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機構,所述車架機構上安裝有多個上托輥(2)和下托輥(3),所述上托輥(2)和下托輥(3)與車架機構之間均連接有托輥支架,上托輥(2)包括承載托輥、橡膠圈式緩沖托輥、過渡槽形托輥、上調(diào)心托輥組和強制糾偏輥,下托輥(3)包括平行下托輥(3)、V型下托輥(3)和清掃托輥,所述車架機構上還安裝有傳動滾筒(10)和改向滾筒(11),傳動滾筒(10)與改向滾筒(11)分別安裝于車架機構的兩端,上托輥(2)和下托輥(3)上安裝有輸料帶(4),所述輸料帶(4)位于車架機構兩端的部分分別安裝于傳動滾筒(10)和改向滾筒(11)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滾筒(10)連接有驅(qū)動裝置(1),所述驅(qū)動裝置(1)包括驅(qū)動裝置(1)架,驅(qū)動裝置(1)架上安裝有電動機和減速機,所述傳動滾筒(10)上方還設置有擋料板。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滾筒(10)和改向滾筒(11)均包括筒體,所述筒體為鑄焊結構,筒體內(nèi)設置有輪轂,所述輪轂內(nèi)安裝有滾筒軸,所述滾筒軸與輪轂之間為脹套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機構上安裝有壓帶輪組件(45),所述壓帶輪組件(45)包括壓帶輪支架,所述壓帶輪支架上安裝有壓帶輪,所述壓帶輪設置于輸料帶(4)的上方。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機構內(nèi)還設置有伸縮拉緊車架(33),所述伸縮拉緊車架(33)上安裝有拉緊裝置架(22),所述拉緊裝置架(22)上安裝有拉緊輪。
說明書: 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輸送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帶式輸送機又稱膠帶輸送機,廣泛應用于家電、電子、電器、機械、煙草、注塑、郵電、印刷、食品等各行各業(yè),物件的組裝、檢測、調(diào)試、包裝及運輸?shù)?。帶式輸送機是一種摩擦驅(qū)動以連續(xù)方式運輸物料的機械。主要由機架、輸送帶、托輥、滾筒、張緊裝置、傳動裝置等組成。
帶式輸送機主要由兩個端點滾筒及緊套其上的閉合輸送帶組成。帶動輸送帶轉(zhuǎn)動的滾筒稱為驅(qū)動滾筒(傳動滾筒);另一個僅在于改變輸送帶運動方向的滾筒稱為改向滾筒。驅(qū)動滾筒由電動機通過減速器驅(qū)動,輸送帶依靠驅(qū)動滾筒與輸送帶之間的摩擦力拖動。驅(qū)動滾筒一般都裝在卸料端,以增大牽引力,有利于拖動。物料由喂料端喂入,落在轉(zhuǎn)動的輸送帶上,依靠輸送帶摩擦帶動運送到卸料端卸出。
帶式輸送機可以用于水平運輸或傾斜運輸,使用非常方便,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化的各種工業(yè)企業(yè)中,如:礦山的井下巷道、礦井地面運輸系統(tǒng)、露天
采礦場及選礦廠中。根據(jù)輸送工藝要求,可以單臺輸送,也可多臺組成或與其他輸送設備組成水平或傾斜的輸送系統(tǒng),以滿足不同布置形式的作業(yè)線需要。
目前的帶式輸送機輸送帶在啟動和運行過程中由于受環(huán)境和機體自身結構影響,存在輸送不平穩(wěn)、皮帶跳起和震動的問題,容易導致物料在輸送過程中掉落、車架與滾輪受震動產(chǎn)生損壞。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帶式輸送機輸送帶啟動和運行時穩(wěn)定性差的問題,提供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包括車架機構,所述車架機構上安裝有多個上托輥和下托輥,所述上托輥和下托輥與車架機構之間均連接有托輥支架,上托輥包括承載托輥、橡膠圈式緩沖托輥、過渡槽形托輥、上調(diào)心托輥組和強制糾偏輥,下托輥包括平行下托輥、V型下托輥和清掃托輥,所述車架機構上還安裝有傳動滾筒和改向滾筒,傳動滾筒與改向滾筒分別安裝于車架機構的兩端,上托輥和下托輥上安裝有輸料帶,所述輸料帶位于車架機構兩端的部分分別安裝于傳動滾筒和改向滾筒上。
進一步地,述傳動滾筒連接有驅(qū)動裝置,所述驅(qū)動裝置包括驅(qū)動裝置架,驅(qū)動裝置架上安裝有電動機和減速機,所述傳動滾筒上方還設置有擋料板。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滾筒和改向滾筒均包括筒體,所述筒體為鑄焊結構,筒體內(nèi)設置有輪轂,所述輪轂內(nèi)安裝有滾筒軸,所述滾筒軸與輪轂之間為脹套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車架上安裝有壓帶輪組件,所述壓帶輪組件包括壓帶輪支架,所述壓帶輪支架上安裝有壓帶輪,所述壓帶輪設置于輸料帶的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車架機構內(nèi)還設置有伸縮拉緊車架,所述伸縮拉緊車架上安裝有拉緊裝置架,所述拉緊裝置架上安裝有拉緊輪。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通過在輸料帶下方設置多種不同類型托輥,對輸料帶進行有效的支撐、緩沖、清掃和糾偏,可顯著減少膠帶輸送過程中輸送不平穩(wěn)、皮帶跳起和震動的問題,防止物料在輸送過程中掉落以及車架與滾輪受震動產(chǎn)生損壞,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通過驅(qū)動裝置對輸料帶進行驅(qū)動,并在傳動滾筒上方設置擋料板,避免物料和雜物落入傳動滾筒內(nèi)造成破壞,影響傳動裝置的運行,減少維護維修的頻率,降低成本。
3、本實用新型的傳動滾筒和改向滾筒均采用鑄焊筒體以及輪轂與滾筒軸脹套連接,使?jié)L筒在旋轉(zhuǎn)中結構更加牢固,輸料帶的輸送穩(wěn)定性更強。
4、本實用新型設置壓帶輪組件,避免輸料帶在啟動和運行中受影響而振動幅度過大、膠帶跳起過高,避免輸料帶和滾筒快速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輸送機其中一種工作狀態(tài)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輸送機其中一種工作狀態(tài)的結構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1中頭部車架部分的結構圖;
圖5為圖1中尾部車架部分的結構圖;
圖6為圖3中頭部車架部分的結構圖。
圖中標記:1-驅(qū)動裝置,2-上托輥,3-下托輥,4-輸料帶,7-逆止器,10-傳動滾筒,11-改向滾筒,19-清掃器,21-回柱絞車,22-拉緊裝置架,23-伸縮卷揚機,24-鋼絲繩,30-尾部車架,31-卷筒車架,32-中部車架,33-伸縮拉緊車架,34-驅(qū)動滾筒車架,35-后段高式車架,37-中段高式車架,38-前段高式車架,41-導料槽,45-壓帶輪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一種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包括車架機構,車架機構上安裝有多個上托輥2和下托輥3,上托輥2和下托輥3與車架機構之間均連接有托輥支架,上托輥2包括承載托輥、橡膠圈式緩沖托輥、過渡槽形托輥、上調(diào)心托輥組和強制糾偏輥,下托輥3包括平行下托輥3、V型下托輥3和清掃托輥,車架機構上還安裝有傳動滾筒10和改向滾筒11,傳動滾筒10與改向滾筒11分別安裝于車架機構的兩端,上托輥2和下托輥3上安裝有輸料帶4,輸料帶4位于車架機構兩端的部分分別安裝于傳動滾筒10和改向滾筒11上。
通過在輸料帶4下方設置多種不同類型托輥,對輸料帶4進行有效的支撐、緩沖、清掃和糾偏,可顯著減少膠帶輸送過程中輸送不平穩(wěn)、皮帶跳起和震動的問題,防止物料在輸送過程中掉落以及車架與滾輪受震動產(chǎn)生損壞,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述傳動滾筒10連接有驅(qū)動裝置1,驅(qū)動裝置1包括驅(qū)動裝置1架,驅(qū)動裝置1架上安裝有電動機和減速機,傳動滾筒10上方還設置有擋料板。通過驅(qū)動裝置1對輸料帶4進行驅(qū)動,并在傳動滾筒10上方設置擋料板,避免物料和雜物落入傳動滾筒10內(nèi)造成破壞,影響傳動裝置的運行,減少維護維修的頻率,降低成本。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傳動滾筒10和改向滾筒11均包括筒體,筒體為鑄焊結構,筒體內(nèi)設置有輪轂,輪轂內(nèi)安裝有滾筒軸,滾筒軸與輪轂之間為脹套連接。傳動滾筒10和改向滾筒11均采用鑄焊筒體以及輪轂與滾筒軸脹套連接,使?jié)L筒在旋轉(zhuǎn)中結構更加牢固,輸料帶4的輸送穩(wěn)定性更強。
實施例4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車架上安裝有壓帶輪組件45,壓帶輪組件45包括壓帶輪支架,壓帶輪支架上安裝有壓帶輪,壓帶輪設置于輸料帶4的上方。壓帶輪組件45避免輸料帶4在啟動和運行中受影響而振動幅度過大、膠帶跳起過高,避免輸料帶4和滾筒快速損壞。
實施例5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車架機構內(nèi)還設置有伸縮拉緊車架33,伸縮拉緊車架33上安裝有拉緊裝置架22,拉緊裝置架22上安裝有拉緊輪。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聲明:
“升降式帶式輸送機膠帶輸送系統(tǒng)”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