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進料口(9)、出料口(10)的中空機殼(1),轉動連接于所述機殼(1)內部的中空轉軸(2),設置于所述轉軸(2)上且與所述機殼(1)直徑相適配的中空夾套螺旋葉片(3),給所述轉軸(2)提供驅動力的電機(11),以及分別設置于所述機殼(1)外部和內部能對粉料進行冷卻的第一冷卻系統(tǒng)和第二冷卻系統(tǒng)。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系統(tǒng)包括設置于所述機殼(1)外面的冷卻水套殼(4),所述冷卻水套殼(4)與所述機殼(1)之間形成第一腔體,所述第一腔體的一側下端設有第一進水口(5)、另一側的上端設有第一出水口(6)。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卻系統(tǒng)包括形成于所述轉軸(2)內部的第二腔體,以及形成于所述螺旋葉片(3)內部的第三腔體;所述第二腔體的末端與第三腔體的末端相連通;所述第二腔體的前端連通有第二進水口(7),所述第三腔體的前端與第二出水口(8)相連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水口(5)、第一出水口(6)、第二進水口(7)、第二出水口(8)均設置兩個。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套殼(4)的外面設置有用于安裝固定支架(12)和基座(13)。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水口(5)、第一出水口(6)、第二進水口(7)、第二出水口(8)處均設有閥門。
說明書: 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旋粉料輸送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背景技術[0002] 目前的噴霧焙燒法廢鹽酸再生裝置的主要固體顆粒物產物均由爐體下部通過負壓抽氣除塵進行收集,主要流程為焙燒爐→團塊
破碎機→旋轉閥→輸料管道→塑燒板
除塵器→料倉。焙燒爐中產出的粉料溫度為300~500℃,出料溫度較高,會導致團塊破碎機的轉動軸和旋轉閥門的轉動軸因受熱膨脹而卡死,并且在破碎過程中粉料易團聚,拆卸維修時,粉料暴露于空氣中,易受潮或逸散;目前焙燒爐中的粉料由輸料管輸送至下一工序,通常情況下輸料管較長(大于20米),且設置有彎管,在進行輸料時,粉料很容易在彎管處進行聚積,且輸送管的拆卸、安裝、維修的難度很大。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通過螺旋葉片實現(xiàn)粉料的輸送,并在收集器的外部和內部均通入冷卻水,實現(xiàn)對粉料的有效降溫。[0004]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0005] 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包括設有進料口、出料口的中空機殼,轉動連接于所述機殼內部的中空轉軸,設置于所述轉軸上且與所述機殼直徑相適配的中空夾套螺旋葉片,給所述轉軸提供驅動力的電機,以及分別設置于所述機殼外部和內部能對粉料進行冷卻的第一冷卻系統(tǒng)和第二冷卻系統(tǒng)。[0006]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卻系統(tǒng)包括設置于所述機殼外面的冷卻水套殼,所述冷卻水套殼與所述機殼之間形成第一腔體,所述第一腔體的一側下端設有第一進水口、另一側的上端設有第一出水口。[0007]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卻系統(tǒng)包括形成于所述轉軸內部的第二腔體,以及形成于所述螺旋葉片內部的第三腔體;所述第二腔體的末端與第三腔體的末端相連通;所述第二腔體的前端連通有第二進水口,所述第三腔體的前端與第二出水口相連通。[0008]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進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進水口、第二出水口均設置兩個。[0009] 進一步地,所述冷卻水套殼的外面設置有用于安裝固定支架和基座。[0010]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進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進水口、第二出水口處均設有閥門。[0011]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2] (1)本實用新型通過螺旋輸送實現(xiàn)粉料的輸送,可以有效避免粉料的聚積現(xiàn)象,另外該裝置的長度為1~4米,占地位置較小。[0013] (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螺旋輸送機的外面和內部均設置可以通入冷卻水的系統(tǒng),有效實現(xiàn)粉料在輸送過程中內部和外部的雙重降溫,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粉料的溫度從300~500℃降至40℃左右,輸出的粉料溫度降低,不會導致后續(xù)設備因受熱膨脹而出現(xiàn)卡頓的現(xiàn)象。
[0014] (3)本實用新型占地空間小,便于安裝,且維修清理方便。附圖說明[0015]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0016]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0017] 圖3為本實用新型左端局部圖;[0018]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右端局部圖。[0019]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機殼,2?轉軸,3?螺旋葉片,4?冷卻水套殼,5?第一進水口,6?第一出水口,7?第二進水口,8?第二出水口,9?進料口,10?出料口,11?電機,12?支架,13?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0020]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0021]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螺旋粉料收集器,包括設有進料口9、出料口10的中空機殼1,機殼1的外面設置有冷卻水套殼4,冷卻水套殼4與機殼1之間形成第一腔體,第一腔體的一側下端設有第一進水口5、另一側的上端設有第一出水口6,冷卻水可從第一進水口5進入第一腔體,再由第一出水口6流出,可有效實現(xiàn)螺旋粉料收集器中粉料的降溫。
[0022] 機殼1的內部轉動連接有中空轉軸2,轉軸2上設置有與機殼1直徑相適配的中空夾套螺旋葉片3,轉軸2通過電機11提供驅動力,進而帶動螺旋葉片3的轉動,以實現(xiàn)粉料從進料口9輸送至出料口10。轉軸2的內部形成第二腔體,螺旋葉片3的中空夾套形成第三腔體;第二腔體的末端與第三腔體的末端相連通;第二腔體的前端連通有第二進水口7,第三腔體的前端與第二出水口8相連通。將進水口7與外界冷卻水相連通,冷卻水經由進水口7進入轉軸2內的第二空腔,待第二空腔充滿冷卻水之后,冷卻水由第二空腔末端進入處于螺旋葉片
3中的第三空腔,待第三空腔填滿之后,冷卻水從螺旋葉片3的另一端排出,再通過與第三空腔相連通的第二出水口8排出,以此從收集器內部實現(xiàn)粉料的冷卻。本實施例中,通過螺旋輸送實現(xiàn)粉料的傳輸,有效避免了粉料在輸送過程中的結團聚積問題,本實施例還在輸送機的外部和內部均通入冷卻水,以實現(xiàn)對粉料外部內部的雙重降溫,使輸出的粉料溫度從
300~50℃降至40℃左右,該溫度較低,不會導致后續(xù)設備的受熱膨脹,進而不會出現(xiàn)后續(xù)設備卡頓的情況。
[0023] 優(yōu)選的,為了加快冷卻水在各空腔中的循環(huán)速度,第一進水口5、第一出水口6、第二進水口7、第二出水口8均設置兩個。另外在冷卻水套殼4的外面設置有用于安裝固定支架12和基座13,第一進水口5、第一出水口6、第二進水口7、第二出水口8處均設有閥門。
[0024]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螺旋輸送機的外面和內部均設置可以通入冷卻水的系統(tǒng),有效實現(xiàn)粉料在輸送過程中內部和外部的雙重降溫,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粉料的溫度從300~500℃降至40℃左右,輸出的粉料溫度降低,不會導致后續(xù)設備因受熱膨脹而出現(xiàn)卡頓的現(xiàn)象。
[0025]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之一,不應當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但凡在本實用新型的主體設計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無實質意義的改動或潤色,其所解決的技術問題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致的,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螺旋粉料收集器”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