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
螺旋溜槽槽面,包括螺旋溜槽裝置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溜槽裝置器(1)包括螺旋溜槽機(2),所述螺旋溜槽機(2)的內部設置有螺旋溜槽面(21),所述螺旋溜槽面(21)的頂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裝有溜槽卡接面板(22),所述溜槽卡接面板(22)的底部內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緩沖絲一(23),所述溜槽卡接面板(22)的底部內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限位卡接柱(24),所述緩沖絲一(23)和限位卡接柱(24)的一端延伸至溜槽卡接面板(22)的頂部外表面上,所述限位卡接柱(24)的頂部外表面上活動套接有頂頭對接柱(2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頭對接柱(25)的頂端上可拆卸式連接有溜槽板(26),所述緩沖絲一(23)的頂端活動搭接在溜槽板(26)的底部外表面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接柱(24)的底部內表面上設置有半圓凹槽(b1),所述限位卡接柱(24)的底部活動套接有支撐柱(b2),所述支撐柱(b2)的底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軟條層(b3),所述支撐柱(b2)的底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連接柱(b4),所述連接柱(b4)的一端上可拆卸式連接有緩沖絲二(b5),所述緩沖絲二(b5)的一端活動搭接在軟條層(b3)的底部內表面上,所述支撐柱(b2)的頂部外表面上設置有對接凹槽(b6)。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凹槽(b6)的兩側內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彈力推動絲(b61),所述彈力推動絲(b61)的一端上可拆卸式連接有連接塊(b62),所述連接塊(b62)的一側外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貼合軟塊(b64),所述對接凹槽(b6)的內表面上設置有耐磨層一(b63),所述對接凹槽(b6)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半圓擠壓軟塊(b65)。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頭對接柱(25)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抗壓支撐塊(a1),所述抗壓支撐塊(a1)的兩側外表面上設置有雙側面對接板(a2),所述抗壓支撐塊(a1)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耐磨層二(a3),所述耐磨層二(a3)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梯形對接錐頭(a4)。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溜槽機(2)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裝有外護套圈(3),所述外護套圈(3)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抗壓限位支撐腿(4),所述抗壓限位支撐腿(4)的底端上設置有防滑墊腳片(5)。
說明書: 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分選效率螺旋溜槽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背景技術[0002] 在礦物的分選中,大部分有用金屬礦物的分選除強磁性礦物的分選比較容易之外,多數(shù)有用金屬的回收都采用
浮選法進行回收,而回收的對象無非是這些金屬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基本上很少將硅酸鹽礦物作為回收對象,而且大多數(shù)
有色金屬與過渡金屬的回收都是其金屬氧化物或硫化物與硅酸鹽礦物的分離。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0003] 1、現(xiàn)有的溜槽槽面在長時間的使用中,會降低槽面的使用壽命,在進行更換時候需要對設備的整體進行拆卸,這就導致了在更換的過程中會比較麻煩的問題;[0004] 2、現(xiàn)有的設備大部分都是采用螺絲固定的方式進行穩(wěn)固,設備在進行運作的時候,需要長時間的振動,很容易導致連接處的螺絲出現(xiàn)彎曲斷裂的問題。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其中一種目的是為了具備對溜槽槽面進行快速更換的特點,解決長時間的使用會降低槽面使用壽命,更換時需要對設備的整體進行拆卸,在更換的過程中會比較麻煩的問題;其中另一種目的是為了解決時間的振動很容易導致連接處的螺絲出現(xiàn)彎曲斷裂的問題,以達到對溜槽槽面進行緩沖的效果。[0006]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0007] 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包括螺旋溜槽裝置器,所述螺旋溜槽裝置器包括螺旋溜槽機,所述螺旋溜槽機的內部設置有螺旋溜槽面,所述螺旋溜槽面的頂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裝有溜槽卡接面板,所述溜槽卡接面板的底部內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緩沖絲一,所述溜槽卡接面板的底部內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限位卡接柱,所述緩沖絲一和限位卡接柱的一端延伸至溜槽卡接面板的頂部外表面上,所述限位卡接柱的頂部外表面上活動套接有頂頭對接柱。[0008]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頂頭對接柱的頂端上可拆卸式連接有溜槽板,所述緩沖絲一的頂端活動搭接在溜槽板的底部外表面上。[0009]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限位卡接柱的底部內表面上設置有半圓凹槽,所述限位卡接柱的底部活動套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底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軟條層,所述支撐柱的底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一端上可拆卸式連接有緩沖絲二,所述緩沖絲二的一端活動搭接在軟條層的底部內表面上,所述支撐柱的頂部外表面上設置有對接凹槽。[0010]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對接凹槽的兩側內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彈力推動絲,所述彈力推動絲的一端上可拆卸式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一側外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貼合軟塊,所述對接凹槽的內表面上設置有耐磨層一,所述對接凹槽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半圓擠壓軟塊。[0011]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頂頭對接柱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抗壓支撐塊,所述抗壓支撐塊的兩側外表面上設置有雙側面對接板,所述抗壓支撐塊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耐磨層二,所述耐磨層二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梯形對接錐頭。[0012]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螺旋溜槽機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裝有外護套圈,所述外護套圈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抗壓限位支撐腿,所述抗壓限位支撐腿的底端上設置有防滑墊腳片。[0013]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對現(xiàn)有技術來說,取得的技術進步是:[0014] 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采用限位卡接柱、頂頭對接柱、抗壓支撐塊、雙側面對接板、耐磨層二、梯形對接錐頭、彈力推動絲、連接塊、貼合軟塊、半圓擠壓軟塊和對接凹槽的結合,通過頂頭對接柱與限位卡接柱之間進行對接,將抗壓支撐塊的底部的梯形對接錐頭插進對接凹槽的內部,在插入的過程中將彈力推動絲向兩側進行擠壓,再通過連接塊一側外表面上的貼合軟塊與雙側面對接板的外表面上進行對接貼合增加表面上的摩擦力度,再通過梯形對接錐頭與半圓擠壓軟塊進行接觸,配合耐磨層二和對接凹槽的底部進行緊密貼合,具備對溜槽槽面進行快速更換的特點,解決長時間的使用會降低槽面使用壽命,更換時需要對設備的整體進行拆卸,在更換的過程中會比較麻煩的問題,達到了對溜槽槽面進行快速更換的效果。[0015] 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采用半圓凹槽、支撐柱、軟條層、連接柱、緩沖絲二、限位卡接柱和緩沖絲一的結合,設備在振動的時候配合軟條層與半圓凹槽之間進行接觸,通過連接柱對軟條層進行擠壓,再通過緩沖絲二和緩沖絲一對設備的振動進行緩沖,可以使得支撐柱在限位卡接柱的內部進行伸縮,具備了對溜槽槽面進行緩沖的特點,解決時間的振動很容易導致連接處的螺絲出現(xiàn)彎曲斷裂的問題,以達到對溜槽槽面進行緩沖的效果。附圖說明[0016]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7]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螺旋溜槽機剖面結構示意圖;[0018]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螺旋溜槽面結構示意圖;[0019]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頂頭對接柱結構示意圖;[0020]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卡接柱結構示意圖;[0021]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對接凹槽結構示意圖。[0022] 圖中:1、螺旋溜槽裝置器;[0023] 2、螺旋溜槽機;21、螺旋溜槽面;22、溜槽卡接面板;23、緩沖絲一;[0024] 24、限位卡接柱;b1、半圓凹槽;b2、支撐柱;b3、軟條層;b4、連接柱;b5、緩沖絲二;[0025] b6、對接凹槽;b61、彈力推動絲;b62、連接塊;b63、耐磨層一;b64、貼合軟塊;b65、半圓擠壓軟塊;[0026] 25、頂頭對接柱;a1、抗壓支撐塊;a2、雙側面對接板;a3、耐磨層二;a4、梯形對接錐頭;[0027] 26、溜槽板;[0028] 3、外護套圈;4、抗壓限位支撐腿;5、防滑墊腳片。具體實施方式[0029]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0030] 實施例1[0031] 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包括螺旋溜槽裝置器1,螺旋溜槽裝置器1包括螺旋溜槽機2,螺旋溜槽機2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裝有外護套圈3,外護套圈3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抗壓限位支撐腿4,抗壓限位支撐腿4的底端上設置有防滑墊腳片5。[0032]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抗壓限位支撐腿4對外護套圈3的外表面上進行固定,配合防滑墊腳片5增加抗壓限位支撐腿4底部的摩擦力度,再通過外護套圈3為螺旋溜槽機2的外表面上進行固定。[0033] 實施例2[0034] 如圖1?6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優(yōu)選的,螺旋溜槽機2的內部設置有螺旋溜槽面21,螺旋溜槽面21的頂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裝有溜槽卡接面板22,溜槽卡接面板22的底部內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緩沖絲一23,溜槽卡接面板22的底部內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限位卡接柱24,緩沖絲一23和限位卡接柱24的一端延伸至溜槽卡接面板22的頂部外表面上,限位卡接柱24的頂部外表面上活動套接有頂頭對接柱
25,頂頭對接柱25的頂端上可拆卸式連接有溜槽板26,緩沖絲一23的頂端活動搭接在溜槽板26的底部外表面上,對接凹槽b6的兩側內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彈力推動絲b61,彈力推動絲b61的一端上可拆卸式連接有連接塊b62,連接塊b62的一側外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貼合軟塊b64,對接凹槽b6的內表面上設置有耐磨層一b63,對接凹槽b6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半圓擠壓軟塊b65,頂頭對接柱25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抗壓支撐塊a1,抗壓支撐塊a1的兩側外表面上設置有雙側面對接板a2,抗壓支撐塊a1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耐磨層二a3,耐磨層二a3的底部外表面上設置有梯形對接錐頭a4。
[0035]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頂頭對接柱25與限位卡接柱24之間進行對接,將抗壓支撐塊a1的底部的梯形對接錐頭a4插進對接凹槽b6的內部,在插入的過程中將彈力推動絲b61向兩側進行擠壓,再通過連接塊b62一側外表面上的貼合軟塊b64與雙側面對接板a2的外表面上進行對接貼合增加表面上的摩擦力度,再通過梯形對接錐頭a4與半圓擠壓軟塊b65進行接觸,配合耐磨層二a3和對接凹槽b6的底部進行緊密貼合,達到了對溜槽槽面進行快速更換的效果。[0036] 實施例3[0037] 如圖1?6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優(yōu)選的,限位卡接柱24的底部內表面上設置有半圓凹槽b1,限位卡接柱24的底部活動套接有支撐柱b2,支撐柱b2的底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軟條層b3,支撐柱b2的底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連接有連接柱b4,連接柱b4的一端上可拆卸式連接有緩沖絲二b5,緩沖絲二b5的一端活動搭接在軟條層b3的底部內表面上,支撐柱b2的頂部外表面上設置有對接凹槽b6。[0038] 在本實施例中,設備在振動的時候配合軟條層b3與半圓凹槽b1之間進行接觸,通過連接柱b4對軟條層b3進行擠壓,再通過緩沖絲二b5和緩沖絲一23對設備的振動進行緩沖,可以使得支撐柱b2在限位卡接柱24的內部進行伸縮,以達到對溜槽槽面進行緩沖的效果。[0039] 下面具體說一下該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的工作原理。[0040] 如圖1?6所示,通過抗壓限位支撐腿4對外護套圈3的外表面上進行固定,配合防滑墊腳片5增加抗壓限位支撐腿4底部的摩擦力度,再通過外護套圈3為螺旋溜槽機2的外表面上進行固定,通過頂頭對接柱25與限位卡接柱24之間進行對接,將抗壓支撐塊a1的底部的梯形對接錐頭a4插進對接凹槽b6的內部,在插入的過程中將彈力推動絲b61向兩側進行擠壓,再通過連接塊b62一側外表面上的貼合軟塊b64與雙側面對接板a2的外表面上進行對接貼合增加表面上的摩擦力度,再通過梯形對接錐頭a4與半圓擠壓軟塊b65進行接觸,配合耐磨層二a3和對接凹槽b6的底部進行緊密貼合,設備在振動的時候配合軟條層b3與半圓凹槽b1之間進行接觸,通過連接柱b4對軟條層b3進行擠壓,再通過緩沖絲二b5和緩沖絲一23對設備的振動進行緩沖,可以使得支撐柱b2在限位卡接柱24的內部進行伸縮。[0041] 上文一般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可以對之做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于技術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進,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提高分選效率的螺旋溜槽槽面”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