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指合成石材的加工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塊狀人造崗石吊具,包括夾固模塊,所述夾固模塊固定連接有吊起模塊,所述夾固模塊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兩端分別通過軸桿轉動連接有轉動桿一與轉動桿二,兩個所述轉動桿二位于兩個轉動桿一之間。通過卡塊固定連接有彈簧,在彈簧的作用下,卡塊可以卡進卡槽,固定轉動桿一與轉動桿二的位置,這時夾板可以處在人造崗石的兩側,便于后續(xù)對人造崗石的夾起,可以將吊鉤勾住拉線與U型塊,拉線將會拉動卡塊,使卡塊脫離卡槽,這時吊起夾具,夾板將會夾住人造崗石,從而將人造崗石吊起,操作簡單,使用較為方便。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指合成石材的加工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人造崗石切割用防分裂束縛裝置,包括夾持機構,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夾板,其中一個夾板的兩端均固連有螺紋桿,兩個所述螺紋桿的一端分別貫穿另一個夾板的一端。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夾持機構的設置,使兩個夾板沿切割縫隙方向相互靠近夾緊石板,增加夾板與石板之間的摩擦力,通過緩沖層的設置,減少石板之間的震動,減少石板向兩側晃動的幅度,通過防裂機構的設置,使位于同一絲桿上的兩個夾塊相互靠攏,并分別貼合于石板的相鄰側壁,防止石板向兩側擴張裂開。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指合成石材的加工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人造崗石切割拉鋸用送料車,包括地平車和連接塊,所述地平車的一短側中部開設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內腔壁中部開設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的中部固連有固定桿。通過在弧形塊的外壁等距固連有多個正鋸齒,并在固定軸的外壁轉動套接有卡塊,卡塊的內壁背離固定軸的一端固連有反鋸齒,當正鋸齒和反鋸齒卡接,第一夾塊也就和第二夾塊將牽引環(huán)固定住了,并且通過使用伸縮桿和收納桿代替繩索,有效降低了地平車慣性移動的距離,吊機不需要再做大范圍調整即可工作,增加了崗石制作的整個流程速度,提高廠家的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指合成石材的加工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人造崗石板體擺渡車,包括支撐模塊,所述支撐模塊包括匚型板,所述匚型板的兩個支腳的底面兩端均固連有抬升模塊,所述抬升模塊包括雙向絲桿,且位于匚型板同一支腳下的兩個雙向絲桿之間固連。通過抬升模塊的設置,調整匚型板的高度,實現(xiàn)對崗石板體及其放置架的抬升和轉移,通過驅動裝置的設置,實現(xiàn)抬升匚型板及四個抬升模塊的同步升降,便于匚型板的高度調節(jié),便于使用,通過固定環(huán)和把手的設置,便于移動該人造崗石板體擺渡車,同時當承載重量較重時,便于牽引車對人造崗石板體擺渡車進行牽引,便于崗石板體的移動轉運。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指合成石材的加工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人造崗石板體裝箱吊具,包括吊裝模塊、移動模塊和調節(jié)模塊,所述吊裝模塊包括U型吊臂,所述U型吊臂的一端側壁固連有齒板,所述移動模塊包括移動框。通過錐齒輪一、錐齒輪二和半圓桿的設置,實現(xiàn)調整移動框在U型吊臂上的水平位移,從而調整人造崗石的水平位置,通過移動板、移動錐齒輪和環(huán)形吊臂上的錐齒板的設置,實現(xiàn)調整環(huán)形吊臂的角度,從而實現(xiàn)對人造崗石的擺放角度的調整,通過卡塊和移動板的設置,實現(xiàn)調整人造崗石水平位置與調整擺放角度的切換,便于車廂內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和調整,便于對人造崗石的擺放,提高人造崗石的裝箱效率。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指合成石材的加工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人造崗石切割鋸噴淋冷卻降溫裝置,包括調節(jié)機構和降溫機構,所述調節(jié)機構包括底板和支撐柱,所述底板頂面一端的兩側均固連有支撐柱,兩個支撐柱之間設置有降溫機構,所述降溫機構包括連接板和中空軸。通過在支撐柱的內側壁中部開設有滑槽,卡塊在卡槽內滑動連接,當卡塊與限位塊相接觸,卡塊在限位塊的作用下帶動中空軸轉動,噴管也就與固定塊分離,噴管噴出水流為鋸片的兩面降溫,避免鋸片溫度過高,同時噴管處的水將切割時產生的碎屑沖走,保證切割位置的干凈整潔,濺射的水滴還能將空氣中由切割產生的粉塵吸附,提高切割加工處的空氣質量。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酸酐接枝農業(yè)廢棄物馬蹄皮制備重金屬Cd2+吸附劑的方法及其處理效果,屬于環(huán)保領域,以馬蹄皮為初始原料。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取一定量風干破碎后的馬蹄皮,依次經(jīng)異丙醇和堿溶液按照1:1.4~2.3和1:0.04~0.1的質量比例進行攪拌混合反應12~24小時;將以上固體產物經(jīng)過水洗干燥,然后在有吡啶試劑的錐形瓶中按1:3~6的比例和酸酐在90~120℃下回流反應12~24小時,洗滌烘干破碎篩分后可得到吸附材料。本發(fā)明的吸附材料具備較好的重金屬Cd2+吸附能力。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固碳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原料進行干濕度調節(jié);加入微生物菌種進行攪拌,使微生物與原料充分均勻接觸;用機械將攪拌好的原料做成園錐柱,頂部做成水池狀;用三防布覆蓋,底部用泥土壓實密封,并加水壓頂部使布和原料充分接觸,具有冷凝發(fā)酵產生的氣體和防止氣體泄漏作用;密封保持6個月以上使發(fā)酵產生的二氧化碳被轉化成對環(huán)境友好的腐殖酸類物質,堆體溫度下降接近常溫即可用于土壤改良。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優(yōu)點在于:充分有效的對動植物固體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了碳的排放和環(huán)境污染;經(jīng)長期發(fā)酵的產品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成為安全的功能性肥料,適用性好,價格低廉且更加環(huán)保,便于推廣。
一種磷石膏膩子粉,磷石膏是磷酸生產過程中的固體廢棄物,由于其中含有多種有毒的污染物質,將其長期堆放會對場地周圍造成嚴重的污染,通過對磷石膏預先無害化處理,清除雜質和有害物質后,以此為基材,配制附加值較高的磷石膏建筑膩子,是磷石膏資源化的新途徑。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熱塑型玻璃樹脂制備方法,首先在容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脂10?15份、甲基丙烯酸丁脂8?10份、氯化聚丙烯樹脂45?50份和硅烷偶聯(lián)劑4?8份,熔化后且在氮氣保護下密封攪拌至溶解狀態(tài),然后在所述容器中加入誘發(fā)劑,所述誘發(fā)劑包括過氧化氫異丙苯1?2份,并在100°至200°范圍內保溫20?30分鐘;再在所述容器中加入由溶聚丁苯橡膠和苯乙烯組成的混合體30?40份,鏈轉移劑1?3份,所述容器中固體質量占固體和液體質量總和的百分比不低于百分之五十,方法為一步連續(xù)工藝,在一定溫度和誘發(fā)劑的作用下,進行自由基接枝聚合反應生產工藝簡潔,工藝流程短,無水洗過程,產生廢水少,產品純度高。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指合成石材的加工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人造崗石表面磨光裝置,包括輸送模塊、打磨模塊和升降模塊,所述輸送模塊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固定架,且兩個固定架之間安裝有輸送帶,所述打磨模塊位于輸送模塊的上方,所述打磨模塊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四個頂角均固連有套筒,所述固定架的頂面兩端均固連有固定桿。通過粗磨輪、細磨輪和精磨輪的設置對石料進行逐級打磨,通過螺紋套與螺紋桿的設置,調整支撐架的高度,從而實現(xiàn)對不同厚度的石料進行打磨,通過分水板的設置,隨石料前進掃落廢屑顆粒,避免上一級打磨后的廢屑顆粒進入下一級打磨過程,從而劃傷石料表面,有效提升打磨效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VOC大氣處理的液態(tài)過濾裝置,包括處理池,所述處理池內設置有集塵斗,且處理池上固定安裝有進氣管和出氣管,所述處理池上設置有進液口,且集塵斗上設置有出液口,所述處理池內固定安裝有隔板,且隔板上固定安裝有擋板,所述隔板上固定安裝有第一濾網(wǎng),且處理池內轉動安裝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上固定安裝有旋槳,設置有用于預凈化的處理池,從進液口通入處理液,將VOC廢氣通入,廢氣中的固體雜質被第一濾網(wǎng)和隔板阻擋,進入隔板的下方,固體雜質沉降入集塵斗中,VOC氣體則與處理液發(fā)生反應,進行了廢氣初步的過濾和吸收,減輕主處理裝置的壓力,提高整體的凈化率,減少所需成本。
本發(fā)明涉及固廢資源化及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閉孔率免燒多孔陶粒的制備方法,采用發(fā)泡劑和促進發(fā)泡劑分解的無機物實現(xiàn)逐級造粒和逐級造孔,促使陶粒內核快速、均勻、徹底造孔,提升孔隙率;然后,以多孔內核和造粒混合料繼續(xù)造粒,在多孔內核上形成包裹層,將多孔內核的制備及其包裹一步完成,得到具有“多孔內核+包裹殼層”結構的陶粒。首先,原料可利用建筑垃圾、尾礦、粉煤灰等礦物性固體廢棄物,實現(xiàn)固廢資源化;其次,孔隙率高,保溫隔熱性能好;最后,內核和包裹過程在造粒時一步完成,簡化工藝,降低制備成本。
本發(fā)明涉及固廢資源化及材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孔結構高度連通的高孔隙率免燒陶粒的制備方法,采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發(fā)泡劑造孔,并在蒸汽養(yǎng)護過程中控制發(fā)泡劑的分解行為,實現(xiàn)后一級孔在前一級孔的基礎上形成、長大。首先可以利用建筑垃圾、尾礦、粉煤灰等礦物性固體廢棄物制備孔結構高度連通的高孔隙率免燒多孔陶粒,實現(xiàn)固廢資源化,較少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其次,本發(fā)明通過控制不同發(fā)泡劑的熱分解行為,使得不同發(fā)泡劑的造孔過程逐級實現(xiàn),提高了孔結構的連通性,進而有效提升免燒多孔陶粒的孔隙率。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有機磷廢水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將有機磷廢水經(jīng)微濾膜過濾,以去除固體雜質、膠體顆粒和懸浮顆粒;(2)將除雜后的有機磷廢水經(jīng)納濾膜和反滲透膜組成的膜分離裝置分離濃縮,得到濃縮液和清液;(3)將步驟(2)所得的濃縮液進行無機磷化處理,使?jié)饪s液中的有機磷轉化為無機磷鹽;(4)往無機磷化處理的濃縮液中加入銨鹽和鎂鹽,使無機磷鹽發(fā)生鳥糞石沉淀反應,分離出上清液,完成有機磷廢水處理。該有機磷廢水處理工藝具有效率高、效果好、技術適用、經(jīng)濟可行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針對廢氣處理管道內壁的智能除雜裝置,包括機殼,所述機殼內部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左側上部設置有金屬塊,所述金屬塊上部滑動連接有金屬球,所述金屬球上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長桿,所述第一長桿左側滑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遠離第一長桿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擋塊。該針對廢氣處理管道內壁的智能除雜裝置,滑塊通過第三長桿帶動固定塊滑動,當清掃頭受到機殼內壁擠壓時,第三推桿帶動活動觸點與固定觸點相接觸,使電流變體溶液變?yōu)楣腆w,固定第三擋塊在槽口內的位置,從而轉軸通過第一長板帶動清掃頭對管道內壁進行清理,因此該裝置智能化地控制滑塊滑動,從而達到除雜的效果。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人造崗石廢渣合成甲酸鈣的方法,用稍過量的甲酸溶液與人造崗石廢渣反應去除固化不飽和樹脂及其它固體雜質,再加入硫化物沉淀劑去除鐵系染料,濃縮結晶后可以獲得甲酸鈣。該方法所用原料為人造崗石廢渣,為人造崗石企業(yè)的廢棄物,制備工藝簡單,適宜工業(yè)化生產,且合成的甲酸鈣是按照一定的晶形逐漸生長成型,呈八面體狀。
本發(fā)明涉及建材制備領域,提供了一種廢棄人造崗石制石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向去除有機樹脂的人造崗石粉中加入質量濃度為25%~32%的硝酸溶液中反應40~200min后過濾得第一溶液和第一濾渣,廢棄人造崗石粉與硝酸溶液的質量比為1:37~47.5;向第一溶液中加入碳酸鈉固體反應35~150min后過濾得第二溶液和第二濾渣,碳酸鈉固體與人造崗石粉的質量比為1:1.64~1.93;將第二濾渣置于900℃~1100℃的高溫中燒制2~4h,得成品石灰。該方法能有效實現(xiàn)資源回收利用且制得的石灰品質好。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實施上述方法的廢棄人造崗石制石灰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結構簡單,能有效實現(xiàn)資源節(jié)約。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人造崗石廢渣制備納米碳酸鈣的方法,用稍過量的鹽酸溶液與人造崗石廢渣反應去除固化不飽和樹脂及其它固體雜質,再加入硫化物沉淀劑去除鐵系染料,然后加入吐溫?80和硬脂酸,作為油相,用碳酸鈉溶液作為水相,采用微乳液法制備納米碳酸鈣。該方法所用原料為人造崗石廢渣,為人造崗石企業(yè)的廢棄物,制備工藝簡單,適宜工業(yè)化生產,且制備的納米碳酸鈣平均粒徑在300?400nm左右。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利用食用菌廢菌棒生產地衣芽孢桿菌菌肥的方法,步驟如下:以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licheniformis)為菌種,以LB液體培養(yǎng)基為液體菌種用培養(yǎng)基,制備生產用液體菌種;以食用菌廢菌棒與麩皮或蔗渣或糖蜜混合后作為制備菌肥生產的固體基礎培養(yǎng)基,分裝于發(fā)酵罐中,滅菌后,接種液體菌種,30~35℃恒溫下發(fā)酵30~72h,制備地衣芽孢桿菌固體發(fā)酵產物,發(fā)酵結束后將其拌勻,即得地衣芽孢桿菌菌肥。本發(fā)明采用固態(tài)發(fā)酵方式,利用食用菌廢菌棒含有豐富的菌體蛋白、多種代謝產物,作為固態(tài)發(fā)酵培養(yǎng)基成份之一,即可為菌株發(fā)酵提供所需養(yǎng)分,降低生產成本,又可降低農副產品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提高地衣芽孢桿菌活菌數(shù)含量,提高肥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化學化工廢液凈化處理裝置,包括沉淀筒,凈化筒和攪拌葉;所述沉淀筒和凈化筒過盈插接在外殼內部的安裝槽內;所述攪拌葉的攪拌桿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電機的轉桿一端。該裝置的沉淀筒內部的固體廢料會沉積到沉淀筒底部的邊緣位置,當攪拌葉工作時,內部液體產生離心力將固體廢料甩至沉淀筒邊緣,并將濾網(wǎng)頂部的殘余固體廢料攪拌撥出濾網(wǎng)頂部,解決了現(xiàn)有廢水處理裝置在抽水時廢水內的固體廢料容易在抽水口出堆積堵塞的問題,該裝置凈化蓋擰出后,可直接將活性炭盒從凈化筒內提出進行更換和維修,解決了現(xiàn)有廢水處理裝置內部的凈化部件更換維修步驟繁瑣的問題。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固體熱塑型玻璃樹脂的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在容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脂7?10份、甲基丙烯酸丁脂4?6份、氯化聚丙烯樹脂35?45份和硅烷偶聯(lián)劑5?7份,熔化后且在氮氣保護下密封攪拌至溶解狀態(tài);然后,在所述容器中加入改性劑,所述改性劑氧化聚乙烯6?8份,并在200°至250°范圍內保溫10?15分鐘;本方法為一步連續(xù)工藝,在一定溫度和改性劑的作用下,進行自由基接枝聚合反應生產的同時對產品的韌性進行改進,工藝簡潔,工藝流程短,無水洗過程,產生廢水少,產品韌性好。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西賀州有色金屬固/危廢處置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