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包括輥軸和輥體,所述輥體轉動設置在所述輥軸上,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輥軸的軸向上,所述輥體的直徑從中間向兩邊逐漸變小,所述輥體包括多個輥單元,多個所述輥單元間隔設置在所述輥軸上,所述輥單元包括分輥體和成對設置的軸承組,所述分輥體和所述輥軸之間設置有所述軸承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輥體內部設置有安裝腔,所述分輥體和所述輥軸之間還設置有密封件和軸向限位組件,所述軸承組、所述密封件和所述軸向限位組件位于所述安裝腔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組的外側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側端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側端設置有所述軸向限位組件。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中至少一個為迷宮式密封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設置為迷宮式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側端設置有防塵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體設置為鼓型輥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型輥體包括第一輥單元、第二輥單元和第三輥單元,所述第二輥單元安裝在所述輥軸的中部,所述第一輥單元和第三輥單元分別位于所述第二輥單元的兩側。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輥單元的所述分輥體內設置有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之間設置有固定在所述輥軸上的間隔套。
說明書: 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帶式輸送機技術裝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設置在管狀帶式輸送機上的低摩擦鼓型輥。
背景技術
管狀帶式輸送機是一種新型的環(huán)保帶式輸送機,它包括頭部過渡段、機身段和尾部過渡段。頭尾過渡段是管狀帶式輸送機的最關鍵部位,它是管狀帶式輸送機由圓管狀逐漸過渡到平直狀的一段過渡長度。
在管狀帶式輸送機過渡段中,輸送帶是由圓管狀逐漸過渡到平直狀,中間必須有托輥支撐,而普通的托輥都是圓柱形的,無法跟輸送帶完全接觸,跟輸送帶接觸的部位線速度不一致,導致托輥對輸送帶的阻力增大,容易割傷輸送帶,降低輸送帶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能解決輸送帶運行支撐線速度不同的問題,減小了托輥對膠帶的損害,延長了輸送帶的使用壽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包括輥軸和輥體,所述輥體轉動設置在所述輥軸上,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輥軸的軸向上,所述輥體的直徑從中間向兩邊逐漸變小,所述輥體包括多個輥單元,多個所述輥單元間隔設置在所述輥軸上,所述輥單元包括分輥體和成對設置的軸承組,所述分輥體和所述輥軸之間設置有所述軸承組。
優(yōu)選的,所述分輥體內部設置有安裝腔,所述分輥體和所述輥軸之間還設置有密封件和軸向限位組件,所述軸承組、所述密封件和所述軸向限位組件位于所述安裝腔內。
優(yōu)選的,所述軸承組的外側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側端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側端設置有所述軸向限位組件。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中至少一個為迷宮式密封圈。
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密封圈設置為迷宮式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側端設置有防塵板。
優(yōu)選的,所述輥體設置為鼓型輥體。
優(yōu)選的,所述鼓型輥體包括第一輥單元、第二輥單元和第三輥單元,所述第二輥單元安裝在所述輥軸的中部,所述第一輥單元和第三輥單元分別位于所述第二輥單元的兩側。
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輥單元的所述分輥體內設置有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之間設置有固定在所述輥軸上的間隔套。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包括輥軸和輥體,沿輥軸的軸向上,輥體的直徑從中間向兩邊逐漸變小,輥體包括間隔設置在輥軸上的多個輥單元,多個輥單元是分別獨立旋轉的,每個分輥體的線速度不同,減小了輥體對輸送膠帶的摩擦,延長了輸送膠帶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低摩擦輥總成用于管狀帶式輸送機上的截面示意圖一;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低摩擦輥總成用于管狀帶式輸送機上的截面示意圖二;
圖中:1-輥軸,2-輥體,21-輥單元,210-分輥體,211-軸承組,211a-第一軸承,211b-第二軸承,212-密封件,212a-第一密封圈,212b-第二密封圈,C-管狀膠帶,A-支撐架,B-支撐架,D-低摩擦輥總成,23-防塵板,210a-第一輥單元,210b-第二輥單元,210c-第三輥單元,3-間隔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為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如圖1至圖3所示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包括輥軸1和輥體2,輥體2轉動設置在輥軸1上,沿輥軸的軸向上,輥體2的直徑從中間向兩邊逐漸變小,輥體2包括多個輥單元21,多個輥單元21間隔設置在輥軸1上,輥單元包括分輥體210和成對設置的軸承組211,分輥體210和輥軸1之間設置有軸承組211。上述的多個輥單元21是分別獨立旋轉的,每個分輥體210的線速度不同,減小了輥體對輸送膠帶的摩擦,延長了輸送帶的使用壽命。
分輥體210內部設置有安裝腔,分輥體210和輥軸1之間還設置有密封件212和軸向限位組件,軸承組211、密封件212和軸向限位組件位于安裝腔內。軸承組的外側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密封圈212a和第二密封圈212b,第一密封圈212a的外側端和第二密封圈212b的外側端設置有軸向限位組件。第一密封圈212a和第二密封圈212b中至少一個為迷宮式密封圈。軸向限位組件可以設置為擋圈、擋環(huán)或者是分輥體210的安裝腔向內凸起形成的擋臺。
如圖2和圖3所示,由于低摩擦輥總成是用于管狀膠帶C在反轉時承托管狀膠帶C的盛料面,運料后,管狀膠帶C的盛料面殘留有料渣和水分,料渣和水分隨著膠帶在低摩擦輥總成運動掉落,沿低摩擦輥總成的高位端進入流入低位端,因此,需要將位于高位端處的輥體端密封嚴密,從而采用宮式密封圈,圖2和圖3中,低摩擦輥總成安裝在支撐架A支撐架B上,低摩擦輥總成其左側為低位端,右側為高位端,因此在輥單元21的右側端(第二密封圈212b)采用迷宮式密封,第一密封圈212a采用普通的密封圈即可,這樣既可以保證密封性又能節(jié)約成本。
為進一步防止料渣或灰塵進入分輥體210的內腔,在第一密封圈212a的外側端設置有防塵板23。
如圖1所示,輥體1優(yōu)選設置為鼓型輥體。鼓型輥體包括第一輥單元210a、第二輥單元210b和第三輥單元210c,第二輥單元210b安裝在輥軸的中部,第一輥單元210a和第三輥單元210c分別位于第二輥單元210b的兩側。
上述的三個輥單元的軸承組都包括成對的兩個軸承,即第一軸承211a和第二軸承211b,其中,第二輥單元210b的分輥體內的第一軸承211a和第二軸承211b之間設置有固定在輥軸上的間隔套3,間隔套3的作用是軸向限位第一軸承211a和第二軸承211b,防止第一軸承211a和第二軸承211b軸向上攛動,并且保證兩個軸承之間的軸向距離。間隔套3可以是和輥軸1分體設置的結構,也可以是將輥軸加工成臺階軸,輥軸1上的臺階充當間隔套3。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一切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原理、結構和方法,所做出的種種改進,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管狀帶式輸送機用低摩擦輥總成”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