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包括混合攪拌機(1),所述混合攪拌機(1)內設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將所述混合攪拌機(1)分為A區(qū)域和B區(qū)域,所述A區(qū)域用于篩選骨料,所述B區(qū)域用于重新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區(qū)域內設置有篩選機構;
所述篩選機構包括滑動設置在所述混合攪拌機(1)上的外殼體(31),所述外殼體(31)內轉動設置有強磁轉盤(32),所述混合攪拌機(1)上開設有與所述強磁轉盤(32)相適配的軌跡槽(33),且所述強磁轉盤(32)還滑動設置在所述軌跡槽(33)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31)內還設置有刮板(4),所述刮板(4)用刮除所述強磁轉盤(32)上的金屬粉末。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31)內還設置有清潔機構,所述清潔機構用于吹走所述強磁轉盤(32)上的骨料;
所述清潔機構包括轉動設置在所述外殼體(31)內的凸輪(51),所述外殼體(31)內還滑動設置有滑桿(52),且所述外殼體(31)與所述滑桿(52)之間相互配合,所述滑桿(52)上安裝有氣筒(53),所述滑桿(52)通過所述氣筒(53)與所述混合攪拌機(1)之間進行連接;
所述混合攪拌機(1)上還開設有氣孔(54),所述氣孔(54)與所述氣筒(53)之間連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31)上設置有支撐板(6),所述滑桿(52)滑動設置在所述支撐板(6)上,所述支撐板(6)用于對所述滑桿(52)進行限位。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桿(52)上還設置有矩形板(61),且所述矩形板(61)上設置有彈簧(7),所述矩形板(61)通過所述彈簧(7)與所述支撐板(6)之間彈性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61)上設置有支撐機構,所述矩形板(61)還通過所述支撐機構與所述支撐板(6)之間進行連接;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矩形板(61)上的滑動塊(81),所述支撐板(6)上設置有限位桿(82),且所述滑動塊(81)滑動設置在所述限位桿(82)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61)上還設置有限位機構,所述矩形板(61)通過所述限位機構與所述外殼體(31)之間滑動連接;
所述限位機構包括設置在所矩形板(61)上的滑塊(92),所述外殼體(31)上開設有與所述滑塊(92)相互適配的(92),且所述滑塊(92)滑動設置在所述(92)內。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筒(53)上開設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用于方便氣筒(53)進行壓縮。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攪拌機(1)內設置有連接件(11),所述連接件(11)用于加強所述混合攪拌機(1)的結構穩(wěn)定性,且所述連接件(11)為梯形。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31)上設置有移動機構,所述外殼體(31)通過所述移動機構轉動安裝在所述混合攪拌機(1)上;
所述移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外殼體(31)上的滑輪(121),所述混合攪拌機(1)上設置有與所述滑輪(121)相適配的滑軌(122),且所述滑輪(121)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122)內。
說明書: 一種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背景技術[0002] 混凝土材料是人類文明建設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混凝土的使用量逐漸增多,與此同時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也越來越顯著。伴隨著大量的建筑物被拆除重建,從而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目前我國建筑垃圾數(shù)量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根據(jù)有關資料,經過對磚混結構和框架結構等建筑施工材料損耗的粗略估計,每萬平方米建筑施工過程中,僅建筑廢料就會產生500~600噸。據(jù)此測算,我國每年僅施工建設產生和排放的建筑廢渣就有4000萬噸。這些垃圾影響了城市生活環(huán)境,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把它們運送到郊外進行掩埋,堿性廢渣會令大量的土壤“失活”。此舉不僅會花費大量的運費,還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廢棄混凝土的處理和再利用是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的必然選擇,也是當今社會研究的重要課題。
[0003] 目前國內外針對廢棄混凝土再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其他方面,利用廢棄混凝土生產免燒磚等墻體材料的研究也初具規(guī)模。[0004] 再生混凝土是以廢棄的混凝土進行粉碎后形成的骨料在添加輔料使其形成新的混凝土或類混凝土物質以代替混凝土消耗,由于骨料是采用廢棄混凝土制成,因此,骨料中可能混雜著部分與原始混凝土一起被粉碎的金屬件殘渣,金屬殘渣無法有效的與輔料混合,且因為其成分具與輔料之間存在一定的互斥性,從而導致帶有金屬殘渣的骨料與輔料接觸后所產生的再生水泥的化學性質會與預期值發(fā)生差距從而影響使用。發(fā)明內容[0005]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具備對進入攪拌倉的骨料進行篩選的有益效果,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到骨料中可能混雜著部分與原始混凝土一起被粉碎的金屬件殘渣影響加工成品的問題。[0006] 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包括混合攪拌機,所述混合攪拌機內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混合攪拌機分為A區(qū)域和B區(qū)域,所述A區(qū)域用于篩選骨料,所述B區(qū)域用于重新混料,所述A區(qū)域內設置有篩選機構;[0007] 所述篩選機構包括滑動設置在所述混合攪拌機上的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內轉動設置有強磁轉盤,所述混合攪拌機上開設有與所述強磁轉盤相適配的軌跡槽,且所述強磁轉盤還滑動設置在所述軌跡槽內。[0008]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外殼體內還設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用刮除所述強磁轉盤上的金屬粉末。[0009]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外殼體內還設置有清潔機構,所述清潔機構用于吹走所述強磁轉盤上的骨料;[0010] 所述清潔機構包括轉動設置在所述外殼體內的凸輪,所述外殼體內還滑動設置有滑桿,且所述外殼體與所述滑桿之間相互配合,所述滑桿上安裝有氣筒,所述滑桿通過所述氣筒與所述混合攪拌機之間進行連接;[0011] 所述混合攪拌機上還開設有氣孔,所述氣孔與所述氣筒之間連通。[0012]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外殼體上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滑桿滑動設置在所述支撐板上,所述支撐板用于對所述滑桿進行限位。[0013]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滑桿上還設置有矩形板,且所述矩形板上設置有彈簧,所述矩形板通過所述彈簧與所述支撐板之間彈性連接。[0014]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矩形板上設置有支撐機構,所述矩形板還通過所述支撐機構與所述支撐板之間進行連接;[0015]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矩形板上的滑動塊,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限位桿,且所述滑動塊滑動設置在所述限位桿上。[0016]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矩形板上還設置有限位機構,所述矩形板通過所述限位機構與所述外殼體之間滑動連接;[0017] 所述限位機構包括設置在所矩形板上的滑塊,所述外殼體上開設有與所述滑塊相互適配的,且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所述內。[0018]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氣筒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方便氣筒進行壓縮。[0019]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混合攪拌機內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用于加強所述混合攪拌機的結構穩(wěn)定性,且所述連接件為梯形。[0020]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的一種可選方案,其中:所述外殼體上設置有移動機構,所述外殼體通過所述移動機構轉動安裝在所述混合攪拌機上;[0021] 所述移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外殼體上的滑輪,所述混合攪拌機上設置有與所述滑輪相適配的滑軌,且所述滑輪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內。[0022] 本發(fā)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0023] 1、該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在骨料進入混合攪拌機前,先啟動外殼體使其沿著混合攪拌機的外圈進行圓周運動,并啟動轉動設置在外殼體內的強磁轉盤,使其跟隨外殼體沿著混合攪拌機的外圈一同進行圓周運動,強磁轉盤可對進入混合攪拌機內的骨料中的金屬粉末進行吸附,以完成對骨料的篩選。[0024] 2、該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由于強磁轉盤在外殼體內為轉動設置的,因此當強磁轉盤轉動至外殼體內的時候,外殼體內設置有刮板可對強磁轉盤的外壁進行刮除,使得強磁轉盤上的金屬粉末被刮落至外殼體內,從而保證強磁轉盤在骨料進入時可以盡可能多的將金屬粉末吸附在自身的外表面上,從而使得骨料的純度可以得到提升。[0025] 3、該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啟動外殼體內的凸輪,使其在外殼體內進行轉動,由于凸輪兩端圓的外徑不同,因此凸輪會與滑桿之間發(fā)生間歇抵觸,當凸輪在轉動的過程中與滑桿發(fā)生抵觸時,會推動滑桿向靠近混合攪拌機的方向滑動,從而擠壓設置在滑桿上氣筒,使其產生氣體,氣筒所產生的氣體會通過氣孔吹向強磁轉盤的上表面,從而使落在其上的骨料在氣體流動的作用下,被帶離強磁轉盤的上表面,而其內所夾雜的金屬粉末則會被強磁轉盤吸附。附圖說明[0026] 圖1為本發(fā)明整體結構示意圖。[0027] 圖2為本發(fā)明內部結構示意圖。[0028] 圖3為本發(fā)明圖2中a處的局部結構放大圖。[0029] 圖4為本發(fā)明局部結構示意圖。[0030] 圖5為本發(fā)明圖4中b處的局部結構放大圖。[0031] 圖6為本發(fā)明圖2中d處的局部結構放大圖。[0032] 圖中:1、混合攪拌機;2、隔板;31、外殼體;32、強磁轉盤;33、軌跡槽;4、刮板;51、凸輪;52、滑桿;53、氣筒;54、氣孔;6、支撐板;61、矩形板;7、彈簧;81、滑動塊;82、限位桿;91、滑塊;92、滑槽;10、凹槽;11、連接件;121、滑輪;122、滑軌。具體實施方式[0033]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0034] 實施例1[0035] 請參閱圖1?圖2,一種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包括混合攪拌機1,混合攪拌機1內設置有隔板2,隔板2將混合攪拌機1分為A區(qū)域和B區(qū)域,A區(qū)域用于篩選骨料,B區(qū)域用于重新混料,A區(qū)域內設置有篩選機構;[0036] 篩選機構包括滑動設置在混合攪拌機1上的外殼體31,外殼體31內轉動設置有強磁轉盤32,混合攪拌機1上開設有與強磁轉盤32相適配的軌跡槽33,且強磁轉盤32還滑動設置在軌跡槽33內。[0037] 外殼體31內還設置有刮板4,刮板4用刮除強磁轉盤32上的金屬粉末。[0038] 本實施例中:[0039] 骨料篩選:由于原始混凝土的來源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骨料中可能混雜著部分與原始混凝土一起被粉碎的金屬件殘渣,因此在重新進行混料前,需要對骨料粉末進行一次篩選,以保證骨料的純度,從而使再生出的混凝土泥漿具有良好的韌性,提高產品質量。[0040] 為了達到能夠對進入到混合攪拌機1內的骨料進行篩選,在A區(qū)域內設置有篩選機構,其包括了滑動設置在混合攪拌機1上的外殼體31,外殼體31內轉動設置有強磁轉盤32,混合攪拌機1上開設有與強磁轉盤32相適配的軌跡槽33,且強磁轉盤32還滑動設置在軌跡槽33內。[0041] 在骨料進入混合攪拌機1前,先啟動外殼體31使其沿著混合攪拌機1的外圈進行圓周運動,并啟動轉動設置在外殼體31內的強磁轉盤32,使其跟隨外殼體31沿著混合攪拌機1的外圈一同進行圓周運動,強磁轉盤32可對進入混合攪拌機1內的骨料中的金屬粉末進行吸附,以完成對骨料的篩選。[0042] 清理:由于強磁轉盤32在外殼體31內為轉動設置的,因此當強磁轉盤32轉動至外殼體31內的時候,外殼體31內設置有刮板4可對強磁轉盤32的外壁進行刮除,使得強磁轉盤32上的金屬粉末被刮落至外殼體31內,從而保證強磁轉盤32在骨料進入時可以盡可能多的將金屬粉末吸附在自身的外表面上,從而使得骨料的純度可以得到提升。
[0043] 停留:為了使骨料在進入到混合攪拌機1內時可以在A區(qū)域內稍作停留以給強磁轉盤32留有一定的吸附時間,在混合攪拌機1內設置有隔板2,且骨料的進入點設置在靠近混合攪拌機1內壁的位置上,使得骨料進入到混合攪拌機1內時,會在隔板2上產生一定的堆積,從而讓強磁轉盤32可以對其內所含有的金屬粉末進行吸附。[0044] 工作區(qū)域:在混合攪拌機1上開設有與強磁轉盤32相適配的軌跡槽33,強磁轉盤32在進行轉動時,可通過軌跡槽33延展至混合攪拌機1內,從而對骨料被的金屬雜質進行吸附。[0045] 實施例2[0046] 請參閱圖2?圖6,外殼體31內還設置有清潔機構,清潔機構用于吹走強磁轉盤32上的骨料;[0047] 清潔機構包括轉動設置在外殼體31內的凸輪51,外殼體31內還滑動設置有滑桿52,且外殼體31與滑桿52之間相互配合,滑桿52上安裝有氣筒53,滑桿52通過氣筒53與混合攪拌機1之間進行連接;
[0048] 混合攪拌機1上還開設有氣孔54,氣孔54與氣筒53之間連通。[0049] 氣筒53上開設有凹槽10,凹槽10用于方便氣筒53進行壓縮。[0050] 本實施例中:[0051] 下料:由于強磁轉盤32會隨著外殼體31在混合攪拌機1的上進行圓周運動,因此當骨料進入到混合攪拌機1內時,勢必會有部分骨料附著在強磁轉盤32的上表面上,因此為了對上表面的骨料進行清潔,以避免造成過多的骨料損耗,因此在外殼體31內設置有清潔機構,其包括了轉動設置在外殼體31內的凸輪51,外殼體31內還滑動設置有滑桿52,且外殼體31與滑桿52之間相互配合,滑桿52上安裝有氣筒53,滑桿52通過氣筒53與混合攪拌機1之間進行連接。
[0052] 啟動外殼體31內的凸輪51,使其在外殼體31內進行轉動,由于凸輪51兩端圓的外徑不同,因此凸輪51會與滑桿52之間發(fā)生間歇抵觸,當凸輪51在轉動的過程中與滑桿52發(fā)生抵觸時,會推動滑桿52向靠近混合攪拌機1的方向滑動,從而擠壓設置在滑桿52上氣筒53,使其產生氣體,氣筒53所產生的氣體會通過氣孔54吹向強磁轉盤32的上表面,從而使落在其上的骨料在氣體流動的作用下,被帶離強磁轉盤32的上表面,而其內所夾雜的金屬粉末則會被強磁轉盤32吸附。
[0053] 方便壓縮和復位:為了方便氣筒53發(fā)生彈性形變,因此在氣筒53上開設有多個凹槽10,通過凹槽10可使得氣筒53更容易產生彈性形變進行壓縮和折疊,使在受到擠壓時,盡可能的在水平線上發(fā)生折疊而不是向四周擴散,進而減少其在外殼體31內所占用的空間。[0054] 實施例3[0055] 請參閱圖2?圖6,外殼體31上設置有支撐板6,滑桿52滑動設置在支撐板6上,支撐板6用于對滑桿52進行限位。[0056] 滑桿52上還設置有矩形板61,且矩形板61上設置有彈簧7,矩形板61通過彈簧7與支撐板6之間彈性連接。[0057] 矩形板61上設置有支撐機構,矩形板61還通過支撐機構與支撐板6之間進行連接;[0058] 支撐機構包括設置在矩形板61上的滑動塊81,支撐板6上設置有限位桿82,且滑動塊81滑動設置在限位桿82上。[0059] 矩形板61上還設置有限位機構,矩形板61通過限位機構與外殼體31之間滑動連接;[0060] 限位機構包括設置在所矩形板61上的滑塊92,外殼體31上開設有與滑塊92相互適配的92,且滑塊92滑動設置在92內。[0061] 本實施例中:[0062] 復位:當凸輪51在轉動的過程中與滑桿52之間失去抵觸連接關系時,為了保證滑桿52能夠復位從而循環(huán)擠壓氣筒53使其產生氣體,在滑桿52上設置有矩形板61,同時在外殼體31上設置有支撐板6,滑桿52滑動設置在支撐板6內,支撐板6可對滑桿52產生支撐,在矩形板61上設置有彈簧7,且矩形板61通過彈簧7與支撐板6之間彈性連接。[0063] 當凸輪51抵觸滑桿52使其向靠近混合攪拌機1的方向滑動時,滑桿52上的矩形板61會跟隨滑桿52一同滑動,此時矩形板61會靠近支撐板6并對兩者之間的彈簧7造成擠壓,使其產生彈性形變,并積蓄一定的彈性勢能,當凸輪51與滑桿52之前失去抵觸關系時,彈簧
7可以釋放其所產生的彈性勢能,使其推動矩形板61并帶動滑桿52進行向初始位置滑動的復位運動,由于凸輪51是持續(xù)在外殼體31內進行旋轉,因此凸輪51與滑桿52之間的抵觸也會為間歇抵觸,從而使得彈簧7或循環(huán)擠壓?釋放這一過程,從而使得滑桿52完成循環(huán)運動并持續(xù)帶動氣筒53進行吹氣。
[0064] 支撐:為了使矩形板61在向支撐板6的滑動過程中不會因為彈簧7的彈性因素造成晃動,因此在矩形板61上設置有支撐機構,矩形板61還通過支撐機構與支撐板6之間進行連接,其包括設置在矩形板61上的滑動塊81,支撐板6上設置有限位桿82,且滑動塊81滑動設置在限位桿82上。[0065] 通過滑動塊81和限位桿82的相互配合,使得矩形板61在向靠近支撐板6的方向進行滑動時會更加穩(wěn)定,以避免彈簧7的彈性勢能在滑桿52的滑動。[0066]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為了避免彈簧7的彈性勢能會造成滑桿52在支撐板6上進行反復滑動,因此滑動塊81和限位桿82之間的配合關系為過盈配合,且阻力較高得到接觸點位置設置在靠近凸輪51的方向,從而避免彈簧7在釋放彈性勢能時造成滑桿52發(fā)生反復回彈滑動。[0067] 限位:此外在矩形板61上還設置有限位機構,矩形板61通過限位機構與外殼體31之間滑動連接,限位機構包括設置在所矩形板61上的滑塊92,外殼體31上開設有與滑塊92相互適配的92,且滑塊92滑動設置在92內。[0068] 通過滑塊92和92的相互配合,使得矩形板61與外殼體31之間產生滑動連接關系,進而可以讓滑桿52的滑動更加穩(wěn)定,從而使得氣筒53所產生的氣流更加平穩(wěn)。[0069] 實施例4[0070] 請參閱圖2?圖6,混合攪拌機1內設置有連接件11,連接件11用于加強混合攪拌機1的結構穩(wěn)定性,且連接件11為梯形。[0071] 本實施例中:[0072] 加固:由于混合攪拌機1上開設了軌跡槽33以及氣孔54,使得A區(qū)域內的混合攪拌機1出現(xiàn)多條斷裂帶,因此為了保證A區(qū)域內混合攪拌機1的穩(wěn)定性,在混合攪拌機1內設置有連接件11,以保證混合攪拌機1的穩(wěn)定性,且連接件11為梯形以給強磁轉盤32預留移動空間。[0073] 實施例5[0074] 請參閱圖2?圖6,外殼體31上設置有移動機構,外殼體31通過移動機構轉動安裝在混合攪拌機1上;[0075] 移動機構包括設置在外殼體31上的滑輪121,混合攪拌機1上設置有與滑輪121相適配的滑軌122,且滑輪121滑動設置在滑軌122內。[0076] 本實施例中:在外殼體31上設置有移動機構,外殼體31通過移動機構在混合攪拌機1的外壁上進行圓周運動,移動機構包括設置在外殼體31上的滑輪121,混合攪拌機1上設置有與滑輪121相適配的滑軌122,且滑輪121滑動設置在滑軌122內。[0077] 通過滑輪121和滑軌122的相互配合,使得外殼體31可以在混合攪拌機1上進行圓周運動,并使其內部裝置對進入混合攪拌機1內的骨料進行篩選工作。[0078]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0079]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聲明:
“再生混凝土加工制造設備”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