工藝簡單有效,可有效節(jié)約成本,所得復合材料性能優(yōu)越,并可用于連續(xù)化紡絲和功能性織物的制備。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多壁碳納米管與錫鈷合金納米顆粒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多壁碳納米管用高分子電解質進行修飾;配制硼氫化鈉的二甘醇溶液;配制氯化錫與氯化鈷的二甘醇溶液;將修飾過的多壁碳納米管分散在硼氫化鈉二甘醇溶液中并在氬氣保護下升到一定溫度;在加熱攪拌的條件下,將氯化錫與氯化鈷的二甘醇溶液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在160~220℃反應30~60分鐘后,降至室溫,加入乙醇,離心分離,并干燥,得到最終產(chǎn)物。本發(fā)明方法簡單,得到的復合材料具有獨特結構,錫鈷合金納米顆粒均勻地附著于多壁碳納米管的表面,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較低的不可逆容量的降低和較高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三維環(huán)形編織復合材料管與芯軸分離系統(tǒng),其用于將編織復合材料管和芯軸分離,包括固定底座、芯軸卡緊前擋板、芯軸卡緊后擋板、伺服電機、減速傳動機構以及拉拔螺柱;所述芯軸卡緊前擋板和芯軸卡緊后擋板分別安裝于固定底座上;所述芯軸支承在芯軸卡緊前擋板和芯軸卡緊后擋板上;所述編織復合材料抵接在芯軸卡緊前擋板和芯軸卡緊后擋板之間;所述伺服電機連接并傳動所述減速傳動機構;所述減速傳動機構固持于固定底座上,其連接并傳動所述拉拔螺柱;所述拉拔螺柱能頂推所述芯軸。本實用新型能夠對編織復合材料管和芯軸提供高效分離方案,具有操作簡單,可靠性高,連續(xù)工作性好等諸多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復合材料機械壓制窨井蓋,包括蓋座和蓋體,蓋體架于蓋座上,蓋體內埋有鋼架,該鋼架包括上層鋼架和下層鋼架,上層鋼架和下層鋼架分別由橫、豎交叉的鋼筋組成,形成網(wǎng)狀結構,上層鋼架、下層鋼架間焊有一組支撐筋,鋼架外包覆有復合材料層。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鋼架、支撐柱、十字交叉處的過渡結構能較大地增加窨井蓋強度;另外,鋼架全部采用螺紋鋼焊接而成,螺紋鋼對復合材料有較好的親密性,不容易使復合材料與鋼架分離,從而使產(chǎn)品整體機械受力強度提高。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壓復合材料窨井蓋,它包括井蓋和蓋座,井蓋由蓋沿和蓋體組成,蓋面上有防滑紋和開啟孔,蓋座由內圈、井沿、加強圈和外圈組成,井蓋和蓋座由玻璃鋼復合材料外包層和內嵌鋼筋結構架構成。所述的井蓋內的鋼筋結構架由蓋沿鋼筋匝和蓋體鋼筋弧形交叉架焊接連接構成,蓋體底面呈上拋穹頂形。這種復合材料模壓窨井蓋,除了具有一般復合材料模壓窨井蓋的一切優(yōu)點外,更使其強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項參數(shù)指標均達到了國家建設部標準,完全可以取代鐵制窨井蓋,可廣泛應用于市政道路的建設。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負載金屬/硫?過硫酸鹽的生物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與應用,所述復合材料以生物炭為載體,通過浸漬、熱解固化方法負載金屬、硫和過硫酸鹽制成的;本發(fā)明利用堿性條件下硫代硫酸鹽與過硫酸銨發(fā)生還原反應,通過浸漬法將金屬/S負載到塊狀生物質材料并通過熱解固化,同時噴灑霧狀過硫酸鹽水溶液后低溫烘干固定過硫酸鹽到復合材料上,制備得到負載金屬/S?過硫酸鹽的生物炭復合材料,充分利用生物炭的吸附作用,制備過程簡單,價格低且效率高,連續(xù)使用10h活性僅下降5?10%,可有效降解含甲苯、1,3,5?三甲苯等有機廢氣,有望成為工業(yè)污染治理領域中的一類良好催化劑。
本發(fā)明涉及可生物降解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可生物降解原位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納米復合材料包括第一樹脂和第二樹脂;所述第一樹脂包括質量分數(shù)為0.1?15%的納米填料和質量分數(shù)為85?99.9%、數(shù)均分子量為500?10,000 kDa的樹脂;所述第二樹脂包括數(shù)均分子量為10,000?100,000 kDa的樹脂。本發(fā)明的納米復合材料中,通過將納米填料分散在低分子量的第一樹脂中,并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備第一樹脂,再將第一樹脂與較高分子量的第二樹脂混合,能有效防止納米填料團聚,提高納米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同時達到增強增韌的效果。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酶響應性釋放蛋白與基因的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領域,該復合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以及依次接枝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基團的MMP?2酶響應性多肽、bFGF質粒DNA和SDF?1蛋白,該復合物材料在MMP?2酶的作用下可順序性釋放蛋白與基因,其中氧化石墨烯為14?20重量份,MMP?2酶響應性多肽為7?60重量份,SDF?1蛋白為6.1?30重量份,bFGF質粒DNA為40?60重量份;所述響應性酶為MMP?2酶,利用外層的蛋白釋放后,到達特定細胞進而分泌MMMP?2酶打開酶響應性多肽,最后內層基因釋放。本發(fā)明的復合材料載有藥物具有酶響應性順序釋藥的特點,并且制備方法簡單、易于控制等,有著很好的實用價值。
本發(fā)明公開了納米級層狀二氧化硅/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以海藻為原料,在200~300℃下經(jīng)水熱反應及后處理得到前驅體,再經(jīng)高溫煅燒得到所述的納米級層狀二氧化硅/石墨烯復合材料;所述水熱反應的反應釜填充度>60%。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納米級層狀二氧化硅/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以海藻為原料,經(jīng)特定的水熱反應條件,制備得到了厚度僅為幾納米的超薄層狀二氧化硅/石墨烯復合材料。該方法簡單,原料廉價易得,可持續(xù)性強,具有規(guī)模化生產(chǎn)的潛力。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鼓式制動輪缸專用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35~50份半芳香族尼龍PA6I/6T,5~10份尼龍PA6,55~65份玻璃纖維,2~5份空心玻璃微珠,1~5份界面相容劑,0.5~1.5份抗氧化劑,0.2~0.8份熱穩(wěn)定劑;將尼龍PA6、半芳香族尼龍PA6I/6T和玻纖干燥,再將PA6I/6T、PA6、空心玻璃微珠、界面相容劑、抗氧化劑和熱穩(wěn)定劑混合加入雙螺桿擠出機主料口,側向喂料口加入玻纖,熔融擠出造粒獲得所述專用復合材料。本發(fā)明還提供鼓式制動輪缸專用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解決了現(xiàn)有玻璃纖維增強聚酰胺復合材料制備鼓式制動輪缸時,制動輪缸爆破強度難以達到35MPa及以上的問題。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包覆型菱形十二面體碳化鎢-鎢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碳化鎢-鎢復合材料為碳化鎢-鎢包覆核殼結構,以碳化鎢為殼,以鎢為核;所述碳化鎢-鎢復合材料具有菱形十二面體的形貌特征,顆粒粒徑為1~4μm。該復合材料制備簡單,制備得到的菱形十二面體顆粒分布在4微米以下,熱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金屬氧化物/生物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金屬氧化物/生物炭復合材料包括骨炭和負載于骨炭上的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元素為土壤營養(yǎng)元素。本發(fā)明提供的金屬氧化物/生物炭復合材料劑兼具有金屬氧化物、磷灰石和生物炭成分作用,能同時達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質、高效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效果。本發(fā)明提供的金屬氧化物/生物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混合動物骨骼和金屬鹽溶液,對混合原料進行熱解處理。該制備方法簡單高效、成本低廉,能起到變農(nóng)業(yè)廢棄資源為高價值產(chǎn)品的作用。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的金屬氧化物/生物炭復合材料的應用。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紅外線輻照的石墨烯/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氧化石墨溶液與聚合物溶液或者聚合物乳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澆注或者紡絲,干燥至總溶劑的重量百分含量小于等于50%,得到復合產(chǎn)物;2)在紅外線加熱燈輻照下將復合產(chǎn)物中的溶劑除去并進行氧化石墨的還原反應,得到石墨烯/聚合物復合材料。本發(fā)明制備方法中,利用紅外線加熱燈輻照下制備石墨烯/聚合物復合材料,工藝非常簡便、生產(chǎn)成本很低,有利于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生產(chǎn),聚合物可選擇不同的種類,可以制備不同的石墨烯/聚合物復合材料,可以滿足不同的生產(chǎn)和使用要求,在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以及薄膜、纖維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種Zn2SnO4/活性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它涉及一種絮狀Zn2SnO4負載活性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首先制備SnCl4和ZnCl2的混合溶液,通過水浴鼓泡、水熱反應和高溫煅燒制備得到絮狀Zn2SnO4/活性炭復合材料;本發(fā)明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環(huán)境友好、耗能低等優(yōu)點;所獲得的絮狀Zn2SnO4/活性炭復合材料用于超級電容器電極時具有較高的比電容值和良好的電化學性能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效水解鋁基制氫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計,所述復合材料由90?96wt%金屬鋁、1?8wt%金屬鉍、1?3wt%γ?氧化鋁、1?5wt%可溶性無機鹽組成,所述可溶性無機鹽優(yōu)選氯化鋁,將上述組分球磨制備得到顆粒均勻的鋁基復合材料。本發(fā)明制備的一種鋁基復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積大、化學活性高的特點,可提升制氫的速率和產(chǎn)率,同時水解反應后的副產(chǎn)物中金屬雜質少、純度高,降低了氫氧化鋁的提純難度,有利于提高副產(chǎn)物的利用價值。
本發(fā)明涉及自潤滑減摩耐磨復合材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干摩擦中減摩耐磨的PEEK基復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shù)配比的原料:60~80份的平均粒徑75um的聚醚醚酮(PEEK)粉、10~20份的平均粒徑100nm的納米二氧化硅(SiO2)粉;上述PEEK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通過機械攪拌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勻,再將混合均勻的復合物料,在溫度為370~380℃、壓力為35~45MPa下保持熱壓,溫度降至110℃時脫模,得到PEEK基復合材料。本發(fā)明解決了目前現(xiàn)有的聚醚醚酮材料,在干摩擦環(huán)境中使用時,所存在的摩擦系數(shù)偏高、耐磨性差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涉及復合電極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碳化木頭負載鈷、氮共摻雜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木片烘干,煅燒,得碳化木片;(2)配制含有Co2+和2?甲基咪唑的混合溶液,加入步驟(1)得到的碳化木片反應;(3)采用CVD法熱處理;(4)將步驟(3)得到的二維Co?NCNT/CW復合材料與硝酸溶液中處理,即得碳化木頭負載鈷、氮共摻雜碳納米管復合材料。本發(fā)明的制備條件較溫和,形貌可控,能夠批量化或工業(yè)化生產(chǎn),制得的碳化木頭負載鈷、氮共摻雜碳納米管復合材料體系中的O?CNT與鈷、氮共摻雜材料具有協(xié)同作用,提高了2e? ORR性能,在電催化制備過氧化氫領域具有發(fā)展?jié)摿Α?/p>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預壓縮層疊式壓電復合材料雙晶片大位移變形翼及其方法。變形翼選擇在某些縱向位置處,將中層壓電復合材料雙晶片的中間層伸出片與一組帶弧形槽的翼肋根部固連;將上下層壓電雙晶片在各縱向位置處的伸出片與轉接軸頭固連,在各軸頭上套軸承,這些軸承可在翼肋弧形槽中滑動或滾動,從而實現(xiàn)多層壓電雙晶片橫向同曲率彎曲關聯(lián),并與翼肋繞多層結構中性軸轉動解耦。同時翼肋上鋪設縱向有預拉伸的彈性蒙皮,經(jīng)翼肋對中層壓電雙晶片施加壓力;還利用了軸向預壓力組件對上下層壓電復合材料雙晶片施加壓力。本發(fā)明提出的基于預壓縮層疊式壓電復合材料雙晶片大位移變形翼及其方法,能夠為小型飛行器翼面的連續(xù)變形提供一種可行方案。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受熱可再次成型的熱固性樹脂體系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復合材料由至少一層半固化片經(jīng)熱壓而成,半固化片由增強材料浸漬混合液后經(jīng)烘箱烘烤而制得,其中,混合液由以下物料按重量份數(shù)均勻混配而成:環(huán)氧樹脂10~90份、苯氧樹脂10~90份、溶劑30.0~70.0份、固化劑0.25~3.0份、促進劑0.005~0.10份。本發(fā)明受熱可再次軟化加工成型的熱固性樹脂體系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生產(chǎn)效率高、設備投入小、場地占用少;且制得的復合材料具有普通熱固性材料所沒有的受熱可再次軟化加工成型的優(yōu)點,成型效率高,同時板材強度高于熱塑性材料,能滿足消費電子產(chǎn)品日益輕薄化的需求。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鎳磷基鈉離子電池負極復合材料,由還原氧化石墨烯負載Ni?P活性材料得到,所述Ni?P活性材料由Ni3P和Ni2P2O7兩相組成。本發(fā)明還公開了鎳磷基鈉離子電池負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1)利用溶劑熱法制備納米棒狀的NiNH4PO4前驅體;(2)將NiNH4PO4前驅體進行熱還原,得到納米Ni?P材料;(3)利用溶劑熱法將納米Ni?P材料與氧化石墨烯復合制得所述的鎳磷基鈉離子電池負極復合材料。本發(fā)明生產(chǎn)工藝易控制可重復,便于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本發(fā)明復合材料首次用作鈉離子電池負極電極材料,具有較高的初始放電比容量和充電比容量及良好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