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fā)明涉及導電漿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
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2.導電劑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輔助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有著傳輸離子和電子的功能,是鋰離子電池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使用的導電劑為納米
碳纖維、導電炭黑、碳納米管、
石墨烯等。導電炭黑屬于顆粒狀導電劑,一般是點對點的接觸方式,單獨使用時添加量大,構建導電網絡困難。納米碳纖維、碳納米管屬于纖維導電劑,添加量少,導電性能優(yōu)異。
3.碳納米管一般直徑在50nm以下,具有非常大的長徑比,但是在微觀下團聚嚴重,使用時必須進行研磨將碳納米管單根打斷來打開團聚體,制備成長度<2μm分散好的導電漿料使用,但是短的碳納米管在使用時仍然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面在鋰離子
電池材料漿料中會包覆在活性材料表面,在進行大倍率放電的過程中材料會發(fā)生膨脹,導電網絡會出現斷裂,倍率和循環(huán)性能會出現跳水現象,另一方面由于碳納米管大的比表面積,在制作導電漿料使用時,由于碳納米管之間的靜電作用,碳納米管會出現團聚,從而出現較大的粘度反升現象,造成鋰離子電池勻漿過程中分散困難。
4.納米碳纖維直徑一般在50~200nm,比表面積較小,分散比較容易,在分散時無需打斷納米碳纖維的長度即可完成分散,纖維長度可以達到6μm以上,在構建導電網絡時能夠起到長程導電的作用,在鋰離子電池使用過程中,長的導電劑能夠在大倍率或者循環(huán)過程中依然能夠維持導電網絡,不會出現循環(huán)跳水問題,但是納米碳纖維直徑較粗,在小導電網絡搭建時,不具備優(yōu)勢。
5.公開號為cn 108735344 a的發(fā)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碳纖維/碳納米管復合導電漿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導電漿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組分:40~60份導電材料、20~30份有機溶劑、0.1~0.5份分散劑、0.2~0.8份偶聯(lián)劑、10~15份去離子水,其中,所述導電材料為碳纖維和碳納米管的混合粉料。該復合導電漿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按比例稱取原材料,將導電材料置于球磨機中球磨;步驟2):將經步驟1)處理的導電材料置于攪拌釜中,向其中添加有機溶劑,水浴加熱并攪拌均勻,得到第一混合溶液;步驟3):將步驟2)所述第一混合溶液轉移至高速攪拌機中,向其中添加分散劑、偶聯(lián)劑和去離子水,1500~2000r/min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得到第二混合溶液;步驟4):將步驟3)所述第二混合溶液置于三輥研磨機中,研磨至精細度<15μm,出料,即得所述碳纖維/碳納米管復合導電漿料,該復合導電漿料主要是涂料配方,不能用于鋰離子電池,其中所用的有機溶劑不能作為鋰離子電池使用,該導電漿料使用的是微米級的碳纖維,如果將其用于制作鋰離子電池,則不能顯示其性能,同時該專利使用的場景主要針對市用銀漿,為涂料行業(yè)。
技術實現要素:
6.為了實現在大倍率、長循環(huán)下依然能夠維持導電網絡,同時解決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粘度容易反彈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利用碳納米管、納米碳纖維二者的特性,制備的漿料粘度穩(wěn)定,存儲時間長,導電性能優(yōu)異,方便鋰離子電池勻漿過程中的使用,有利于后期鋰離子電池性能的發(fā)揮。
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8.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的制作過程如下:
9.將導電劑、分散劑、降粘劑和溶劑,通過分散設備制成導電漿料;所述導電劑由碳納米管和納米碳纖維組成。所述導電漿料中導電劑、分散劑、降粘劑和溶劑各組分的重量比為(2~15):(0.75~4):(0.02~0.2):(80.8~97.23);其中碳納米管占導電劑的重量比為25~90%、納米碳纖維占導電劑的重量比為10~75%;
10.所述碳納米管的直徑為2~50nm,長度為5~300μm,比表面積為50~800m2/g。
11.納米碳纖維的直徑為50~200nm,長度為5~50μm,比表面積為10~100m2/g。
12.所述碳納米管為團聚碳納米管、陣列碳納米管、羥基碳納米管、羧基化碳納米管、單壁碳納米管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13.碳納米管可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制備出來的碳納米管采用酸洗的方法進行提純,所用的酸為鹽酸、硫酸或者硝酸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在30~100℃下進行氧化提純,用fe、co、ni等催化劑溶解,經過清洗,干燥制得碳納米管作為導電劑原料之一使用。
14.納米碳纖維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具體的,采用二茂鐵、二茂鎳、二茂鈷中的一種或兩種作為催化劑,碳源采用乙醇、丙醇、正己烷、二甲苯、甲苯中的一種或以上,提純工藝采用高溫石墨化提純,提純溫度在2800℃以上,最優(yōu)的為3000℃,保溫時間為2h以上,最優(yōu)的為10h以上,提純后的納米碳纖維為作為導電劑原料之一使用。
15.所述分散劑為陰離子分散劑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鈉,陽離子分散劑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銨、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銨,或非離子分散劑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纖維素鈉、聚四氟乙烯、聚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16.所述降粘劑為無水哌嗪、氫氧化鉀、氫氧化納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17.所述溶劑為n
?
甲基吡咯烷酮、去離子水、n
?
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種。
18.所述分散設備為研磨機、均質機、微射流、高速分散機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19.具體的制作過程如下:
20.(1)將分散劑和降粘劑溶解到溶劑中,進行充分的溶解,溶解的線速度為1~5m/s,溶解時間為1~6h;
21.(2)將碳納米管導電劑加入到步驟(1)制備的分散劑溶液中,在高速分散機上進行分散,分散線速度為5~15m/s,分散后的粘度控制在20000mpa
·
s以下,分散好的漿料經過砂磨機進行研磨,線速度控制范圍為5~15m/s,砂磨機的鋯珠填充量為50~75%,鋯珠大小為0.6~0.8μm,研磨后的粒度為d50<5μm,d90<10μm,最優(yōu)的為d50<2μm,d90<5μm;
22.(3)將納米碳纖維導電劑加入到步驟(2)制備的碳納米管導電劑漿料中,通過均質
機、高速分散機進行分散,分散線速度為5~15m/s,分散后的粘度控制在10000mpa
·
s以下,然后在線速度控制在5~8m/s的砂磨機上進行研磨,砂磨機的鋯珠填充量為40~70%,鋯珠大小為0.8~1.0μm,研磨時間為0.5~2h,研磨后的產品粒度d50<5μm,d90<10μm。
2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24.本發(fā)明注重解決粘度反升與提升導電漿料的導電性,提升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本發(fā)明通過增加低比表面積的納米碳纖維,來減弱碳納米管之間的靜電作用,維持導電漿料的穩(wěn)定,同時利用納米碳纖維的長度,提升導電漿料的導電性,作為導電劑提升鋰離子電池的性能。
附圖說明
25.圖1為實施例1中團聚碳納米管的sem照片;
26.圖2為實施例1中納米碳纖維的sem照片;
27.圖3為實施例1中制備的復合導電漿料的sem照片;
28.圖4為實施例1中的復合導電漿料添加到三元鋰離子電池材料中sem照片;
29.圖5為實施例1中試驗6與試驗9的2%復合漿料與2%純碳納米管漿料扣式電池倍率性能對比,其中復合漿料指的是實施例1中試驗6制備的復合導電漿料,純碳納米管漿料指的是實例1中試驗9制備的導電漿料;
30.圖6為實施例1中2%復合漿料與2%純碳納米管漿料扣式電池循環(huán)性能對比,其中復合漿料指的是實施例1中試驗6制備的復合導電漿料,純碳納米管漿料指的是實例1中試驗9制備的導電漿料。
具體實施方式
31.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guī)手段。下述實施例中的試驗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guī)方法。
32.實施例1
33.設計9組試驗,分別對比納米碳纖維與碳納米管不同添加比例,不同分散劑含量,不同降粘劑含量、不同直徑的納米碳纖維,其中試驗9為對照組試驗;
34.試驗1:
35.將100g pvpk30溶解在11875g nmp中,分散線速度為4m/s,溶解時間為1.5h,加入12.5g的無水哌嗪,加入12.5g的氫氧化納,分散線速度為4m/s,溶解時間為1.5h,將375g直徑為10~20nm的團聚碳納米管加入,該碳納米管比表面為260m2/g,長度為5~15μm(如圖1所示),分散線速度為8m/s,分散后的粘度為14542mpa
·
s,砂磨機的鋯珠填充量為60%,線速度為11m/s,鋯珠大小為0.6~0.8μm,研磨后使用激光粒度儀(丹東百特bt900s)測試的粒度為d50 1.2μm,d90 8.9μm,將125g直徑為50~100nm、長度為6μm、比表面積為25m2/g的納米碳纖維(如圖2所示)加入到碳納米管導電劑漿料中,進行高速分散,分散線速度為8m/s,分散后的粘度為7856mpa
·
s,然后砂磨機上線速度控制在5~8m/s進行分散,砂磨機的鋯珠填充量為45%,鋯珠大小為0.8~1.0μm,分散時間為1h,分散后的產品粒度d50 4μm,d90 8μm,將制備好的導電漿料(制備好的導電漿料的sem照片如圖3所示)按照ncm523:復合導電
劑:粘接劑(蘇威pvdf5130)=96:2:2,通過四探針測試極片的體積電阻率,后續(xù)組裝成cr2025扣式鋰離子電池進行測試;
36.試驗2與試驗1的區(qū)別在于碳納米管與納米碳纖維比例變?yōu)?:1,試驗結果見表1;試驗3與試驗1的區(qū)別在于碳納米管與納米碳纖維的比例變?yōu)?:1,試驗結果見表1;試驗4與試驗1的區(qū)別在于團聚碳納米管的直徑變?yōu)?0~100nm;試驗結果見表1;試驗5與試驗4區(qū)別為分散劑比例由1.0%增加到1.2%;試驗結果見表1。
37.表1實施例1中試驗1~5和對照組的試驗結果
38.[0039][0040]
試驗6與試驗1區(qū)別為由團聚碳納米管變?yōu)殛嚵刑技{米管,碳納米管的直徑由10~20nm變?yōu)?~10nm;試驗結果見表2;
[0041]
試驗7與試驗6區(qū)別為降粘劑比例由0.2%調整到0.3%;試驗結果見表2;
[0042]
試驗8與試驗7區(qū)別為納米碳纖維直徑變?yōu)?00~200nm,試驗結果見表2。
[0043]
表2實施例1中試驗6~8和對照組的試驗結果
[0044]
[0045][0046]
試驗結果表明,對照組的復合漿料在14天后粘度升高較快,不利于儲存,試驗組漿料粘度穩(wěn)定性好。
[0047]
另外試驗組中碳納米管的直徑過粗時,會影響最終在極片中的導電性。
[0048]
將各個試驗得到的復合導電漿料添加到鋰離子電池三元材料中(復合導電漿料添加到三元鋰離子電池材料中sem照片如圖4所示),測試扣式電池倍率性能和循環(huán)性能。試驗6和試驗9在鋰離子電池上的的試驗結果對比見圖5,結果表明,試驗6獲得的扣式電池倍率性能更優(yōu)。如圖5和圖6所示,與在鋰離子電池三元材料中添加2%純碳納米管漿料相比,添加2%復合導電漿料的扣式電池倍率和循環(huán)性能均有提高,特別是電池循環(huán)性能方面,在循環(huán)60次時,添加2%純碳納米管漿料的電池容量保持約為65%,而添加2%復合導電漿料的電池容量保持約為95%。在循環(huán)約80次時,添加2%純碳納米管漿料的電池容量保持降至50%,而添加2%復合導電漿料的電池容量保持約為90%。
[0049]
實施例2
[0050]
設計4組試驗,分別對比不同研磨時間以及不同鋯珠填充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3。
[0051]
試驗10與試驗1不同的是:試驗10的第二道研磨的研磨時間為0.5h;
[0052]
試驗11與試驗1不同的是:試驗11第二道研磨的時間為3h;
[0053]
試驗12與試驗1不同的是:試驗12第二道研磨的鋯珠填充量為55%;
[0054]
試驗13與試驗1不同的是:試驗13第二道研磨的鋯珠填充量為75%。
[0055]
表3實施例2中試驗10~13的試驗結果
[0056]
[0057][0058]
通過對比試驗10、11、1,試驗12、13、1,發(fā)現隨著研磨時間的增加,極片體積電阻先降低后增大;隨著鋯珠填充量的增加,極片體積電阻呈現變大的趨勢??偟膩碚f,較長的研磨時間和較大的鋯珠填充量不利于材料的導電性能發(fā)揮。
[0059]
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fā)明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fā)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技術特征:
1.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漿料由以下原料組成:導電劑、分散劑、降粘劑和溶劑;所述導電漿料中導電劑、分散劑、降粘劑和溶劑各組分的重量比為(2~15):(0.75~4):(0.02~0.2):(80.8~97.23);所述導電劑由碳納米管和納米碳纖維組成;其中碳納米管占導電劑的重量比為25~90%、納米碳纖維占導電劑的重量比10~75%;所述碳納米管的直徑為2~50nm,長度為5~300μm,比表面積為50~800m2/g;納米碳纖維的直徑為50~200nm,長度為5~50μm,比表面積為10~100m2/g。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為團聚碳納米管、陣列碳納米管、羥基碳納米管、羧基化碳納米管、單壁碳納米管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鈉、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銨、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銨、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纖維素納、聚四氟乙烯、聚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粘劑為無水哌嗪、氫氧化鉀、氫氧化納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為n
?
甲基吡咯烷酮、去離子水、n
?
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種。6.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將分散劑和降粘劑溶解到溶劑中,溶解的線速度為1~5m/s,溶解時間為1~6h;(2)將碳納米管導電劑加入到步驟(1)制備的溶液中,分散,分散線速度為5~15m/s,分散后的粘度在20000mpa
·
s以下,研磨,線速度為5~15m/s,鋯珠填充量為50~75%,鋯珠大小為0.6~0.8mm,研磨后的粒度為d50<5μm,d90<10μm;(3)將納米碳纖維導電劑加入到步驟(2)制備的碳納米管導電劑漿料中,分散,分散線速度為5~15m/s,分散后的粘度在10000mpa
·
s以下,研磨,線速度為5~8m/s,鋯珠填充量為40~70%,鋯珠大小為0.8~1.0mm,研磨時間為0.5~2h,研磨后的產品粒度d50<5μm,d90<10μm。
技術總結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及其制備方法。導電漿料由以下原料組成:導電劑、分散劑、降粘劑和溶劑;導電劑由碳納米管和納米碳纖維組成;碳納米管和納米碳纖維的總固含量為2~15%,導電漿料中導電劑、分散劑、降粘劑和溶劑各組分的重量比為(2~15):(0.75~4):(0.02~0.2):(80.8~97.23);碳納米管的直徑為2~50nm,長度為5~300μm,比表面積為50~800m2/g;納米碳纖維的直徑為50~200nm,長度為5~50μm,比表面積為10~100m2/g。本發(fā)明利用碳納米管、納米碳纖維二者的特性,制備的漿料粘度穩(wěn)定,存儲時間長,導電性能優(yōu)異,方便鋰離子電池勻漿過程中的使用,有利于后期鋰離子電池性能的發(fā)揮。揮。揮。
技術研發(fā)人員:聶艷艷 吳曉杰 顧朝陽 袁帥鋒 王治偉 尚培淵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河南克萊威納米碳材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21.02.27
技術公布日:2021/6/25
聲明:
“鋰離子電池用高導電、高穩(wěn)定性碳納米管復配導電漿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