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生產(chǎn)技術領域,特別的涉及一種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行業(yè)用砂的不斷增多,采砂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開采天然砂已然不能滿足建筑用砂的需要,為此,越來越多的建筑采用人工砂石骨料。人工砂石骨料是利用機械的方式將石塊不斷破碎后生產(chǎn)出的人工砂石,其中包含沙子、骨料等。為滿足建筑混凝土的強度要求,需要對人工砂石骨料的粒徑進行控制,因此,如何高效地生產(chǎn)出粒徑符合要求的砂石,降低生產(chǎn)成本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能夠提高砂石的生產(chǎn)效率,有利于降低砂石生產(chǎn)成本。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包括依次銜接設置的
給料機,顎式
破碎機,圓錐破碎機,以及立式?jīng)_擊破碎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兩層篩網(wǎng)的第一
振動篩和第二振動篩,所述第一振動篩銜接設置在所述圓錐破碎機的出料口,所述第一振動篩的上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一傳送帶銜接至所述圓錐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二傳送帶連接至所述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底部的出料口通過輸送帶連接至砂石存儲區(qū);所述第二振動篩銜接設置在所述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出料口,所述第二振動篩的上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三傳送帶銜接至所述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以及底部的出料口分別通過輸送帶連接至砂石存儲區(qū)。
進一步的,所述篩網(wǎng)包括至少兩塊層疊設置的篩板,所述篩板上具有沿所述篩板的長度和寬度方向均布設置的篩孔,以及多個沿所述篩板的長度方向設置的條形孔;所述篩板通過貫穿所述條形孔的螺栓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由于篩網(wǎng)通過至少兩塊層疊設置的篩板構成,而且篩板通過貫穿條形孔的螺栓固定。這樣,只需要將兩塊篩板沿長度方向錯開,改變兩塊篩板上的篩孔重疊面積,就可以改變篩網(wǎng)的孔徑大小,上述結構設計巧妙,使用操作方便,有利于降低工人更換篩網(wǎng)或振動篩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篩板厚度方向的一側具有沿長度方向等距設置的圓形凹坑,另一側具有與所述凹坑同軸設置的凸柱,所述凸柱的直徑小于所述圓形凹坑的直徑,且高度小于所述圓形凹坑的深度;所述圓形凹坑的間距為所述篩孔在篩板長度方向上的尺寸的1/3~1/10。
這樣,由于在篩板上設置圓形凹坑和凸柱,使得篩板上的凸柱能夠配合嵌入另一個篩板上的圓形凹坑中,一旦使用螺栓將篩板固定后,能夠通過圓形凹坑和凸柱的配合,防止層疊設置的篩板在振動過程中相互錯位,提高使用的穩(wěn)定性。
進一步的,所述篩網(wǎng)靠近上端的位置覆蓋設置有防護板。
由于砂石通常從其他設備的出口落到振動篩的上端,對振動篩的上端形成沖擊。采用上述結構,在篩網(wǎng)靠近上端的位置設置防護板,可以避免砂石直接沖擊篩網(wǎng),造成篩板變形,有利于提高層疊篩板的調(diào)整性能和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還包括沉淀池、集水池以及循環(huán)水泵,所述
洗砂機的溢水口連接至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遠離所述溢水口的位置具有豎向設置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底部連通至所述集水池;所述循環(huán)水泵的吸水口和出水口分別連接至所述集水池和所述洗砂機的進水口;所述沉淀池的中部還具有用于分隔所述溢水口和所述溢流管的溢流隔板,使所述沉淀池靠近所述溢水口的一側的污水經(jīng)由所述溢流隔板頂部漫過。
采用上述結構,水流從進水口流入洗砂機對砂石進行清洗,并將微小的泥土由溢水口處溢流至沉淀池中,沉淀池內(nèi)的污水在流向溢流管的過程中,隨著水流速度的減緩,逐漸沉淀,在漫過溢流隔板時,將含泥土量較大的污水阻擋,使得靠近水面的泥土含量較少的水流入溢流管所在側的沉淀池中,經(jīng)過進一步沉淀后,從溢流管頂部溢流進入集水池中,最后通過循環(huán)水泵將集水池中相對潔凈的水泵送到洗砂機的進水口,進行重復利用,從而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節(jié)約水資源,有利于降低生產(chǎn)成本。大量泥土在沉淀池內(nèi)沉淀之后,便于統(tǒng)一清運,減少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污染。
進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為矩形池體,所述溢流管位于矩形池體的一角,所述洗砂機的溢水口通過管道連接至所述溢流管所在角的對角處;所述溢流隔板沿矩形池體的對角線設置。
采用上述結構,將溢流管和溢水口分別設置在矩形池體的對角,且將溢流隔板沿對角線設置,可以在盡量減小沉淀池占地面積的情況下,增加溢流管和溢水口的距離,以及增加溢流隔板的長度。溢流隔板長度越長,水流漫過溢流隔板的流速越慢,越有利于污水中的泥土沉淀,有利于提高污水沉淀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內(nèi)還具有與底部間隔設置的擋板,所述擋板位于所述溢流隔板與所述溢流管之間,且所述溢流管的頂部高度與所述擋板中部的高度一致。
采用上述結構,溢流管的頂部高度與擋板中部的高度一致,也就是說擋板的上端高于溢流管,擋板的下端低于溢流管。使得水流能夠從擋板和沉淀池底部之間的區(qū)域流入溢流管。利用擋板可以將污水中的懸浮物阻擋在溢流管外,進一步提高
污水處理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能夠提高砂石的生產(chǎn)效率,有利于降低砂石生產(chǎn)成本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洗砂機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振動篩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篩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時:如圖1~圖4所示,一種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包括依次銜接設置的給料機,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以及立式?jīng)_擊破碎機,還包括具有兩層篩網(wǎng)的第一振動篩和第二振動篩,所述第一振動篩銜接設置在所述圓錐破碎機的出料口,所述第一振動篩的上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一傳送帶銜接至所述圓錐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二傳送帶連接至所述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底部的出料口通過輸送帶連接至砂石存儲區(qū);所述第二振動篩銜接設置在所述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出料口,所述第二振動篩的上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三傳送帶銜接至所述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以及底部的出料口分別通過輸送帶連接至砂石存儲區(qū)。
實施時,所述篩網(wǎng)24包括至少兩塊層疊設置的篩板241,所述篩板241上具有沿所述篩板的長度和寬度方向均布設置的篩孔242,以及多個沿所述篩板241的長度方向設置的條形孔;所述篩板241通過貫穿所述條形孔的螺栓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由于篩網(wǎng)通過至少兩塊層疊設置的篩板構成,而且篩板通過貫穿條形孔的螺栓固定。這樣,只需要將兩塊篩板沿長度方向錯開,改變兩塊篩板上的篩孔重疊面積,就可以改變篩網(wǎng)的孔徑大小,上述結構設計巧妙,使用操作方便,有利于降低工人更換篩網(wǎng)或振動篩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實施時,所述篩板241厚度方向的一側具有沿長度方向等距設置的圓形凹坑,另一側具有與所述凹坑同軸設置的凸柱,所述凸柱的直徑小于所述圓形凹坑的直徑,且高度小于所述圓形凹坑的深度;所述圓形凹坑的間距為所述篩孔242在篩板長度方向上的尺寸的1/3~1/10。
這樣,由于在篩板上設置圓形凹坑和凸柱,使得篩板上的凸柱能夠配合嵌入另一個篩板上的圓形凹坑中,一旦使用螺栓將篩板固定后,能夠通過圓形凹坑和凸柱的配合,防止層疊設置的篩板在振動過程中相互錯位,提高使用的穩(wěn)定性。
實施時,所述篩網(wǎng)24靠近上端的位置覆蓋設置有防護板。
由于砂石通常從其他設備的出口落到振動篩的上端,對振動篩的上端形成沖擊。采用上述結構,在篩網(wǎng)靠近上端的位置設置防護板,可以避免砂石直接沖擊篩網(wǎng),造成篩板變形,有利于提高層疊篩板的調(diào)整性能和使用壽命。
實施時,還包括沉淀池32、集水池33以及循環(huán)水泵34,所述洗砂機31的溢水口連接至所述沉淀池32,所述沉淀池32遠離所述溢水口的位置具有豎向設置的溢流管35,所述溢流管35的底部連通至所述集水池33;所述循環(huán)水泵34的吸水口和出水口分別連接至所述集水池33和所述洗砂機31的進水口;所述沉淀池32的中部還具有用于分隔所述溢水口和所述溢流管35的溢流隔板36,使所述沉淀池32靠近所述溢水口的一側的污水經(jīng)由所述溢流隔板36頂部漫過。
采用上述結構,水流從進水口流入洗砂機對砂石進行清洗,并將微小的泥土由溢水口處溢流至沉淀池中,沉淀池內(nèi)的污水在流向溢流管的過程中,隨著水流速度的減緩,逐漸沉淀,在漫過溢流隔板時,將含泥土量較大的污水阻擋,使得靠近水面的泥土含量較少的水流入溢流管所在側的沉淀池中,經(jīng)過進一步沉淀后,從溢流管頂部溢流進入集水池中,最后通過循環(huán)水泵將集水池中相對潔凈的水泵送到洗砂機的進水口,進行重復利用,從而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節(jié)約水資源,有利于降低生產(chǎn)成本。大量泥土在沉淀池內(nèi)沉淀之后,便于統(tǒng)一清運,減少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污染。
實施時,所述沉淀池32為矩形池體,所述溢流管35位于矩形池體的一角,所述洗砂機31的溢水口通過管道連接至所述溢流管35所在角的對角處;所述溢流隔板36沿矩形池體的對角線設置。
采用上述結構,將溢流管和溢水口分別設置在矩形池體的對角,且將溢流隔板沿對角線設置,可以在盡量減小沉淀池占地面積的情況下,增加溢流管和溢水口的距離,以及增加溢流隔板的長度。溢流隔板長度越長,水流漫過溢流隔板的流速越慢,越有利于污水中的泥土沉淀,有利于提高污水沉淀效果。
實施時,所述沉淀池32內(nèi)還具有與底部間隔設置的擋板37,所述擋板37位于所述溢流隔板36與所述溢流管35之間,且所述溢流管35的頂部高度與所述擋板37中部的高度一致。
采用上述結構,溢流管的頂部高度與擋板中部的高度一致,也就是說擋板的上端高于溢流管,擋板的下端低于溢流管。使得水流能夠從擋板和沉淀池底部之間的區(qū)域流入溢流管。利用擋板可以將污水中的懸浮物阻擋在溢流管外,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技術特征:
1.一種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包括依次銜接設置的給料機,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以及立式?jīng)_擊破碎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兩層篩網(wǎng)的第一振動篩和第二振動篩,所述第一振動篩銜接設置在所述圓錐破碎機的出料口,所述第一振動篩的上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一傳送帶銜接至所述圓錐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二傳送帶連接至所述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底部的出料口通過輸送帶連接至砂石存儲區(qū);所述第二振動篩銜接設置在所述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出料口,所述第二振動篩的上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三傳送帶銜接至所述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以及底部的出料口分別通過輸送帶連接至砂石存儲區(q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動篩和第二振動篩均包括架體(21),以及通過減震彈簧(22)傾斜安裝在架體(21)上的篩箱(23),所述篩箱(23)的底部安裝有振動電機;所述篩箱(23)內(nèi)設置有篩網(wǎng)(24);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wǎng)(24)包括至少兩塊層疊設置的篩板(241),所述篩板(241)上具有沿所述篩板的長度和寬度方向均布設置的篩孔(242),以及多個沿所述篩板(241)的長度方向設置的條形孔;所述篩板(241)通過貫穿所述條形孔的螺栓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篩板(241)厚度方向的一側具有沿長度方向等距設置的圓形凹坑,另一側具有與所述凹坑同軸設置的凸柱,所述凸柱的直徑小于所述圓形凹坑的直徑,且高度小于所述圓形凹坑的深度;所述圓形凹坑的間距為所述篩孔(242)在篩板長度方向上的尺寸的1/3~1/10。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wǎng)(24)靠近上端的位置覆蓋設置有防護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對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出料口的成品砂石進行清洗的洗砂機(31),所述洗砂機(31)上設置有進水口和溢水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沉淀池(32)、集水池(33)以及循環(huán)水泵(34),所述洗砂機(31)的溢水口連接至所述沉淀池(32),所述沉淀池(32)遠離所述溢水口的位置具有豎向設置的溢流管(35),所述溢流管(35)的底部連通至所述集水池(33);所述循環(huán)水泵(34)的吸水口和出水口分別連接至所述集水池(33)和所述洗砂機(31)的進水口;所述沉淀池(32)的中部還具有用于分隔所述溢水口和所述溢流管(35)的溢流隔板(36),使所述沉淀池(32)靠近所述溢水口的一側的污水經(jīng)由所述溢流隔板(36)頂部漫過。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2)為矩形池體,所述溢流管(35)位于矩形池體的一角,所述洗砂機(31)的溢水口通過管道連接至所述溢流管(35)所在角的對角處;所述溢流隔板(36)沿矩形池體的對角線設置。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2)內(nèi)還具有與底部間隔設置的擋板(37),所述擋板(37)位于所述溢流隔板(36)與所述溢流管(35)之間,且所述溢流管(35)的頂部高度與所述擋板(37)中部的高度一致。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包括依次銜接設置的給料機,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以及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第一振動篩和第二振動篩,第一振動篩銜接設置在圓錐破碎機的出料口,第一振動篩的上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一傳送帶銜接至圓錐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二傳送帶連接至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底部的出料口通過輸送帶連接至砂石存儲區(qū);第二振動篩銜接設置在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出料口,第二振動篩的上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通過第三傳送帶銜接至立式?jīng)_擊破碎機的進料口,下層篩網(wǎng)的出料口以及底部的出料口分別通過輸送帶連接至砂石存儲區(qū)。本實用新型具有能夠提高砂石的生產(chǎn)效率,有利于降低砂石生產(chǎn)成本等優(yōu)點。
技術研發(fā)人員:羅吉愷;萬能;伍澤江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四川江油鐵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文檔號碼:201721005446
技術研發(fā)日:2017.08.11
技術公布日:2018.03.23
聲明:
“礦山砂石生產(chǎn)線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