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包括:基座構件,所述基座構件包括托料基座、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托料基座兩側裝配有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
脫水盤組,所述脫水盤組包括脫水盤、空心槽、瀝水篩網(wǎng)、側連臂和主搖臂,所述脫水盤布設于托料基座一側,且與所述托料基座通過若干側連臂活動相接,所述脫水盤遠離托料基座的一側端面上布設有空心槽,且脫水盤表面上間隔布設有若干的瀝水篩網(wǎng),脫水盤一端還轉動連接有主搖臂,所述主搖臂末端與第一曲柄裝配相連;
振料組件,所述振料組件包括支架、第一滑塊、翻料筒、第二滑塊和同步帶,兩組支架固定裝配于脫水盤上,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分別彈性滑動裝配于兩組支架中,且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布設有翻料筒,所述翻料筒與第二滑塊活動相接,所述第二滑塊一側還布設有同步帶,所述同步帶一端與翻料筒裝配相連,另一端與第二曲柄轉動相接,用于驅動所述翻料筒的周向回轉;
張緊機構,所述張緊機構布設于同步帶上,用于彈性張緊所述同步帶;
刮料機構,所述刮料機構包括支座、第一隨動塊、第二隨動塊、從動桿和彈性撥板,所述支座固定布設于托料基座一側端面上且朝向脫水盤一側設置,所述支座內(nèi)部布設有兩組滑槽,兩組滑槽中分別彈性滑動裝配有第一隨動塊和第二隨動塊,所述第一隨動塊和第二隨動塊活動相接且與所述第一曲柄聯(lián)動設置,所述第一隨動塊和第二隨動塊上均固定連接有從動桿,所述從動桿穿過空心槽一側連接有彈性撥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構件還包括:導流槽,所述導流槽傾斜布設于托料基座一側,且朝向脫水盤一端設置;
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布設于托料基座一側,且與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裝配相接,用于驅動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同步轉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隔布設的瀝水篩網(wǎng)之間布設有若干的斜形槽,且所述斜形槽與物料的運動方向匹配設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側連臂平行裝配于托料基座和脫水盤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料組件還包括: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周向布設于翻料筒的筒體壁面上;
進料管,固定裝配于第一滑塊上且與所述翻料筒轉動相接,用于向翻料筒中輸入待脫水的物料;
驅動桿,一端與所述翻料筒固定相接,且與所述第二滑塊轉動相連,另一端與所述同步帶裝配相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機構包括:連接架,所述連接架一端與驅動桿轉動相接,另一端布設于同步帶一側;
抵接輪,彈性裝配于連接架末端兩側且分別與所述同步帶嚙合相接;
限位扣,布設于抵接輪和同步帶一側,用于將同步帶限位于抵接輪中。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機構還包括:副搖臂,所述副搖臂一端與所述第一曲柄裝配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隨動塊裝配相連;
第三曲柄,轉動裝配于第二隨動塊一側;
傳動臂,布設于第一隨動塊和第二隨動塊之間,用于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隨動塊和第三曲柄。
說明書: 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屬于脫水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背景技術[0002] 振動脫水設備主要作用是脫水、脫泥,可用于水洗砂、煤泥回收、
尾礦干排等,能夠通過高頻振動快速瀝篩物料中含有的水分,現(xiàn)有的高頻振動脫水設備在使用時,由于物料的連續(xù)送進,使含水物料容易在脫水設備中層疊堆積,導致脫水效果不理想。發(fā)明內(nèi)容[0003]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0004]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包括:
基座構件,所述基座構件包括托料基座、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托料基座兩側裝配有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
脫水盤組,所述脫水盤組包括脫水盤、空心槽、瀝水篩網(wǎng)、側連臂和主搖臂,所述脫水盤布設于托料基座一側,且與所述托料基座通過若干側連臂活動相接,所述脫水盤遠離托料基座的一側端面上布設有空心槽,且脫水盤表面上間隔布設有若干的瀝水篩網(wǎng),脫水盤一端還轉動連接有主搖臂,所述主搖臂末端與第一曲柄裝配相連;
振料組件,所述振料組件包括支架、第一滑塊、翻料筒、第二滑塊和同步帶,兩組支架固定裝配于脫水盤上,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分別彈性滑動裝配于兩組支架中,且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布設有翻料筒,所述翻料筒與第二滑塊活動相接,所述第二滑塊一側還布設有同步帶,所述同步帶一端與翻料筒裝配相連,另一端與第二曲柄轉動相接,用于驅動所述翻料筒的周向回轉;
張緊機構,所述張緊機構布設于同步帶上,用于彈性張緊所述同步帶;
刮料機構,所述刮料機構包括支座、第一隨動塊、第二隨動塊、從動桿和彈性撥板,所述支座固定布設于托料基座一側端面上且朝向脫水盤一側設置,所述支座內(nèi)部布設有兩組滑槽,兩組滑槽中分別彈性滑動裝配有第一隨動塊和第二隨動塊,所述第一隨動塊和第二隨動塊活動相接且與所述第一曲柄聯(lián)動設置,所述第一隨動塊和第二隨動塊上均固定連接有從動桿,所述從動桿穿過空心槽一側連接有彈性撥板。
[0005]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構件還包括:導流槽,所述導流槽傾斜布設于托料基座一側,且朝向脫水盤一端設置;
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布設于托料基座一側,且與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
柄裝配相接,用于驅動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同步轉動。
[0006]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間隔布設的瀝水篩網(wǎng)之間布設有若干的斜形槽,且所述斜形槽與物料的運動方向匹配設置。[0007]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若干側連臂平行裝配于托料基座和脫水盤之間。[0008]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振料組件還包括: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周向布設于翻料筒的筒體壁面上;
進料管,固定裝配于第一滑塊上且與所述翻料筒轉動相接,用于向翻料筒中輸入
待脫水的物料;
驅動桿,一端與所述翻料筒固定相接,且與所述第二滑塊轉動相連,另一端與所述同步帶裝配相接。
[0009]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張緊機構包括:連接架,所述連接架一端與驅動桿轉動相接,另一端布設于同步帶一側;
抵接輪,彈性裝配于連接架末端兩側且分別與所述同步帶嚙合相接;
限位扣,布設于抵接輪和同步帶一側,用于將同步帶限位于抵接輪中。
[0010]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料機構還包括:副搖臂,所述副搖臂一端與所述第一曲柄裝配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隨動塊裝
配相連;
第三曲柄,轉動裝配于第二隨動塊一側;
傳動臂,布設于第一隨動塊和第二隨動塊之間,用于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隨動塊和
第三曲柄。
[0011]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實施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通過活動裝配于托料基座上的脫水盤,以及活動布設于脫水盤上的翻料
筒,能夠在高頻振動下使吸水結團的物料散落在脫水盤上,并通過脫水盤的快速振動使物料在運動過程中持續(xù)脫水,從而實現(xiàn)對含水物料的連續(xù)快速脫水。
附圖說明[0012]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提供的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3] 圖2為圖1中刮料機構的放大示意圖。[0014] 圖3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提供的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的背側結構示意圖。[0015] 圖4為圖3中張緊機構的放大示意圖。[0016] 圖5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提供的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的側面結構示意圖。[0017] 附圖標記:1?基座構件、101?托料基座、102?導流槽、103?驅動電機、104?第一曲柄、105?第二曲柄、2?脫水盤組、201?脫水盤、202?空心槽、203?斜形槽、204?瀝水篩網(wǎng)、205?集料筒、206?側連臂、207?主搖臂、3?振料組件、301?支架、302?第一滑塊、303?翻料筒、304?出料孔、305?進料管、306?第二滑塊、307?驅動桿、308?同步帶、4?張緊機構、401?連接架、402?抵接輪、403?限位扣、5?刮料機構、501?支座、502?滑槽、503?第一隨動塊、504?第二隨動塊、505?副搖臂、506?第三曲柄、507?傳動臂、508?從動桿、509?彈性撥板。
具體實施方式[0018]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fā)明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0019] 請參閱圖1?圖5,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中的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包括基座構件1,所述基座構件1包括托料基座101、第一曲柄104和第二曲柄105,所述托料基座101兩側裝配有第一曲柄104和第二曲柄105;脫水盤組2,所述脫水盤組2包括脫水盤201、空心槽202、瀝水篩網(wǎng)204、側連臂206和主搖臂207,所述脫水盤201布設于托料基座101一側,且與所述托料基座101通過若干側連臂206活動相接,所述脫水盤201遠離托料基座101的一側端面上布設有空心槽202,且脫水盤201表面上間隔布設有若干的瀝水篩網(wǎng)204,脫水盤201一端還轉動連接有主搖臂207,所述主搖臂207末端與第一曲柄104裝配相連;振料組件3,所述振料組件3包括支架301、第一滑塊302、翻料筒303、第二滑塊306和同步帶308,兩組支架301固定裝配于脫水盤201上,所述第一滑塊302和第二滑塊306分別彈性滑動裝配于兩組支架301中,且第一滑塊302和第二滑塊306之間布設有翻料筒303,所述翻料筒303與第二滑塊306活動相接,所述第二滑塊306一側還布設有同步帶308,所述同步帶308一端與翻料筒303裝配相連,另一端與第二曲柄105轉動相接,用于驅動所述翻料筒303的周向回轉;張緊機構4,所述張緊機構4布設于同步帶308上,用于彈性張緊所述同步帶308;以及刮料機構5,所述刮料機構5包括支座501、第一隨動塊503、第二隨動塊504、從動桿508和彈性撥板509,所述支座
501固定布設于托料基座101一側端面上且朝向脫水盤201一側設置,所述支座501內(nèi)部布設有兩組滑槽502,兩組滑槽502中分別彈性滑動裝配有第一隨動塊503和第二隨動塊504,所述第一隨動塊503和第二隨動塊504活動相接且與所述第一曲柄104聯(lián)動設置,所述第一隨動塊503和第二隨動塊504上均固定連接有從動桿508,所述從動桿508穿過空心槽202一側連接有彈性撥板509。
[0020] 本實施例在實際應用時,當通過該高頻振動脫水設備進行脫水作業(yè)時,首先通過驅動所述托料基座101一側的第一曲柄104和第二曲柄105同步轉動,使得轉動裝配于第二曲柄105一側的主搖臂207帶動所述脫水盤201在托料基座101一側往復振動,與此同時所述第二曲柄105在旋轉過程中能夠驅動同步帶308同步轉動,所述同步帶308一側的翻料筒303跟對同步帶308旋轉,由于所述翻料筒303通過第一滑塊302和第二滑塊306彈性滑動裝配于支架301上,當脫水盤201在托料基座101一側振動的同時,使得翻料筒303在慣性作用下產(chǎn)生在豎直方向上的振動,使得輸入至翻料筒303內(nèi)部的待脫水物料在翻料筒303內(nèi)部受到翻動以及縱向振動,從而使含有水分的物料從翻料筒303中振落至脫水盤201上,并且由于所述脫水盤201通過主搖臂207進行驅動,使其在沿主搖臂207的傾斜方向上具有一個斜向的拋射,使得落在脫水盤201上的物料能夠沿斜拋射方向連續(xù)運動,從而實現(xiàn)物料在脫水盤201上通過連續(xù)的振動進行的快速翻動以及斜向推動,使物料在振動的過程中通過布設于脫水盤201上的若干瀝水篩網(wǎng)204進行快速脫水,并且脫水后的物料在運動至脫水盤201末端位置后送入至集料筒205中進行回收,在所述脫水盤201往復振動的同時,布設于托料基座101一側的支座501以及滑動裝配于支座501內(nèi)部的第一隨動塊503和第二隨動塊504,在第一曲柄104的驅動作用下同步往復滑動,并且?guī)悠渖系膹膭訔U508和彈性撥板509在脫水盤201一側往復刮動,使得堆積于脫水盤201上的物料在沿脫水盤201運動的過程中,被兩組彈性撥板509往復刮動,使物料均勻的攤鋪在脫水盤201上,用以提高振動過程對物料的脫水效果,從而實現(xiàn)物料的連續(xù)振動脫水。
[0021] 請參閱圖1,在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基座構件1還包括:導流槽102,所述導流槽102傾斜布設于托料基座101一側,且朝向脫水盤201一端設置;以及驅動電機103,所述驅動電機103固定布設于托料基座101一側,且與所述第一曲柄104和第二曲柄105裝配相接,用于驅動第一曲柄104和第二曲柄105的同步轉動。[0022] 本實施例在實際應用時,所述導流槽102傾斜布設于托料基座101一側,使得經(jīng)由瀝水篩網(wǎng)204
振動篩除的水分滴落至導流槽102上后沿導流槽102的斜槽面流出,防止積水的形成。[0023] 在本實施例中的一種情況中,所述驅動電機103可采用雙頭電機進行驅動,也可采用單頭步進電機配合嚙合齒組進行同步驅動,此處不做具體限定。[0024] 請參閱圖1,在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間隔布設的瀝水篩網(wǎng)204之間布設有若干的斜形槽203,且斜形槽203與物料的運動方向匹配設置。[0025] 本實施例在實際應用時,在間隔布設的瀝水篩網(wǎng)204之間設置有若干的斜形槽203,所述斜形槽203的斜面與脫水盤201的水平面夾角為30°~45°。
[0026] 在本實施例中的一種情況中,由于若干斜形槽203為斜面設置,因此物料在斜拋射作用下散落至若干斜形槽203上時,能夠通過重力作用防止其在脫水盤201上反向滑動,從而確保其在振動條件下沿脫水盤201持續(xù)運動。[0027] 請參閱圖3,在本實施例中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的若干側連臂206平行裝配于托料基座101和脫水盤201之間。[0028] 本實施例在實際應用時,所述的若干側連臂206平行裝配于托料基座101和脫水盤201之間,且與所述托料基座101和脫水盤201轉動相接,使得所述主搖臂207在跟隨第二曲柄105轉動的過程中,能夠驅動脫水盤201繞固定軌跡做往復振動,且所述的若干側連臂206能夠限定脫水盤201的運動軌跡。
[0029] 在本實施例中的一種情況中,通過調節(jié)側連臂206的長度、主搖臂207的傾角以及第二曲柄105的半徑可改變脫水盤201側的振幅,從而調節(jié)物料在振動過程中的水平移動速度以及豎直運動速度。[0030] 請參閱圖1,在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振料組件3還包括:出料孔304,所述出料孔304周向布設于翻料筒303的筒體壁面上;進料管305,固定裝配于第一滑塊302上且與所述翻料筒303轉動相接,用于向翻料筒303中輸入待脫水的物料;以及驅動桿307,一端與所述翻料筒303固定相接,且與所述第二滑塊306轉動相連,另一端與所述同步帶308裝配相接。[0031] 本實施例在實際應用時,當所述驅動桿307在同步帶308的驅動作用下旋轉時能夠帶動翻料筒303同步轉動,并且物料經(jīng)由翻料筒303另一側的進料管305中輸入后穿過第一滑塊302進入至翻料筒303內(nèi)部,在翻料筒303往復轉動時,能夠帶動吸水的物料連續(xù)翻動,并且配合脫水盤201的往復振動使吸水物料通過出料孔304被連續(xù)振出,從而實現(xiàn)將吸水結團物料進行初步分離,使其細化后連續(xù)輸出至脫水盤201上,配合脫水盤201的往復振動振落物料中殘留的水分。[0032] 在本實施例中的一種情況中,所述瀝水篩網(wǎng)204的網(wǎng)孔目數(shù)默認小于物料的顆粒度。[0033] 請參閱圖4,在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張緊機構4包括:連接架401,所述連接架401一端與驅動桿307轉動相接,另一端布設于同步帶308一側;抵接輪402,彈性裝配于連接架401末端兩側且分別與所述同步帶308嚙合相接;以及限位扣403,布設于抵接輪402和同步帶308一側,用于將同步帶308限位于抵接輪402中。[0034] 本實施例在實際應用時,當所述同步帶308在驅動驅動桿307旋轉的過程中,由于所述脫水盤201和托料基座101之間的間距不斷變化,使得所述同步帶308的張緊度不斷改變,通過轉動布設于驅動桿307一側的連接架401,以及彈性活動裝配與連接架401兩側的抵接輪402,能夠彈性抵接于同步帶308上并與同步帶308嚙合,并通過限位扣403將同步帶308限位于抵接輪402一側,從而使得所述同步帶308在運動從中始終保持張緊狀態(tài),以使所述第二曲柄105能夠利用同步帶308同步驅動驅動桿307的旋轉,從而實現(xiàn)驅動翻料筒303旋轉翻動物料。[0035] 請參閱圖2,在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刮料機構5還包括:副搖臂505,所述副搖臂505一端與所述第一曲柄104裝配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隨動塊503裝配相連;第三曲柄506,轉動裝配于第二隨動塊504一側;以及傳動臂507,布設于第一隨動塊503和第二隨動塊504之間,用于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隨動塊503和第三曲柄506。[0036] 本實施例在實際應用時,由于所述第一隨動塊503與第一曲柄104通過副搖臂505裝配連接,因此當?shù)谝磺?04在往復轉動的過程中,能夠同步帶動所述第一隨動塊503在滑槽502中滑動,且所述第一隨動塊503和第二隨動塊504之間通過第三曲柄506和傳動臂507傳動相接,因此所述第二隨動塊504能夠跟隨第一隨動塊503同時運動,并帶動裝配于從動桿508末端的彈性撥板509在脫水盤201一側滑動,從而利用彈性撥板509將脫水盤201表面的待脫水物料刮平,防止物料連續(xù)堆積影響其脫水效果。
[0037] 在本實施例中的一種情況中,所述彈性撥板509還能夠防止物料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距離過大,延長其在脫水盤201上的振動時間,從而提升其脫水效果,且所述彈性撥板509的底部與脫水盤201之間預留有間隙,并且所述彈性撥板509優(yōu)選采用柔性材質,減少與脫水盤201之間的機械干涉,有利于更好的將物料刮平。
[0038]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聲明:
“高頻振動高效脫水設備”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