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聚碳酸酯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LED燈罩用阻燃高透光耐候聚碳酸酯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本聚碳酸酯復合材料由原料聚碳酸酯、共聚有機硅氧烷微球、有機化納米蒙脫土、耐候劑和相容劑制備而成。按照重量份,上述原料的重量份分別為:聚碳酸酯100份、共聚有機硅氧烷微球0.2-0.6份、有機化納米蒙脫土3-8份、耐候劑0.5-1份、其他助劑0-2份。本發(fā)明所制得的LED燈罩用阻燃高透光耐候聚碳酸酯復合材料不僅具有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與加工性能,而且具有高透光性、高阻燃、優(yōu)異的耐候性等優(yōu)點,能滿足LED照明燈罩的要求,工藝簡單,有利于普遍推廣和應用。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多層模壓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1)碳纖維預混料制備的步驟;2)預浸碳布制備的步驟;和3)整體模壓的步驟。其中步驟3)中,先將預浸碳布均勻裁減成24~36片,并將其中裁剪后預浸碳布片數的1/3制備成網格狀預浸碳布,剩余的2/3為無網格預浸碳布;然后按無網格預浸碳布/碳纖維預混料/網格狀預浸碳布/碳纖維預混料/無網格預浸碳布的順序模壓得到五層復合材料。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上述方法制備的多層模壓復合材料。本發(fā)明方法與純鋪層復合材料相比,由于短纖維層的加入,以及中間碳布層網格“釘扎”結構的設計,其層間結合強度提高約20%,且強度與純鋪層復合材料相當,但成本下降約30%。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小尺寸防熱復合材料螺釘的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所述小尺寸防熱復合材料螺釘的制備方法包括根據試板結構制造模具;通過正交三向的編織方式成型試板預成型體;在模具內進行RTM成型試板;獲得的試板進行加工獲得小尺寸防熱螺釘。本發(fā)明小尺寸防熱復合材料螺釘的制備方法提高了復合材料螺釘的防熱性能,解決了小尺寸編織體螺釘帶來的螺紋加工問題。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縱向梯度短纖維壓電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材料制備技術領域。該縱向梯度短纖維壓電復合材料包括叉指電極和位于叉指電極的上下電極之間的壓電纖維復合層,壓電纖維復合層包括沿軸線方向依次粘結的多個短纖維壓電復合單元,多個短纖維壓電復合單元的軸向長度呈梯度變化,每個短纖維壓電復合單元均包括多根極化短壓電纖維和多根聚合物纖維。其在封裝前就完成極化,極化完全且均勻不存在極化“死區(qū)”的問題,同時增強對非平面結構的適應性。該縱向梯度短纖維壓電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制備上述縱向梯度短纖維壓電復合材料,復合材料結構尺寸精確可控,容易實現壓電纖維復合材料結構與性能系列化和批量化的制備。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輻射交聯無鹵阻燃ABS/PC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可采用電子加速器對ABS/PC復合材料進行交聯改性,主要改善傳統(tǒng)ABS/PC復合材料耐熱性不足、流動性和剛性方面欠佳,不能用于汽車、耐熱電子電器元件、大尺寸注塑件的缺點。該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輻射交聯無鹵阻燃ABS/PC復合材料,突破其耐熱性界限,提高其耐熱溫度,同時改善了材料剛性,確保薄壁化后制件的支撐強度,滿足市場的需求。產品主要原料為ABS樹脂、聚碳酸酯、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磷酸三苯酯、聚磷酸銨、硼酸鋅、間苯二酚雙(二苯基磷酸酯)、甲基乙烯基硅橡膠等原料。
本發(fā)明公開了氧化石墨烯與有機染料合成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由石墨制備氧化石墨;2)由氧化石墨制備氧化石墨烯;3)將氧化石墨烯與一種有機染料反應,得到納米復合材料,該納米復合材料可儲存熒光并用于DNA的檢測。本法合成氧化石墨烯/有機染料納米復合材料具有操作簡單、原料易得、合成安全性高以及環(huán)境污染小等優(yōu)點,為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納米復合材料開辟了新的發(fā)展前景,可用于溶液中目標目標目標物的檢測、藥物傳遞和生物成像等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聚碳酸酯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抗菌型高強聚碳酸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聚碳酸酯復合材料由原料聚碳酸酯、無機復配納米抗菌劑和相容劑制備而成。按照重量份,上述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別為:聚碳酸酯100份、無機復配納米抗菌劑10-25份、相容劑1-3份。制備方法為:將上述備料在高速攪拌機中攪拌3-8分鐘,然后將混合物置于230-245℃的混煉機中混煉5min,混煉物經粉碎、干燥后經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出、造粒,即得抗菌型高強聚碳酸酯復合材料。本發(fā)明所制得的抗菌型高強聚碳酸酯復合材料不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有抑制、殺菌效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而且該復合材料力學強度較高,產品可用于食品、醫(yī)療及電器零部件等產品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縫合筒體類復合材料的方法,屬于復合材料縫合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縫合筒體類材料的方法無法適配高強度復合材料縫合的技術問題。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轉臺,將復合材料固定在轉臺上,其中,復合材料的軸線與轉臺的軸線同軸;依照目標間距在復合材料上制作多個縫合孔;提供縫合針縫合復合材料,復合材料隨轉臺轉動,縫合線隨縫合針依次穿過多個縫合孔,使縫合線跡呈209線跡。本發(fā)明將209線跡應用在復合材料的縫合,209線跡中的縫合線對復合材料的應力均勻,且縫合線不易斷裂。
一種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ABS復合材料,所述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ABS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重量份數的組分:ABS60?90質量份、環(huán)氧樹脂5?20質量份、石墨烯0.01?5質量份、玻璃纖維1?6質量份、硅烷偶聯劑0.01?0.1質量份、乙醇1?2質量份、抗氧化劑0.05?2質量份、相容增韌劑0.5?3質量份。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上述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ABS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所制備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ABS復合材料,不僅制備工藝簡單,而且實驗結果顯示所制備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ABS復合材料的熱穩(wěn)定性、強度和韌性明顯改善,而且有效的消除了浮纖現象,因而可擴大ABS復合材料的實際應用。
一種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所述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重量份數的組分:聚丙烯60?90質量份、環(huán)氧樹脂5?20質量份、石墨烯0.01?5質量份、玻璃纖維5?20質量份、硅烷偶聯劑0.1?1質量份、乙醇5?10質量份、抗氧化劑0.05?2質量份、相容增韌劑0.5?3質量份。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上述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所制備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不僅制備工藝簡單,而且實驗結果顯示所制備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的熱穩(wěn)定性、強度和韌性明顯改善,而且有效的消除了浮纖現象,因而可擴大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實際應用。
本發(fā)明公開了石墨烯與Fe3O4合成石墨烯磁性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制備磁性納米微粒;2)制備修飾的磁性納米微粒;3)將氧化石墨烯與修飾的磁性納米微粒反應,得到氧化石墨烯磁性納米復合材料;4)將所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磁性納米復合材料還原得到石墨烯磁性納米復合材料,該納米材料可用于多環(huán)芳烴污染物的監(jiān)控。本發(fā)明合成石墨烯磁性納米復合材料具有反應溫和、操作簡單、便于分離、合成安全性高以及環(huán)境污染小等優(yōu)點。
一種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碳酸酯復合材料,所述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碳酸酯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重量份數的組分:聚碳酸酯60?90質量份、環(huán)氧樹脂5?20質量份、石墨烯0.01?5質量份、玻璃纖維5?20質量份、硅烷偶聯劑0.1?1質量份、乙醇5?10質量份、抗氧化劑0.05?2質量份、相容增韌劑0.5?3質量份。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上述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碳酸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所制備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碳酸酯復合材料,不僅制備工藝簡單,而且實驗結果顯示所制備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聚碳酸酯復合材料的熱穩(wěn)定性、強度和韌性明顯改善,而且有效的消除了浮纖現象,因而可擴大聚碳酸酯復合材料的實際應用。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尼龍復合材料,所述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尼龍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重量份數的組分:尼龍60?90質量份、環(huán)氧樹脂5?20質量份、石墨烯0.01?5質量份、玻璃纖維1?6質量份、硅烷偶聯劑0.01?0.1質量份、乙醇1?2質量份、抗氧化劑0.05?2質量份、潤滑劑0.5?3質量份。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上述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尼龍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所制備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尼龍復合材料,不僅制備工藝簡單,而且實驗結果顯示所制備的石墨烯/玻璃纖維增強尼龍復合材料的熱穩(wěn)定性、強度和韌性明顯改善,而且有效的消除了浮纖現象,因而可擴大尼龍復合材料的實際應用。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玻纖?石墨烯?碳納米管混合填充的PA66/PC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PA66?PC基體、改性石墨烯?碳納米管混合物、玻璃纖維、硅烷偶聯劑以及環(huán)氧樹脂組成。采用該復合材料制得的注塑產品表面質量好,內部分層現象,導熱及力學性能優(yōu)異。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碳摻雜氮包覆氧化錫/氧化鐵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鋰電池材料,涉及鋰電池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包括:將二元鋰鹽溶于無水醇溶液;將鐵鹽和錫鹽加入上述溶液中;10-60min后將氮源和碳源加入所述溶液中;將上述溶液烘干得到固體;將所述固體焙燒得到粉體;將所述粉體水洗并離心處理;將離心得到的固體烘干得到紅色固體粉末;將所述紅色粉末在保護氣體中焙燒得到碳摻雜氮包覆氧化錫/氧化鐵復合材料。以沸點較低的二元鋰作為熔鹽試劑,反應過程中低沸點熔鹽可以作為高強溶劑提高離子擴散速率,加速SnO2和Fe2O3的形成,并能控制產物晶粒的生長。經過焙燒后氮原子引入碳層中,形成結構缺陷,有助于鋰離子快速脫嵌提高材料的充放電速率和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復合材料成型模具及復合材料成型方法,涉及復合材料成型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復合材料產品成型由于尺寸較大而引起的機器不適的技術問題。包括相互固定的凸模和凹模,凸模設有型芯,凹模設有型腔,型腔于凹模形成型腔壁,型腔內固定設有真空袋,真空袋與型芯圍合形成封閉的成型腔室,真空袋與型腔壁圍合形成封閉的加壓腔室,成型腔室內進行預浸料鋪層,凹模設有充放氣閥,充放氣閥與加壓腔室連通,凸模設有熱交換管和抽真空管,熱交換管與模溫機的導熱油管路連通,抽真空管一端與成型腔室連通。其利用現有的模溫機、真空泵和加壓氣源,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低的特點,適用性強,尤其針對尺寸大的復合材料產品成型。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壓電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與壓電纖維復合材料,涉及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壓電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未極化的壓電復合結構沿堆疊方向進行切割,獲得壓電復合模塊;在壓電復合模塊的切割面上覆蓋電極并進行極化,獲得極化后的壓電復合模塊;將若干個極化后的壓電復合模塊沿垂直于切割面的方向堆疊排列,并在相鄰表面上涂覆聚合物膠液,獲得第二疊層結構;將第二疊層結構進行固化,獲得極化后的壓電復合結構,解決了傳統(tǒng)的壓電纖維復合材料制備過程中,壓電纖維極化不均勻,導致難以充分的極化,從而降低了復合材料的柔韌性與穩(wěn)定性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改性石墨烯?碳納米管填充的PC/ABS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按重量份數計的PC?70份,ABS?30份,相容劑30份,色母粒10?20份,改性石墨烯混合物6?12份,以及相當于復合材料總重0.1%的硅烷偶聯劑混合后經熔融造粒而成。該復合材料具有相容性好、無分層現象、綜合性能優(yōu)異以及注塑產品表面質量好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雙基體復合材料及利用雙基體復合材料制備航天系統(tǒng)發(fā)動機中擴散段的方法。該方法首先使用氣相沉積法對碳纖維織物進行浸漬,得到的浸漬碳纖維織物;裂解得到得到C/C坯料,將聚碳硅烷和二甲苯按照質量比1∶1~3混合,即得到聚碳硅烷的二甲苯溶液;將C/C坯料置于聚碳硅烷的二甲苯溶液中,在真空、振動條件下浸漬,得到浸漬C/C坯料;將浸漬C/C坯料進行物理加壓、固化,得到固化后的坯料;最后裂解即為雙基體復合材料;對雙基體復合材料進行機械加工,將外型面加工成所需尺寸,即得到擴散段。本發(fā)明的雙基體復合材料成本低,利用雙基體復合材料制備得到的擴散段具有低密度、高性能的特點。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納米γ-羥基氧化鎳/高鐵酸鹽復合材料,由下述制得:在二價鎳鹽中加入二價的亞鐵鹽或三價鐵鹽和摻雜金屬鹽,加水配制成反應溶液;在氧化劑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配制成堿性氧化劑溶液;在攪拌和超聲波分散的條件下,將堿性氧化劑溶液加到反應溶液中,在20~50℃反應,超聲波分散,得到黑色膠狀的羥基氧化鎳和高鐵酸鹽混合物沉淀;將羥基氧化鎳和高鐵酸鹽混合物沉淀與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水溶液混合,超聲波分散、過濾、真空干燥得到納米γ-羥基氧化鎳和高鐵酸鹽復合材料。本發(fā)明方法簡便、所用原料價格低廉、無環(huán)境污染,制得的復合材料作為電池正極材料利用效率較高、所制造的電池具有較高的比能量和較高的比功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孝感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