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隔膜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止水隔膜泵。
背景技術:
2.隔膜泵主要是通過橡膠皮碗循環(huán)運行產(chǎn)生其內部容積變化,從而實現(xiàn)對液體物料的抽取。
3.現(xiàn)有技術中,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1763578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微型隔膜泵,包括泵體、主膜片座、電機和基座,主膜片座設在泵體和電機之間,上設有四個孔;主膜片座和泵體之間設有小膜片座,小膜片座和主模片座之間依次設有有主模片、小圓片壓板和吸水膜片,小膜片座和泵體之間設有小模片;其通過改變主膜片的容積實現(xiàn)對流體物料的抽取,但是在液體物料在抽送完畢后,主膜片內部會殘留有少量的液體物料,由于虹吸原理,主膜片內部殘留的液體物料會自行滴落而產(chǎn)生滴漏現(xiàn)象,給使用帶來不便。
4.因此,需要設計一種結構新穎,防止滴漏產(chǎn)生的止水隔膜泵來解決目前所面臨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5.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新穎,防止滴漏產(chǎn)生的止水隔膜泵。
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止水隔膜泵,包括:氣囊座,所述氣囊座內部裝配有鐘形氣囊;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氣囊座的底部,用于驅動所述鐘形氣囊的容積往復變化;閥座,所述閥座設置在所述氣囊座的頂部,所述閥座的中部設置有單向導通的出水孔組,所述閥座上環(huán)繞所述出水孔組均勻設置有單向導通的進水孔組;閥頭,所述閥頭固定在所述閥座的頂部,所述閥頭上設置有與所述進水孔組相連通的進水孔道和與所述出水孔組相連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內部沿其徑向設置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的一端設置有管口,所述導流管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水孔道;彈性閥蓋,所述彈性閥蓋套裝在所述閥頭的外側,所述彈性閥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管口相配合的彈性片,所述彈性片在彈力的作用下封閉所述管口;頂蓋,所述頂蓋設置在所述閥頭的頂部,所述頂蓋上設置有與所述進水孔道相連通的進水管和與所述出水孔道相連通的排水管。
7.所述彈性閥蓋與所述頂蓋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頂蓋相抵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彈性片相抵接。
8.所述閥頭與所述閥座之間設置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上開設有與所述出水孔組、進水孔組相對應的通孔。
9.所述出水孔組、進水孔組均設置有止逆閥片。
10.所述出水孔組具有呈圓周陣列的三個腰型孔,所述進水孔組具有呈圓周陣列的六個圓孔。
11.所述驅動機構具有電機座,所述電機座的內部裝配有驅動輪及驅動所述驅動輪轉
動的電機,所述驅動輪上通過偏心軸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與所述鐘形氣囊相配合。
12.所述電機座的一側設置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通孔。
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新穎,能夠有效防止滴漏產(chǎn)生,由于彈性片通過一定的彈力作用使其將管口封閉,只有當驅動機構運行時驅動鐘形氣囊內部的液體向外流出時,產(chǎn)生足夠的壓力以克服彈性片的彈力開啟彈性片,將液體向外泵出,當驅動機構停止后,壓力減小,彈性片在彈力作用下復位,封閉截止管口,避免產(chǎn)生滴漏。
附圖說明
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止水隔膜泵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15.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止水隔膜泵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16.現(xiàn)在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對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實現(xiàn),不限于這里所述的實施例。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使本實用新型透徹且完整,并且向本領域技術人員充分表達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應注意到: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材料的組分、數(shù)字表達式和數(shù)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
17.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shù)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qū)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在該詞前的要素涵蓋在該詞后列舉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蓋其他要素的可能?!吧稀薄ⅰ跋隆?、“左”、“右”等僅用于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當被描述對象的絕對位置改變后,則該相對位置關系也可能相應地改變。
18.如圖1和2所示,止水隔膜泵,包括:氣囊座8,氣囊座8內部裝配有鐘形氣囊7;驅動機構,驅動機構設置在氣囊座8的底部,用于驅動鐘形氣囊7的容積往復變化;閥座9,閥座9設置在氣囊座8的頂部,閥座9的中部設置有單向導通的出水孔組902,閥座9上環(huán)繞出水孔組902均勻設置有單向導通的進水孔組901;閥頭11,閥頭11固定在閥座9的頂部,閥頭11上設置有與進水孔組901相連通的進水孔道1101和與出水孔組902相連通的出水管1104,出水管1104的內部沿其徑向設置有導流管1103,導流管1103的一端頂部設置有管口1105,導流管1103的另一端頂部設置有出水孔道1102;彈性閥蓋12,彈性閥蓋12套裝在閥頭11的外側,彈性閥蓋12上設置有與管口1105相配合的彈性片1201,彈性片1201在彈力的作用下封閉管口1105;頂蓋14,頂蓋14設置在閥頭11的頂部,頂蓋14上設置有與進水孔道1101相連通的進水管1401和與出水孔道1102相連通的排水管1402;在本實施例中,驅動機構驅動鐘形氣囊7容積發(fā)生變化,從而將外部的液體由進水管1401抽入鐘形氣囊7內部,再從排水管1402向外泵出,液體從鐘形氣囊7向排水管1402流動的過程中,需要頂壓彈性片1201使其發(fā)生形變,然后由管口1105進入導流管1103內部后從出水孔道1102流出至排水管1402向外泵出;由于彈性片1201通過一定的彈力作用使其將管口1105封閉,只有當驅動機構運行時驅動鐘形氣囊7內部的液體向外流出時,產(chǎn)生足夠的壓力以克服彈性片1201的彈力開啟彈性片1201,將
液體向外泵出,當驅動機構停止后,壓力減小,彈性片在彈力作用下復位,封閉截止管口1105,避免產(chǎn)生滴流。
19.作為彈性閥蓋12具體的一種實施方式,彈性閥蓋12與頂蓋14之間設置有彈簧13,彈簧13的一端與頂蓋14相抵接,彈簧13的另一端與彈性片1201相抵接,通過彈簧13對彈性片1201施加彈力,當出水管1104內部壓力大于彈簧13彈力時,彈力片1201在液體的壓力作用下向上開啟管口1105,當壓力第一彈簧13彈力時,在彈簧13的作用下彈力片1201復位封閉管口1105,需要注意的是,彈力片1201本身不必具有彈性,當時其能夠在液壓和彈力的作用下上下移動,以開啟或封閉管口1105。
20.為了提升閥頭11與閥座9之間的密封性,閥頭11與閥座9之間設置有密封片10,密封片10上開設有與出水孔組902、進水孔組901相對應的通孔,更為具體的,密封片10可選用但不限于硅膠或橡膠材質。
21.進一步的,出水孔組902、進水孔組901均設置有止逆閥片903,進水孔組901上的止逆閥片903為傘釘狀單向閥(圖中未示出),傘釘狀單向閥為現(xiàn)有技術,故不再贅述。
22.作為出水孔組902、進水孔組901更為具體的一種實施方式,出水孔組902具有呈圓周陣列的三個腰型孔,進水孔組901具有呈圓周陣列的六個圓孔。
23.作為驅動機構的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驅動機構具有電機座2,電機座2的內部裝配有驅動輪4及驅動驅動輪4轉動的電機1,驅動輪4上通過偏心軸5固定連接有支撐架6,支撐架6與鐘形氣囊7相配合,電機1驅使驅動輪4轉動,通過偏心軸5帶動支撐架6偏心擺動,通過支撐架6驅使鐘形氣囊7產(chǎn)生容積變化。
24.進一步的,電機座2的一側設置有安裝板3,安裝板3上開設有通孔,通過該通孔可將本隔膜泵進行固定。
25.至此,已經(jīng)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為了避免遮蔽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沒有描述本領域所公知的一些細節(jié)。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實施這里公開的技術方案。
26.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技術特征:
1.一種止水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氣囊座,所述氣囊座內部裝配有鐘形氣囊;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氣囊座的底部,用于驅動所述鐘形氣囊的容積往復變化;閥座,所述閥座設置在所述氣囊座的頂部,所述閥座的中部設置有單向導通的出水孔組,所述閥座上環(huán)繞所述出水孔組均勻設置有單向導通的進水孔組;閥頭,所述閥頭固定在所述閥座的頂部,所述閥頭上設置有與所述進水孔組相連通的進水孔道和與所述出水孔組相連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內部沿其徑向設置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的一端設置有管口,所述導流管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水孔道;彈性閥蓋,所述彈性閥蓋套裝在所述閥頭的外側,所述彈性閥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管口相配合的彈性片,所述彈性片在彈力的作用下封閉所述管口;頂蓋,所述頂蓋設置在所述閥頭的頂部,所述頂蓋上設置有與所述進水孔道相連通的進水管和與所述出水孔道相連通的排水管。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閥蓋與所述頂蓋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頂蓋相抵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彈性片相抵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頭與所述閥座之間設置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上開設有與所述出水孔組、進水孔組相對應的通孔。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組、進水孔組均設置有止逆閥片。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組具有呈圓周陣列的三個腰型孔,所述進水孔組具有呈圓周陣列的六個圓孔。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具有電機座,所述電機座的內部裝配有驅動輪及驅動所述驅動輪轉動的電機,所述驅動輪上通過偏心軸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與所述鐘形氣囊相配合。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止水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座的一側設置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通孔。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止水隔膜泵,包括:氣囊座,氣囊座內部裝配有鐘形氣囊;驅動機構,驅動機構設置在氣囊座的底部;閥座,閥座設置在氣囊座的頂部;閥頭,閥頭固定在閥座的頂部,閥頭上設置有與進水孔組相連通的進水孔道和與出水孔組相連通的出水管,出水管的內部沿其徑向設置有導流管,導流管的一端設置有管口,導流管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水孔道;彈性閥蓋,彈性閥蓋套裝在閥頭的外側,彈性閥蓋上設置有與管口相配合的彈性片;頂蓋,頂蓋設置在閥頭的頂部,頂蓋上設置有與進水孔道相連通的進水管和與出水孔道相連通的排水管;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新穎,能夠有效防止滴漏產(chǎn)生。能夠有效防止滴漏產(chǎn)生。能夠有效防止滴漏產(chǎn)生。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波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蘇州德良齊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21.10.08
技術公布日:2022/4/13
聲明:
“止水隔膜泵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