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金剛石涂層專用高硬硬質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按照質量百分比取材料,其中鈷為7%,碳化鉭為1%,余量為碳化鎢,進行濕磨、干燥、混合、成型、真空燒結,其中燒結溫度為1350℃-1400℃,燒結時長為40分鐘,燒結完成后若還有不合格產品,則進行噴砂處理,然后重新進行成品檢驗,采用上述制備方法后,得到的硬質合金材料硬度大于93HRA,抗彎強度大于1800N/mm,可以與金剛石完美穩(wěn)定結合以加工60HRC以上的合金材料。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鎢鎳無磁硬質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1)先將氧化鉻與鎢粉通過高溫一起碳化;(2)將鎳粉與碳化鉻和碳化鎢粉混合均勻;(3)將上述已混合均勻的混合物加入濕磨機進行濕磨;之后將已磨好的濕料烘干;(4)將上述烘干后的混合物通過干粉壓制成型或注塑成型;(5)將成型后的產品放在石墨板中,通過真空燒結即得。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適合于工業(yè)化生產;通過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產品呈黃色,硬度不會太硬易加工,加工后產品的色澤透亮。
一種鋁基碳化硅高密度封裝半導體復合材料,包含如下步驟:制備SiC復合漿料,首先使用SiC微粉配制得到固含量為30?70%的SiC漿料,然后按照SiC∶Au∶Ag:Pd為(50?60)∶(0.3?0.6)∶1:(0.02?0.05)的質量比加入金粉和銀粉和鈀粉,混合均勻,得到SiC復合漿料;流延成型,對得到的SiC復合漿料除泡混合均勻后,進行流延得到SiC復合流延膜;流延膜素燒,對得到的流延膜進行素燒,得到SiC復合素坯;真空燒結,將SiC符合素坯在真空狀態(tài)下燒結,得到鋁基碳化硅。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通過采用凝膠流延法制備鋁基氮化鋁,工藝簡單,得到的產品成分分布均勻,氣孔率低,半導體性能優(yōu)越,且通過引入金、銀和鈀粉,充分改善燒結性能,進一步降低燒結溫度,節(jié)能環(huán)保。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3D鈦合金球形粉末的制備方法,包括:選取包括以下粉末:Ti 50?54wt%,A1 20?25wt%用離心自蔓延合成法制成初始合金粉末,用顆粒分級器按直徑篩成目標區(qū)和另外兩個區(qū),目標直徑區(qū)留一部分參與終極反應,剩余和另外兩個區(qū)真空燒結球磨后再分離目標區(qū)和其他區(qū),其他區(qū)返回至初始合金粉末合并,目標區(qū)和再分離目標區(qū)的真空熱處理和等離子化制成目標產物。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簡單,產品球形度佳,含氧量低,拉伸強度高,可以根據3D打印原料需求簡單調節(jié)工藝參數制得目標粒度的定制性產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包晶鈦合金粉末的制備方法:將CP鈦粉末和TC4合金粉末分別在真空中用純氬氣洗滌;再將以下所述CP鈦粉末、La和所述TC4合金粉末分別按次序投入真空燒結爐進行熔煉制得合金棒,最后將所述合金棒利用旋轉電極霧化法得到球形粉末。本發(fā)明制得的粉末空心率低,流動性好,適用于3D打印。
本發(fā)明公開了MIM脫脂燒結治具及脫脂燒結工藝,MIM脫脂燒結治具包括:治具本體,治具本體置于待燒結產品的下方,治具本體上形成有一用于對待燒結產品進行支撐的支持部,治具本體通過支持部與待燒結產品進行配合,兩者配合處預留有第一間隙實現產品收縮,治具本體兩側邊與待燒結產品配合處具有第二間隙實現避空;燒結工藝包括如下工序:脫脂擺件、酸脫脂、燒結擺件、燒結和燒結結束,其中酸脫脂包括前沖洗、催化和后沖洗,燒結包括高溫脫脂、真空燒結、分壓燒結、爐冷和強制冷卻。通過上述方式,本發(fā)明可以實現大產品、腔體類產品和結構復雜產品的生產,產品強度得到保證,不會產生裂紋和坍塌,不易變形,成品率高,大大提高市場競爭力。
本發(fā)明屬于高分子粘結劑材料與粉末冶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鈦合金粉末注射成型專用料及其制備方法。僅需要對粗鈦或鈦合金粉末進行表面修飾,使用簡單的層層自組裝技術,將二氧化鈦顆粒和聚電解質引入到現有的粗鈦或鈦合金粉末顆粒表面,制備得到核殼結構的粗鈦或鈦合金粉末顆粒;再通過與高分子粘結劑混煉、粉末注射成型、催化脫脂以及真空燒結制備低成本、低收縮率、低燒結密度以及多孔結構的鈦合金產品。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于提高冷凝效果的真空濾油系統(tǒng),具有油水分離器、真空分離塔、冷凝器及真空泵,所述的油水分離器管路連接有進油泵,油水分離器頂部與真空分離塔頂部管路連接,真空分離塔上部與冷凝器上部管路連接,真空分離塔底部連接有排油泵,冷凝器底部管路連接有儲水器,真空泵連接冷凝器對真空分離塔抽真空處理,所述的冷凝器內部的冷凝管為雙排銅管結構,冷凝管的銅管直徑為12mm。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冷凝器的冷凝管改為雙排銅管結構并加粗銅管直徑,從而提高了冷凝器的冷凝面積,解決了傳統(tǒng)冷凝管管徑小導致冷卻水結垢堵塞的問題,使真空濾油系統(tǒng)在運行過程中更加穩(wěn)定可靠,提高了軋機稀油站潤滑油的凈油除水效率。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變頻式油水分離設備,具有加熱器、真空分離罐、出口泵組、和液體入口管道,液體入口管道接入加熱器,加熱器通過管道與真空分離罐的頂端連接,真空分離罐的尾端與出口泵組連接;真空分離罐的側壁下端連接有補氣管道,真空分離罐的頂端設有排氣管道,排氣管道上從左往右依次設有真空泵、水汽分離器以及換熱器;水汽分離器濾網和換熱器分別與儲水罐連接;所述真空分離罐的底端設有流體出口管道,出口泵組中的出口電機采用變頻控制。出口泵組中的出口電機采用變頻控制,保證罐體中油液位置穩(wěn)定,避免因液位波動而造成電機頻繁啟動,能有效節(jié)約能源;減低真空泵中密封油的水含量,提高真空泵的壽命,提高脫水速度和效率。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合耐磨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耐磨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fā)明首先將廢棄陶瓷、碳化硅等物質進行混合球磨,得到混合粉末,再將純銅熔融后,與鋁、鐵等金屬進行混合加熱,得到混合金屬液體,接著將其與混合粉末進行混合澆鑄,經淬火,加熱升溫、再淬火,得到固體,最后對其進行電暈處理和真空燒結,得到復合耐磨材料。本發(fā)明制備的復合耐磨材料耐磨性能高,摩擦系數為0.2~0.3,體積磨損低于1.95×10?4cm3;且復合耐磨材料基料之間的粘結性較好,提高了其抗沖擊強度,其沖擊強度達到65J/cm2以上。
本發(fā)明涉及材料加工領域,特別是一種硬質合金工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濕磨制粉:稱取16%鈷、0.5%碳化鉻和余量的碳化鎢,球磨72小時;過400目篩,出料沉淀;(2)干燥:將料漿加入混合器中,抽真空,干燥;(3)成型:取上述混料加入到混合器中,再加入成型劑,混合,再進行擠壓,擠壓完畢后進行平頭處理,得到毛坯硬質合金工具;(4)修型;(5)燒結:將硬質合金工具裝進真空燒結爐的爐膛內,抽真空,在1410-1415℃下保持60-65分鐘;出爐即得硬質合金工具產品。本發(fā)明制備的硬質合金工具具有以下特點:高強度,高硬度,適宜惡劣環(huán)境下的穩(wěn)定工作。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鎢鋼陶瓷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取碳化鎢、鎢粉、鎳粉和鈷粉在酒精介質下混合均勻;第二步:將混合物放入濕磨機中進行球磨,球磨的時間為24小時排氣一次,濕磨時間為24小時,混合物過400目篩;第三步:球磨之后,將混合物置于雙螺旋混合器中進行干燥;第四步:將混合物和成型劑加入混合器中,成型劑與混合物的比例為62g/kg,干濕調勻3小時后初步成型,即可卸料;第五步:將初步成型的產品裝入模具內并置于擠壓機內進行擠壓,然后再風干72小時;第六步:將風干后的產品裝入真空燒結爐內,燒結溫度為1300℃-1600℃,保溫60分鐘,冷卻后可得鎢鋼陶瓷硬質合金。本發(fā)明具有高強度、高硬度和耐高溫等特點。
本發(fā)明涉及材料加工領域,特別是一種高溫導電專用硬質合金工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濕磨制粉:稱取99%鎢和1%的碳化鉻,球磨36小時之后過400目篩,出料沉淀;(2)干燥:將料漿加入混合器中,抽真空,通熱水,干燥;(3)成型:將混料和成型劑加入到混合器中,混合20-30分鐘,再進行擠壓,平頭處理,得到毛坯硬質合金工具;(4)修型;(5)燒結:將硬質合金工具裝進真空燒結爐,抽真空,在1450-1465℃下保持60-65分鐘;出爐即得硬質合金工具產品。本發(fā)明制備的高溫導電專用硬質合金工具具有以下特點:密度控制在15.7以上,在通電狀態(tài)保持及良好的合金穩(wěn)定性,且導電率達到工作要求。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鈦合金加工工藝,主要是將海綿鈦加工成毛坯件,該毛坯件的機械加工性能優(yōu)良,可以直接進行鈦棒或鈦絲的生產。本發(fā)明還公開了利用該加工工藝生產鈦棒和鈦絲的方法。本發(fā)明鈦合金加工工藝,包括以下工序:1)壓電極,將海綿鈦通過壓機進行壓電極,形成致密的海綿鈦壓制塊電極;2)真空熔鑄,在1700~1800℃以及-103Pa的條件下,對上述海綿鈦壓制塊電極進行三次真空熔鑄;3)開坯,在1000℃的條件下,通過油壓機開坯,最終壓成正方形坯;4)第一次軋制,在970~980℃的條件下,用軋機初步軋制成圓柱體形狀毛坯;5)第二次軋制,在950℃的條件下,用軋機軋制成毛坯件。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絕緣油凈化裝置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真空分離器。其包括真空罐、可旋轉霧化噴嘴、波形板、閥芯和排氣孔,真空罐內設有可旋轉霧化噴嘴,可旋轉霧化噴嘴下方波形板,真空罐下端設有閥芯,閥芯上設有排氣孔,真空罐上方設有真空泵吸入管,可旋轉霧化噴嘴與進油管固定連接,真空罐下部呈倒傘狀,真空罐下部上設有通孔,真空罐下部兩側設有抽真空管道。這種真空分離器結構簡單,設計新穎,使用方便,實用性強,可以充分凈化絕緣油,凈化效率高,提高了絕緣油的純度和性能,延長了絕緣油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用油設備易損件的損耗程度,減少了故障率,易于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真空燒結爐的連續(xù)化冷卻裝置,涉及燒結爐冷卻技術領域,包括爐體和爐門,爐體的一側通過合頁轉動連接有爐門,爐體的一側通過點焊固定有動力殼,且位于動力殼內通過螺栓分別固定有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爐體內安裝有加熱倉,且位于加熱倉內開設有氣腔和水腔,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轉動冷卻機構;本實用新型是通過轉套轉動,位于轉套內壁上的導液塊將液體卷到爐體內的排液扇位置處并通過通孔進入到排液扇的扇片上,轉動的排液扇將液體撒到整個爐體的一側,對爐壁進行降溫,同時整個電動推桿打開活動板,使得整個液體進入到箱體的表面,加速了箱體內物料的冷卻。
本實用新型屬于硬質合金棒材生產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硬質合金棒材生產用真空燒結爐,包括燒結爐主體,通過安裝架、滑塊和滑軌將風扇設置在燒結爐主體開啟的一端,需要開啟燒結爐主體前,將風扇向外拉動使一號連接頭、二號連接頭對接形成通路使風扇向外送風,然后再將燒結爐主體開啟,此時工作的多個風扇迅速向外擴散燒結爐主體內部流出的高溫,控制工作人員所站位置的溫度,避免燒結爐主體內部高溫迅速擴散對人體造成損傷,提升安全性,提升設備使用體驗;通過設置輔助接料小車的限位機構,起到便于小車限位的作用,使燒結爐主體內部材料更加穩(wěn)定的運送到小車的上端,提升運送穩(wěn)定性,提升安全性。
本發(fā)明多孔鈦涂層添加微量流動氫氣的真空燒結方法涉及的是一種提高鈦粉末顆粒與基體結合強度的添加微量流動氫氣的真空燒結方法。具體方法是在清洗潔凈后的植入物表面采用符合植入物技術要求鈦粉末顆粒放置于植入物表面,作為涂層用粉末,將處理好的植入物移入真空爐中,抽真空至10?2帕以上,升溫燒結,燒結制度為:從室溫升溫至500~600℃,隨后降溫至320~380℃,通入微量流動氫氣使爐內壓力保持在30~60帕,保溫30~80分鐘,打開高真空系統(tǒng),升溫到燒結溫度1000~1400℃,在燒結溫度保溫,再從燒結溫度降溫至室溫,獲得了開放式多孔鈦涂層,取出已燒結鈦珠涂層的植入物,采用蒸餾水、醫(yī)用酒精清洗,包裝即可。
本發(fā)明真空燒結多孔鈦涂層的粉末顆粒氣流磨預處理方法涉及的是一種提高鈦粉末顆粒涂層與基體結合強度的粉末顆粒流化床式氣流磨預處理方法。適用于提高骨科、牙科等植入物性能。真空燒結多孔鈦涂層的粉末顆粒氣流磨預處理方法,首先將待處理的鈦粉末顆粒放入流化床式氣流磨設備中,然后通入4N高純氬氣,使氣流磨設備中氣氛的氧含量低于2000ppm,保持氣流磨中氣壓為0.101MPa,再通入4N高純氫氣至0.105~0.110MPa,打開高壓泵使氣體產生內循環(huán)運動,流化床中氣流以速度為300米/秒~500米/秒氣流磨10分鐘~120分鐘,氣流磨結束后篩選合適粒度的鈦粉末顆粒作為涂層用粉末顆粒備用。
本發(fā)明真空燒結多孔鈦涂層的鈦粉末顆粒行星球磨預處理方法涉及的是一種提高真空燒結鈦合金顆粒涂層與基體結合強度的粉末顆粒行星球磨預處理方法。適用于提高骨科、牙科等植入物性能。真空燒結多孔鈦涂層的鈦粉末顆粒行星球磨預處理方法,通過在鈦粉末顆粒中添加占質量百分比1~3%的氫化鈦顆粒,氫化鈦顆粒粒度小于150微米,然后選擇不銹鋼球,球料比1:2,預抽真空后沖入4N的高純氬氣進行保護,在球磨罐最大運動速度為1.5米/秒到9米/秒的行星球磨設備中球磨1~20小時,球磨結束后篩選合適粒度的鈦粉末顆粒作為涂層用粉末顆粒備用,再采用真空燒結工藝在骨科、牙科等植入物表面獲得了開放式多孔鈦涂層。
本發(fā)明真空燒結多孔鈦涂層的鈦粉末顆粒攪拌球磨預處理方法涉及的是一種提高真空燒結鈦顆粒涂層與基體結合強度的粉末顆粒攪拌球磨預處理方法,是一種開放式多孔鈦涂層的制備方法,適用于提高骨科、牙科等植入物性能。真空燒結多孔鈦涂層的鈦粉末顆粒攪拌球磨預處理方法,采用多孔鈦真空燒結涂層的粉末顆粒攪拌球磨預處理方法,通過首先選擇不銹鋼球,球料比1:2,同時加入攪拌球磨罐,預抽真空至10Pa以下,然后通入4N高純氬氣至0.08MPa,再通入4N高純氫氣至0.09?0.11MPa,以攪拌棒最大運動速度為2米/秒?15米/秒攪拌球磨1?10小時,球磨結束后篩選合適粒度的鈦粉末顆粒作為涂層用粉末顆粒備用;再采用真空燒結工藝在骨科、牙科植入物表面獲得了開放式多孔鈦涂層。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真空熔鑄一體機用鋁液澆口杯,它包括杯體,杯體內具有型腔,型腔的上部為一圓柱體通腔,型腔的中部為一圓錐臺腔,并且圓柱體通腔和圓錐臺腔的小端相銜接。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避免在澆鑄時對鑄型的沖擊過大造成的夾砂,降低鑄件質量的現象,而且能夠收集瞬間噴射而來的鋁液,實現完整和穩(wěn)定的充型。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旋轉型陶瓷進料閥。這種旋轉型陶瓷進料閥,具有固定密封連接的上閥體和下閥體,所述下閥體內設有閥桿,閥桿靠近上閥體一側設有閥板,閥桿內嵌有與閥板相接的彈簧;所述上閥體與閥板相接處設有密封圈;所述上閥體外壁上設有與閥桿連接的轉軸,轉軸上半部連接有擺臂,擺臂與氣動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具有耐磨、抗熱的性能,延長了閥門的使用壽命,適用于火力發(fā)電廠、冶金、醫(yī)藥、化工等各類粉塵、顆粒的輸送系統(tǒng),積灰少,無卡澀,維護簡單,密封性能良好,使用壽命長。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馬桶翻蓋執(zhí)行機構,所述馬桶翻蓋執(zhí)行機構采用步進電機驅動,包括步進電機、齒輪組、中板、下蓋板、上蓋板、角度傳感器、傳動軸、最后一級輸出輪片、軸承、齒輪組件、輸出軸、聯(lián)接線組件、聯(lián)接線;所述角度傳感器介于所述傳動軸和步進電機之間;所述軸承采用無油軸承;所述最后一級輸出輪片上設有旋轉角度限位槽,所述旋轉角度限位槽與中板上設置的限位凸臺配合;所述最后一級輸出輪片采用半邊齒式設計,所述角度傳感器為一個可變電阻,齒輪組件與上蓋板之間設有扭簧,所述齒輪采用粉末冶金雙聯(lián)齒輪,所述中板的材料為尼龍材質。本實用新型解決了馬桶蓋蓋體在打開、關閉的時候程序出錯及在潮濕環(huán)境中易產生腐蝕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輸送系統(tǒng)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化工、石油、發(fā)電、冶金等場所的隔熱隔冷管托,包括保溫材料、卡箍、支撐架和基礎座,卡箍由上卡箍和下卡箍組成,上卡箍和下卡箍通過螺栓緊固保溫材料,支撐架由上底板、立板和筋板組成,基礎座上固定有下底板,上底板上設置有上滑動板,下底板上設置有下滑動板,保溫材料分成二部分,外圈是脫脂木塊保溫材料,內圈是硅酸鋁保溫材料,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隔熱隔冷管托,構思新穎,結構簡單,最大限度的隔絕熱傳遞,節(jié)約能源,減少熱量損失,保溫保冷,滿足供熱供冷兩用需求,從而減少設備投入,提高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輸送系統(tǒng)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化工、石油、發(fā)電、冶金等場所用于支承大型管道的隔熱鞍座管托,包括隔熱保溫箱、安裝在隔熱保溫箱上方支承管道的上鞍座和設置在隔熱保溫箱下方的下底座,隔熱保溫箱底面設有上滑動板,下底座上設有下滑動板,上、下滑動板滑動連接,隔熱保溫箱內具有下部的高密度聚氨酯保溫層和上部的硅酸鋁保溫層,上鞍座固定安裝在隔熱保溫箱上部的軟質保溫層上,本實用新型的隔熱鞍座管托,構思新穎,結構簡單,節(jié)約材料成本,方便運輸和安裝,最大限度的隔絕了傳遞,節(jié)約能源,減少熱量損失,使用壽命長。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常州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