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選臺(1),所述分選臺(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儲料框(2),所述分選臺(1)的頂面開設有安裝槽(3),所述安裝槽(3)的內部設置有傳送帶(4),所述分選臺(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連接塊(8),所述儲料框(2)的內部底面開設有卡接槽(7),所述連接塊(8)的外部三側分別與所述卡接槽(7)的內部三側活動卡接,所述儲料框(2)的內部設置有升降臺(12);
卸料組件,所述卸料組件設置在所述升降臺(12)的頂面,用于將所述升降臺(12)頂面的硅片卸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組件包括:
活動板(16),所述活動板(16)設置在所述升降臺(12)的頂面,所述升降臺(12)的一側開設有兩個儲料框(2),所述儲料框(2)的內部設置有合頁,所述活動板(16)的底面與所述儲料框(2)的內壁通過合頁相互鏈接,所述升降臺(12)的頂面開設有兩個固定槽(19),所述固定槽(19)的內部底面固定安裝有液壓缸(20),所述液壓缸(20)伸縮桿的頂端與所述活動板(16)的底面活動安裝,所述升降臺(12)的底面固定安裝有阻擋框(15),所述阻擋框(15)的外壁面與所述卡接槽(7)的內壁面活動卡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8)的頂面開設有套接孔(9),所述連接塊(8)的底面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13),所述驅動電機(13)旋轉軸的外圓壁面與所述套接孔(9)的內圓壁面活動套設,所述驅動電機(13)旋轉軸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螺桿(1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臺(12)的頂面開設有螺紋孔(17),所述活動板(16)的頂面開設有存放孔(18),所述螺紋孔(17)與所述存放孔(18)的位置相對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8)的頂面開設有兩個定位孔(10),所述升降臺(12)的底面固定安裝有兩個穩(wěn)定桿(11),所述穩(wěn)定桿(11)的外圓壁面與所述定位孔(10)的內圓壁面活動套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選臺(1)底面的四個拐角處分別固定安裝有支撐柱(5),所述支撐柱(5)的底端固定安裝有防滑塊(6)。
說明書: 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硅片上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背景技術[0002] 地殼中含量達25.8%的硅元素,為單晶硅的生產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源泉,硅棒經過切片機切割后成為一片片的硅片,而硅片需要在分選機上進行分選,篩選出合格品、殘次品和報廢品。[0003] 根據公開號為:CN213752664U的中國專利,一種用于絲網印刷的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包括移動組件和吸取組件,所述吸取組件包括沿鉛垂方向移動的托架,所述托架連接有升降裝置,所述吸取組件上設置有負壓口,所述負壓口連通有抽氣裝置,所述抽氣裝置用于將硅片吸附于托架上;所述移動組件驅動所述吸取組件在兩個工作位置之間往復移動;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托架位于取料臺硅片的正下方;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托架位于分選機進料端的正上方。
[0004] 但是上述方案仍存在一定的缺點,例如:托架在移動到分選機輸送帶的上方后需要將托架上承放的硅片移動至輸送帶的上方,由于托架的頂面為平面的狀態(tài),因此存在托架頂面的硅片無法卸下干凈的情況。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以解決托架的頂面為平面的狀態(tài),因此存在托架頂面的硅片無法卸下干凈的情況的問題。[0006]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是這樣實現(xiàn)的:[0007] 本實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包括:分選臺,所述分選臺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儲料框,所述分選臺的頂面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部設置有傳送帶,所述分選臺的一側固定安裝有連接塊,所述儲料框的內部底面開設有卡接槽,所述連接塊的外部三側分別與所述卡接槽的內部三側活動卡接,所述儲料框的內部設置有升降臺;卸料組件,所述卸料組件設置在所述升降臺的頂面,用于將所述升降臺頂面的硅片卸下。[0008]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安裝槽,安裝槽可以將傳送帶固定在內部,進而可以固定分選臺和傳送帶之間的位置,通過設置傳送帶,傳送帶可以在工作的過程中運輸硅片移動進行分選。[0009]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卸料組件包括:活動板,所述活動板設置在所述升降臺的頂面,所述升降臺的一側開設有兩個儲料框儲料框,所述儲料框儲料框的內部設置有合頁,所述活動板的底面與所述儲料框儲料框的內壁通過合頁相互鏈接,所述升降臺的頂面開設有兩個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內部底面固定安裝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伸縮桿的頂端與所述活動板的底面活動安裝,所述升降臺的底面固定安裝有阻擋框,所述阻擋框的外壁面與所述卡接槽的內壁面活動卡接。[0010]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升降臺,升降臺可以在儲料框內部上下移動的過程中帶動頂面盛放的硅片同步上下移動,通過設置液壓缸,液壓缸可以在啟動時利用延伸收縮的伸縮桿推動活動板在升降臺的頂面活動,從而使得活動板處于傾斜的狀態(tài),通過設置活動板,活動板可以在傾斜的過程中使得頂面放置的硅片傾斜滑下,從而使得硅片可以滑落至傳送帶的頂面,進而完成了補充上料的過程,避免硅片在升降臺的頂面停留。[0011]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連接塊的頂面開設有套接孔,所述連接塊的底面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旋轉軸的外圓壁面與所述套接孔的內圓壁面活動套設,所述驅動電機旋轉軸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螺桿。[0012]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可以固定安裝在連接塊的底面,從而可以固定驅動電機在儲料框底面的位置,并在啟動工作的過程中帶動螺桿同步旋轉。[0013]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臺的頂面開設有螺紋孔,所述活動板的頂面開設有存放孔,所述螺紋孔與所述存放孔的位置相對應。[0014]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螺紋孔,螺紋孔可以利用和螺桿的螺紋連接,使得螺桿在旋轉的過程中推動升降臺在儲料框的內部上下移動,進而帶動升降臺頂面的硅片同步上下移動。[0015]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連接塊的頂面開設有兩個定位孔,所述升降臺的底面固定安裝有兩個穩(wěn)定桿,所述穩(wěn)定桿的外圓壁面與所述定位孔的內圓壁面活動套設。[0016]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穩(wěn)定桿,穩(wěn)定桿可以當升降臺在儲料框的內部被推動著上下移動時在定位孔的內部同步上下移動,從而可以避免升降臺跟隨螺桿同步旋轉,進而確定了升降臺在上下移動時的狀態(tài)。[0017]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選臺底面的四個拐角處分別固定安裝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底端固定安裝有防滑塊。[0018]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支撐柱,支撐柱可以利用自身的高度,增加分選臺在地面上的水平高度,從而可以避免工作人員長時間彎腰導致腰部肌肉損傷。[0019]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有益效果在于:[0020] 通過設置升降臺,升降臺可以在儲料框內部上下移動的過程中帶動頂面盛放的硅片同步上下移動,通過設置液壓缸,液壓缸可以在啟動時利用延伸收縮的伸縮桿推動活動板在升降臺的頂面活動,從而使得活動板處于傾斜的狀態(tài),通過設置活動板,活動板可以在傾斜的過程中使得頂面放置的硅片傾斜滑下,從而使得硅片可以滑落至傳送帶的頂面,進而完成了補充上料的過程,避免硅片在升降臺的頂面停留。[0021] 通過設置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可以固定安裝在連接塊的底面,從而可以固定驅動電機在儲料框底面的位置,并在啟動工作的過程中帶動螺桿同步旋轉,通過設置螺紋孔,螺紋孔可以利用和螺桿的螺紋連接,使得螺桿在旋轉的過程中推動升降臺在儲料框的內部上下移動,進而帶動升降臺頂面的硅片同步上下移動,通過設置穩(wěn)定桿,穩(wěn)定桿可以當升降臺在儲料框的內部被推動著上下移動時在定位孔的內部同步上下移動,從而可以避免升降臺跟隨螺桿同步旋轉,進而確定了升降臺在上下移動時的狀態(tài)。附圖說明[0022]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0023]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24]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拆分結構示意圖;[0025]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阻擋框結構示意圖;[0026]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活動板結構示意圖。[0027] 圖中:1、分選臺;2、儲料框;3、安裝槽;4、傳送帶;5、支撐柱;6、防滑塊;7、卡接槽;8、連接塊;9、套接孔;10、定位孔;11、穩(wěn)定桿;12、升降臺;13、驅動電機;14、螺桿;15、阻擋框;16、活動板;17、螺紋孔;18、存放孔;19、固定槽;20、液壓缸。
具體實施方式[0028]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xiàn)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0029]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包括分選臺1,所述分選臺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儲料框2,分選臺1的頂面開設有安裝槽3,安裝槽3的內部設置有傳送帶4,傳送帶4為已有結構在此不做贅述,分選臺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連接塊8,儲料框2的內部底面開設有卡接槽7,連接塊8的外部三側分別與卡接槽7的內部三側活動卡接,儲料框2的內部設置有升降臺12,升降臺12的頂面設置有卸料組件,用于將升降臺12頂面的硅片卸下,分選臺1底面的四個拐角處分別固定安裝有支撐柱5,支撐柱5的底端固定安裝有防滑塊6,防滑塊6為橡膠制。
[0030] 參見圖2、圖3和圖4,連接塊8的頂面開設有套接孔9,連接塊8的底面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13,驅動電機13為已有結構在此不做贅述,驅動電機13旋轉軸的外圓壁面與套接孔9的內圓壁面活動套設,驅動電機13旋轉軸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螺桿14,螺桿14為已有結構在此不做贅述,升降臺12的頂面開設有螺紋孔17,活動板16的頂面開設有存放孔18,螺紋孔17與存放孔18的位置相對應,螺紋孔17的內圓壁面與螺桿14的外圓壁面螺紋連接,連接塊8的頂面開設有兩個定位孔10,升降臺12的底面固定安裝有兩個穩(wěn)定桿11,穩(wěn)定桿11的外圓壁面與定位孔10的內圓壁面活動套設,驅動電機13轉動的旋轉軸會帶動螺桿14在儲料框2的內部旋轉,在螺桿14旋轉的過程中會利用和螺紋孔17的螺紋連接推動升降臺12在儲料框2的內部上下移動,在升降臺12上下移動的過程中會帶動穩(wěn)定桿11在定位孔10的內部同步上下移動,進而可以增加升降臺12在移動時的穩(wěn)定性。[0031] 參見圖2、圖3和圖4,卸料組件包括活動板16,活動板16設置在升降臺12的頂面,升降臺12的一側開設有兩個儲料框2儲料框2,儲料框2儲料框2的內部設置有合頁,活動板16的底面與儲料框2儲料框2的內壁通過合頁相互鏈接,升降臺12的頂面開設有兩個固定槽19,固定槽19的內部底面固定安裝有液壓缸20,液壓缸20為已有結構在此不做贅述,液壓缸
20伸縮桿的頂端與活動板16的底面活動安裝,升降臺12的底面固定安裝有阻擋框15,阻擋框15的外壁面與卡接槽7的內壁面活動卡接,當升降臺12移動至傳送帶4的上方后,工作人員會啟動液壓缸20,液壓缸20的伸縮桿延伸會推動活動板16在升降臺12的上方活動,使得活動板16處于傾斜的狀態(tài),進而可以將活動板16頂面的硅片卸下至傳送帶4的頂面。
[0032] 工作原理:請參見圖1?圖4所示,在使用時,首先工作人員會將硅片傾倒進儲料框2的內部,隨后工作人員會啟動驅動電機13,驅動電機13轉動的旋轉軸會帶動螺桿14在儲料框2的內部旋轉,在螺桿14旋轉的過程中會利用和螺紋孔17的螺紋連接推動升降臺12在儲料框2的內部上下移動,在升降臺12上下移動的過程中會帶動穩(wěn)定桿11在定位孔10的內部同步上下移動,進而可以增加升降臺12在移動時的穩(wěn)定性,當升降臺12移動至傳送帶4的上方后,工作人員會啟動液壓缸20,液壓缸20的伸縮桿延伸會推動活動板16在升降臺12的上方活動,使得活動板16處于傾斜的狀態(tài),進而可以將活動板16頂面的硅片卸下至傳送帶4的頂面,然后啟動的傳送帶4可以將落至傳送帶4頂面的硅片運輸移動,進而完成了對硅片的上料運輸。[0033] 通過設置穩(wěn)定桿11,穩(wěn)定桿11可以當升降臺12在儲料框2的內部被推動著上下移動時在定位孔10的內部同步上下移動,從而可以避免升降臺12跟隨螺桿14同步旋轉,進而確定了升降臺12在上下移動時的狀態(tài),當升降臺12在儲料框2的內部上下移動時會帶動阻擋框15在卡接槽7和連接塊8之間的縫隙中上下移動,避免儲料框2內部的硅片移動至升降臺12的下方,影響升降臺12在儲料框2內部的活動。[0034] 以上僅為本申請的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申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聲明:
“硅片分選機上料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