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高爐旋轉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轉座,其內部中心處設置有布料管; 擺動座,其通過連接軸與所述布料管連接,所述連接軸貫穿所述旋轉座且所述連接軸的一端位于擺動座內; 下料管,其內堆疊有多個篩分板,所述下料管的管壁上開設有與多個篩分板一一對應的多個下料槽,所述下料管外套有可上下移動的擋料板,所述擋料板上開設有能夠與其中一個所述下料槽相對應的通槽; 旋轉座轉動時,帶動連接軸的端部在擺動座內移動,驅使布料管在轉動的同時進行擺動動作,布料管的擺動使得擋料板上下移動,將下料管內粒度不同的燃燒顆粒輸送至高爐徑向不同的位置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旋轉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座內開設有凹槽,連接軸伸入所述凹槽內的端部設置有齒輪一,所述凹槽內間隔設置有多段能夠與齒輪一嚙合的齒條,所述連接軸上還套接有扭力彈簧,所述扭力彈簧的一端連接在所述連接軸上、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旋轉座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旋轉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座與其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旋轉座上的齒圈、與齒圈嚙合的齒輪二以及與齒輪二連接的電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旋轉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篩分板為錐形,且多個所述篩分板之間通過一掛鉤連接,所述下料管的內壁上開設有與掛鉤配合的滑槽,滑槽內還設置有用于與掛鉤連接的壓縮彈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爐旋轉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篩分板與掛鉤的桿部連接,所述擋料板的下沿抵觸在掛鉤的鉤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旋轉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料板通過連桿與一連接環(huán)連接,所述連接軸上設置有一位于所述連接環(huán)下方的耳板,當所述連接軸轉動時,所述耳板抵觸在連接環(huán)的下側,驅使擋料板向上移動。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冶金工業(y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爐旋轉布料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高爐布料器主要通過溜槽繞布料器中心線的旋轉運動與溜槽繞懸掛耳軸的傾動運動兩個運動來實現溜槽的各種布料形式。該類型的布料器傳動系統容易使得大量小粒度原燃料進入到高爐中心區(qū)域,并逐漸隨著爐料下降進入死料柱,伴隨著冶煉過程的進行,這部分中心區(qū)域的原燃料粒度變得更小,從而使死料柱的透氣性進一步惡化,對于廢鋼和礦石來說,常常由于偏析現象的存在,小粒度會集中在某個或某幾個環(huán)帶,導致局部區(qū)域出現流態(tài)化,氣流紊亂,而某些區(qū)域的氣流很弱甚至沒有氣流,這對廢鋼還原十分不利;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讓不同粒度的原燃料裝入到高爐徑向不同的位置的高爐爐頂布料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爐旋轉布料器,可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指出的問題。
一種高爐旋轉布料器,包括:
旋轉座,其內部中心處設置有布料管;
擺動座,其通過連接軸與所述布料管連接,所述連接軸貫穿所述旋轉座且所述連接軸的一端位于擺動座內;
下料管,其內堆疊有多個篩分板,所述下料管的管壁上開設有與多個篩分板一一對應的多個下料槽,所述下料管外套有可上下移動的擋料板,所述擋料板上開設有能夠與其中一個所述下料槽相對應的通槽;
旋轉座轉動時,帶動連接軸的端部在擺動座內移動,驅使布料管在轉動的同時進行擺動動作,布料管的擺動使得擋料板上下移動,將下料管內粒度不同的燃燒輸送至高爐徑向不同的位置處。
較佳的,所述擺動座內開設有凹槽,連接軸伸入所述凹槽內的端部設置有齒輪一,所述凹槽內間隔設置有多段能夠與齒輪一嚙合的齒條,所述連接軸上還套接有扭力彈簧,所述扭力彈簧的一端連接在所述連接軸上、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旋轉座上。
較佳的,所述旋轉座與其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旋轉座上的齒圈、與齒圈嚙合的齒輪二以及與齒輪二連接的電機。
較佳的,所述篩分板為錐形,且多個所述篩分板之間通過一掛鉤連接,所述下料管的內壁上開設有與掛鉤配合的滑槽,滑槽內還設置有用于與掛鉤連接的壓縮彈簧。
較佳的,所述篩分板與掛鉤的桿部連接,所述擋料板的下沿抵觸在掛鉤的鉤部。
較佳的,所述擋料板通過連桿與一連接環(huán)連接,所述連接軸上設置有一位于所述連接環(huán)下方的耳板,當所述連接軸轉動時,所述耳板抵觸在連接環(huán)的下側,驅使擋料板向上移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在旋轉座和擺動座的結合作用下,能夠使得布料管在轉動的過程中來回擺動,從而將燃料顆粒輸送至高爐內不同的區(qū)域,使得高爐燃燒更均勻,另外還設有擋料板和篩分板,在篩分板的作用下能夠將燃料顆粒篩分成不同的粒度,并在擋料板跟隨布料管的擺動而上下移動的過程中,將不同粒度的燃料顆粒輸送至高爐內部徑向不同的位置處,避免死料柱處的透氣性進一步惡化,提高燃燒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局部剖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圖2的A處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擺動座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下料管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旋轉座,2、布料管,3、擺動座,4、連接軸,5、下料管,6、篩分板,7、下料槽,8、擋料板,9、通槽,11、齒輪一,12、齒條,13、扭力彈簧,14、齒圈,15、齒輪二,16、掛鉤,17、壓縮彈簧,21、連桿,22、連接環(huán),23、耳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高爐旋轉布料器,包括:旋轉座1,其內部中心處設置有布料管2;
擺動座3,其通過連接軸4與所述布料管2連接,所述連接軸4貫穿所述旋轉座1且所述連接軸4的一端位于擺動座3內;
下料管5,其內堆疊有多個篩分板6,所述下料管5的管壁上開設有與多個篩分板6一一對應的多個下料槽7,所述下料管5外套有可上下移動的擋料板8,所述擋料板8上開設有能夠與其中一個所述下料槽7相對應的通槽9;
多個篩分板6上的篩孔由上至下依次減小;
擺動座3位于旋轉座1外側,下料管5位于布料管2的正上方;
燃料顆粒從下料管5的頂部倒入,經由篩分板6篩分,根據粒度的大小分至不同區(qū)域,后經下料槽7和通槽9進入布料管2內,之后從布料管2的管口進入高爐內;
旋轉座1轉動時,帶動連接軸4的端部在擺動座3內移動,驅使布料管2在轉動的同時進行擺動動作,布料管2的擺動使得擋料板8上下移動,將下料管5內粒度不同的燃燒輸送至高爐徑向不同的位置處;
旋轉座1的轉動結合擺動座3的擺動,能夠讓布料管2在轉動的時候擺動,從而將燃料顆粒輸送至高爐內部徑向不同的位置處,;
擺動座3、下料管5均采用固定連接的安裝在高爐上;
如圖4所示,所述擺動座3內開設有凹槽,連接軸4伸入所述凹槽內的端部設置有齒輪一11,所述凹槽內間隔設置有多段能夠與齒輪一11嚙合的齒條12,所述連接軸4上還套接有扭力彈簧13,所述扭力彈簧13的一端連接在所述連接軸4上、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旋轉座1上,在連接軸4跟隨旋轉座1轉動的過程中,齒輪一11與齒條12嚙合,使得布料管2完成擺動的動作;
布料管2的初始位置可以是傾斜狀態(tài)或是豎直狀態(tài),當布料管2處于傾斜狀態(tài)時,齒輪一11與齒條12嚙合會使得布料管2由傾斜狀態(tài)移動至豎直狀態(tài),當布料管2初始處于豎直狀態(tài)時,齒輪一11與齒條12嚙合會使得布料管2由豎直狀態(tài)移動至傾斜狀態(tài),當齒輪一11與齒條12分離后,布料管2又回到初始位置,布料管2的初始位置可根據實際需求來進行設計;
所述旋轉座1與其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旋轉座1上的齒圈14、與齒圈14嚙合的齒輪二15以及與齒輪二15連接的電機(未在圖中畫出),驅動機構僅是驅動旋轉座1的一種方式,也可采用其他方式。
所述篩分板6為錐形,錐形的篩分板6偏于將位于其上的燃料顆?;驈U鋼輸出下料管5外,且多個所述篩分板6之間通過一掛鉤16連接,所述下料管5的內壁上開設有與掛鉤16配合的滑槽,滑槽內還設置有用于與掛鉤16連接的壓縮彈簧17。
如圖5所示,所述篩分板6與掛鉤16的桿部連接,所述擋料板8的下沿抵觸在掛鉤16的鉤部。
另外,下料管5的外側設置有限位條,擋料板8上開設有與限位條配合的槽,限位條和槽的配合能夠使得擋料板8僅能夠上下移動,而不能轉動;
在擋料板8上下移動的過程中,擋料板8間斷的抵觸在掛鉤16的鉤部,從而拉伸壓縮彈簧17,掛鉤16與篩分板6連接,所以起到為篩分板6提供一個晃動的動力,達到防止篩分板6被堵塞的情況發(fā)生,提高篩分效果;
所述擋料板8通過連桿21與一連接環(huán)22連接,所述連接軸4上設置有一位于所述連接環(huán)22下方的耳板23,當所述連接軸4轉動時,所述耳板23抵觸在連接環(huán)22的下側,驅使擋料板8向上移動,擋料板8能夠在壓縮彈簧17的作用下復位。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