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硫酸煅燒處理鋰云母并制取碳酸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鋰云母粉碎至150目左右,鋰云母與濃硫酸按一定比例在高溫下投入到反應裝置中反應,反應一段時間;將反應后的漿料放入窯爐中進行干燥焙燒;焙燒后的物料直接在一定溫度下加水浸??;浸取后的漿料經過冷卻結晶、離心分離、中和除雜、蒸發(fā)濃縮、沉鋰生產工藝制備電池級碳酸鋰及工業(yè)級碳酸鋰。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該工藝比現(xiàn)有工藝石膏副產品能減少25%以上,碳酸鋰總回收率略有提高,碳酸鋰的各指標均能達到國家標準;中和除雜石膏中L?i2O含量由之前的0.7?1.0%降低為0.2?0.4%,且生產控制較穩(wěn)定,車間碳酸鋰的回收率提高了5%以上。
本發(fā)明公布了一種高硬度高強度WC?Co基硬質合金,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數(shù)算的原料:80?90份WC粉末,5?15份Co粉末,0.5?3份添加劑;所述添加劑由金屬碳化物和金屬氮化物組成;該硬質合金的抗彎強度高達4810N/mm2,硬度高達94.5HRa,本發(fā)明還公開了該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采用0.8μm及以下的原料進行多階段燒成制備該硬質合金,采用的添加劑有效抑制合金燒結生長中聚晶的形成,從而實現(xiàn)硬質合金的高硬度高強度性能,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采用該硬質合金制得的切削工具由于其強度和硬度的增加,改善了耐缺損性,明顯增加了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涉及硬質合金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球齒硬質合金模具制備方法,準備若干鋼材,鋼材經車削、淬火、回火、噴砂、二次車削得到第一輔助上沖頭、第二輔助上沖頭、輔助下沖頭、輔助模體,將輔助下沖頭、輔助模體與壓機配合,往模腔內填充碳化鎢鈷粉,然后通過壓機分別將第一輔助上沖頭及第二輔助上沖頭壓入該模腔,得到粗型上沖頭及粗型下沖頭;準備若干鋼材,將其車削成底座,并經淬火、回火、噴砂處理,將其與粗型上沖頭及粗型下沖頭焊接,對其側表面進行車削—磨削處理,然后利用電火花加工,最后得到成品上沖頭、成品下沖頭;選取鋼材,將其車削成粗型模體,對粗型模體的內腔熱鑲入合金層,最后對合金層線切割加工得到成品模體。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強度的耐磨無磁硬質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包括無磁不銹鋼和無磁硬質粉末層,無磁不銹鋼外表面通過等離子熱噴涂與無磁硬質粉末層固定連接。本無磁硬質合金通過無磁硬質合金粉涂在與物理磁性能上低于目前市場上無磁不銹鋼,用該方法制備的粉末粘結相與硬質相分布較為均勻,團聚密度高,流動性好,可滿足離子熱噴涂工藝的要求;使用該粉末可制備出涂層致密、結合強度高的無磁硬質合金涂層解決了大體積的WC?Ni系無磁硬質合金模具由于模具體積大,模具內外的碳含量不易控制的均勻,在實際生產中,粘結相元素擴散等因素難以控制,從而導致生產困難的問題。
本發(fā)明公開了從鋰云母原料中除氟的方法,采用酸浸除氟、或酸浸和中和除氟方法;所述酸浸除氟是將鋰云母粉和濃度為20~60wt%的硫酸溶液,按固、液質量比1:3~5,于60~150℃溫度下反應6~9h,生成的氫氟酸抽真空分離;所述的酸浸和中和除氟是經酸浸除氟后的混合溶液再進行中和除氟。該方法具有工藝條件溫和,設備利用率高,能耗低,鋰云母原料中金屬回收率高,生產成本低,環(huán)保三廢排放小。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利用鉭鈮尾礦鋰云母制備碳酸鋰獲得副產物石膏的方法。采用在鋰云母原料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的酸浸和中和除氟的方法。其特征是將鋰云母粉粉碎至200目左右,與濃度為30%~70%硫酸溶液按固液質量比1∶2~8比例投入反應裝置進行酸浸除氟反應3~10小時,反應溫度60~200℃;反應完畢,生成的氫氟酸抽真空分離,得固、液混合溶液,過濾除渣得母液1,中和除氟是于固、液混合液中加入抽真空分離出的氫氟酸溶液相當?shù)乃?再加入氫氧化鈣,控制溶液中pH為5~7,過濾得到高純度的石膏。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利用鉭鈮尾礦鋰云母制備碳酸鋰除氟的新方法。采用在鋰云母原料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的酸浸和中和除氟的方法。其特征是將鋰云母粉粉碎至200目左右,與濃度為30%~70%硫酸溶液按固液質量比1∶2~8比例投入反應裝置進行酸浸除氟反應3~10小時,反應溫度60~200℃;反應完畢,生成的氫氟酸抽真空分離,得固、液混合溶液,過濾除渣得母液1,中和除氟是于固、液混合液中加入抽真空分離出的氫氟酸溶液相當?shù)乃?再加入氫氧化鈣,控制溶液中pH為9~12。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西宜春有色金屬真空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