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一種
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包括支撐架(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排料組件(6),所述排料組件(6)安裝于所述支撐架(1)上;
存儲組件(5),所述存儲組件(5)設置于所述排料組件(6)上;
連接組件(4),所述連接組件(4)套設于所述排料組件(6)上;
導向組件(7),所述導向組件(7)設置于所述排料組件(6)與存儲組件(5)之間;
其中,所述連接組件(4)包括活動套設于所述排料組件(6)上的對接架(41),所述對接架(41)的底部開設有通孔;
所述導向組件(7)包括套設于所述存儲組件(5)內部的存儲管(72),所述通孔內固裝有連接架(75),所述連接架(75)表面開設有通槽,所述連接架(75)的底部固裝有隔熱罩(76),所述連接架(75)的底部活動套設有防護罩(77);
所述防護罩(77)的內壁與所述存儲管(72)的外部接觸,所述防護罩(77)的底部與所述存儲管(72)外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架(75)活動套設于所述存儲管(72)的外部;
所述防護罩(77)與所述隔熱罩(76)之間構成通道,且通道底部與所述排料組件(6)連通,頂端與所述對接架(41)內連通;
所述存儲管(72)由銅材質制成,所述存儲管(72)用于儲存銅精礦,所述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呈波紋筒狀;
煙氣通過所述排料組件(6)內沿著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通道上移,熱量傳導至存儲管(72)內對銅精礦預熱。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組件(6)包括安裝于所述支撐架(1)上的分散箱(61),所述分散箱(61)的底部通過螺栓連接有擋板(64)使分散箱(61)處于密封空腔,所述分散箱(61)的外部安裝有進煙管(62);
所述分散箱(61)的頂部固裝有導向桿(63)。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管(72)的下端貫穿于所述分散箱(61)與擋板(64)的內部,所述擋板(64)的底部安裝有螺紋桿(66),所述螺紋桿(66)的外部通過螺母安裝有對存儲管(72)底部封堵的封堵板(65);
所述分散箱(61)的頂部固裝有穩(wěn)定架(67),所述穩(wěn)定架(67)活動套設于所述存儲管(72)的外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組件(5)包括安裝于所述導向桿(63)上端的存儲箱(53),所述存儲箱(53)的中部安裝有防護板(55),所述存儲箱(53)的上端活動套設有頂蓋(51),所述頂蓋(51)的中部設置有與所述存儲箱(53)內部連通的注料管(52)。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箱(53)內部的底部固裝有凸塊(56),所述凸塊(56)與所述注料管(52)保持同軸豎直,所述存儲箱(53)的內徑從上下兩端到中部逐漸遞增。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管(72)的頂部安裝有支撐桿(74),所述存儲管(72)的內壁固裝有絞龍(73),所述絞龍(73)的頂端與所述支撐桿(74)的頂端連接;
所述存儲管(72)的頂端套設于所述存儲箱(53)的內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74)的頂部固裝有第二傳動齒輪(71),所述頂蓋(51)的內壁固裝有與所述第二傳動齒輪(71)嚙合的第一傳動齒輪(54)。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4)還包括活動設置于所述對接架(41)外部的對接螺母(43);
所述對接架(41)套設于所述導向桿(63)的外部,所述導向桿(63)的上端開設有螺紋槽,所述對接架(41)在對接螺母(43)與導向桿(63)外部螺紋槽的配合使對接架(41)的頂部與所述存儲箱(53)的底部貼合。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組件(7)還包括固裝于所述防護罩(77)內壁的滑塊(79),所述存儲管(72)的外部開設有供滑塊(79)豎直滑動的豎直槽(78)。
10.一種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方法,采用如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封堵板(65)安裝于螺紋桿(66)的外部對存儲管(72)的底端進行封堵,銅精礦通過注料管(52)注入存儲箱(53)的內部,通過絞龍(73)轉動便于銅精礦進入存儲管(72)的內部;
S2、銅精礦熔煉過程中產(chǎn)生煙氣注入排料組件(6)中并沿著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的通道上移,煙氣在通道內上移過程中攜帶的熱量通過防護罩(77)傳導至防護罩(77)與存儲管(72)之間空腔內,使存儲管(72)溫度逐漸升高,對存儲管(72)內的銅精礦進行預熱處理,銅精礦預熱完成后取下封堵板(65)即可將其排出;
S3、而煙氣在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通道移動過程中,煙氣中攜帶的顆粒雜質附著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上,定期通過轉動對接螺母(43)使對接架(41)沿著導向桿(63)下移,從而帶動連接架(75)、隔熱罩(76)與防護罩(77)下移,而滑塊(79)沿著存儲管(72)表面開設的滑塊(79)下移;
S4、由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呈波紋筒狀,使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壓縮之間相互接觸,通過轉動頂蓋(51)與第一傳動齒輪(54),第一傳動齒輪(54)與第二傳動齒輪(71)配合從而帶動第二傳動齒輪(71)與存儲管(72)轉動,同時帶動防護罩(77)轉動,使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形成摩擦,通過摩擦使附著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上煙塵脫離;
S5、而對接架(41)脫離與存儲箱(53)接觸,即可對對接架(41)內壁的灰塵進行清理,同時取下?lián)醢?64)即可對分散箱(61)內進行清理。
說明書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銅冶煉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銅冶煉工藝主要分為火法冶煉和濕法冶煉兩大類,其中火法冶煉是當今生產(chǎn)銅的主要方法,占銅產(chǎn)量的80%-90%,主要是處理硫化礦,
火法煉銅的優(yōu)點是原料適應性強,能耗低,效率高,金屬回收率高,火法工藝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主要步驟:造锍熔煉、銅锍(冰銅)吹煉、粗銅火法精煉與陽極銅電解精煉;銅精礦是熔煉爐的主要原料,它含有較高品位的銅元素,以及其他金屬元素(如鐵、硫等)和非金屬元素(如硅、氧、鈣等),銅精礦通常以塊狀或粉末狀的形式存在,需要經(jīng)過破碎、篩分等預處理步驟,以滿足熔煉爐的加料要求;目前銅冶煉通過對銅精礦預熱并進行熔煉,熔煉爐燃料有焦炭、煤、重油、天然氣等,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chǎn)生煙氣,而現(xiàn)有煙氣通過處理符合標準直接排放,而煙氣中存在的熱量難以有效的利用存在浪費資源的現(xiàn)象,導致降低了燃料的利用率,同時銅精礦預熱會增加能源損耗,因此現(xiàn)提出一種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及方法。
發(fā)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及方法,解決了現(xiàn)有煙氣中存在的熱量難以有效的利用存在浪費資源的現(xiàn)象,導致降低了燃料的利用率的問題。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包括支撐架,還包括:
[0005]排料組件,所述排料組件安裝于所述支撐架上;
[0006]存儲組件,所述存儲組件設置于所述排料組件上;
[0007]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套設于所述排料組件上;
[0008]導向組件,所述導向組件設置于所述排料組件與存儲組件之間;
[0009]其中,所述連接組件包括活動套設于所述排料組件上的對接架,所述對接架的底部開設有通孔;
[0010]所述導向組件包括套設于所述存儲組件內部的存儲管,所述通孔內固裝有連接架,所述連接架表面開設有通槽,所述連接架的底部固裝有隔熱罩,所述連接架的底部活動套設有防護罩;
[0011]所述防護罩的內壁與所述存儲管的外部接觸,所述防護罩的底部與所述存儲管外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架活動套設于所述存儲管的外部;
[0012]所述防護罩與所述隔熱罩之間構成通道,且通道底部與所述排料組件連通,頂端與所述對接架內連通;
[0013]所述存儲管由銅材質制成,所述存儲管用于儲存銅精礦,所述防護罩與隔熱罩呈波紋筒狀;
[0014]煙氣通過所述排料組件內沿著防護罩與隔熱罩之間通道上移,熱量傳導至存儲管內對銅精礦預熱。
[0015]優(yōu)選地,所述排料組件包括安裝于所述支撐架上的分散箱,所述分散箱的底部通過螺栓連接有擋板使分散箱處于密封空腔,所述分散箱的外部安裝有進煙管;
[0016]所述分散箱的頂部固裝有導向桿。
[0017]優(yōu)選地,所述存儲管的下端貫穿于所述分散箱與擋板的內部,所述擋板的底部安裝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外部通過螺母安裝有對存儲管底部封堵的封堵板;
[0018]所述分散箱的頂部固裝有穩(wěn)定架,所述穩(wěn)定架活動套設于所述存儲管的外部。
[0019]優(yōu)選地,所述存儲組件包括安裝于所述導向桿上端的存儲箱,所述存儲箱的中部安裝有防護板,所述存儲箱的上端活動套設有頂蓋,所述頂蓋的中部設置有與所述存儲箱內部連通的注料管。
[0020]優(yōu)選地,所述存儲箱內部的底部固裝有凸塊,所述凸塊與所述注料管保持同軸豎直,所述存儲箱的內徑從上下兩端到中部逐漸遞增。
[0021]優(yōu)選地,所述存儲管的頂部安裝有支撐桿,所述存儲管的內壁固裝有絞龍,所述蛟龍的頂端與所述支撐桿的頂端連接;
[0022]所述存儲管的頂端套設于所述存儲箱的內部。
[0023]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桿的頂部固裝有第二傳動齒輪,所述頂蓋的內壁固裝有與所述第二傳動齒輪嚙合的第一傳動齒輪。
[0024]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組件還包括活動設置于所述對接架外部的對接螺母;
[0025]所述對接架套設于所述導向桿的外部,所述導向桿的上端開設有螺紋槽,所述對接架在對接螺母與導向桿外部螺紋槽的配合使對接架的頂部與所述存儲箱的底部貼合。
[0026]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組件還包括固裝于所述防護罩內壁的滑塊,所述存儲管的外部開設有供滑塊豎直滑動的豎直槽。
[0027]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8]S1、通過封堵板安裝于螺紋桿的外部對存儲管的底端進行封堵,銅精礦通過注料管注入存儲箱的內部,通過絞龍轉動便于銅精礦進入存儲管的內部;
[0029]S2、銅精礦熔煉過程中產(chǎn)生的煙氣注入排料組件中并沿著防護罩與隔熱罩之間的通道上移,煙氣在通道內上移過程中攜帶的熱量通過防護罩傳導至防護罩與存儲管之間空腔內,使存儲管溫度逐漸升高,對存儲管內的銅精礦進行預熱處理,銅精礦預熱完成后取下封堵板即可將其排出;
[0030]S3、而煙氣在防護罩與隔熱罩之間通道移動過程中,煙氣中攜帶的顆粒雜質附著于防護罩與隔熱罩上,定期通過轉動對接螺母使對接架沿著導向桿下移,從而帶動連接架、隔熱罩與防護罩下移,而滑塊沿著存儲管表面開設的滑塊下移;
[0031]S4、由于防護罩與隔熱罩呈波紋筒狀,使防護罩與隔熱罩壓縮之間相互接觸,通過轉動頂蓋與第一傳動齒輪,第一傳動齒輪與第二傳動齒輪配合從而帶動第二傳動齒輪與存儲管轉動,同時帶動防護罩轉動,使防護罩與隔熱罩之間形成摩擦,通過摩擦使附著于防護罩與隔熱罩上煙塵脫離;
[0032]S5、而對接架脫離與存儲箱接觸,即可對對接架內壁的灰塵進行清理,同時取下?lián)醢寮纯蓪Ψ稚⑾鋬冗M行清理。
[003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4]本發(fā)明通過將銅精礦熔煉過程中產(chǎn)生的煙氣注入排料組件中并沿著防護罩與隔熱罩之間的通道上移,煙氣在通道內上移過程中攜帶的熱量通過防護罩傳導至存儲管上,使存儲管溫度逐漸升高,對存儲管內的銅精礦進行預熱處理,由于防護罩與隔熱罩呈波紋狀,使構成的通道呈波紋狀,能夠有效地提高煙氣在通道內停留時間,最大程度提高煙氣攜帶熱量的利用,通過煙氣持續(xù)產(chǎn)生保證銅精礦預熱的效果;
[0035]本發(fā)明通過封堵板安裝于螺紋桿的外部對存儲管的底端進行封堵,銅精礦通過注料管注入存儲箱的內部,銅精礦在凸塊的引導下位于存儲箱內部的外沿,同時轉動頂蓋與第一傳動齒輪帶動第二傳動齒輪、存儲管與絞龍轉動,通過絞龍轉動便于銅精礦進入存儲管的內部;
[0036]本發(fā)明通過轉動對接螺母使對接架脫離與存儲箱接觸,對接架沿著導向桿下移,從而帶動連接架、隔熱罩與防護罩下移,而滑塊沿著存儲管表面開設的滑塊下移,使防護罩與隔熱罩壓縮之間相互接觸,此時通過轉動頂蓋與第一傳動齒輪帶動存儲管轉動,同時帶動防護罩轉動,使防護罩與隔熱罩之間形成摩擦,通過摩擦使附著于防護罩與隔熱罩上煙塵脫離,從而提高煙氣熱量的傳導。
附圖說明
[0037]圖1為本發(fā)明整體外觀結構示意圖;
[0038]圖2為本發(fā)明內部結構示意圖;
[0039]圖3為本發(fā)明圖2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0]圖4為本發(fā)明圖2中B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1]圖5為本發(fā)明圖2中C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42]圖6為本發(fā)明隔熱罩與防護罩剖面結構示意圖;
[0043]圖7為本發(fā)明導向組件拆解結構示意圖;
[0044]圖8為本發(fā)明存儲組件拆解結構示意圖;
[0045]圖9為本發(fā)明排料組件內部結構示意圖。
[0046]圖中:1、支撐架;4、連接組件;41、對接架;42、排煙管;43、對接螺母;5、存儲組件;51、頂蓋;52、注料管;53、存儲箱;54、第一傳動齒輪;55、防護板;56、凸塊;6、排料組件;61、分散箱;62、進煙管;63、導向桿;64、擋板;65、封堵板;66、螺紋桿;67、穩(wěn)定架;7、導向組件;71、第二傳動齒輪;72、存儲管;73、絞龍;74、支撐桿;75、連接架;76、隔熱罩;77、防護罩;78、豎直槽;79、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47]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48]如圖1至圖9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包括支撐架1,還包括:
[0049]排料組件6,排料組件6安裝于支撐架1上;
[0050]存儲組件5,存儲組件5設置于排料組件6上;
[0051]連接組件4,連接組件4套設于排料組件6上;
[0052]導向組件7,導向組件7設置于排料組件6與存儲組件5之間;
[0053]其中,連接組件4包括活動套設于排料組件6上的對接架41,對接架41的底部開設有通孔;
[0054]導向組件7包括套設于存儲組件5內部的存儲管72,通孔內固裝有連接架75,連接架75表面開設有通槽,連接架75的底部固裝有隔熱罩76,連接架75的底部活動套設有防護罩77;
[0055]防護罩77的內壁與存儲管72的外部接觸,防護罩77的底部與存儲管72外部固定連接,連接架75活動套設于存儲管72的外部;
[0056]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構成通道,且通道底部與排料組件6連通,頂端與對接架41內連通;
[0057]存儲管72由銅材質制成,存儲管72用于儲存銅精礦,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呈波紋筒狀;
[0058]煙氣通過排料組件6內沿著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通道上移,熱量傳導至存儲管72內對銅精礦預熱。
[0059]通過將銅精礦熔煉過程中產(chǎn)生煙氣注入排料組件6中并沿著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的通道上移,煙氣在通道內上移過程中攜帶的熱量通過防護罩77傳導至防護罩77與存儲管72之間空腔內,使存儲管72溫度逐漸升高,對存儲管72內的銅精礦進行預熱處理,由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呈波紋狀,使構成的通道呈波紋狀,能夠有效地提高煙氣在通道內停留時間,最大程度提高煙氣攜帶熱量的利用,通過煙氣持續(xù)產(chǎn)生保證銅精礦預熱的效果,煙氣經(jīng)過通道進入連接組件4內并排出進行下一步處理。
[0060]如圖2、圖3、圖8與圖9所示,排料組件6包括安裝于支撐架1上的分散箱61,分散箱61的底部通過螺栓連接有擋板64使分散箱61處于密封空腔,分散箱61的外部安裝有進煙管62;
[0061]分散箱61的頂部固裝有導向桿63;
[0062]存儲管72的下端貫穿于分散箱61與擋板64的內部,擋板64的底部安裝有螺紋桿66,螺紋桿66的外部通過螺母安裝有對存儲管72底部封堵的封堵板65;
[0063]分散箱61的頂部固裝有穩(wěn)定架67,穩(wěn)定架67活動套設于存儲管72的外部;
[0064]存儲組件5包括安裝于導向桿63上端的存儲箱53,存儲箱53的中部安裝有防護板55,存儲箱53的上端活動套設有頂蓋51,頂蓋51的中部設置有與存儲箱53內部連通的注料管52;
[0065]存儲箱53內部的底部固裝有凸塊56,凸塊56與注料管52保持同軸豎直,存儲箱53的內徑從上下兩端到中部逐漸遞增;
[0066]存儲管72的頂部安裝有支撐桿74,存儲管72的內壁固裝有絞龍73,絞龍73的頂端與支撐桿74的頂端連接;
[0067]存儲管72的頂端套設于存儲箱53的內部;
[0068]支撐桿74的頂部固裝有第二傳動齒輪71,頂蓋51的內壁固裝有與第二傳動齒輪71嚙合的第一傳動齒輪54。
[0069]通過封堵板65安裝于螺紋桿66的外部對存儲管72的底端進行封堵,銅精礦通過注料管52注入存儲箱53的內部,銅精礦在凸塊56的引導下位于存儲箱53內部的外沿,同時轉動頂蓋51與第一傳動齒輪54帶動第二傳動齒輪71、存儲管72與絞龍73轉動,通過絞龍73轉動便于銅精礦進入存儲管72的內部,而銅精礦位于存儲管72內通過絞龍73對其分隔能夠提高銅精礦預熱的效率。
[0070]如圖2-圖8所示,連接組件4還包括活動設置于對接架41外部的對接螺母43;
[0071]對接架41套設于導向桿63的外部,導向桿63的上端開設有螺紋槽,對接架41在對接螺母43與導向桿63外部螺紋槽的配合使對接架41的頂部與存儲箱53的底部貼合;
[0072]導向組件7還包括固裝于防護罩77內壁的滑塊79,存儲管72的外部開設有供滑塊79豎直滑動的豎直槽78。
[0073]通過銅精礦注入存儲管72內,銅精礦熔煉產(chǎn)生的煙氣通過進煙管62進入分散箱61內,沿著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的通道上移,上移過程中煙氣中的熱量對存儲管72內的銅精礦進行預熱處理,煙氣上移進入對接架41通過排煙管42排出處理,而煙氣在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通道移動過程中,煙氣中攜帶的顆粒雜質附著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上,定期通過轉動對接螺母43使對接架41脫離與存儲箱53接觸,對接架41沿著導向桿63下移,從而帶動連接架75、隔熱罩76與防護罩77下移,而滑塊79沿著存儲管72表面開設的滑塊79下移;
[0074]由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呈波紋筒狀,使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壓縮之間相互接觸,此時通過轉動頂蓋51與第一傳動齒輪54帶動存儲管72轉動,同時帶動防護罩77轉動,使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形成摩擦,通過摩擦使附著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上煙塵脫離,實現(xiàn)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上煙塵的清理,從而提高煙氣熱量的傳導,保證銅精礦的預熱效果;
[0075]而對接架41脫離與存儲箱53接觸,即可對對接架41內壁的灰塵進行清理,同時取下?lián)醢?4即可對分散箱61內進行清理,銅精礦預熱完成后取下封堵板65即可將其排出。
[0076]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77]S1、通過封堵板65安裝于螺紋桿66的外部對存儲管72的底端進行封堵,銅精礦通過注料管52注入存儲箱53的內部,通過絞龍73轉動便于銅精礦進入存儲管72的內部;
[0078]S2、銅精礦熔煉過程中產(chǎn)生煙氣注入排料組件6中并沿著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的通道上移,煙氣在通道內上移過程中攜帶的熱量通過防護罩77傳導至防護罩77與存儲管72之間空腔內,使存儲管72溫度逐漸升高,對存儲管72內的銅精礦進行預熱處理,銅精礦預熱完成后取下封堵板65即可將其排出;
[0079]S3、而煙氣在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通道移動過程中,煙氣中攜帶的顆粒雜質附著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上,定期通過轉動對接螺母43使對接架41沿著導向桿63下移,從而帶動連接架75、隔熱罩76與防護罩77下移,而滑塊79沿著存儲管72表面開設的滑塊79下移;
[0080]S4、由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呈波紋筒狀,使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壓縮之間相互接觸,通過轉動頂蓋51與第一傳動齒輪54,第一傳動齒輪54與第二傳動齒輪71配合從而帶動第二傳動齒輪71與存儲管72轉動,同時帶動防護罩77轉動,使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之間形成摩擦,通過摩擦使附著于防護罩77與隔熱罩76上煙塵脫離;
[0081]S5、而對接架41脫離與存儲箱53接觸,即可對對接架41內壁的灰塵進行清理,同時取下?lián)醢?4即可對分散箱61內進行清理。
[0082]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0083]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說明書附圖(9)
聲明:
“銅冶煉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及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