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包括有底座(1)、旋轉座(2)、擺臂(3)、控制擺動組件、導線座(5)和起吊組件,底座(1)頂部轉動式連接有旋轉座(2),旋轉座(2)頂部轉動式連接有擺臂(3),旋轉座(2)頂部安裝有導線座(5),旋轉座(2)上安裝有用于控制擺臂(3)擺動的控制擺動組件和用于將葉輪吊起的起吊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旋轉組件、夾持機構和輔助翻轉組件,旋轉座(2)上設有用于將控制旋轉座(2)轉動的旋轉組件,起吊組件上設有用于對葉輪進行夾持的夾持機構,夾持機構上設有輔助葉輪翻轉的輔助翻轉組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擺動組件包括有卷揚機一(41)、調位繩(43)、連接座(42)和換向輪一(44),旋轉座(2)頂部安裝有卷揚機一(41),卷揚機一(41)上卷繞有兩根調位繩(43),旋轉座(2)頂部連接有兩個連接座(42),擺臂(3)上轉動式連接有兩個換向輪一(44),調位繩(43)依次繞過導線座(5)和換向輪一(44)與連接座(42)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起吊組件包括有卷揚機二(61)、換向輪二(62)和吊裝繩(63),旋轉座(2)頂部中間安裝有卷揚機二(61),伸縮臂底部安裝有換向輪二(62),卷揚機二(61)上卷繞有兩個吊裝繩(63),兩個吊裝繩(63)分別繞過導線座(5)與換向輪二(62)。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旋轉組件包括有伺服電機(71)和齒輪傳動組(72),旋轉座(2)上安裝有伺服電機(71),伺服電機(71)與旋轉座(2)之間連接有齒輪傳動組(72),以使伺服電機(71)運作能夠帶動旋轉座(2)旋轉。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夾持機構包括有連接板(81)、扇形導向板(82)、夾持模具(83)、液壓缸(84)、缸體(841)、通水管(85)、夾持架(86)、雙軸電機一(87)和連接臂(88),兩根吊裝繩(63)端部之間連接有連接板(81),連接板(81)兩側均連接有扇形導向板(82),兩側扇形導向板(82)之間活動式連接有夾持模具(83),夾持模具(83)內沿周向均勻間隔安裝有三個液壓缸(84)和缸體(841),液壓缸(84)的伸縮桿端設置活塞,活塞位于缸體(841)內且與缸體(841)滑動式連接,夾持模具(83)下部沿周向均勻間隔開設有三個空腔,空腔內滑動式連接有夾持架(86),空腔與缸體(841)之間連通有通水管(85),通水管(85)、空腔與缸體(841)之間均填充有液體,連接板(81)上安裝有雙軸電機一(87),雙軸電機一(87)的兩根輸出軸上均連接有連接臂(88),連接臂(88)末端與夾持模具(83)轉動式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輔助翻轉組件包括有弧形齒條一(91)和傳動齒輪一(92),兩側扇形導向板(82)上均連接有弧形齒條一(91),夾持模具(83)兩側均連接有傳動齒輪一(92),弧形齒條一(91)位于傳動齒輪一(92)的移動軌跡處。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張緊機構,張緊機構包括有雙軸電機二(101)、導向桿(102)、滑動桿(1021)、鎖定螺栓(1022)、導線軸(103)、連接繩(104)和繞線盤(105),底座(1)上安裝有雙軸電機二(101),雙軸電機二(101)的兩根輸出軸上均連接有繞線盤(105),底座(1)上連接有兩根導向桿(102),導向桿(102)內滑動式連接有滑動桿(1021),導向桿(102)上通過螺紋連接有鎖定螺栓(1022),鎖定螺栓(1022)用于將滑動桿(1021)固定,兩側滑動桿(1021)之間連接有導線軸(103),兩個繞線盤(105)上均卷繞有連接繩(104),連接繩(104)繞過導線軸(103)與連接板(81)底部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重力調配機構,重力調配機構包括有弧形齒條二(111)、轉軸(112)、傳動齒輪二(113)、轉桿(114)、承托座(115)和配重塊(116),擺臂(3)兩側底部均連接有弧形齒條二(111),底座(1)頂部轉動式連接有轉軸(112),轉軸(112)兩側均連接有傳動齒輪二(113),弧形齒條二(111)與傳動齒輪二(113)嚙合,底座(1)頂部兩側均轉動式連接有轉桿(114),轉桿(114)與轉軸(112)傳動連接,轉桿(114)上開設有螺旋槽,兩根轉桿(114)的螺旋槽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有承托座(115),承托座(115)頂部放置有多塊配重塊(116)。
9.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輔助對準機構,輔助對準機構包括有內齒圈(121)、驅動電機(122)和驅動齒輪(123),夾持模具(83)內上部連接有內齒圈(121),連接板(81)上安裝有驅動電機(122),驅動電機(122)的輸出軸穿過連接板(81)連接有驅動齒輪(123),驅動齒輪(123)位于內齒圈(121)的移動軌跡處。
說明書: 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屬于起重領域,涉及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背景技術[0002] 風機一般包括風機塔筒、機艙和葉輪構成,其機艙內安裝有發(fā)電機和齒輪箱,齒輪箱的主軸伸出于機艙的外部,而葉輪則與主軸連接,以使外界起風時能夠吹動葉輪旋轉以帶動主軸轉動。[0003] 而現(xiàn)有的風機裝配時,為了使得葉輪的軸心與主軸對準,通常都會運用大型的起吊設備將葉輪吊起,再控制起吊設備運作使得葉輪的軸心與主軸對準,隨后進行葉輪與主軸的安裝操作,但現(xiàn)有方式在將葉輪吊起時,為了直接契合風機的安裝部位,通常都是直接將葉輪以豎直狀態(tài)下吊起,在吊起時葉輪的迎風面朝向四周,導致葉輪整體的受風面積較大,容易被風吹著四處擺動,而受到風力影響致使葉輪的安裝較為困難,也容易影響葉輪的安裝效率。發(fā)明內容[0004] 為了克服現(xiàn)有起吊方式在起吊時葉輪迎風面朝向四周,容易受到風力影響擺動,影響葉輪安裝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起吊時能夠降低葉輪受風力影響的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0005] 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包括有底座、旋轉座、擺臂、控制擺動組件、導線座和起吊組件,底座頂部轉動式連接有旋轉座,旋轉座頂部轉動式連接有擺臂,旋轉座頂部安裝有導線座,旋轉座上安裝有用于控制擺臂擺動的控制擺動組件和用于將葉輪吊起的起吊組件,還包括有旋轉組件、夾持機構和輔助翻轉組件,旋轉座上設有用于將控制旋轉座轉動的旋轉組件,起吊組件上設有用于對葉輪進行夾持的夾持機構,夾持機構上設有輔助葉輪翻轉的輔助翻轉組件。[0006]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控制擺動組件包括有卷揚機一、調位繩、連接座和換向輪一,旋轉座頂部安裝有卷揚機一,卷揚機一上卷繞有兩根調位繩,旋轉座頂部連接有兩個連接座,擺臂上轉動式連接有兩個換向輪一,調位繩依次繞過導線座和換向輪一與連接座連接。[0007]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起吊組件包括有卷揚機二、換向輪二和吊裝繩,旋轉座頂部中間安裝有卷揚機二,伸縮臂底部安裝有換向輪二,卷揚機二上卷繞有兩個吊裝繩,兩個吊裝繩分別繞過導線座與換向輪二。[0008]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旋轉組件包括有伺服電機和齒輪傳動組,旋轉座上安裝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與旋轉座之間連接有齒輪傳動組,以使伺服電機運作能夠帶動旋轉座旋轉。[0009]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夾持機構包括有連接板、扇形導向板、夾持模具、液壓缸、缸體、通水管、夾持架、雙軸電機一和連接臂,兩根吊裝繩端部之間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兩側均連接有扇形導向板,兩側扇形導向板之間活動式連接有夾持模具,夾持模具內沿周向均勻間隔安裝有三個液壓缸和缸體,液壓缸的伸縮桿端設置活塞,活塞位于缸體內且與缸體滑動式連接,夾持模具下部沿周向均勻間隔開設有三個空腔,空腔內滑動式連接有夾持架,空腔與缸體之間連通有通水管,通水管、空腔與缸體之間均填充有液體,連接板上安裝有雙軸電機一,雙軸電機一的兩根輸出軸上均連接有連接臂,連接臂末端與夾持模具轉動式連接。[0010]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輔助翻轉組件包括有弧形齒條一和傳動齒輪一,兩側扇形導向板上均連接有弧形齒條一,夾持模具兩側均連接有傳動齒輪一,弧形齒條一位于傳動齒輪一的移動軌跡處。[0011]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還包括有張緊機構,張緊機構包括有雙軸電機二、導向桿、滑動桿、鎖定螺栓、導線軸、連接繩和繞線盤,底座上安裝有雙軸電機二,雙軸電機二的兩根輸出軸上均連接有繞線盤,底座上連接有兩根導向桿,導向桿內滑動式連接有滑動桿,導向桿上通過螺紋連接有鎖定螺栓,鎖定螺栓用于將滑動桿固定,兩側滑動桿之間連接有導線軸,兩個繞線盤上均卷繞有連接繩,連接繩繞過導線軸與連接板底部連接。[0012]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還包括有重力調配機構,重力調配機構包括有弧形齒條二、轉軸、傳動齒輪二、轉桿、承托座和配重塊,擺臂兩側底部均連接有弧形齒條二,底座頂部轉動式連接有轉軸,轉軸兩側均連接有傳動齒輪二,弧形齒條二與傳動齒輪二嚙合,底座頂部兩側均轉動式連接有轉桿,轉桿與轉軸傳動連接,轉桿上開設有螺旋槽,兩根轉桿的螺旋槽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有承托座,承托座頂部放置有多塊配重塊。[0013]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還包括有輔助對準機構,輔助對準機構包括有內齒圈、驅動電機和驅動齒輪,夾持模具內上部連接有內齒圈,連接板上安裝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穿過連接板連接有驅動齒輪,驅動齒輪位于內齒圈的移動軌跡處。[0014]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1、本發(fā)明在對葉輪進行起吊時,能夠先通過夾持模具和夾持架將葉輪吊起,在將葉輪吊起時葉輪的迎風面朝下,能夠減少風力對葉輪的影響,而移動至合適位置后,再將葉輪翻轉至安裝狀態(tài)進行安裝,保證了在對葉輪進行吊起時的穩(wěn)定性,也提高了吊起的效率。[0015] 2、本發(fā)明在將葉輪起吊至合適高度后,能夠通過雙軸電機二運作帶動繞線盤旋轉將連接繩收緊,從而將連接板繃緊,避免受到風力影響連接板四處擺動,影響安裝。[0016] 3、本發(fā)明在擺臂移動時,能夠帶動配重塊移動進行配重,避免兩側重量不平衡,導致本吊裝裝置傾倒。附圖說明[0017] 圖1為本發(fā)明的示意圖。[0018] 圖2為本發(fā)明起吊組件、旋轉組件和控制擺動組件的示意圖。[0019] 圖3為本發(fā)明旋轉組件的示意圖。[0020] 圖4為本發(fā)明夾持機構的示意圖。[0021] 圖5為本發(fā)明夾持機構的剖視圖。[0022] 圖6為本發(fā)明輔助翻轉組件和夾持機構的示意圖。[0023] 圖7為本發(fā)明扇形導向板剖開后輔助翻轉組件的示意圖。[0024] 圖8為本發(fā)明張緊機構的示意圖。[0025] 圖9為本發(fā)明張緊機構的剖視圖。[0026] 圖10為本發(fā)明重力調配機構的第一種示意圖。[0027] 圖11為本發(fā)明重力調配機構的第二種示意圖。[0028] 圖12為本發(fā)明重力調配機構的第三種示意圖。[0029] 圖13為本發(fā)明重力調配機構的第四種示意圖。[0030] 圖14為本發(fā)明輔助對準機構的示意圖。[0031] 其中:1?底座,2?旋轉座,3?擺臂,41?卷揚機一,42?連接座,43?調位繩,44?換向輪一,5?導線座,61?卷揚機二,62?換向輪二,63?吊裝繩,71?伺服電機,72?齒輪傳動組,81?連接板,82?扇形導向板,83?夾持模具,84?液壓缸,841?缸體,85?通水管,86?夾持架,87?雙軸電機一,88?連接臂,91?弧形齒條一,92?傳動齒輪一,101?雙軸電機二,102?導向桿,1021?滑動桿,1022?鎖定螺栓,103?導線軸,104?連接繩,105?繞線盤,111?弧形齒條二,112?轉軸,113?傳動齒輪二,114?轉桿,115?承托座,116?配重塊,121?內齒圈,122?驅動電機,123?驅動齒輪。具體實施方式[0032]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0033] 實施例1一種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如圖1?圖7所示,包括有底座1、旋轉座2、擺臂3、控制擺動組件、導線座5、起吊組件、旋轉組件、夾持機構和輔助翻轉組件,底座1頂部轉動式連接有旋轉座2,旋轉座2頂部左側轉動式連接有擺臂3,旋轉座2頂部左側安裝有導線座5,旋轉座2上安裝有用于控制擺臂3擺動的控制擺動組件、用于將葉輪吊起的起吊組件和用于將控制旋轉座2轉動的旋轉組件,起吊組件上設有用于對葉輪進行夾持的夾持機構,夾持機構上設有輔助葉輪翻轉的輔助翻轉組件。
[0034] 如圖2所示,控制擺動組件包括有卷揚機一41、調位繩43、連接座42和換向輪一44,旋轉座2頂部右側安裝有卷揚機一41,卷揚機一41上卷繞有兩根調位繩43,旋轉座2頂部左側連接有兩個連接座42,擺臂3右側上部轉動式連接有兩個換向輪一44,調位繩43依次繞過導線座5和換向輪一44與連接座42連接,以使卷揚機一41運作收線時,能夠拉動擺臂3向右上方擺動,而卷揚機一41運作放線時,則能夠拉動擺臂3朝左下方擺動。[0035] 如圖2所示,起吊組件包括有卷揚機二61、換向輪二62和吊裝繩63,旋轉座2頂部中間安裝有卷揚機二61,伸縮臂底部左側安裝有換向輪二62,卷揚機二61上卷繞有兩個吊裝繩63,兩個吊裝繩63分別繞過導線座5與換向輪二62。[0036] 如圖2和圖3所示,旋轉組件包括有伺服電機71和齒輪傳動組72,旋轉座2上安裝有伺服電機71,伺服電機71與旋轉座2之間連接有齒輪傳動組72,以使伺服電機71運作能夠帶動旋轉座2旋轉,齒輪傳動組72由大齒輪和小齒輪構成,小齒輪連接在伺服電機71的輸出軸上,大齒輪連接在旋轉座2與底座1的連接處,大齒輪與小齒輪嚙合,當需要控制旋轉座2轉動時,可以控制伺服電機71運作通過齒輪傳動組72帶動旋轉座2轉動。[0037] 如圖4?圖6所示,夾持機構包括有連接板81、扇形導向板82、夾持模具83、液壓缸84、缸體841、通水管85、夾持架86、雙軸電機一87和連接臂88,兩根吊裝繩63端部之間連接有連接板81,連接板81前后兩側均連接有扇形導向板82,兩側扇形導向板82之間滑動且轉動式連接有夾持模具83,夾持模具83內沿周向均勻間隔安裝有三個液壓缸84和缸體841,液壓缸84的伸縮桿端設置活塞,活塞位于缸體841內且與缸體841滑動式連接,夾持模具83下部沿周向均勻間隔開設有三個空腔,空腔內滑動式連接有夾持架86,空腔與缸體841之間連通有通水管85,通水管85、空腔與缸體841之間均填充有液體,以使液壓缸84運作能夠擠壓缸體841內的液體通過通水管85至空腔處,用以擠壓夾持架86移動對葉輪進行夾持,連接板
81右側下部安裝有雙軸電機一87,雙軸電機一87的兩根輸出軸上均連接有連接臂88,連接臂88末端與夾持模具83轉動式連接。
[0038] 如圖6和圖7所示,輔助翻轉組件包括有弧形齒條一91和傳動齒輪一92,兩側扇形導向板82上均連接有弧形齒條一91,夾持模具83前后兩側均連接有傳動齒輪一92,弧形齒條一91位于傳動齒輪一92的移動軌跡處,以使傳動齒輪一92移動能夠與弧形齒條一91嚙合并通過弧形齒條一91發(fā)生旋轉,用以帶動夾持模具83旋轉。[0039] 在風機裝配的過程中,需要對葉輪進行吊裝時,可以使用本吊裝裝置,在吊裝時,先將本吊裝裝置移動至靠近葉輪的位置,使得夾持模具83卡在葉輪的軸心位置,隨后再控制液壓缸84的伸縮桿伸長擠壓缸體841內的液體,從而通過通水管85注入空腔處,以擠壓夾持架86,從而帶動夾持架86移動對葉輪進行夾持,夾持完畢后,再控制卷揚機二61運作將吊裝繩63收起,從而拉動連接板81上移,以帶動葉輪上移,當葉輪向上移動至其高度與機艙主軸位置對應時,則控制卷揚機二61停止運行,再控制雙軸電機一87運作帶動連接臂88擺動,連接臂88擺動時能夠帶動夾持模具83沿扇形導向板82移動,夾持模具83在移動時能夠帶動傳動齒輪一92移動,傳動齒輪一92在移動至與弧形齒條一91嚙合后,傳動齒輪一92繼續(xù)移動受到弧形齒條一91的搓動發(fā)生旋轉,從而帶動夾持模具83旋轉,夾持模具83旋轉則帶動葉輪轉動,使得葉輪翻轉九十度呈豎直狀態(tài),隨后即可控制本吊裝裝置靠近機艙的主軸位置進行安裝,安裝完畢后,控制液壓缸84伸縮桿縮回帶動夾持架86復位將葉輪卸下,如此,就能夠實現(xiàn)對葉輪進行裝配的效果,并且在將葉輪起吊的過程中,葉輪的迎風面朝下,能夠減少葉輪受到外界風力的影響,在裝配的過程中,才將葉輪豎起進行裝配,保證了起吊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0040] 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之上,如圖8和圖9所示,還包括有張緊機構,張緊機構包括有雙軸電機二101、導向桿102、滑動桿1021、鎖定螺栓1022、導線軸103、連接繩104和繞線盤105,底座1左側安裝有雙軸電機二101,雙軸電機二101的兩根輸出軸上均連接有繞線盤105,底座1左側連接有前后兩根導向桿102,導向桿102內滑動式連接有滑動桿1021,導向桿102上通過螺紋連接有鎖定螺栓1022,鎖定螺栓1022旋轉能夠通過其與導向桿102之間的螺紋移動,鎖定螺栓1022移動后能夠抵住滑動桿1021,用于將滑動桿1021固定,兩側滑動桿1021左側之間連接有導線軸103,兩個繞線盤105上均卷繞有連接繩104,連接繩104繞過導線軸103與連接板81底部連接。
[0041] 在起吊過程中,連接板81上移能夠拉動連接繩104移動,使得繞線盤105旋轉,當連接板81上移至合適高度時,再控制雙軸電機二101運作帶動繞線盤105反向轉動將連接繩104收起,從而將連接板81繃緊,避免在安裝的過程中連接板81受到風力的影響四處擺動,在實際裝配的過程中,擺臂3的位置可能會發(fā)生調整,擺臂3在其位置發(fā)生調整后,可以將鎖定螺栓1022扭松再拉動滑動桿1021移動使得導線軸103與換向輪二62大致處于同一軸線向,調整完畢后再轉動鎖定螺栓1022將滑動桿1021固定即可。
[0042] 如圖10?圖13所示,還包括有重力調配機構,重力調配機構包括有弧形齒條二111、轉軸112、傳動齒輪二113、轉桿114、承托座115和配重塊116,擺臂3前后兩側底部均連接有弧形齒條二111,底座1頂部左側轉動式連接有轉軸112,轉軸112前后兩側均連接有傳動齒輪二113,弧形齒條二111與傳動齒輪二113嚙合,以使擺臂3擺動能夠通過弧形齒條二111帶動傳動齒輪二113旋轉,底座1頂部前后兩側均轉動式連接有轉桿114,兩根轉桿114左側和轉軸112前后兩側均連接有錐齒輪,轉桿114上的錐齒輪與轉軸112上的錐齒輪嚙合,以使轉軸112轉動能夠通過錐齒輪帶動轉桿114轉動,轉桿114右側開設有螺旋槽,兩根轉桿114右側的螺旋槽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有承托座115,承托座115頂部放置有多塊配重塊116,多塊配重塊116相互堆疊,轉桿114轉動時能夠通過其上螺旋槽帶動承托座115移動。[0043] 擺臂3在發(fā)生轉動時能夠帶動弧形齒條二111旋轉,弧形齒條二111旋轉能夠搓動傳動齒輪二113轉動,從而帶動轉軸112和轉桿114轉動,轉桿114在轉動時通過其上螺旋槽帶動承托座115移動,承托座115移動則能夠帶動配重塊116移動,如擺臂3向左下方擺動,則能夠帶動承托座115和配重塊116向右移動,從而使得配重更加平衡,如擺臂3向右上方擺動,則帶動承托座115和配重塊116向左移動復位,如此,就能夠使得整體配重更加平衡,避免一側受力過多導致起吊設備傾倒。[0044] 如圖14所示,還包括有輔助對準機構,輔助對準機構包括有內齒圈121、驅動電機122和驅動齒輪123,夾持模具83內上部連接有內齒圈121,連接板81右側安裝有驅動電機
122,驅動電機122的輸出軸穿過連接板81連接有驅動齒輪123,驅動齒輪123位于內齒圈121的移動軌跡處,以使夾持模具83在翻轉后其上內齒圈121與驅動齒輪123嚙合。
[0045] 當夾持模具83翻轉九十度后,夾持模具83上的內齒圈121與驅動齒輪123嚙合,此時如葉輪的安裝孔位與主軸上的安裝孔位有魄力,此時即可啟動驅動電機122運作通過驅動齒輪123帶動內齒圈121旋轉,從而帶動夾持模具83和葉輪旋轉,使得葉輪上的安裝孔位與主軸上的安裝孔位對準。[0046]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聲明:
“用于風機的吊裝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