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術涉及污水過濾處理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動態(tài)膜過濾器,及其用于處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2.在水公園、水景、觀賞魚池、游泳池等使用循環(huán)水的場景中,為了保持水的潔凈度,通常需要配備水處理系統(tǒng)。常用的水處理系統(tǒng)為石英砂缸處理系統(tǒng),直接將水體引流到石英砂缸進行過濾,將水體中的污物截留在石英砂介質之外,過濾后的水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繼續(xù)使用。這種處理方式利用的是死端過濾原理,簡單直接;但是,死端過濾的過濾面積就是缸體的橫截面,在處理大流量水體時,需要的水處理裝置很多,對土建機房要求很高;并且石英砂過濾截流一定量污染物后就需要反沖洗,反沖洗時水全部排放,反沖洗耗水量很大。
3.目前,有些水處理系統(tǒng)采用了錯流過濾來增大過濾面積,進而減少單位水處理裝置。錯流過濾,是指在水泵的推動下,料液沿平行于過濾膜面的方向流動,與死端過濾不同的是料液流經過濾膜面時產生的剪切力能夠把過濾膜面上滯留的顆粒帶走,使污染層保持在一個較薄的水平,從而減少對過濾層清潔的頻率。
4.采用錯流過濾對水進行處理時,需要對過濾管束進行預掛膜形成過濾層,即將濾料均勻涂布在過濾管束的外表面;再將預涂膜的過濾管束垂直安裝到過濾缸體內進行過濾作業(yè);使用時,污物會黏附在過濾層外,形成污物層,降低了過濾管束的過濾效率,因此過濾管束需要定期進行再生處理,目前常用的濾料/過濾層再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反向通入水對過濾管束進行反沖清洗,將附在過濾層外表面的污物層沖掉。由于反沖水跟污物混在一起,反沖洗水需要全部排放,也會造成水浪費。另一種是將過濾管束拆卸下,到指定的水池進行清洗,除去污物層使過濾層恢復,但每次清洗都會造成過濾層損耗;并且在
污水處理流量大及水處理頻繁的場景,需要頻繁拆卸過濾管束清洗,人工拆洗的方式不僅浪費人力物力,且耗費清洗水。
5.有鑒于此,本發(fā)明人認為錯流過濾的過濾管束在后續(xù)濾料/過濾層再生工序中存在耗費大量清洗水的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6.為了改善現(xiàn)有水處理過程中,過濾管束后續(xù)的濾料/過濾層再生工序耗費大量清洗水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動態(tài)膜過濾器及其用于水處理的方法。
7.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動態(tài)膜過濾器,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動態(tài)膜過濾器,包括,罐體,用于裝載待處理污水;所述罐體上連通有進水管、出水管和循環(huán)管,所述罐體上還開設有進料管,所述進料管用于通入濾料;若干過濾管束,設置在罐體內,所述過濾管束內部中空并具有一端開口,所述過濾管束的外表面布置有過濾層;
隔水盤,設置在罐體內并將罐體分隔成集水腔和過濾腔,所述集水腔與出水管連通,用于匯集過濾管束得到的過濾水;所述過濾腔與進水管連通,用于接收待處理的水;過濾管束與隔水盤連接并連通集水腔;及;空氣捶擊機構,設置在罐體頂壁并可穿入罐體并與隔水盤連接,用于振動過濾管束,使過濾管束外表面的過濾層脫落;其中,循環(huán)管連通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循環(huán)管用于提供循環(huán)水,使濾料均勻附著在過濾管束外表面形成所述過濾層。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循環(huán)管連通進水管、罐體和出水管形成內循環(huán),可以通入循環(huán)水帶動濾料在過濾腔內流動,使濾料均勻附著在過濾管束的外表面形成過濾層;在過濾層需要再生的時候,通過空氣錘擊振動過濾管束,使過濾管束上過濾層掉落,再通過入循環(huán)水使濾料重新附著在過濾管束上,完成過濾管束過濾層動態(tài)再生,無需將過濾管束拆卸清洗或對過濾管束進行反沖洗,可以節(jié)約水資源,同時簡化了濾料層再生的操作程序,提高了過濾層再生效率。
9.可選的,所述空氣錘擊機構包括相互連接的驅動機和錘擊桿,所述驅動機驅動錘擊桿對隔水盤進行錘擊。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隔水盤與若干過濾管束連接,一方面限定過濾管束的位置,使若干過濾管束保持一定的間距,有利于保持過濾管束與待處理污水接觸;另一方面,驅動機驅動錘擊桿錘擊隔水盤,隔水盤將振動到每一組過濾管束,從而使過濾層從過濾管束上脫落。
11.可選的,所述隔水盤外側壁套設有彈性密封圈,所述彈性密封圈與罐體內壁抵緊連接。
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性密封圈一方面使隔水盤隔開的集水腔和過濾腔之間保持相互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允許隔水盤有振動浮動的空間,從而使過濾管束的能夠在隔水盤的振動傳動下進行抖動脫料。
13.可選的,所述過濾管束包括中空管和包覆在中空管外表面的膜絲層;所述中空管上端開口,所述中空管相對的下端封口,所述中空管側壁均勻開設有進水孔;所述膜絲層具有孔隙,所述孔隙供濾料附著在膜絲層上形成濾料層;所述中空管與隔水盤連接并連通集水腔。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過濾水的流向路徑為從過濾層到經孔隙,在從進水孔進入中空管內部、在通過中空管上端開口入集水箱往外排出;膜絲層提供孔隙使濾料附著在膜絲層上,有利于形成致密過濾層,提升過濾效果;可選的,所述中空管為剛性管,所述膜絲層具有柔性。
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中空管為剛性管,所述膜絲層具有柔性,過濾組件為外柔內剛,一方面內剛可以使過濾水順暢的輸送,另一方面外柔可接受水壓帶來的形變,并隨著氣動錘擊的進行一定范圍的形變抖動,使過濾層快速脫落,提升濾料再生效率。
16.可選的,所述膜絲層上的孔隙大小不一;所述過濾層是由粒徑為150-250目的濾料組成。
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不同級配的濾料便于形成致密的過濾層,粒徑大在水的壓力下,先附著膜絲中大的大的孔隙上,依次堆疊附著從而形成均勻致密的過濾層,有效提
升過濾層的阻隔過濾效果。
18.可選的,所述過濾層的濾料級配為150目:200目:250目=0.8~1.2:0.8~1.2:0.8~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采用上述范圍級配的粒徑濾料,可以得到更好的過濾效果。
19.可選的,所述動態(tài)膜過濾器還包括真空投料機構,所述真空投料機構設置在罐體側壁上,所述真空投料機構設有連通集水腔的抽氣管,所述真空投料機構用于對罐體內進行抽氣。
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真空投料機構對對罐體進行抽氣,使罐體內部形成負壓,自動從進料管吸取濾料;由于抽氣管連通集水腔,過濾腔的空氣從過濾管束流向集水腔,降低濾料封堵抽氣管;由于濾料的粒徑較小,通過負壓進料一方面提升進料速度,另一方面提升罐體內部空間利用率,濾料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集中到罐底部,便于后續(xù)引入循環(huán)水后,濾料與水混合,以便更好地復雜在過濾管束表面上。
21.另一方面,本技術還提供一種使用上述動態(tài)膜過濾器處理污水的方法,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使用動態(tài)膜過濾器處理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掛膜,將預制的濾料從進料管通入所述罐體的過濾腔,并從進水管引入水,使濾料充滿過濾腔;關閉出水管,打開循環(huán)管并抽水,使水在罐體和循環(huán)管中循環(huán)流動并帶動濾料附著在過濾管束外壁上,至形成均勻的過濾層;過濾,從所述進水管通入待處理水,并充滿過濾腔,待處理水中的雜質被截留在所述過濾層外,透過過濾層的水進入過濾管束內部并從匯集到集水腔,然后從出水管排出;濾料再生,關閉出水管,啟動空氣錘擊機構對隔水盤進行錘擊,過濾管束隨之進行上下往運動和振動,使濾料和附著在濾料上的雜質振落至罐體底部;同時從進水管引入水,打開循環(huán)管并抽水,使振脫的濾料重新附著在過濾管束外壁上,完成過濾層的再生。
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掛膜、過濾、濾料再生均在一個罐體內完成,一方面節(jié)約了水處理系統(tǒng)的占地面積,另一方面簡化了濾料掛膜和再生的工序,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和水資源。
23.可選的,當罐體的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水壓差在12~ 15psi之間,或/和過濾管束表面含有蠟燭狀表面,或/和變頻大于或等于50hz且流量低于正常值時,啟動濾料再生程序;當濾料再生后,罐體的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水壓差大于15psi;或/和變頻大于50hz,啟動更換濾料程序,將振落的濾料和污物一起從排污口排出。
2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述一種或兩種以上結合的情況出現(xiàn)的下啟動濾料再生或更換濾料,實現(xiàn)自動動態(tài)膜過濾的效果,提升水處理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
25.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1、通過循環(huán)管設置,引入內循環(huán),實現(xiàn)濾料自動掛膜,形成更致密均勻的過濾層,從而提升過濾效果;2、通過設置氣動錘擊裝置,利用高頻振動的原理,使過濾管束發(fā)生振動、抖動,使過濾層和污物層直接從過濾管束外表面脫落,免除清洗和反沖的工序,在通過循環(huán)水使脫落的濾料重新附著在過濾管束上,完成濾料的再生,從而實現(xiàn)動態(tài)膜的過濾效果。
附圖說明
26.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1動態(tài)過濾膜器正視圖。
27.圖2是圖1的剖面圖。
28.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1動態(tài)過濾膜器中過濾管束剖面圖。
29.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1動態(tài)過濾膜器中錘擊裝置、隔水盤的組合示意圖。
30.附圖標記說明:1、罐體;11、進水管;12、出水管;13、循環(huán)管;14、進料管;15,、排污口;2、過濾管束;21、中空管;211、開口;222、進水孔;22、膜絲層;23、連接軸套;3、隔水盤;31、集水腔;32、過濾腔;33、彈性密封圈;34、連接孔;35、連接軸套;4、空氣捶擊機構;41、錘擊桿;5、固定管座;6、過濾層;7、真空投料機構;71、抽氣管;8、控制面板;9、可視窗口;100、循環(huán)泵。
具體實施方式
31.為了節(jié)省濾料/過濾層再生過程的清潔水消耗,并簡化過濾層的再生程序,同時延長濾料的使用壽命。本技術公開一種動態(tài)膜過濾器以及其用于處理污水的方法。
32.以下結合圖1-4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33.實施例1參照圖1和圖2,一種動態(tài)膜過濾器,包括罐體1、垂直安裝在罐體1內部的多根過濾管束2,過濾管束外壁附著有濾料形成過濾層6;罐體1用于裝載待處理污水,過濾管束2用于過濾處理待處理污水。罐體1連通有進水管11、出水管12、循環(huán)管13和進料管14。進水管11、出水管12、循環(huán)管13和進料管14上均設有控制閥門,以控制管路與罐體1的連通或關閉。進水管11、罐體1和循環(huán)管13之間還設有循環(huán)泵100;進水管11通過循環(huán)泵100加壓引入循環(huán)水或待處理的污水,出水管12用于排出經過處理的過濾水;進料管14用于引入濾料,循環(huán)管13連通進水管11和出水管12,用于使循環(huán)水帶動濾料在過濾管束2外表面形成過濾層6;過濾層6用于截留污水中的雜質和污物。
34.動態(tài)膜過濾器還包括安裝在罐體1外壁的空氣捶擊機構4和控制面板8;空氣錘擊機構4用于對過濾管束2外表面的過濾層6振脫落以便再生處理;控制面板8用于控制污水處理、濾料掛膜、濾料再生等程序的啟閉以及采集污水處理過程參數(shù)值。
35.當過濾層6的濾孔被截留的污水雜質堵塞,影響動態(tài)膜過濾器的處理效果時,啟動空氣錘擊機構4,使過濾層6和雜質一同振落,再通入循環(huán)水將振落的濾料重新附著在過濾管束2外壁形成新的過濾層6,從而實現(xiàn)動態(tài)膜過濾。不僅簡化了濾料的再生程序,并且延長濾料和過濾管束2的使用壽命,節(jié)約濾料再生的潔凈水用量,進而降低水處理成本。
36.參照圖2,罐體1內部上段內壁設置一圓形隔水盤3,隔水盤3將罐體1隔分成集水腔31和過濾腔32,過濾管束2位于過濾腔32內,進料管14連通過濾腔32。
37.參照圖2,罐體1內部相對的底壁焊接有多個固定管座5,固定管座5供過濾管束2插入連接,隔水盤3和固定管座5共同使過濾管束2限定在罐體1垂直方向內。
38.參照圖3,過濾管束2包括中空管21和膜絲層22,其中膜絲層22包覆在中空管21的
外壁,密封軸套套接在中空管21的兩端。中空管21連接隔水盤3的一端具有開口211,連接固定管座5的一端封口,中空管21管壁則均勻開設有進水孔,進水孔供過濾水通過;中空管21與隔水盤3的連接接口壁焊接固定。膜絲層22為尼龍材質,具有大小不一的孔隙,孔隙的孔徑小于進水孔??紫兑环矫胬盟肿油ㄟ^,另一方面利于濾料附著形成過濾層6。
39.在本實施例中,上述中空管21為不銹鋼管,在其他實施例中,中空管21可以是硬塑料管。
40.參照圖4,隔水盤3上均勻開設有多個連接孔34,連接孔34供過濾管束2插入連接,以連通集水腔31。隔水盤3外周側壁套接有彈性密封圈33,彈性密封圈33與罐體1內壁過盈配合連接,從而保證集水腔31與過濾腔32相互獨立和密封性。隔水盤3與空氣錘擊機構4連接,空氣錘擊機構4通過對隔水盤3錘擊,與隔水盤3連接的過濾管束2隨著隔水盤3的振動而振動。
41.參照圖2,空氣捶擊機構4為氣動振動器,包括缸體42和錘擊桿41。缸體42安裝在罐體1頂壁,錘擊桿41穿入罐體1內。參照圖2,隔水盤3中部焊接有連接軸套35,連接軸套35相對的另一端與罐體1頂內壁焊接。錘擊桿41穿入軸套,缸體42通入壓縮空氣驅動錘擊桿41進行往復運動對隔水盤3進行錘擊,隔水盤3因彈性密封圈33與罐體1過盈配合連接,使隔水盤3發(fā)生振動,并帶著過濾管束2一同振動。
42.參照圖1和圖2,為了提升投料效率,動態(tài)膜過濾器還包括設置在罐體1側壁的真空投料機構7,真空投料機構7連接有抽氣管71,抽氣管71與集水腔31連通。通過真空投料機構7抽吸罐體1內部的空氣,使罐體1內部形成負壓,罐體1自動從進料管14吸取濾料,使濾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集中到罐體1的底部,同時提升罐體1的空間利用率,。
43.參照圖1,為了直觀的觀察到罐體1內部情況,罐體1外壁設有可視窗口9。
44.參照圖1,為了直觀了解到罐體1水進出口的壓力情況,罐體1外還安裝有壓力表。
45.參照圖1,罐體1底壁還開設有排污口15,排污口15用于將污水雜質和置換的濾料排出。
46.在本實施例中,濾料為粒徑為150~250目的珍珠巖,濾料掛膜完成的過濾層6厚度為2-3mm,不同粒徑的珍珠巖的級配重量比為150目:200目:250目=0.8~1.2:0.8~1.2: 0.8~1.2。在此級配范圍下,過濾后水的濁度降低至0.1~0.15ntu,可以滿足景觀水使用。
47.進一步的,在其他實施例中濾料還可以是硅藻土和活性炭。
48.實施例2,為了方便過濾管束2的安裝和拆卸,參照圖3,過濾管束2包括兩個密封軸套23,密封軸套23與中空管21的兩端過盈配合連接,過濾管束2通過密封軸套23與隔水盤3的連接接口過盈配合連接。
49.進一步的,在其他實施例中,密封軸套23與中空管21螺紋連接。
50.實施例3一種使用上述動態(tài)膜過濾器處理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預制濾料,按照級配重量比為150目:200目:250目=0.8:1.0: 1.2的配制珍珠巖濾料,放入真空投料機構7;s2掛膜,關閉出水管12的閥門,啟動真空投料機構7對罐體1抽氣,隨后,打開進料管14的閥門,罐體1從進料管14負壓吸入預制的濾料至過濾腔32內;打開進水管11的水閥并泵入潔凈水,潔凈水與濾料混合并充滿過濾腔32;打開循環(huán)管13的閥門,水從過濾組件中流
至集水腔31、循環(huán)管13,再循環(huán)至罐體1,水循環(huán)流動過程帶動濾料附著在膜絲層22上,如此循環(huán)10min,得到均勻的過濾層6,關閉循環(huán)管13閥門;s3過濾,打開出水管12閥門,從進水管11引入待處理污水,充滿過濾腔32;待處理污水中的雜質被截留在過濾層6外,透過過濾層6的水進入中空管21內部并從匯集到集水腔31,然后從出水管12排出;s4濾料再生,當罐體1的進水管11和出水管12的水壓差之間的壓差在12~15psi,或/和過濾管束2表面含有蠟燭狀表面,或/和變頻大于或等于50hz且流量低于正常值時,啟動濾料再生程序;關閉出水管12閥門,從進水管11引入潔凈水,打開循環(huán)管13閥門和循環(huán)泵100抽水,使振脫的濾料重新附著在膜絲層22上,循環(huán)10min,完成過濾層6的再生。
51.s5換膜,當濾料再生后,罐體1的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水壓差仍然大于12psi;或/和變頻大于50hz且流量小于正常值。說明濾料再生已經不能實現(xiàn)過濾的要求了,此時需要啟動更換濾料程序。啟動空氣錘擊機構4對隔水盤3進行錘擊,過濾管束2隨之發(fā)生振動和抖動,濾料和附著在濾料上的雜質被振落至罐體1底部;錘擊2分鐘后,泵入水將振落的濾料和污物一起從排污口15排出;然后啟動掛膜程序,同步驟s1。
52.本技術實施原理:掛膜時,現(xiàn)將預制的濾料通過負壓投入罐體1,濾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集中在罐體1底部,在通入潔凈水與濾料混合,循環(huán)泵100將水抽出至循環(huán)管13道,不同級配的濾料在循環(huán)泵100的吸力下隨著水往過濾管束2表面運動并附著在膜絲表面,大直徑的濾料會最先附著在膜絲表面,小的濾料會最后附著在膜絲表面,最后形成孔道均勻的過濾層6。循環(huán)水作用使濾料體系始終保持均勻的狀態(tài),有利于濾料有序地附著。
53.濾料再生時,通過空氣錘擊機構4對隔水盤3進行錘擊,振動波由隔水盤3傳遞至過濾管束2,使過濾管束2進行有規(guī)律地上下往復運動和振動,使濾料和附著濾料上的雜質一起掉落。啟動掛膜程序,使振落的濾料重新附著在膜絲層22上,由于濾料為立體結構,重新掛膜相當于重新排布濾料的層構,沒有吸附有雜質的一面朝向過濾管束的外側,從而使濾料層可以繼續(xù)過濾作業(yè)。通過動態(tài)循環(huán)掛膜,充分利用濾料多面結構,提升濾料的利用率。相比傳統(tǒng)石英砂缸過濾器能節(jié)省94%以上的反沖洗耗水;利用錯流過濾原理,還可以進一步減少雜質污物層的外過濾管束2外壁堆疊導致過濾層堵塞,從而降低過濾層6再生頻率;此外掛膜、過濾、再生步驟均可在罐體1內完成,節(jié)省水處理系統(tǒng)設備的占地空間,進一步降低水處理成本。
54.以上均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技術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技術特征:
1.一種動態(tài)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體(1),用于裝載待處理污水;所述罐體(1)上連通有進水管(11)、出水管(12)和循環(huán)管(13),所述罐體(1)上還開設有進料管(14);若干過濾管束(2),設置在罐體(1)內,所述過濾管束(2)內部中空并具有一端開口(211),所述過濾管束(2)的外表面布置有過濾層(6);隔水盤(3),設置在罐體(1)內并將罐體(1)分隔成集水腔(31)和過濾腔(32),所述集水腔(31)與出水管(12)連通,用于匯集過濾管束(2)得到的過濾水;所述過濾腔(32)與進水管(11)連通,用于接收待處理的水;過濾管束(2)與隔水盤(3)連接并連通集水腔(31);所述進料管(14)與過濾腔(32)連通,用于通入濾料;及;空氣捶擊機構(4),設置在罐體(1)頂壁并可穿入罐體(1)與隔水盤(3)連接,用于振動過濾管束(2),使過濾管束(2)外表面的過濾層(6)脫落;其中,循環(huán)管(13)連通進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循環(huán)管(13)用于提供循環(huán)水,使濾料均勻附著在過濾管束(2)外表面形成所述過濾層(6)。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態(tài)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錘擊機構包括相互連接的驅動機(42)和錘擊桿(41),所述驅動機(42)驅動錘擊桿(41)對隔水盤(3)進行錘擊。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態(tài)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盤(3)外側壁套設有彈性密封圈(33),所述彈性密封圈(33)與罐體(1)內壁抵緊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態(tài)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管束(2)包括中空管(21)和包覆在中空管(21)外表面的膜絲層(22);所述中空管(21)上端開口(211),所述中空管(21)相對的下端封口,所述中空管(21)的側壁均勻開設有進水孔;所述膜絲層(22)具有若干孔隙,所述孔隙供濾料附著在膜絲層(22)上形成濾料層(6),所述中空管(21)與隔水盤(3)連接并連通集水腔(31)。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態(tài)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21)為剛性管,所述膜絲層(22)具有柔性。6.根據(jù)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動態(tài)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絲層(22)上的孔隙大小不一;所述過濾層(6)是由粒徑為150-250目的濾料組成。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動態(tài)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層(6)的濾料級配重量比為150目:200目:250目=0.8~1.2:0.8~1.2:0.8~1.2。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態(tài)膜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態(tài)膜過濾器還包括真空投料機構(7),所述真空投料機構(7)設置在罐體(1)側壁上,所述真空投料機構(7)設有連通所述集水腔(31)的抽氣管(71),所述真空投料機構(7)用于對罐體(1)內進行抽氣。9.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動態(tài)膜過濾器處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掛膜,將預制的濾料從進料管(14)通入所述罐體(1)的過濾腔(32),并從進水管(11)引入水,使濾料充滿過濾腔(32);關閉出水管(12),打開循環(huán)管(13)并抽水,使水在罐體(1)和循環(huán)管(13)中循環(huán)流動并帶動濾料附著在過濾管束(2)外壁上,至形成均勻的過濾層(6);過濾,所述進水管(11)通入待處理污水,并充滿過濾腔(32),待處理污水中的雜質被截留在所述過濾層(6)外,透過過濾層(6)的水進入過濾管束(2)內部并從匯集到集水腔(31),然后從出水管(12)排出;
濾料再生,關閉出水管(12),啟動空氣錘擊機構(4)對隔水盤(3)進行錘擊,過濾管束(2)隨之進行振動,使濾料和附著在濾料上的雜質振落至罐體(1)底部;同時從進水管(11)引入水,打開循環(huán)管(13)并抽水,使振脫的濾料重新附著在過濾管束(2)外壁上,完成過濾層(6)的再生。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處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罐體(1)的進水管(11)和出水管(12)的水壓差為12~15psi,或/和過濾管束(2)表面含有蠟燭狀表面,或/和變頻大于或等于50hz且流量低于正常值時,啟動濾料再生步驟;當濾料再生后,罐體(1)的進水管(11)和出水管(12)的水壓差大于12psi;或/和變頻大于50hz,啟動更換濾料步驟,將振落的濾料和污物一起排出。
技術總結
本申請涉及污水過濾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動態(tài)膜過濾器及其用于處理污水的方法,為了解決現(xiàn)有過濾組件過濾層再生耗損水、程序復雜等問題;動態(tài)膜過濾器包括:罐體、設置在罐體內的多根過濾管束,和空氣捶擊機構;其中罐體連通有進水管、出水管、循環(huán)管,并開設有引入濾料的進料管,循環(huán)管連通進水管和出水管使循環(huán)水帶動濾料在過濾管束外表面形成過濾層;空氣錘擊機構用于對過濾管束外表面的過濾層振脫落以便再生處理;應用動態(tài)膜過濾器處理污水的方法:包括掛膜、過濾和濾料再生步驟。本申請的動態(tài)膜過濾器具有掛膜、過濾、再生、換膜一體操作功能,具有節(jié)省反沖洗耗水、簡化濾料再生程序、提升濾料利用率和降低水處理成本的效果。提升濾料利用率和降低水處理成本的效果。提升濾料利用率和降低水處理成本的效果。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政宇 王立寶 劉春佑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深圳市東方祺勝實業(yè)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22.03.23
技術公布日:2022/7/5
聲明:
“動態(tài)膜過濾器及其用于處理污水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