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包括桁架(1),所述桁架(1)的中線兩側一體澆筑成型有混凝土軌枕(2);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包括第一鋼筋(5),第二鋼筋(6),第三鋼筋(7),第四鋼筋(8),第五鋼筋(9),其中第一鋼筋(5),第二鋼筋(6),第三鋼筋(7),第四鋼筋(8)矩陣布置,位于上層的第一鋼筋(5)與第二鋼筋(6)通過等距布置的第一橫筋(10)連接組成上網片(11);位于下層的第三鋼筋(7)與第四鋼筋(8)通過等距布置的第二橫筋(12)連接組成下網片(13);第一橫筋(10)與第二橫筋(12)通過對稱布置的第一豎筋(14)連接組成矩形鋼柱(15);在兩側的上網片(11)與下網片(13)之間設有加強筋(16),加強筋(16)的形狀為波浪形;所述第三鋼筋(7)與第四鋼筋(8)的外側壁設有第五鋼筋(9),第五鋼筋(9)的第一段形狀為直線型、第二段為拋物線型、第三段為直線型,第五鋼筋(9)的拋物線段腰部與上網片(11)連接,第五鋼筋(9)的拋物線段設有第二豎筋(17),且第二豎筋(17)與第一豎筋(14)的位置對應,第二豎筋(17)的側壁與第一橫筋(10)連接,第二豎筋(17)的下端與第二橫筋(12)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網片(11)的底面設有等距布置的鋼管(18),且鋼管(18)與混凝土軌枕(2)一體澆筑成型,鋼管(18)與第一橫筋(10)平行,且鋼管(18)的端口與混凝土軌枕(2)的表面齊平。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根和第三根鋼管(18)的側壁設有對稱布置的U型筋(20),U型筋(20)與混凝土軌枕(2)一體澆筑成型;U型筋(20)的橫向間隙內設有等距布置的第三橫筋(21),且第三橫筋(21)與第一橫筋(10)平行;U型筋(20)的縱向間隙內設有第一弧筋(22);U型筋(20)的豎向間隙內設有第二弧筋(23);在第二根鋼管(18)的側壁設有斜筋(24),斜筋(24)的自由端與第二弧筋(23)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的拱形兩側與混凝土軌枕(2)澆筑,且混凝土澆筑高度在第一豎筋(14)的腰部;所述矩形鋼柱(15)的第一鋼筋(5)與第二鋼筋(6)凸出在混凝土軌枕(2)外側;所述第五鋼筋(9)的拋物線型最高點低于混凝土軌枕(2)的頂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軌枕(2)的形狀為倒置T型,混凝土軌枕(2)的水平段與豎直段夾角為圓弧形,混凝土軌枕(2)的豎直段端部為圓弧形,混凝土軌枕(2)的頂面有凹槽(25),凹槽(25)內用于安裝火車軌(4),凹槽(25)上預埋有套管(26);所述混凝土軌枕(2)的長邊側從下到上向內側傾斜,混凝土軌枕(2)的長邊側有弧形槽(27),弧形槽(27)與矩形鋼柱(15)平行,該混凝土軌枕(2)采用一體澆筑成型。
6.一種生產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混凝土無砟軌枕的成型模具,包括殼體(28),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28)的形狀為槽狀;殼體(28)的長邊側設有導軌(29),導軌(29)上滑動連接有移動塊(30),兩側的移動塊(30)設有支撐架(31),支撐架(31)用于懸吊所述桁架(1);
所述殼體(28)內設有外模具(32),外模具(32)的形狀為槽狀,外模具(32)的短邊側開設有U型槽(33),U型槽(33)用于容納第一鋼筋(5)與第二鋼筋(6);所述外模具(32)內設有內模具(34),內模具(34)的內表面形狀與所述混凝土軌枕(2)的形狀吻合;內模具(34)的底面設有插頭(35),插頭(35)用于插接定位套管(26);所述內模具(34)的長邊側開設有圓柱槽(36),圓柱槽(36)的兩端口設有堵帽(37),圓柱槽(36)與矩形鋼柱(15)平行,圓柱槽(36)的部分側壁貫穿內模具(34)的內壁;在圓柱槽(36)內設有圓柱氣囊(38),圓柱氣囊(38)通過輸氣管(39)連接有微型氣泵(40);所述內模具(34)的短邊側開設有U型槽(33),U型槽(33)用于容納第一鋼筋(5)與第二鋼筋(6)。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承載座(42),所述承載座(42)設在殼體(28)與外模具(32)之間,承載座(42)包括橡膠板(43),橡膠板(43)對稱布置在殼體(28)內,橡膠板(43)的頂面通過螺栓固定有幾字形板(44),螺栓上套有減振彈簧(45);幾字形板(44)的水平段與外模具(32)固接,兩側的幾字形板(44)設有振動板(46),振動板(46)的底面設有振動器(47)。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具(34)與外模具(32)之間預留容置腔(52),所述容置腔(52)內通過螺栓連接有限位塊(53),限位塊(53)布置在外模具(32)的四個方向的內壁,限位塊(53)的端面與內模具(34)的外壁接觸。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在內模具(34)上的主氣囊(54),主氣囊(54)的形狀為倒M型,主氣囊(54)位于容置腔(52)內,主氣囊(54)用于封閉U型槽(33);主氣囊(54)的上方連接有副氣囊(55),副氣囊(55)的形狀為矩形,副氣囊(55)用于封閉內模具(34)的上沿豁口。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具(34)的側壁鉸接有第一壓板(56),轉動方向垂直方向,第一壓板(56)位于兩個U型槽(33)的中線位置,第一壓板(56)與內模具(34)的夾角內設有壓縮彈簧(57),內模具(34)裝入外模具(32)時,外模具(32)擠壓第一壓板(56),使得第一壓板(56)從中間向兩側擠壓主氣囊(54),同時副氣囊(55)也發(fā)生形變;所述外模具(32)的內壁鉸接有第二壓板(58),轉動方向垂直方向,第二壓板(58)位于兩個U型槽(33)的外側,兩個第二壓板(58)的間隙內設有拉簧(59),內模具(34)裝入外模具(32)時,主氣囊(54)擠壓第二壓板(58),拉簧(59)使得第二壓板(58)從兩側向中間擠壓主氣囊(54),同時副氣囊(55)也發(fā)生形變;常規(guī)狀態(tài)主氣囊(54)為充氣狀態(tài)。
說明書: 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及成型模具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涉及無砟軌枕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及成型模具。背景技術[0002] 在枕式無砟軌道系統(tǒng)中,軌枕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無砟軌道道床板施工過程中扣件預埋件定位及軌道幾何形位的確定,一方面,為了保證道床板澆筑后軌道幾何形位的正確
及盡可能減少鋼軌精調過程中扣件的調整量,要求軌枕具有良好的形位保持能力,并且在
制造、存放、運輸及施工過程中其變形量及抗彎、抗扭能力應滿足相關要求;另一方面,為了
有效控制預制混凝土軌枕和現(xiàn)澆道床板新老混凝土之間產生裂紋的寬度和數(shù)量,保證無砟
軌道主體結構滿足混凝土結構相關耐久性規(guī)定要求,傳統(tǒng)混凝土長軌枕已經逐步優(yōu)化設計
為通過桁架鋼筋連接、定位的混凝土軌枕塊。
[0003] 專利號為201510814742 .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適用于無砟軌道的鋼管混凝土軌枕,其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軌枕混凝土塊和用于連接軌枕混凝土塊的軌枕連接件,軌枕
混凝土塊呈塊狀結構,其由混凝土澆筑而成,其內設置有用于固定鋼軌的預埋件和連接軌
枕連接件的鋼筋網片或箍筋;軌枕連接件由多根橫向布置在軌枕混凝土塊之間的空心鋼管
構成,在軌枕混凝土塊澆筑過程中,同時使空心鋼管內灌滿混凝土,以此形成鋼管混凝土,
進而使軌枕連接件和軌枕混凝土塊澆筑為一體。
[0004] 專利號為201811449095.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雙塊式混凝土軌枕,包括鋼筋結構的桁架,及第一混凝土軌枕,及第二混凝土軌枕;所述桁架包括下弦鋼筋,及上弦鋼筋,
及箍筋,所述下弦鋼筋設置有兩條,且相互平行設置。
[0005] 綜上,兩個技術方案的軌枕連接件均為直線型,如圖1所示,在施工過程中,將火車軌裝在無砟軌枕后進行混凝土澆筑,由于軌枕桁架兩側的重量大,使得軌枕桁架存在彎曲
應力f,彎曲呈扁擔狀,影響了新澆筑混凝土的性能。
發(fā)明內容[0006]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及成型模具,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桁架存在彎曲應力f的問題。
[0007]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包括桁架,所述桁架的中線兩側一體澆筑成型有混凝土軌枕,所述桁架與道床綁扎固定,混凝土軌枕用于固定火車軌;所
述桁架包括第一鋼筋,第二鋼筋,第三鋼筋,第四鋼筋,第五鋼筋,其中第一鋼筋,第二鋼筋,
第三鋼筋,第四鋼筋矩陣布置,位于上層的第一鋼筋與第二鋼筋通過等距布置的第一橫筋
連接組成上網片;位于下層的第三鋼筋與第四鋼筋通過等距布置的第二橫筋連接組成下網
片;第一橫筋與第二橫筋通過對稱布置的第一豎筋連接組成矩形鋼柱;在兩側的上網片與
下網片之間焊接有加強筋,加強筋的形狀為波浪形,加強筋的焊接點為第一橫筋與第一豎
筋的連接點或者第二橫筋與第一豎筋的連接點;所述第三鋼筋與第四鋼筋的外側壁焊接有
第五鋼筋,第五鋼筋的第一段形狀為直線型、第二段為拋物線型、第三段為直線型,第五鋼
筋的拋物線段腰部與上網片焊接,第五鋼筋的拋物線段焊接有第二豎筋,且第二豎筋與第
一豎筋的位置對應,第二豎筋的側壁與第一橫筋焊接,第二豎筋的下端與第二橫筋焊接。
[0008] 進一步,提出一種生產上述混凝土無砟軌枕的成型模具,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形狀為槽狀;殼體的長邊側通過螺栓固接有導軌,導軌上滑動連接有移動塊,兩側的移動塊通
過螺栓固接有支撐架,支撐架用于懸吊桁架;所述殼體內安裝有外模具,外模具的形狀為槽
狀,外模具的短邊側開設有U型槽,U型槽用于容納第一鋼筋與第二鋼筋;所述外模具內放置
有內模具,內模具的內表面形狀與所述混凝土軌枕的形狀吻合;內模具的底面螺紋連接有
插頭,插頭用于插接定位套管;所述內模具的長邊側開設有圓柱槽,圓柱槽的兩端口擰有堵
帽,圓柱槽與矩形鋼柱平行,圓柱槽的部分側壁貫穿內模具的內壁;在圓柱槽內安裝有圓柱
氣囊,圓柱氣囊通過輸氣管連接有微型氣泵;所述內模具的短邊側開設有U型槽,U型槽用于
容納第一鋼筋與第二鋼筋。
[0009]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請桁架由第五鋼筋與矩形鋼柱兩種結構體系組合而成,兼有桁架和拱的受力特點;矩形鋼柱各桿件主要承受軸向力,具有普通桁架的受力特
點;第五鋼筋實腹段具有拱的受力特點:拱的水平推力減少了跨中彎矩,使跨中實腹段在恒
載作用下,主要承受軸向壓力,反向抵消現(xiàn)場施工中桁架中部產生的彎曲應力。
[0010] 本申請可以一次將混凝土與桁架澆筑成型,提高了本混凝土軌枕的生產效率;同時成型精度高,提高了本申請所生產的混凝土軌枕的生產質量,具有簡單實用、易于推廣的
優(yōu)點。
附圖說明[0011] 圖1為現(xiàn)有無砟軌枕的安裝結構示意圖。[0012] 圖2為本發(fā)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0013] 圖3為桁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4] 圖4為鋼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5] 圖5為U型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6] 圖6為混凝土軌枕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0017] 圖7為混凝土軌枕的側視結構示意圖。[0018] 圖8為殼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0019] 圖9為外模具與內模具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0020] 圖10為圓柱槽的側視剖面結構示意圖。[0021] 圖11為承載座的側視結構示意圖。[0022] 圖12為支撐架的側視剖面結構示意圖。[0023] 圖13為容置腔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0024] 圖14為主氣囊與副氣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25] 圖15為第一壓板與第二壓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26] 圖16為第一壓板擠壓主氣囊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0027] 圖17為第二壓板擠壓主氣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28] 圖中:1、桁架;2、混凝土軌枕;3、道床;4、火車軌;5、第一鋼筋;6、第二鋼筋;7、第三鋼筋;8、第四鋼筋;9、第五鋼筋;10、第一橫筋;11、上網片;12、第二橫筋;13、下網片;14、第一豎筋;15、矩形鋼柱;16、加強筋;17、第二豎筋;18、鋼管;19、塑料蓋;20、U型筋;21、第三橫筋;22、第一弧筋;23、第二弧筋;24、斜筋;25、凹槽;26、套管;27、弧形槽;28、殼體;29、導軌;30、移動塊;31、支撐架;32、外模具;33、U型槽;34、內模具;35、插頭;36、圓柱槽;37、堵帽;
38、圓柱氣囊;39、輸氣管;40、微型氣泵;41、吊耳;42、承載座;43、橡膠板;44、幾字形板;45、減振彈簧;46、振動板;47、振動器;48、立板;49、卡槽;50、銜接桿;51、限位槽;52、容置腔;
53、限位塊;54、主氣囊;55、副氣囊;56、第一壓板;57、壓縮彈簧;58、第二壓板;59、拉簧。
具體實施方式[0029]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
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30]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
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第一鋼筋第二鋼筋第三鋼筋第四鋼筋第五鋼筋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
[0031]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
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
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0032] 如圖2所示,一種混凝土無砟軌枕,包括桁架1,所述桁架1的中線兩側一體澆筑成型有混凝土軌枕2,所述桁架1與道床3鋼筋綁扎固定,混凝土軌枕2用于固定火車軌4;如圖3
所示,所述桁架1包括第一鋼筋5,第二鋼筋6,第三鋼筋7,第四鋼筋8,第五鋼筋9,其中第一
鋼筋5,第二鋼筋6,第三鋼筋7,第四鋼筋8矩陣布置,位于上層的第一鋼筋5與第二鋼筋6通
過等距布置的第一橫筋10連接組成上網片11;位于下層的第三鋼筋7與第四鋼筋8通過等距
布置的第二橫筋12連接組成下網片13;第一橫筋10與第二橫筋12通過對稱布置的第一豎筋
14連接組成矩形鋼柱15;在兩側的上網片11與下網片13之間焊接有加強筋16,加強筋16的
形狀為波浪形,加強筋16的焊接點為第一橫筋10與第一豎筋14的連接點或者第二橫筋12與
第一豎筋14的連接點,通過設置加強筋16能有效的增加結構的強度與剛度;所述第三鋼筋7
與第四鋼筋8的外側壁焊接有第五鋼筋9,第五鋼筋9的第一段形狀為直線型、第二段為拋物
線型、第三段為直線型,第五鋼筋9的拋物線段腰部與上網片11焊接,第五鋼筋9的拋物線段
焊接有第二豎筋17,且第二豎筋17與第一豎筋14的位置對應,第二豎筋17的側壁與第一橫
筋10焊接,第二豎筋17的下端與第二橫筋12焊接,通過設置第五鋼筋9與第二豎筋17,使得
矩形鋼柱15與第五鋼筋9之間形成橫向聯(lián)結系(橫向撐、剪刀撐)連接成整體,受力特點是實
腹段與兩側第五鋼筋9直線段起著拱的受力作用,直線段有水平推力可減小跨中彎矩;本申
請桁架1由第五鋼筋9與矩形鋼柱15兩種結構體系組合而成,兼有桁架1和拱的受力特點;矩
形鋼柱15各桿件主要承受軸向力,具有普通桁架的受力特點;第五鋼筋9實腹段具有拱的受
力特點:拱的水平推力減少了跨中彎矩,使跨中實腹段在恒載作用下,主要承受軸向壓力,
反向抵消現(xiàn)場施工中桁架1中部產生的彎曲應力。
[0033] 如圖4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上網片11的底面焊接有等距布置的鋼管18,且鋼管18與混凝土軌枕2一體澆筑成型,鋼管18的數(shù)量可以設置為3根,鋼管18與第一橫筋
10平行,且鋼管18的端口與混凝土軌枕2的表面齊平,鋼管18用于現(xiàn)場穿設道床3鋼筋,同時
能灌入混凝土,使得新舊混凝土形成橫縱交織的面狀固定,有效提高混凝土軌枕2與道床3
形成的新舊混凝土結合能力。
[0034] 如圖4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鋼管18的端口扣合有塑料蓋19,用于封閉鋼管18口,避免混凝土軌枕2成型時灌入混凝土,保證現(xiàn)場施工時道床3鋼筋能穿入鋼管18。
[0035] 如圖5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在第一根和第三根鋼管18的側壁焊接有對稱布置的U型筋20,U型筋20與混凝土軌枕2一體澆筑成型;U型筋20的橫向間隙內焊接有等距布置
的第三橫筋21,且第三橫筋21與第一橫筋10平行;U型筋20的縱向間隙內焊接有第一弧筋
22,第一弧筋22的焊接點位于兩側的U型筋20上,以及第三橫筋21上;U型筋20的豎向間隙內
焊接有第二弧筋23,第二弧筋23的焊接點位于U型筋20的豎直段,以及U型筋20的水平段;在
第二根鋼管18的側壁焊接有斜筋24,斜筋24的數(shù)量為3根,斜筋24的自由端與第二弧筋23焊
接;通過在鋼管18上設置U型筋20可以增加混凝土軌枕2內的植筋量,受力合理,提升混凝土
軌枕2的結構強度,并且配合鋼管18與道床3的結合,分散來自火車軌4的壓力,有效的提升
了混凝土軌枕2的使用壽命。
[0036] 如圖6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桁架1的拱形兩側與混凝土軌枕2澆筑,且混凝土澆筑高度在第一豎筋14的腰部,通過限定混凝土軌枕2的澆筑高度,使得矩形鋼柱15一
部分裸露在外,便于與道床3的鋼筋進行綁扎固定,綁扎形成三維立體狀固定,進一步提高
混凝土軌枕2與道床3形成的新舊混凝土結合能力。
[0037] 如圖6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矩形鋼柱15的第一鋼筋5與第二鋼筋6凸出在混凝土軌枕2外側,通過限定第一鋼筋5與第二鋼筋6的位置,使得凸出的第一鋼筋5與第二
鋼筋6可以與道床3綁扎固定,保證了混凝土軌枕2與道床3形成的新舊混凝土結合能力。
[0038] 如圖6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第五鋼筋9的拋物線型最高點低于混凝土軌枕2的頂面,通過限定第五鋼筋9的結構保證新混凝土澆筑時能覆蓋第五鋼筋9。
[0039] 如圖6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混凝土軌枕2的形狀為倒置T型,混凝土軌枕2的水平段與豎直段夾角為圓弧形,混凝土軌枕2的豎直段端部為圓弧形,混凝土軌枕2的頂
面有凹槽25,凹槽25內用于安裝火車軌4,凹槽25上預埋有套管26;如圖7所示,所述混凝土
軌枕2的長邊側從下到上向內側傾斜,混凝土軌枕2的長邊側有弧形槽27,弧形槽27與矩形
鋼柱15平行,混凝土軌枕2采用一體澆筑成型,該混凝土軌枕2結構的抗彎、抗扭性能良好,
保持幾何形位能力強,與道床3的結合效果好,軌道的穩(wěn)定性強,且混凝土軌枕2的圓角結構
便于混凝土軌枕2脫模,另外弧形槽27與凸沿均能增加與道床3形成的新舊混凝土結合能
力。
[0040] 如圖8所示,進一步,提出一種生產上述混凝土無砟軌枕的成型模具,包括殼體28,所述殼體28的形狀為槽狀;殼體28的長邊側通過螺栓固接有導軌29,導軌29上滑動連接有
移動塊30,兩側的移動塊30通過螺栓固接有支撐架31,支撐架31用于懸吊所述桁架1,且懸
吊桁架1的位置可調,支撐穩(wěn)定性好;如圖9所示,所述殼體28內安裝有外模具32,外模具32
的形狀為槽狀,外模具32的短邊側開設有U型槽33,U型槽33用于容納第一鋼筋5與第二鋼筋
6;所述外模具32內放置有內模具34,內模具34的內表面形狀與所述混凝土軌枕2的形狀吻
合;內模具34的底面螺紋連接有插頭35,插頭35用于插接定位套管26;如圖10所示,所述內
模具34的長邊側開設有圓柱槽36,圓柱槽36的兩端口擰有堵帽37,圓柱槽36與矩形鋼柱15
平行,圓柱槽36的部分側壁貫穿內模具34的內壁;在圓柱槽36內安裝有圓柱氣囊38,圓柱氣
囊38通過輸氣管39連接有微型氣泵40,圓柱氣囊38注氣時,圓柱氣囊38膨脹,圓柱氣囊38的
一部分表面凸出到內模具34的內部,使得混凝土澆筑時產生弧形槽27,脫模時圓柱氣囊38
放氣收縮,即可順便取出混凝土軌枕2;所述內模具34的短邊側開設有U型槽33,U型槽33用
于容納第一鋼筋5與第二鋼筋6;本申請可以一次將混凝土與桁架1澆筑成型,提高了本混凝
土軌枕2的生產效率;同時成型精度高,提高了本申請所生產的混凝土軌枕2的生產質量,具
有簡單實用、易于推廣的優(yōu)點。
[0041] 如圖8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殼體28的短邊側焊接有吊耳41,每側的吊耳41數(shù)量為2個,便于轉運殼體28。
[0042] 如圖11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還包括承載座42,所述承載座42設在殼體28與外模具32之間,承載座42包括橡膠板43,橡膠板43對稱布置在殼體28內,橡膠板43的頂面通過
螺栓固定有幾字形板44,螺栓上套有減振彈簧45;幾字形板44的水平段與外模具32固接,兩
側的幾字形板44焊接有振動板46,振動板46的底面安裝有振動器47,通過設置振動器47可
以在殼體28內進行振動,使得內模具34的混凝土凝結瓷實,且橡膠板43與減振彈簧45能減
少振動向殼體28的傳導。
[0043] 如圖12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支撐架31包括立板48,立板48的形狀為板狀,在立板48的頂面開設有卡槽49,卡槽49的形狀為U型;卡槽49上搭接有銜接桿50,銜接桿
50的形狀為U型;所述銜接桿50的頂面開設有限位槽51,限位槽51的形狀為U型,限位槽51用
于導向桁架1的位置,并且能防止桁架1的位移。
[0044] 如圖13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內模具34與外模具32之間預留容置腔52,所述容置腔52內通過螺栓連接有限位塊53,限位塊53布置在外模具32的四個方向的內壁,限
位塊53的端面與內模具34的外壁接觸,通過設置限位塊53便于內模具34的安裝與取出,并
且容置腔52內也能安裝其他部件。
[0045] 如圖14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還包括設在內模具34上的主氣囊54,主氣囊54的形狀為倒M型,主氣囊54位于容置腔52內,主氣囊54用于封閉U型槽33,避免混凝土流出;主
氣囊54的上方連接有副氣囊55,副氣囊55的形狀為矩形,副氣囊55用于封閉內模具34的上
沿豁口,避免混凝土流出。
[0046] 如圖15所示,作為實施例的優(yōu)化,所述內模具34的側壁鉸接有第一壓板56,轉動方向垂直方向,第一壓板56的形狀為矩形,第一壓板56位于兩個U型槽33的中線位置,第一壓
板56與內模具34的夾角內設有壓縮彈簧57,如圖16所示,內模具34裝入外模具32時,外模具
32擠壓第一壓板56,使得第一壓板56從中間向兩側擠壓主氣囊54,同時副氣囊55也發(fā)生形
變,且壓縮彈簧57能保持主氣囊54為松弛狀,保證桁架1放入U型槽33;所述外模具32的內壁
鉸接有第二壓板58,轉動方向垂直方向,第二壓板58的形狀為矩形,第二壓板58位于兩個U
型槽33的外側,兩個第二壓板58的間隙內設有拉簧59,如圖17所示,內模具34裝入外模具32
時,主氣囊54擠壓第二壓板58,拉簧59使得第二壓板58從兩側向中間擠壓主氣囊54,同時副
氣囊55也發(fā)生形變;常規(guī)狀態(tài)主氣囊54為充氣狀態(tài),隨著內模具34裝入外模具32,第一壓板
56與第二壓板58同時擠壓主氣囊54,使得主氣囊54自動封閉U型槽33,副氣囊55自動封閉內
模具34的上沿豁口,避免混凝土流出。
[0047] 盡管參照前述實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
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
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混凝土無砟軌枕及成型模具”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