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回轉窯包括筒體(10),所述筒體(10)依次劃分為窯口、冷卻帶、燒成帶、過渡帶、安全帶、分解帶及窯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澆注層(20),所述第一澆注層(20)設置于所述窯口;
第二澆注層(30),所述第二澆注層(30)設置于所述窯尾;
耐磨磚層(40),所述耐磨磚層(40)設置于所述冷卻帶;
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設置于所述燒成帶;
硅莫紅磚層(60),所述硅莫紅磚層(60)設置于所述過渡帶;
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設置于所述安全帶;
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設置于所述分解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澆注層(20)包括沿所述筒體(10)的所述窯口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一澆注塊,所述第二澆注層(30)包括沿所述筒體(10)的所述窯尾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二澆注塊;
所述第一澆注塊上沿所述筒體(10)軸向的長度設置為A1,所述A1為600m~1000mm,所述第一澆注塊上沿所述筒體(10)內壁周向的長度設置為A2,所述A2為800mm~1200mm,所述第一澆注塊上垂直于所述筒體(10)中心線的高度設置為A3,所述A3為220mm~250mm;
所述第一澆注塊的顯氣孔率設置為A4,所述A4為16%~18%,所述第一澆注塊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A5,所述A5為70MPa~90MPa,所述第一澆注塊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A6,所述A6大于或者等于1500℃;
所述第二澆注塊上沿所述筒體(10)軸向的長度設置為B1,所述B1為600m~1000mm,所述第二澆注塊上沿所述筒體(10)內壁周向的長度設置為B2,所述B2為800mm~1200mm,所述第二澆注塊上垂直于所述筒體(10)中心線的高度設置為B3,所述B3為220mm~250mm;
所述第二澆注塊的顯氣孔率設置為B4,所述B4為17%~19%,所述第二澆注塊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B5,所述B5為80MPa~110MPa,所述第二澆注塊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B6,所述B6大于或者等于14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磚層(40)包括沿所述筒體(10)的所述冷卻帶周向布置的多塊耐磨磚;
所述耐磨磚的長度設置為C1,所述C1為180mm~220mm;
所述耐磨磚的寬度設置為C2,所述C2為80mm~103mm;
所述耐磨磚的高度設置為C3,所述C3為220mm~250mm;
所述耐磨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C4,所述C4為12%~14%,所述耐磨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C5,所述C5為90MPa~120MPa,所述耐磨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C6,所述C6大于或者等于17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包括沿所述筒體(10)的所述燒成帶周向布置的多塊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
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長度設置為D1,所述D1為180mm~220mm;
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寬度設置為D2,所述D2為65mm~80mm;
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高度設置為D3,所述D3為220mm~250mm;
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D4,所述D4為15%~17%,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D5,所述D5為60MPa~90MPa,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D6,所述D6大于或者等于170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莫紅磚層(60)包括沿所述筒體(10)的所述過渡帶周向布置的多塊硅莫紅磚;
所述硅莫紅磚的長度設置為E1,所述E1為180mm~220mm;
所述硅莫紅磚的寬度設置為E2,所述E2為80mm~103mm;
所述硅莫紅磚的高度設置為E3,所述E3為220mm~250mm;
所述硅莫紅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E4,所述E4為14%~16%,所述硅莫紅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E5,所述E5為90MPa~120MPa,所述硅莫紅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E6,所述E6大于或者等于168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包括沿所述筒體(10)的所述安全帶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
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長度設置為F1,所述F1為180mm~220mm;
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寬度設置為F2,所述F2為80mm~103mm;
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設置為F3,所述F3為220mm~250mm;
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F4,所述F4為15%~17%,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F5,所述F5為70MPa~95MPa,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F6,所述F6大于或者等于160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包括沿所述筒體(10)的所述分解帶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
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長度設置為G1,所述G1為180mm~220mm;
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寬度設置為G2,所述G2為80mm~103mm;
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設置為G3,所述G3為220mm~250mm;
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G4,所述G4為16%~18%,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G5,所述G5為45MPa~60MPa,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G6,所述G6大于或者等于140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筒體(10)的直徑為4.8m,長度為72m時,所述第一澆注層(20)設于所述筒體(10)的0m~0.8m的位置,所述耐磨磚層(40)設于所述筒體(10)的0.8m~2m的位置,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設于所述筒體(10)的2m~25m的位置,所述硅莫紅磚層(60)設于所述筒體(10)的25m~35m的位置,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設于所述筒體(10)的35m~50m的位置,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設于所述筒體(10)的50m~71.2m的位置,所述第二澆注層(30)設于所述筒體(10)的71.2m~72m的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筒體(10)的直徑為6.2m,長度為90m時,所述第一澆注層(20)設于所述筒體(10)的0m~0.8m的位置,所述耐磨磚層(40)設于所述筒體(10)的0.8m~2m的位置,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設于所述筒體(10)的2m~32m的位置,所述硅莫紅磚層(60)設于所述筒體(10)的32m~45m的位置,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設于所述筒體(10)的45m~60m的位置,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設于所述筒體(10)的60m~88.8m的位置,所述第二澆注層(30)設于所述筒體(10)的88.8m~90m的位置。
10.一種回轉窯,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
說明書: 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及回轉窯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回轉窯相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及回轉窯。背景技術[0002] 目前,隨著能源價格不斷高漲,而在水泥生產成本中的能源成本可占30%以上,因此水泥企業(yè)的節(jié)能降耗顯得越來越重要。眾所周知,回轉窯的類型中,水泥回轉窯是水泥生產中最主要的設備,同時水泥回轉窯也是散失熱量最多的部位,熱量的散失導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費,例如:根據對多條5000T/D水泥窯的熱工標定數(shù)據來分析,回轉窯系統(tǒng)的表面散熱損失比例占全系統(tǒng)50%以上,因此如何降低回轉窯的筒體溫度一直是水泥企業(yè)節(jié)能降耗的關鍵。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用以降低回轉窯的筒體溫度,有利于避免大量的能源浪費,達到節(jié)約能耗的目的。[0004]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回轉窯包括筒體,所述筒體依次劃分為窯口、冷卻帶、燒成帶、過渡帶、安全帶、分解帶及窯尾,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包括:[0005] 第一澆注層,所述第一澆注層設置于所述窯口;[0006] 第二澆注層,所述第二澆注層設置于所述窯尾;[0007] 耐磨磚層,所述耐磨磚層設置于所述冷卻帶;[0008] 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設置于所述燒成帶;[0009] 硅莫紅磚層,所述硅莫紅磚層設置于所述過渡帶;[0010] 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設置于所述安全帶;[0011] 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設置于所述分解帶。[0012]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所述第一澆注層包括沿所述筒體的所述窯口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一澆注塊,所述第二澆注層包括沿所述筒體的所述窯尾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二澆注塊;[0013] 所述第一澆注塊上沿所述筒體軸向的長度設置為A1,所述A1為600m~1000mm,所述第一澆注塊上沿所述筒體內壁周向的長度設置為A2,所述A2為800mm~1200mm,所述第一澆注塊上垂直于所述筒體中心線的高度設置為A3,所述A3為220mm~250mm;[0014] 所述第一澆注塊的顯氣孔率設置為A4,所述A4為16%~18%,所述第一澆注塊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A5,所述A5為70MPa~90MPa,所述第一澆注塊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A6,所述A6大于或者等于1500℃;[0015] 所述第二澆注塊上沿所述筒體軸向的長度設置為B1,所述B1為600m~1000mm,所述第二澆注塊上沿所述筒體內壁周向的長度設置為B2,所述B2為800mm~1200mm,所述第二澆注塊上垂直于所述筒體中心線的高度設置為B3,所述B3為220mm~250mm;[0016] 所述第二澆注塊的顯氣孔率設置為B4,所述B4為17%~19%,所述第二澆注塊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B5,所述B5為80MPa~110MPa,所述第二澆注塊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B6,所述B6大于或者等于1400℃。[0017]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所述耐磨磚層包括沿所述筒體的所述冷卻帶周向布置的多塊耐磨磚;[0018] 所述耐磨磚的長度設置為C1,所述C1為180mm~220mm;[0019] 所述耐磨磚的寬度設置為C2,所述C2為80mm~103mm;[0020] 所述耐磨磚的高度設置為C3,所述C3為220mm~250mm;[0021] 所述耐磨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C4,所述C4為12%~14%,所述耐磨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C5,所述C5為90MPa~120MPa,所述耐磨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C6,所述C6大于或者等于1700℃。[0022]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包括沿所述筒體的所述燒成帶周向布置的多塊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0023] 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長度設置為D1,所述D1為180mm~220mm;[0024] 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寬度設置為D2,所述D2為65mm~80mm;[0025] 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高度設置為D3,所述D3為220mm~250mm;[0026] 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D4,所述D4為15%~17%,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D5,所述D5為60MPa~90MPa,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D6,所述D6大于或者等于1700℃。[0027]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所述硅莫紅磚層包括沿所述筒體的所述過渡帶周向布置的多塊硅莫紅磚;[0028] 所述硅莫紅磚的長度設置為E1,所述E1為180mm~220mm;[0029] 所述硅莫紅磚的寬度設置為E2,所述E2為80mm~103mm;[0030] 所述硅莫紅磚的高度設置為E3,所述E3為220mm~250mm;[0031] 所述硅莫紅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E4,所述E4為14%~16%,所述硅莫紅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E5,所述E5為90MPa~120MPa,所述硅莫紅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E6,所述E6大于或者等于1680℃。[0032]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包括沿所述筒體的所述安全帶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0033] 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長度設置為F1,所述F1為180mm~220mm;[0034] 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寬度設置為F2,所述F2為80mm~103mm;[0035] 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設置為F3,所述F3為220mm~250mm;[0036] 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F4,所述F4為15%~17%,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F5,所述F5為70MPa~95MPa,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F6,所述F6大于或者等于1600℃。[0037]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包括沿所述筒體的所述分解帶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0038] 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長度設置為G1,所述G1為180mm~220mm;[0039] 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寬度設置為G2,所述G2為80mm~103mm;[0040] 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設置為G3,所述G3為220mm~250mm;[0041] 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G4,所述G4為16%~18%,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G5,所述G5為45MPa~60MPa,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G6,所述G6大于或者等于1400℃。[0042]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當所述筒體的直徑為4.8m,長度為72m時,所述第一澆注層設于所述筒體的0m~0.8m的位置,所述耐磨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0.8m~2m的位置,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2m~25m的位置,所述硅莫紅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25m~35m的位置,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35m~50m的位置,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50m~71.2m的位置,所述第二澆注層設于所述筒體的71.2m~72m的位置。
[0043]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當所述筒體的直徑為6.2m,長度為90m時,所述第一澆注層設于所述筒體的0m~0.8m的位置,所述耐磨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0.8m~2m的位置,所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2m~32m的位置,所述硅莫紅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32m~45m的位置,所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45m~60m的位置,所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設于所述筒體的60m~88.8m的位置,所述第二澆注層設于所述筒體的88.8m~90m的位置。
[0044]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應用上述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的回轉窯。[0045]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根據回轉窯各部位耐火材料的使用要求,結合不同耐火材料的特點,在不同部位選擇合適的耐火材料,因此,在窯口設置有第一澆注層,冷卻帶設置有耐磨磚層,燒成帶設置有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過渡帶設置有硅莫紅磚層,安全帶設置有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分解帶設置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當生料燒成熟料的過程中,采用耐火內襯結構能夠降低回轉窯的筒體溫度,有利于避免大量的能源浪費,具有節(jié)能、輕量和長壽命的優(yōu)勢,更符合水泥行業(yè)的綠色低碳發(fā)展趨勢。附圖說明[0046]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0047]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的結構簡圖;[0048]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5000T/D水泥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的表格示意;[0049]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10000T/D水泥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的表格示意圖。[0050] 附圖標記:[0051] 10、筒體;20、第一澆注層;30、第二澆注層;40、耐磨磚層;50、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60、硅莫紅磚層;70、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具體實施方式[0052]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0053] 下面結合圖1?圖3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及回轉窯,回轉窯包括筒體10,耐火內襯結構布置于筒體10上,筒體10由左至右依次劃分為窯口、冷卻帶、燒成帶、過渡帶、安全帶、分解帶及窯尾。[0054]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包括:第一澆注層20,第一澆注層20設置于窯口;第二澆注層30,第二澆注層30設置于窯尾;耐磨磚層40,耐磨磚層40設置于冷卻帶;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設置于燒成帶;硅莫紅磚層60,硅莫紅磚層60設置于過渡帶;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設置于安全帶;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設置于分解帶。[0055]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根據回轉窯各部位耐火材料的使用要求,結合不同耐火材料的特點,在不同部位選擇合適的耐火材料,因此,在窯口設置有第一澆注層20,冷卻帶設置有耐磨磚層40,燒成帶設置有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過渡帶設置有硅莫紅磚層60,安全帶設置有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分解帶設置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當生料燒成熟料的過程中,采用耐火內襯結構能夠降低回轉窯的筒體10溫度,有利于避免大量的能源浪費,具有節(jié)能、輕量和長壽命的優(yōu)勢,更符合水泥行業(yè)的綠色低碳發(fā)展趨勢。[0056] 可以理解的是,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澆注層20包括沿筒體10的窯口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一澆注塊,第二澆注層30包括沿筒體10的窯尾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二澆注塊。
[0057]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澆注塊上沿筒體10軸向的長度設置為A1,A1為600m~1000mm,第一澆注塊上沿筒體10內壁周向的長度設置為A2,A2為800mm~1200mm,第一澆注塊上垂直于筒體10中心線的高度設置為A3,A3為220mm~250mm;第一澆注塊的顯氣孔率設置為A4,A4為16%~18%,第一澆注塊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A5,A5為70MPa~90MPa,第一澆注塊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A6,A6大于或者等于1500℃。
[0058]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上述A1可選擇為600mm、800mm和1000mm,A2可選擇為800mm、1000mm和1200mm,A3可選擇為220mm、240mm和250mm,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澆注塊的A1、A2和A3依次分別為600mm、1000mm和220mm或者為800mm、1000mm和250mm,在此不做限定;第一澆注塊呈弧形布置于窯口,第一澆注塊的耐磨性為小于或者等于4cc。[0059]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澆注塊上沿筒體10軸向的長度設置為B1,B1為600m~1000mm,第二澆注塊上沿筒體10內壁周向的長度設置為B2,B2為800mm~1200mm,第二澆注塊上垂直于筒體10中心線的高度設置為B3,B3為220mm~250mm;第二澆注塊的顯氣孔率設置為B4,B4為17%~19%,第二澆注塊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B5,B5為80MPa~110MPa,第二澆注塊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B6,B6大于或者等于1400℃。
[006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上述B1可選擇為600mm、800mm和1000mm,B2可選擇為800mm、1000mm和1200mm,B3可選擇為220mm、240mm和250mm,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澆注塊的B1、B2和B3依次分別為1000mm、1000mm和220mm;第二澆注塊呈弧形布置窯尾。[0061]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澆注塊為剛玉?莫來石?紅柱石?碳化硅材質澆注而成?,F(xiàn)有技術中,在窯口部位,窯口部位使用的耐火澆注料一般的使用壽命一般在8?10個月,損壞形式一般是拐角部位剝落,工作面開裂和升溫爆裂等。而在本實用新型中采用由第一澆注塊而組成的第一澆注層20,該第一澆注層20具有較高的高溫抗折,同時復合相增韌技術使其具備優(yōu)異的抗熱沖擊性能,配合窯口敞開式施工方案能有效解決窯口剝落開裂問題,從而可將窯口部位耐火材料的使用壽命提高到18個月以上,實現(xiàn)窯口部位耐材長壽化的目的。[0062]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澆注塊為莫來石?碳化硅材質澆注而成,通過采用上述材料澆注,提高了抗堿侵蝕性能,以及提高熱震。[0063] 可以理解的是,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耐磨磚層40包括沿筒體10的冷卻帶周向布置的多塊耐磨磚;耐磨磚的長度設置為C1,C1為180mm~220mm;耐磨磚的寬度設置為C2,C2為80mm~103mm;耐磨磚的高度設置為C3,C3為220mm~
250mm;耐磨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C4,C4為12%~14%,耐磨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C5,C5為90MPa~120MPa,耐磨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C6,C6大于或者等于1700℃。
[0064]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上述耐磨磚的高度方向朝向筒體10的中心線,即耐磨磚的高度值為耐磨磚層40的厚度值。[0065]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上述C1可選擇為180mm、198mm和220mm,C2可選擇為85.5mm、91.5mm、94.5mm、95.5mm和103mm,C3可選擇為220mm、240mm和250mm。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上述耐磨磚的形狀為楔形,因此C2的兩端寬度不一致,因此,耐磨磚的具體尺寸C1、C2和C3的組合可依次設置為:198mm、(103/91.5)mm和220mm;或者198mm、(103/95.5)mm和220mm;或者198mm、(103/85.5)mm和250mm;或者198mm、(103/94.5)mm和220mm;耐磨磚的耐磨性為小于或者等于3.5cc。[0066] 可以想到的是,在冷卻帶部位,現(xiàn)有技術中,冷卻帶部位一般使用硅莫紅磚或者
鎂鋁尖晶石磚,使用壽命一般在6?10個月左右,是整個回轉窯耐火材料使用壽命最短的區(qū)域,主要原因是該區(qū)域耐火材料需要承受高溫熟料顆粒磨蝕、浮窯皮脫掛帶來的熱震波動及其后面窯磚的推力,因此需要采用同時具備高耐磨、高熱震和高強度性能的耐火材料。而通過本實用新型采用的耐磨磚的尺寸以及參數(shù)等,使得耐磨磚具有低氣孔、高耐磨、高荷軟和高熱震等優(yōu)點,有利于將冷卻帶部位耐材使用壽命提高到18個月以上,適用目前水泥窯短窯快燒的工藝要求。[0067] 可以理解的是,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包括沿筒體10的燒成帶周向布置的多塊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長度設置為D1,D1為180mm~220mm;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寬度設置為D2,D2為65mm~80mm;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高度設置為D3,D3為220mm~250mm;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D4,D4為15%~17%,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D5,D5為60MPa~90MPa,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D6,D6大于或者等于1700℃。
[0068]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高度方向朝向筒體10的中心線,即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高度值為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的厚度值。[0069]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上述D1可選擇為180mm、198mm和220mm,D2可選擇為66.5mm、69mm、74.5mm、和76.5mm,D3可選擇為220mm、240mm和250mm。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形狀為楔形,因此D2的兩端寬度不一致,因此,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的具體尺寸D1、D2和D3的組合可依次設置為:198mm、(76.5/66.5)mm和220mm;或者198mm、(74/69.5)mm和220mm。
[0070] 可以想到的是,在燒成帶部位,現(xiàn)有技術中,燒成帶部位一般使用鎂鐵尖晶石磚或者鎂鋁尖晶石磚,使用壽命基本上在10?12月左右。鎂鐵尖晶石磚雖然具有良好的掛窯皮性能,但是在窯皮脫掛頻繁區(qū)域容易被粘連剝落,同時較高的鐵元素含量使其抗氣氛波動性能差;鎂鋁尖晶石磚雖然具有優(yōu)異的抗熱震剝落性能,但是其掛窯皮厚度偏薄,以及本身導熱系數(shù)偏大,導致燒成帶部位筒體10溫度過高。本實用新型中的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是綜合了鎂鐵尖晶石磚和鎂鋁尖晶石磚的特點,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采用的尺寸以及參數(shù)等,使得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具有良好的掛窯皮性能、較低的導熱系數(shù)和優(yōu)異的高溫韌性等優(yōu)點,可以將燒成帶部位耐材使用壽命提高到18個月以上,既節(jié)能又長壽。[0071]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硅莫紅磚層60包括沿筒體10的過渡帶周向布置的多塊硅莫紅磚;硅莫紅磚的長度設置為E1,E1為180mm~220mm;硅莫紅磚的寬度設置為E2,E2為80mm~103mm;硅莫紅磚的高度設置為E3,E3為220mm~250mm;硅莫紅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E4,E4為14%~16%,硅莫紅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E5,E5為
90MPa~120MPa,硅莫紅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E6,E6大于或者等于1680℃。
[0072]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硅莫紅磚的高度方向朝向筒體10的中心線,即硅莫紅磚的高度值為硅莫紅磚層60的厚度值。[0073]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上述E1可選擇為180mm、198mm和220mm,E2可選擇為91.5mm、95.5mm和103mm,E3可選擇為220mm、240mm和250mm。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硅莫紅磚的形狀為楔形,因此E2的兩端寬度不一致,因此,硅莫紅磚的具體尺寸E1、E2和E3的組合可依次設置為:198mm、(103/91.5)mm和220mm;或者198mm、(103/95.5)mm和220mm;硅莫紅磚的耐磨性為小于或者等于3.5cc。[0074] 可以想到的是,在過渡帶部位,現(xiàn)有技術中,過渡帶部位一般使用鎂鋁尖晶石磚,使用壽命基本上在10個月左右。鎂鋁尖晶石磚的損壞基本上是熱震波動疊加高溫磨損,另外隨著水泥行業(yè)增產需要,窯內燒成溫度越來越高,過渡帶沒有窯皮保護,使用鎂鋁尖晶石磚常常使筒體10超溫嚴重,熱量損失較多。本實用新型中的硅莫紅磚具有高荷重軟化溫度和耐磨性能,同時相比鎂鋁尖晶石磚具有較低的導熱系數(shù),可以降低過渡帶部位筒體10溫度50℃以上,以5000T/D水泥回轉窯為例,按照從370℃降低到320℃測算,過渡帶采用硅莫紅磚替換鎂鋁尖晶石磚,替換長度為10米時可降低熟料熱耗7.92kJ/kg,并可延長過渡帶耐火材料使用壽命到18個月以上。另外硅莫紅磚的體積密度更低,一方面可降低企業(yè)采購成本,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回轉窯運行電耗,節(jié)能降耗效果十分明顯。[0075] 可以理解的是,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包括沿筒體10的安全帶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長度設置為F1,F(xiàn)1為180mm~220mm;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寬度設置為F2,F(xiàn)2為80mm~103mm;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設置為F3,F(xiàn)3為220mm~250mm;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F4,F(xiàn)4為15%~17%,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F5,F(xiàn)5為70MPa~95MPa,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F6,F(xiàn)6大于或者等于
1600℃。
[0076]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方向朝向筒體10的中心線,即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值為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的厚度值。[0077]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上述F1可選擇為180mm、198mm和220mm,F(xiàn)2可選擇為91.5mm、95.5mm和103mm,F(xiàn)3可選擇為220mm、240mm和250mm。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形狀為楔形,因此F2的兩端寬度不一致,因此,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具體尺寸F1、F2和F3的組合可依次設置為:198mm、(103/91.5)mm和220mm;或者198mm、(103/95.5)mm和220mm。[0078] 可以想到的是,在安全帶部位,現(xiàn)有技術中,安全帶一般使用硅莫磚,使用壽命基本上在36個月以上。硅莫磚雖然能夠滿足水泥企業(yè)運轉要求,但是硅莫磚在使用過程中筒體10溫度仍比較高,熱量損耗也比較大,同時該部位筒體10處于硫堿富集區(qū)域,長期高溫會加劇回轉窯筒體10與硫堿的反應速度,造成筒體10腐蝕嚴重。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采用莫來石均質料為主要原料高溫燒成后制得,其具備低導熱系數(shù)、高熱震穩(wěn)定性和良好的抗堿硫侵蝕性能等優(yōu)點。另外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克服了多層復合結構低導熱產品的結構缺陷和機械應力損壞風險,可降低筒體10溫度50℃以上,以5000T/D水泥回轉窯為例,按照從320℃降低到270℃測算,安全帶采用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替換硅莫磚,替換長度為15米時可降低熟料熱耗9.62kJ/kg,同時還可以降低筒體10載荷5%,節(jié)能降耗效果顯著。[0079]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包括沿筒體10的分解帶周向布置的多塊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長度設置為G1,G1為180mm~220mm;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寬度設置為G2,G2為80mm~103mm;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設置為G3,G3為220mm~250mm;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顯氣孔率設置為G4,G4為16%~18%,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常溫耐壓強度設置為G5,G5為45MPa~60MPa,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荷重軟化溫度設置為G6,G6大于或者等于1400℃。
[0080]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方向朝向筒體10的中心線,即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高度值為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的厚度值。[0081]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上述G1可選擇為180mm、198mm和220mm,G2可選擇為91.5mm、95.5mm和103mm,G3可選擇為220mm、240mm和250mm。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形狀為楔形,因此G2的兩端寬度不一致,因此,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的具體尺寸G1、G2和G3的組合可依次設置為:198mm、(103/91.5)mm和220mm;或者198mm、(103/95.5)mm和220mm。[0082] 可以想到的是,在分解帶部位,現(xiàn)有技術中,分解帶一般使用硅莫磚,使用壽命基本上在48個月以上。硅莫磚雖然能夠滿足水泥企業(yè)運轉要求,但是硅莫磚砌筑部位筒體10溫度仍能較高,還需進一步挖掘節(jié)能潛能。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采用莫來石均質料為主要原料高溫燒成后制得,其具備低導熱系數(shù)、高熱震穩(wěn)定性和優(yōu)異的抗堿硫侵蝕性能等優(yōu)點,可降低筒體10溫度50℃以上,以5000T/D水泥回轉窯為例,按照從300℃降低到250℃測算,分解帶采用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替換硅莫磚,替換長度為21米時可降低熟料熱耗12.45kJ/kg,同時還可以降低筒體10載荷10%,節(jié)能降耗效果顯著。[0083]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圖2為5000T/D水泥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當筒體10的直徑為4.8m,長度為72m時,第一澆注層20設于筒體10的0m~0.8m的位置,耐磨磚層40設于筒體10的0.8m~2m的位置,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
50設于筒體10的2m~25m的位置,硅莫紅磚層60設于筒體10的25m~35m的位置,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設于筒體10的35m~50m的位置,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設于筒體10的50m~71.2m的位置,第二澆注層30設于筒體10的71.2m~72m的位置。
[0084]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3所示,圖3為10000T/D水泥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當筒體10的直徑為6.2m,長度為90m時,第一澆注層20設于筒體10的0m~0.8m的位置,耐磨磚層40設于筒體10的0.8m~2m的位置,方鎂石復合尖晶石磚層50設于筒體10的2m~32m的位置,硅莫紅磚層60設于筒體10的32m~45m的位置,第一低導熱莫來石磚層70設于筒體10的45m~60m的位置,第二低導熱莫來石磚層80設于筒體10的60m~88.8m的位置,第二澆注層30設于筒體10的88.8m~90m的位置。
[0085]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聲明:
“回轉窯用耐火內襯結構及回轉窯”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