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包括機尾(1)和平衡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尾(1)的上方分別安裝有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所述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均與平衡通道(5)固定連接,所述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均與機尾(1)固定連接,所述平衡通道(5)的上方設置有輔助出料口(21),所述平衡通道(5)的內(nèi)部設置有導料板(15),所述導料板(15)與平衡通道(5)固定連接,所述輔助出料口(21)與平衡通道(5)設置為一體結構,所述輔助出料口(21)的上方設置有第二電機(13),所述第二電機(13)的下方安裝有風泵(14),所述風泵(14)與第二電機(13)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接,所述機尾(1)的上方設置有清料口(22),且清料口(22)與機尾(1)設置為一體結構,所述機尾(1)的一側安裝有輔助進料口(23),且輔助進料口(23)與機尾(1)固定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的上方均安裝有機頭(6),所述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均與機頭(6)固定連接,所述機頭(6)的內(nèi)部安裝有第一鏈條輥(16),所述第一鏈條輥(16)的內(nèi)部安裝有連接軸(12),所述第一鏈條輥(16)與連接軸(12)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12)與機頭(6)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機頭(6)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電機(7),所述第一電機(7)的一側安裝有傳動箱(8),所述機頭(6)的上方設置有通氣管道(9)。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管道(9)與機頭(6)設置為一體結構,所述傳動箱(8)的內(nèi)部分別安裝有驅動輪和從動輪,所述從動輪與連接軸(12)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接,所述機頭(6)的一側安裝有減速器,所述驅動輪和第一電機(7)均通過聯(lián)軸器與減速器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輪和從動輪均通過軸承與傳動箱(8)轉動連接,所述驅動輪與從動輪通過皮帶轉動連接,所述機頭(6)的下方設置有主出料口(20),且主出料口(20)與機頭(6)設置為一體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7)的下方安裝有固定臺(10),所述固定臺(10)的下方安裝有支撐座(11),所述第一電機(7)和支撐座(11)均與固定臺(10)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臺(10)和支撐座(11)均與機頭(6)固定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尾(1)的另一側設置有進料斗(4),所述進料斗(4)與機尾(1)設置為一體結構,所述機尾(1)的內(nèi)部安裝有第二鏈條輥(17),所述第二鏈條輥(17)與機尾(1)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鏈條輥(17)的外側設置有鏈條(18),所述鏈條(18)的一側安裝有翻斗(19),所述翻斗(19)與鏈條(18)固定連接。
說明書: 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提升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背景技術[0002] 提升機是通過改變勢能進行運輸?shù)拇笮蜋C械設備,如礦井提升機、過壩提升機等,廣義地說,電梯、天車、卷揚、穩(wěn)車、吊車、啟閉機等均可稱為提升機,提升機一般指功率較
大、提升能力較強的大型機械設備,通過動力機械拖動柔性件鋼絲繩及所運輸?shù)呢浳锷舷?br />
運動完成運輸過程,鋼絲繩是起重機械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主要品種有磷化涂層鋼絲繩、
鍍鋅鋼絲繩、不銹鋼絲繩、光面鋼絲繩等等。
[0003] 提升機通過料斗在輸送容重大、容重差值大物料時,由干物料自身物理性質的原因部分不能及時卸出的物料通過回料通道中返回并堆積、混合在提升機機尾,即設各底部
人過多過長時間的底部積料使提升機在運行過程中附加載荷增加,極大地影響了提升機主
要傳送部件和整機的使用壽命,同時嚴重的尾部混料會極大地影響物料的成分內(nèi)容,并會
縮短物料的保存時間;因此市場急需研制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來幫助人們解
決現(xiàn)有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提升機輸送容重大的物料時,容易將物料從回料通道中返回并堆積的問題。
[0005]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包括機尾和平衡通道,所述機尾的上方分別安裝有提升通道和回料通道,所述提升通
道和回料通道均與平衡通道固定連接,所述提升通道和回料通道均與機尾固定連接,所述
平衡通道的上方設置有輔助出料口,所述平衡通道的內(nèi)部設置有導料板,所述導料板與平
衡通道固定連接,所述輔助出料口與平衡通道設置為一體結構,所述輔助出料口的上方設
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下方安裝有風泵,所述風泵與第二電機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
接,所述機尾的上方設置有清料口,且清料口與機尾設置為一體結構,所述機尾的一側安裝
有輔助進料口,且輔助進料口與機尾固定連接。
[0006] 優(yōu)選的,所述提升通道和回料通道的上方均安裝有機頭,所述提升通道和回料通道均與機頭固定連接,所述機頭的內(nèi)部安裝有第一鏈條輥,所述第一鏈條輥的內(nèi)部安裝有
連接軸,所述第一鏈條輥與連接軸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接。
[0007] 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軸與機頭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機頭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一側安裝有傳動箱,所述機頭的上方設置有通氣管道。
[0008] 優(yōu)選的,所述通氣管道與機頭設置為一體結構,所述傳動箱的內(nèi)部分別安裝有驅動輪和從動輪,所述從動輪與連接軸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接,所述機頭的一側安裝有減速器,
所述驅動輪和第一電機均通過聯(lián)軸器與減速器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輪和從動輪均通過軸承
與傳動箱轉動連接,所述驅動輪與從動輪通過皮帶轉動連接,所述機頭的下方設置有主出
料口,且主出料口與機頭設置為一體結構。
[0009]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電機的下方安裝有固定臺,所述固定臺的下方安裝有支撐座,所述第一電機和支撐座均與固定臺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臺和支撐座均與機頭固定連接。
[0010] 優(yōu)選的,所述機尾的另一側設置有進料斗,所述進料斗與機尾設置為一體結構,所述機尾的內(nèi)部安裝有第二鏈條輥,所述第二鏈條輥與機尾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鏈
條輥的外側設置有鏈條,所述鏈條的一側安裝有翻斗,所述翻斗與鏈條固定連接。
[0011]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2] 1.該實用新型通過平衡通道的設置,通過平衡通道將提升通道和回料通道連通,形成H形結構,在平衡通道中,位干回料通道所在的一側、處在外側壁板上設置輔助出料口,
輔助出料口外接第二電機和風泵,形成負壓源,在助出料口上朝向平衡通道的內(nèi)側設置導
料板,使物料分離避免混合,從而有效地降低雙通道提升機輸送容重大、容重差值大物料時
提升機的回料率、減少提升機底部的物料積壓,延長整機設備和關鍵傳送部件的使用奉命,
保證提升機的高效運行。
[0013] 2.該實用新型通過清料口的設置,在機尾的上方設置清料口,清料口位于整個提升機的機尾處,當物料累積過多時,通過清料口將內(nèi)部的物料清理出去,從而進一步避免物
料積壓,從而進一步提升整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0014]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的正視圖;[0015]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0016]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圖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0017]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圖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0018]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圖中C處的放大示意圖。[0019] 圖中:1、機尾;2、提升通道;3、回料通道;4、進料斗;5、平衡通道;6、機頭;7、第一電機;8、傳動箱;9、通氣管道;10、固定臺;11、支撐座;12、連接軸;13、第二電機;14、風泵;15、
導料板;16、第一鏈條輥;17、第二鏈條輥;18、鏈條;19、翻斗;20、主出料口;21、輔助出料口;
22、清料口;23、輔助進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0020]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
[0021] 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包括機尾1和平衡通道5,機尾1的上方分別安裝有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提升通道2和
回料通道3均與平衡通道5固定連接,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均與機尾1固定連接,平衡通道
5的上方設置有輔助出料口21,平衡通道5的內(nèi)部設置有導料板15,導料板15與平衡通道5固
定連接,輔助出料口21與平衡通道5設置為一體結構,輔助出料口21的上方設置有第二電機
13,第二電機13的下方安裝有風泵14,風泵14與第二電機13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接,機尾1的
上方設置有清料口22,且清料口22與機尾1設置為一體結構,機尾1的一側安裝有輔助進料
口23,且輔助進料口23與機尾1固定連接。
[0022] 進一步,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的上方均安裝有機頭6,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均與機頭6固定連接,機頭6的內(nèi)部安裝有第一鏈條輥16,第一鏈條輥16的內(nèi)部安裝有連接軸
12,第一鏈條輥16與連接軸12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接,第一鏈條輥16與第二鏈條輥17通過鏈
條18轉動連接。
[0023] 進一步,連接軸12與機頭6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機頭6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電機7,第一電機7的一側安裝有傳動箱8,機頭6的上方設置有通氣管道9,通過通氣管道9的設置,使
得整個提升機構的空氣暢通。
[0024] 進一步,通氣管道9與機頭6設置為一體結構,傳動箱8的內(nèi)部分別安裝有驅動輪和從動輪,從動輪與連接軸12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接,機頭6的一側安裝有減速器,驅動輪和第
一電機7均通過聯(lián)軸器與減速器固定連接,驅動輪和從動輪均通過軸承與傳動箱8轉動連
接,驅動輪與從動輪通過皮帶轉動連接,機頭6的下方設置有主出料口20,且主出料口20與
機頭6設置為一體結構,主出料口20的出口處設置有斜板,具有導料的作用。
[0025] 進一步,第一電機7的下方安裝有固定臺10,固定臺10的下方安裝有支撐座11,第一電機7和支撐座11均與固定臺10固定連接,固定臺10和支撐座11均與機頭6固定連接,第
二電機13的外側同樣設置有固定臺10,此固定臺10分別與提升通道2和回料通道3固定連
接。
[0026] 進一步,機尾1的另一側設置有進料斗4,進料斗4與機尾1設置為一體結構,機尾1的內(nèi)部安裝有第二鏈條輥17,第二鏈條輥17與機尾1通過軸承轉動連接,第二鏈條輥17的外
側設置有鏈條18,鏈條18的一側安裝有翻斗19,翻斗19與鏈條18固定連接,翻斗19設置有若
干個,且翻斗19與鏈條18之間可存在少量的轉動連接。
[0027] 工作原理:使用時,通過進料斗4和輔助進料口23將物料輸送到機尾1的內(nèi)部,啟動第一電機7,第一電機7將通過減速器減速后使驅動輪轉動,驅動輪通過皮帶使從動輪轉動,
從而使得連接軸12轉動,從而使得第一鏈條輥16轉動,從而使得鏈條18和第二鏈條輥17轉
動,從而使得若干個翻斗19不停的在提升通道2內(nèi)部上升,在回料通道3內(nèi)部下降,往復運
動,從而將從進料斗4進入的物料輸送到機頭6上方,并從機頭6的主出料口20口排出,翻斗
19中少量的物料將跟隨翻斗19進入回料通道3,當經(jīng)過平衡通道5通道時,由于第二電機13
驅動風泵14轉動,使得平衡通道5的輔助出料口21處存在負壓,翻斗19內(nèi)部的物料將被吸
出,同時通過輔助出料口21內(nèi)部的導料板15將存在重量差的物料分離,并將重的物料排入
平衡通道5的內(nèi)部,進入提升通道2,再次被輸送到機頭6上方被排出,重量輕的物料將直接
被吸出,如此反復,從而達到高效輸料的效果。
[0028]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實用新
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
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義和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nèi)。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
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聲明:
“雙通道斗式提升機防混料結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