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鋁合金板帶材及其制備方法。以質量百分比計,該鋁合金板帶材包括以下元素:4.5~7.5%的Mg元素、0.08~0.18%的Fe元素、0.02~0.06%的Si元素、0.1~0.6%的Mn元素和0.01~0.06%的Ti元素,不可避免的雜質總和≤0.15%,余量為Al元素;鋁合金板帶材的抗拉強度≥330MPa,鋁合金板帶材的屈服強度≥230MPa,鋁合金板帶材的伸長率≥12%;鋁合金板帶材經(jīng)90°和180°折彎不開裂。本發(fā)明的鋁合金板帶材具有優(yōu)異的強度和成形性能,能夠滿足手機、平板中板等對鋁合金材料強度和成形性能的技術要求。
現(xiàn)有的鈦合金在進行鈍化操作時,為保證鈦合金穩(wěn)定性需要將其安置在支架上,以便進行鈍化浸泡,然而鈦合金與支架之間的接觸位置固定,進而在鈍化浸泡時容易造成鈦合金鈍化不完全,影響鈦合金加工質量。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鈦合金加工用的鈍化裝置,旨在解決背景技術中現(xiàn)有的鈦合金在進行鈍化操作時需要對其將其安置在支架上,導致鈦合金與支架之間的接觸位置固定,進而在鈍化浸泡時容易造成鈦合金鈍化不完全,影響鈦合金加工質量的技術問題。
集成電路技術作為一個國家國民經(jīng)濟和國防建設的戰(zhàn)略核心,一直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作為電子信息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封裝銅合金在集成電路中起著支撐芯片、傳遞信號、散失集成電路工作時產(chǎn)生的熱量的重要作用。目前已開發(fā)出的電子封裝銅合金有Cu-Ni-Si、Cu-Fe、Cu-Fe-P、Cu-Cr-Zr、Cu-Ag 等。但是我國在Cu-Cr-Zr 和Cu-Ni-Si 合金研制中與國外相比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且大量依賴進口。
本實用新型屬于旋振篩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氧化鉻粉末用旋振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過減震組與驅動組相連,驅動組上表面設置有下部篩框,下部篩框一側設置有下出料口,下部篩框的上表面設置有不少于一個上部篩框,上部篩框一側開設有上出料口,上部篩框的上表面設置有篩蓋,篩蓋的上表面設置有進料口,篩蓋內(nèi)部設置有第二導流斗,上部篩框內(nèi)部設置有過濾網(wǎng),過濾網(wǎng)的上方設置有螺旋導流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能夠防止粉末落在濾網(wǎng)上向外塌落的現(xiàn)象,減少未篩分的粉末從出料口排出,并增加粉末在濾網(wǎng)上的時間,從而提高篩分效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洛陽有色金屬合金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nèi)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nèi)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