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其特征是它包括拆捆機器人裝置(1)、升降式拆捆裝置(2)、鏈式傳動裝置(3)、翻板式上料裝置(4)、綁絲輸送裝置(5)和收集框(6);所述拆捆機器人裝置(1)的結構是:固定安裝在地基上的臺架(1.1)的上方安裝有地軌(1.2),機器人(1.3)設置在地軌(1.2)上方,末端執(zhí)行裝置(1.4)安裝在機器人(1.3)機械臂末端;所述升降式拆捆裝置(2)的結構是:拆捆臺機座(2.1)固定安裝在地基上,螺栓穿過殼體螺栓孔(2.2.1c)后與鎖緊裝置安裝螺紋孔(2.1.1c)螺紋連接,將鎖緊裝置(2.2)固裝在拆捆臺機座(2.1)上,保證活塞(2.2.6)加工有平臺面(2.2.6b)的一端與安裝基座通孔(2.1.1a)同心且可穿過安裝基座通孔(2.1.1a),兩套固裝好的拆捆臺機座(2.1)及鎖緊裝置(2.2)對稱布置,并保證其形成的空間正好能放置拆捆臺架(2.3),此時,拆捆臺架(2.3)與耐磨板(2.1.2)接觸并構成滑動副,拆捆裝置液壓缸(2.4)的缸桿端安裝在拆捆臺架(2.3)下方,其缸體端安裝在拆捆裝置液壓缸安裝座(2.5)上,拆捆裝置液壓缸安裝座(2.5)固定安裝在地基上;所述鏈式傳動裝置(3)的結構是:底座(3.1)固定安裝在地基上,其上方布置有電機(3.2)和減速箱(3.3),減速箱(3.3)的輸入軸與電機(3.2)通過第二聯(lián)軸器(3.5)相連接,減速箱(3.3)的輸出軸與鏈式輸送裝置(3.4)的第一聯(lián)軸器(3.4.13)連接,如需要多套鏈式輸送裝置(3.4),可將一套鏈式輸送裝置(3.4)的第一聯(lián)軸器(3.4.13)與另一套鏈式輸送裝置(3.4)安裝有第二傳動鏈輪(3.4.15)的鏈輪軸(3.4.10)的一端相連;所述翻板式上料裝置(4)的結構是:支座(4.1)固定安裝在地基上,多個支座(4.1)等間距布置,上料裝置帶座軸承(4.2)安裝在支座(4.1)上方,第一軸(4.10)、第二軸(4.11)和第三軸(4.12)依次穿過各上料裝置帶座軸承(4.2),兩軸之間用上料裝置聯(lián)軸器(4.6)連接,多個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等間距布置在第一軸(4.10)、第二軸(4.11)和第三軸(4.12)上,第一翻板固定軸套(4.3b)和第二翻板固定軸套(4.4b)上加工有鍵槽,通過鍵連接將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周向固定,在第一翻板固定軸套(4.3b)和第二翻板固定軸套(4.4b)兩側(cè)安裝翻板鎖緊擋圈(4.5)將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軸向固定,上料裝置液壓缸(4.7)的缸桿端與第一翻板(4.3)上的液壓缸安裝孔(4.3c)采用上料裝置銷軸(4.9)連接,缸體端安裝在上料裝置液壓缸安裝座(4.8)上,上料裝置液壓缸安裝座(4.8)固定安裝在地基上;所述翻板式上料裝置(4)布置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的上料臺(Ⅲ)的入口側(cè),且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均勻布置在上料臺(Ⅲ)的間隙內(nèi),同時,還需保證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的高度與上料臺(Ⅲ)的高度能夠完成散捆作業(yè),翻板式上料裝置(4)的另一側(cè)布置多套鏈式傳動裝置(3),在多套鏈式傳動裝置(3)的空隙中布置多套升降式拆捆裝置(2),升降式拆捆裝置(2)遠離上料臺(Ⅲ)的一側(cè)布置拆捆機器人裝置(1),拆捆機器人裝置(1)遠離升降式拆捆裝置(2)的一側(cè)布置綁絲輸送裝置(5),綁絲輸送裝置(5)的一端布置收集框(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捆臺機座(2.1)的結構是:多個耐磨板(2.1.2)通過螺栓與安裝基座螺紋孔(2.1.1b)螺紋連接后安裝在鎖緊裝置安裝基座(2.1.1)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2.2)的結構是:內(nèi)部套裝有刮油環(huán)(2.2.2)的襯套(2.2.3)安裝在殼體通孔(2.2.1a)內(nèi),同時,殼體通孔(2.2.1a)內(nèi)還套裝有第一密封圈(2.2.4)及套裝有第二密封圈(2.2.5)的活塞(2.2.6),使得活塞(2.2.6)的側(cè)壁與殼體(2.2.1)側(cè)壁形成注油腔(2.2a),同時,活塞(2.2.6)的內(nèi)孔(2.2.6a)內(nèi)安裝有外部套有蝶形彈簧(2.2.7)的導向軸(2.2.8),端蓋(2.2.9)通過螺栓與殼體螺紋孔(2.2.1b)螺紋連接后安裝在殼體(2.2.1)上,擋板(2.2.10)用螺栓安裝在套裝有襯套(2.2.3)的一側(c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捆臺架(2.3)的結構是:第一拆捆臺液壓缸(2.3.2)及第二拆捆臺液壓缸(2.3.4)的缸體通過拆捆臺架銷軸(2.3.5)分別與第一液壓缸安裝孔(2.3.1a)及第二液壓缸安裝孔(2.3.1b)轉(zhuǎn)動連接并安裝在拆捆臺(2.3.1)的內(nèi)部,同時,其缸桿分別用拆捆臺架銷軸(2.3.5)與推板(2.3.3)的推板安裝孔(2.3.3a)及推板安裝孔(2.3.3b)連接;拆捆臺架軸(2.3.7)穿過推板(2.3.3)的推板通孔(2.3.3c),其兩端穿過導向架(2.3.6)的中心孔(2.3.6a),并用通過鎖緊孔(2.3.6c)的鎖緊螺釘將導向架(2.3.6)與拆捆臺架軸(2.3.7)軸向鎖緊;導軌(2.3.8)固裝在拆捆臺(2.3.1)的導軌安裝槽(2.3.1c)的上方及下方,并與導向架(2.3.6)的導向槽(2.3.6b)滑動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鏈式輸送裝置(3.4)的結構是:傳動機架(3.4.1)固定安裝在地基上,鏈式輸送裝置銷軸(3.4.2)套裝兩個軸承(3.4.3)后,安裝在第一傳動鏈輪(3.4.4)的輪圈內(nèi),兩個軸承(3.4.3)的兩側(cè)各安裝一個軸套(3.4.5)后分別安裝在鏈條支撐梁(3.4.1b)兩端的鏈輪安裝槽(3.4.1c)內(nèi),同時,鏈式輸送裝置銷軸(3.4.2)兩端加工有凹槽,軸端擋板(3.4.16)嵌入凹槽后通過螺釘安裝到鏈輪安裝槽(3.4.1c)外側(cè)將鏈式輸送裝置銷軸(3.4.2)軸向、周向固定;調(diào)整鏈輪銷軸(3.4.6)套裝兩個軸承(3.4.3)后,安裝在第一傳動鏈輪(3.4.4)的輪圈內(nèi),兩個軸承(3.4.3)的兩側(cè)分別安裝一個擋圈(3.4.7)后安裝在鏈條支撐梁(3.4.1b)下方的調(diào)整鏈輪放置槽(3.4.1d)內(nèi),并使調(diào)整鏈輪銷軸(3.4.6)兩端的導向面(3.4.6b)與調(diào)整鏈輪放置槽(3.4.1d)構成滑動副,其兩端的螺紋孔(3.4.6a)螺紋連接有調(diào)節(jié)螺栓(3.4.8),調(diào)節(jié)螺栓(3.4.8)設置在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1e)內(nèi),兩個鎖緊螺母(3.4.9)螺紋連接在調(diào)節(jié)螺栓(3.4.8)上并確保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1e)的兩側(cè)各有一個鎖緊螺母(3.4.9);鏈輪軸(3.4.10)上加工有鍵槽和螺紋孔,第二傳動鏈輪(3.4.15)布置在鏈輪軸(3.4.10)上,其輪圈內(nèi)側(cè)加工有鍵槽,通過鍵連接將第二傳動鏈輪(3.4.15)周向固定,第二傳動鏈輪(3.4.15)兩側(cè)分別安裝一個鏈輪鎖緊擋圈(3.4.11)將其軸向固定;鏈輪軸(3.4.10)安裝有第二傳動鏈輪(3.4.15)的一側(cè)安裝有鏈式輸送裝置帶座軸承(3.4.12),鏈式輸送裝置帶座軸承(3.4.12)安裝在軸承座安裝臺(3.4.1a)上,鏈輪軸(3.4.10)的另一側(cè)安裝有第一聯(lián)軸器(3.4.13),同時鏈輪軸(3.4.10)安裝有第二傳動鏈輪(3.4.15)的一側(cè)也可連接第一聯(lián)軸器(3.4.13);鏈條(3.4.14)布置在第一傳動鏈輪(3.4.4)和第二傳動鏈輪(3.4.15)上后,通過調(diào)整調(diào)節(jié)螺栓(3.4.8)與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1e)的相對位置調(diào)整鏈條(3.4.14)的張緊,之后通過緊固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1e)兩側(cè)的鎖緊螺母(3.4.9)進行緊固,張緊后的鏈條(3.4.14)在鏈條支撐梁(3.4.1b)上方。
說明書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冶金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棒材被廣泛用于建筑、機械、汽車、船舶等工業(yè)領域,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的推進,對棒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然而棒材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會出現(xiàn)彎曲變形等諸多缺陷導致難以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因此,棒材軋制完成后還需要對其進行精整處理以達到生產(chǎn)要求。
[0003]棒材生產(chǎn)車間生產(chǎn)棒材的規(guī)格不同,打捆時的直徑和成捆后棒材的根數(shù)也不盡相同,同時,不同廠家在打捆時所采用的打捆形式、綁絲直徑和位置也不同。目前,尚無能夠?qū)崿F(xiàn)對多捆棒材進行拆捆、散捆以及綁絲回收功能的設備,國內(nèi)外各棒材生產(chǎn)廠家在精整車間對棒材進行拆捆時,首先需要用吊車將一捆棒材吊運到指定位置進行人工拆捆,然后再由吊車吊運至矯直機前的上料臺架上進行后續(xù)處理。人工拆捆及轉(zhuǎn)運過程存在勞動強度大、自動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安全隱患大、生產(chǎn)成本高的不足。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套可以實現(xiàn)大規(guī)模、高效率的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可使棒材拆捆-散捆作業(yè)連續(xù)穩(wěn)定、自動化操控,可有效提高生產(chǎn)效率,消除安全隱患。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如圖1、圖2、圖26、圖27、圖28所示,其特征是它包括拆捆機器人裝置1、升降式拆捆裝置2、鏈式傳動裝置3、翻板式上料裝置4、綁絲輸送裝置5和收集框6。
[0006]所述拆捆機器人裝置1的結構如圖3所示,其特征是它包括臺架1.1、地軌1.2、機器人1.3和末端執(zhí)行裝置1.4。固定安裝在地基上的臺架1.1的上方安裝有地軌1.2,機器人1.3設置在地軌1.2上方,可沿地軌1.2移動,末端執(zhí)行裝置1.4安裝在機器人1.3機械臂末端。所述末端執(zhí)行裝置1.4可將綁絲Ⅱ剪斷,其結構可采用申請?zhí)枮?202010908387.6,發(fā)明名稱為一種型、管材拆捆機器人末端執(zhí)行機構的專利所提供的結構形式。
[0007]所述升降式拆捆裝置2的結構如圖4所示,其特征是它包括拆捆臺機座2.1、鎖緊裝置2.2、拆捆臺架2.3、拆捆裝置液壓缸2.4和拆捆裝置液壓缸安裝座2.5。如圖5所示,所述拆捆臺機座2.1包括鎖緊裝置安裝基座2.1.1和耐磨板2.1.2,如圖6所示,所述鎖緊裝置安裝基座2.1.1上加工有安裝基座通孔2.1.1a、安裝基座螺紋孔2.1.1b和鎖緊裝置安裝螺紋孔2.1.1c,多個所述耐磨板2.1.2通過螺栓與安裝基座螺紋孔2.1.1b螺紋連接后安裝在鎖緊裝置安裝基座2.1.1上。如圖7、圖8所示,所述鎖緊裝置2.2包括殼體2.2.1、刮油環(huán)2.2.2、襯套2.2.3、第一密封圈2.2.4、第二密封圈2.2.5、活塞2.2.6、蝶形彈簧2.2.7、導向軸2.2.8、端蓋2.2.9和擋板2.2.10;如圖9所示,所述殼體2.2.1上加工有殼體通孔2.2.1a、殼體螺紋孔2.2.1b和殼體螺栓孔2.2.1c。如圖7所示,內(nèi)部套裝有刮油環(huán)2.2.2的襯套2.2.3安裝在殼體通孔2.2.1a內(nèi),同時,殼體通孔2.2.1a內(nèi)還套裝有第一密封圈2.2.4及套裝有第二密封圈2.2.5的活塞2.2.6,使得活塞2.2.6的側(cè)壁與殼體2.2.1側(cè)壁形成注油腔2.2a;同時,如圖10所示,活塞2.2.6的一端加工有內(nèi)孔2.2.6a,另一端加工有平臺面2.2.6b,如圖7所示,內(nèi)孔2.2.6a內(nèi)安裝有外部套有蝶形彈簧2.2.7的導向軸2.2.8,端蓋2.2.9通過螺栓與殼體螺紋孔2.2.1b螺紋連接后安裝在殼體2.2.1上,擋板2.2.10用螺栓安裝在套裝有襯套2.2.3的一側(cè)。如圖11、圖12所示,所述拆捆臺架2.3包括拆捆臺2.3.1、第一拆捆臺液壓缸2.3.2、推板2.3.3、第二拆捆臺液壓缸2.3.4、拆捆臺架銷軸2.3.5、導向架2.3.6、拆捆臺架軸2.3.7及導軌2.3.8。如圖13所示,所述拆捆臺2.3.1內(nèi)部為空心結構,其上設置有第一液壓缸安裝孔2.3.1a、第二液壓缸安裝孔2.3.1b和導軌安裝槽2.3.1c;如圖14所示,所述推板2.3.3設置有推板安裝孔2.3.3a、推板安裝孔2.3.3b及推板通孔2.3.3c;如圖15所示,導向架2.3.6設置有中心孔2.3.6a、導向槽2.3.6b及鎖緊孔2.3.6c。如圖11、圖13所示,所述第一拆捆臺液壓缸2.3.2及第二拆捆臺液壓缸2.3.4的缸體通過拆捆臺架銷軸2.3.5分別與第一液壓缸安裝孔2.3.1a及第二液壓缸安裝孔2.3.1b轉(zhuǎn)動連接并安裝在拆捆臺2.3.1的內(nèi)部,同時,其缸桿分別用拆捆臺架銷軸2.3.5與推板2.3.3的推板安裝孔2.3.3a及推板安裝孔2.3.3b連接。如圖12所示,拆捆臺架軸2.3.7穿過推板2.3.3的推板通孔2.3.3c,其兩端穿過導向架2.3.6的中心孔2.3.6a,并用通過鎖緊孔2.3.6c的鎖緊螺釘將導向架2.3.6與拆捆臺架軸2.3.7軸向鎖緊,導軌2.3.8固裝在拆捆臺2.3.1的導軌安裝槽2.3.1c的上方及下方,并與導向架2.3.6的導向槽2.3.6b滑動連接。如圖4所示,所述拆捆臺機座2.1固定安裝在地基上,螺栓穿過殼體螺栓孔2.2.1c后與鎖緊裝置安裝螺紋孔2.1.1c螺紋連接,將鎖緊裝置2.2固裝在拆捆臺機座2.1上,保證活塞2.2.6加工有平臺面2.2.6b的一端與安裝基座通孔2.1.1a同心且可穿過安裝基座通孔2.1.1a。兩套固裝好的拆捆臺機座2.1及鎖緊裝置2.2對稱布置,并保證其形成的空間正好能放置拆捆臺架2.3,此時,拆捆臺架2.3與耐磨板2.1.2接觸并構成滑動副。拆捆裝置液壓缸2.4的缸桿端安裝在拆捆臺架2.3下方,其缸體端安裝在拆捆裝置液壓缸安裝座2.5上,拆捆裝置液壓缸安裝座2.5固定安裝在地基上。
[0008]所述鏈式傳動裝置3的結構如圖16所示,其特征是它包括底座3.1、電機3.2、減速箱3.3、鏈式輸送裝置3.4和第二聯(lián)軸器3.5。所述底座3.1固定安裝在地基上,其上方布置有電機3.2和減速箱3.3,減速箱3.3的輸入軸與電機3.2通過第二聯(lián)軸器3.5相連接。如圖17、圖19、圖21、圖22所示,所述鏈式輸送裝置3.4包括傳動機架3.4.1、鏈式輸送裝置銷軸3.4.2、軸承3.4.3、第一傳動鏈輪3.4.4、軸套3.4.5、調(diào)整鏈輪銷軸3.4.6、擋圈3.4.7、調(diào)節(jié)螺栓3.4.8、鎖緊螺母3.4.9、鏈輪軸3.4.10、鏈輪鎖緊擋圈3.4.11、鏈式輸送裝置帶座軸承3.4.12、第一聯(lián)軸器3.4.13、鏈條3.4.14、第二傳動鏈輪3.4.15和軸端擋板3.4.16。如圖18所示,所述傳動機架3.4.1固定安裝在地基上,其上設置有軸承座安裝臺3.4.1a和鏈條支撐梁3.4.1b,鏈條支撐梁3.4.1b的兩端設置有鏈輪安裝槽3.4.1c,鏈條支撐梁3.4.1b的下方設置有調(diào)整鏈輪放置槽3.4.1d和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1e。如圖19所示,鏈式輸送裝置銷軸3.4.2套裝兩個軸承3.4.3后,安裝在第一傳動鏈輪3.4.4的輪圈內(nèi),兩個軸承3.4.3的兩側(cè)各安裝一個軸套3.4.5后分別安裝在鏈條支撐梁3.4.1b兩端的鏈輪安裝槽3.4.1c內(nèi),所述鏈式輸送裝置銷軸3.4.2兩端加工有凹槽,軸端擋板3.4.16嵌入凹槽后通過螺釘安裝到鏈輪安裝槽3.4.1c外側(cè)將鏈式輸送裝置銷軸3.4.2軸向、周向固定。如圖20所示,調(diào)整鏈輪銷軸3.4.6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孔3.4.6a及導向面3.4.6b,如圖21所示,調(diào)整鏈輪銷軸3.4.6套裝兩個軸承3.4.3后,安裝在第一傳動鏈輪3.4.4的輪圈內(nèi),兩個軸承3.4.3的兩側(cè)分別安裝一個擋圈3.4.7后安裝在鏈條支撐梁3.4.1b下方的調(diào)整鏈輪放置槽3.4.1d內(nèi),并使調(diào)整鏈輪銷軸3.4.6兩端的導向面3.4.6b與調(diào)整鏈輪放置槽3.4.1d構成滑動副。如圖17所示,調(diào)整鏈輪銷軸3.4.6兩端的螺紋孔3.4.6a螺紋連接有調(diào)節(jié)螺栓3.4.8,調(diào)節(jié)螺栓3.4.8設置在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1e內(nèi),兩個鎖緊螺母3.4.9螺紋連接在調(diào)節(jié)螺栓3.4.8上并確保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1e的兩側(cè)各有一個鎖緊螺母3.4.9。如圖22所示,所述鏈輪軸3.4.10上加工有鍵槽和螺紋孔,第二傳動鏈輪3.4.15布置在鏈輪軸3.4.10上,其輪圈內(nèi)側(cè)加工有鍵槽,通過鍵連接將第二傳動鏈輪3.4.15周向固定,第二傳動鏈輪3.4.15兩側(cè)分別安裝一個鏈輪鎖緊擋圈3.4.11將其軸向固定。如圖17、圖22所示,鏈輪軸3.4.10安裝有第二傳動鏈輪3.4.15的一側(cè)安裝有鏈式輸送裝置帶座軸承3.4.12,鏈式輸送裝置帶座軸承3.4.12安裝在軸承座安裝臺3.4.1a上,鏈輪軸3.4.10的另一側(cè)安裝有第一聯(lián)軸器3.4.13,同時鏈輪軸3.4.10安裝有第二傳動鏈輪3.4.15的一側(cè)也可連接第一聯(lián)軸器3.4.13。鏈條3.4.14布置在第一傳動鏈輪3.4.4和第二傳動鏈輪3.4.15上后,通過調(diào)整調(diào)節(jié)螺栓3.4.8與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1e的相對位置調(diào)整鏈條3.4.14的張緊,之后通過緊固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1e兩側(cè)的鎖緊螺母3.4.9進行緊固,張緊后的鏈條3.4.14在鏈條支撐梁3.4.1b上方。減速箱3.3的輸出軸與鏈式輸送裝置3.4的第一聯(lián)軸器3.4.13連接,如需要多套鏈式輸送裝置3.4,可將一套鏈式輸送裝置3.4的第一聯(lián)軸器3.4.13與另一套鏈式輸送裝置3.4安裝有第二傳動鏈輪3.4.15的鏈輪軸3.4.10的一端相連,多套鏈式輸送裝置3.4的狀態(tài)如圖16所示。
[0009]所述翻板式上料裝置4的結構如圖23所示,其特征是它包括支座4.1、上料裝置帶座軸承4.2、第一翻板4.3、第二翻板4.4、翻板鎖緊擋圈4.5、上料裝置聯(lián)軸器4.6、上料裝置液壓缸4.7、上料裝置液壓缸安裝座4.8、上料裝置銷軸4.9、第一軸4.10、第二軸4.11和第三軸4.12。所述支座4.1固定安裝在地基上,多個支座4.1等間距布置,所述上料裝置帶座軸承4.2安裝在支座4.1上方,所述第一軸4.10、第二軸4.11和第三軸4.12依次穿過各上料裝置帶座軸承4.2,第一軸4.10、第二軸4.11和第三軸4.12上均加工有鍵槽和螺紋孔,兩軸之間用上料裝置聯(lián)軸器4.6連接。如圖24、圖25所示,所述第一翻板4.3設置有第一翻板支撐板4.3a、第一翻板固定軸套4.3b和液壓缸安裝孔4.3c;所述第二翻板4.4設置有第二翻板支撐板4.4a和第二翻板固定軸套4.4b。多個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等間距布置在第一軸4.10,第二軸4.11和第三軸4.12上,其第一翻板固定軸套4.3b和第二翻板固定軸套4.4b上加工有鍵槽,通過鍵連接將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周向固定,在第一翻板固定軸套4.3b和第二翻板固定軸套4.4b兩側(cè)安裝翻板鎖緊擋圈4.5將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軸向固定。翻板鎖緊擋圈4.5上加工有兩個螺紋孔,周向間隔120°,采用螺釘將其安裝在第一軸4.10、第二軸4.11和第三軸4.12上。所述上料裝置液壓缸4.7的缸桿端與第一翻板4.3上的液壓缸安裝孔4.3c采用上料裝置銷軸4.9連接,其缸體端安裝在上料裝置液壓缸安裝座4.8上,上料裝置液壓缸安裝座4.8固定安裝在地基上。通過上料裝置液壓缸4.7的升降實現(xiàn)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的旋轉(zhuǎn)。
[0010]如圖1、圖2、圖26、圖27、圖28所示,所述翻板式上料裝置4布置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的上料臺Ⅲ的入口側(cè),且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均勻布置在上料臺Ⅲ的間隙內(nèi),同時,還需保證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的高度與上料臺Ⅲ的高度能夠完成散捆作業(yè),翻板式上料裝置4的另一側(cè)布置如圖16所示的多套鏈式傳動裝置3,在多套鏈式傳動裝置3的空隙中布置多套升降式拆捆裝置2,升降式拆捆裝置2遠離上料臺Ⅲ的一側(cè)布置拆捆機器人裝置1,拆捆機器人裝置1遠離升降式拆捆裝置2的一側(cè)布置綁絲輸送裝置5,綁絲輸送裝置5的一端布置收集框6。
[0011]所述綁絲輸送裝置5可以是板鏈輸送機或輸送帶等多種形式。
[0012]所述收集框6一用一備,方便吊車吊運。
[0013]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可對不同棒材規(guī)格、不同成捆直徑、不同成捆根數(shù)、不同打捆形式、不同綁絲直徑和不同綁絲位置的1~3捆棒材捆Ⅰ的成捆進行拆捆-散捆作業(yè),兼容性強;可智能化自動拆捆、自動回收綁絲Ⅱ,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wěn)定可靠;可代替人工操作,有效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chǎn)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業(yè)生產(chǎn)環(huán)境、消除生產(chǎn)過程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0014]圖1:本發(fā)明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整體結構三維示意圖;
圖2:本發(fā)明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側(cè)視圖(拆捆狀態(tài));
圖3:拆捆機器人裝置三維圖;
圖4:升降式拆捆裝置三維圖;
圖5:拆捆臺機座三維圖;
圖6:鎖緊裝置安裝基座三維圖;
圖7:鎖緊裝置剖視圖;
圖8:鎖緊裝置爆炸圖;
圖9:殼體三維圖;
圖10:活塞三維圖;
圖11:拆捆臺架三維圖;
圖12:圖11A-A剖視圖;
圖13:拆捆臺三維圖;
圖14:推板三維圖;
圖15:導向架三維圖;
圖16:多套鏈式傳動裝置組合三維示意圖;
圖17:鏈式輸送裝置三維圖;
圖18:傳動機架三維圖;
圖19:圖17A-A剖視圖;
圖20:調(diào)整鏈輪銷軸三維圖;
圖21:圖17B-B剖視圖;
圖22:圖17C-C剖視圖;
圖23:翻板式上料裝置三維圖;
圖24:第一翻板三維圖;
圖25:第二翻板三維圖;
圖26:本發(fā)明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側(cè)視圖(散料狀態(tài));
圖27:本發(fā)明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側(cè)視圖(輸送狀態(tài));
圖28:本發(fā)明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側(cè)視圖(中間狀態(tài))。
[0015]其中:1-拆捆機器人裝置,1.1-臺架,1.2-地軌,1.3-機器人,1.4-末端執(zhí)行裝置;
2-升降式拆捆裝置,2.1-拆捆臺機座,2.1.1-鎖緊裝置安裝基座,2.1.2-耐磨板,2.1.1a-安裝基座通孔,2.1.1b-安裝基座螺紋孔,2.1.1c-鎖緊裝置安裝螺紋孔,2.2-鎖緊裝置,2.2.1-殼體,2.2.1a-殼體通孔,2.2.1b-殼體螺紋孔,2.2.1c-殼體螺栓孔,2.2.2-刮油環(huán),2.2.3-襯套,2.2.4-第一密封圈,2.2.5-第二密封圈,2.2.6-活塞,2.2.6a-內(nèi)孔,2.2.6b-平臺面,2.2.7-蝶形彈簧,2.2.8-導向軸,2.2.9-端蓋,2.2.10-擋板,2.2a-注油腔,2.3-拆捆臺架,2.3.1-拆捆臺,2.3.1a-第一液壓缸安裝孔,2.3.1b-第二液壓缸安裝孔,2.3.1c-導軌安裝槽,2.3.2-第一拆捆臺液壓缸,2.3.3-推板,2.3.3a、2.3.3b-推板安裝孔,2.3.3c-推板通孔,2.3.4-第二拆捆臺液壓缸,2.3.5-拆捆臺架銷軸,2.3.6-導向架,2.3.6a-中心孔,2.3.6b-導向槽,2.3.6c-鎖緊孔,2.3.7-拆捆臺架軸,2.3.8-導軌,2.4-拆捆裝置液壓缸,2.5-拆捆裝置液壓缸安裝座;
3-鏈式傳動裝置,3.1-底座,3.2-電機,3.3-減速箱,3.4-鏈式輸送裝置,3.4.1-傳動機架,3.4.1a-軸承座安裝臺,3.4.1b-鏈條支撐梁,3.4.1c-鏈輪安裝槽,3.4.1d-調(diào)整鏈輪放置槽,3.4.1e-調(diào)節(jié)螺栓安裝槽,3.4.2-鏈式輸送裝置銷軸,3.4.3-軸承,3.4.4-第一傳動鏈輪,3.4.5-軸套,3.4.6-調(diào)整鏈輪銷軸,3.4.6a-螺紋孔,3.4.6b-導向面,3.4.7-擋圈,3.4.8-調(diào)節(jié)螺栓,3.4.9-鎖緊螺母,3.4.10-鏈輪軸,3.4.11-鏈輪鎖緊擋圈,3.4.12-鏈式輸送裝置帶座軸承,3.4.13-第一聯(lián)軸器,3.4.14-鏈條,3.4.15-第二傳動鏈輪,3.4.16-軸端擋板,3.5-第二聯(lián)軸器;
4-翻板式上料裝置,4.1-支座,4.2-上料裝置帶座軸承,4.3-第一翻板,4.3a-第一翻板支撐板,4.3b-第一翻板固定軸套,4.3c-液壓缸安裝孔,4.4-第二翻板,4.4a-第二翻板支撐板,4.4b-第二翻板固定軸套,4.5-翻板鎖緊擋圈,4.6-上料裝置聯(lián)軸器,4.7-上料裝置液壓缸,4.8-上料裝置液壓缸安裝座,4.9-上料裝置銷軸,4.10-第一軸,4.11-第二軸,4.12-第三軸;
5-綁絲輸送裝置;
6-收集框;
Ⅰ-棒材捆,Ⅱ-綁絲,Ⅲ-上料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套自動化程度高、生產(chǎn)效率高的多捆棒材拆捆、散捆以及綁絲回收系統(tǒng)。如圖1、圖2、圖26、圖27、圖28所示,其特征是它包括拆捆機器人裝置1、升降式拆捆裝置2、鏈式傳動裝置3、翻板式上料裝置4、綁絲輸送裝置5及收集框6。在對棒材捆進行拆捆-散捆時,一般通過以下步驟實現(xiàn):
1)確保機器人1.3的機械臂遠離升降式拆捆裝置2上方的空間;
2)通過升降式拆捆裝置2中的拆捆裝置液壓缸2.4將拆捆臺架2.3升至最高位置(圖2所示位置)后,卸掉鎖緊裝置2.2中注油腔2.2a內(nèi)的壓力,在蝶形彈簧2.2.7的作用下,活塞2.2.6伸出,此時活塞2.2.6的平臺面2.2.6b恰好與拆捆臺架2.3底部接觸;
3)拆捆臺架2.3中的第一拆捆臺液壓缸2.3.2和第二拆捆臺液壓缸2.3.4收回到適當位置,確保推板2.3.3靠近拆捆臺2.3.1,同時,翻板式上料裝置4中的上料裝置液壓缸4.7升至最高位置使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旋轉(zhuǎn)至圖2所示位置,確保推板2.3.3與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構成V形槽;
4)通過吊車吊運1~3捆棒材,分別放置在如圖2所示的拆捆臺架2.3兩端的V形槽中和中間帶有凸尖的平臺上;
5)拆捆臺架2.3中的第一拆捆臺液壓缸2.3.2和第二拆捆臺液壓缸2.3.4推動推板2.3.3,推板2.3.3沿著導軌2.3.8向前運動,推板2.3.3、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把棒材捆Ⅰ夾緊;
6)機器人1.3沿著地軌1.2移動至綁絲處,通過末端執(zhí)行裝置1.4將綁絲Ⅱ夾住后剪斷(如圖2所示),并將綁絲Ⅱ抽出放置到綁絲輸送裝置5上,由綁絲輸送裝置5轉(zhuǎn)移到收集框6中;
7)翻板式上料裝置4中的上料裝置液壓缸4.7慢慢收回,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旋轉(zhuǎn)至圖26所示位置,此時,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形成如圖26所示的斜坡,在重力作用下,拆捆后的棒材滾落到生產(chǎn)現(xiàn)場的上料臺Ⅲ上;
8)翻板式上料裝置4中的上料裝置液壓缸4.7慢慢伸出,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旋轉(zhuǎn)至圖27所示位置;
9)向鎖緊裝置2.2的注油腔2.2a中充入液壓油,活塞2.2.6收回;
10)通過升降式拆捆裝置2中的拆捆裝置液壓缸2.4將拆捆臺架2.3下降至圖27所示的最低位置,此時,剩余的棒材捆Ⅰ也被放置到鏈式傳動裝置3的鏈條3.4.14上,同時,拆捆臺架2.3中的第一拆捆臺液壓缸2.3.2和第二拆捆臺液壓缸2.3.4收回到適當位置,確保推板2.3.3靠近拆捆臺2.3.1,并確保推板2.3.3與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構成V形槽;
11)啟動電機3.2帶動鏈輪軸3.4.10轉(zhuǎn)動,通過第一傳動鏈輪3.4.4及第二傳動鏈輪3.4.15的轉(zhuǎn)動作用帶動鏈條3.4.14移動,從而將剩余的棒材捆Ⅰ輸送至推板2.3.3與第一翻板4.3和第二翻板4.4構成V形槽的正上方(如圖27所示);
12)通過升降式拆捆裝置2中的拆捆裝置液壓缸2.4將拆捆臺架2.3升至最高位置(圖28所示位置)后,卸掉鎖緊裝置2.2中注油腔2.2a內(nèi)的壓力,在蝶形彈簧2.2.7的作用下,活塞2.2.6伸出,此時活塞2.2.6的平臺面2.2.6b恰好與拆捆臺架2.3底部接觸;
13)重復步驟5)~12)的動作,直到三捆棒材完成拆捆、散捆作業(yè);
14)隨后重復4)~13)的動作,繼續(xù)其它棒材捆Ⅰ的拆捆、散捆作業(yè)。
[0017]對本發(fā)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發(fā)明中的方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方案,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全文PDF
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pdf
聲明:
“翻板式棒材自動拆捆-散捆系統(tǒng)”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