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包括檢測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箱(1)內(nèi)腔橫向固定連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頂端左側安裝有蓄電池(3),所述隔板(2)頂端右側安裝有伺服電機(4),所述伺服電機(4)與蓄電池(3)線性連接,所述伺服電機(4)輸出端通過減速機連接有轉軸(5),所述轉軸(5)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齒輪(6),所述隔板(2)頂端貫穿螺紋連接有絲桿(7),所述絲桿(7)與齒輪(6)相互嚙合,所述絲桿(7)底端固定連接有松土采集器(8),所述檢測箱(1)底端開設有與松土采集器(8)相匹配的通孔(9)。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采集器(8)包括松土筒(81)、擋板(82)、斜槽(83)、出料口(84)和圓錐鉆(85),所述松土筒(81)固定連接在絲桿(7)底端,所述松土筒(81)外圍均勻開設有斜槽(83),所述斜槽(83)內(nèi)位于松土筒(81)外側活動連接有擋板(82),所述擋板(82)與斜槽(83)相匹配,所述松土筒(81)底端設置有出料口(84),所述出料口(84)外圍螺紋連接有圓錐鉆(85)。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圓錐鉆(85)為圓錐形,所述圓錐鉆(85)頂端直徑等于松土筒(81)底端直徑。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采集器(8)的高度小于隔板(2)底端與檢測箱(1)內(nèi)腔底端之間的距離,所述絲桿(7)的長度大于隔板(2)頂端與檢測箱(1)內(nèi)腔底端之間的距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箱(1)頂端均勻固定連接有斜勾(10),所述檢測箱(1)右側底端固定連接有背帶(11),所述背帶(11)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鉤(12),所述固定鉤(12)與斜勾(10)相匹配。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山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領域,具體為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
背景技術
礦山的地質好壞決定了礦石的數(shù)量、礦石的質量、采礦的難度和采礦的成本,所以在對某個礦山進行開采時,需要對礦山的地質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即監(jiān)測土壤或礦石的質量,從而方便得出礦山的經(jīng)濟效益,但是由于礦山的地理條件復雜,路面顛簸不平且上下坡較多,使得現(xiàn)有的礦山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裝置不方便移動,現(xiàn)有的礦山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裝置體型較大,若是直接拿著不太方便,同時遇到較硬的地質時,土壤不方便采取,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現(xiàn)有的礦山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裝置不方便攜帶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包括檢測箱,所述檢測箱內(nèi)腔橫向固定連接有隔板,所述隔板頂端左側安裝有蓄電池,所述隔板頂端右側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與蓄電池線性連接,所述伺服電機輸出端通過減速機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齒輪,所述隔板頂端貫穿螺紋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與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絲桿底端固定連接有松土采集器,所述檢測箱底端開設有與松土采集器相匹配的通孔。
優(yōu)選的,所述松土采集器包括松土筒、擋板、斜槽、出料口和圓錐鉆,所述松土筒固定連接在絲桿底端,所述松土筒外圍均勻開設有斜槽,所述斜槽內(nèi)位于松土筒外側活動連接有擋板,所述擋板與斜槽相匹配,所述松土筒底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圍螺紋連接有圓錐鉆。
優(yōu)選的,所述圓錐鉆為圓錐形,所述圓錐鉆頂端直徑等于松土筒底端直徑。
優(yōu)選的,所述松土采集器的高度小于隔板底端與檢測箱內(nèi)腔底端之間的距離,所述絲桿的長度大于隔板頂端與檢測箱內(nèi)腔底端之間的距離。
優(yōu)選的,所述檢測箱頂端均勻固定連接有斜勾,所述檢測箱右側底端固定連接有背帶,所述背帶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鉤,所述固定鉤與斜勾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松土采集器,通過伺服電機帶動絲桿轉動,從而使絲桿帶動松土采集器轉動的同時向下移動,進而使松土采集器鉆入土壤里面對土壤進行采集,不僅能夠自動進行采集,還能采集較硬的地質上的土壤,設置有斜勾、固定鉤和背帶,不僅能夠方便攜帶,還能通過斜勾和固定鉤的配合來調節(jié),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對檢測箱進行攜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攜帶方便,能夠采集較硬地質上的土壤,還適用于不同身高的人,適應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松土采集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檢測箱;2、隔板;3、蓄電池;4、伺服電機;5、轉軸;6、齒輪;7、絲桿;8、松土采集器;81、松土筒;82、擋板;83、斜槽;84、出料口;85、圓錐鉆;9、通孔;10、斜勾;11、背帶;12、固定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一種方便攜帶使用的監(jiān)測礦山地質用環(huán)境檢測箱,包括檢測箱1,檢測箱1內(nèi)腔橫向固定連接有隔板2,隔板2頂端左側安裝有蓄電池3,隔板2頂端右側安裝有伺服電機4,伺服電機4可實行正反轉,伺服電機4與蓄電池3線性連接,伺服電機4輸出端通過減速機連接有轉軸5,轉軸5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齒輪6,隔板2頂端貫穿螺紋連接有絲桿7,絲桿7與齒輪6相互嚙合,形成蝸桿傳動,通過伺服電機4啟動使轉軸5轉動,轉軸5使齒輪6轉動,齒輪6轉動時絲桿7轉動,從而使絲桿7上下移動,絲桿7底端固定連接有松土采集器8,檢測箱1底端開設有與松土采集器8相匹配的通孔9。
請參閱圖2,松土采集器8包括松土筒81、擋板82、斜槽83、出料口84和圓錐鉆85,松土筒81固定連接在絲桿7底端,松土筒81外圍均勻開設有斜槽83,斜槽83內(nèi)位于松土筒81外側活動連接有擋板82,擋板82與斜槽83相匹配,當松土筒81進入土壤內(nèi)后,由于擋板82能夠轉動,使得土壤可以擠開擋板82從斜槽83進入到松土筒81內(nèi),從而完成土壤的采集,松土筒81底端設置有出料口84,出料口84外圍螺紋連接有圓錐鉆85,通過轉動圓錐鉆85使圓錐鉆85脫離出料口84,再將土壤從出料口84取出進行監(jiān)測。
請參閱圖2,圓錐鉆85為圓錐形,圓錐鉆85頂端直徑等于松土筒81底端直徑,從而使圓錐鉆85與松土筒81完美貼合,保證圓錐鉆85能夠順暢的進入土壤深處,從而方便松土筒81對土壤進行采集。
請參閱圖1,松土采集器8的高度小于隔板2底端與檢測箱1內(nèi)腔底端之間的距離,使松土采集器8能夠完全進入到檢測箱1內(nèi),從而能夠很好的保護松土采集器8,絲桿7的長度大于隔板2頂端與檢測箱1內(nèi)腔底端之間的距離,使得松土采集器8完全進入土壤內(nèi)時,絲桿7還位于隔板2內(nèi),保證松土采集器8能夠順利回收。
請參閱圖3,檢測箱1頂端均勻固定連接有斜勾10,檢測箱1右側底端固定連接有背帶11,通過背帶11可將檢測箱1背在身上,從而方便攜帶檢測箱1,背帶11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鉤12,固定鉤12與斜勾10相匹配,通過將固定鉤12勾在合適的斜勾10內(nèi),能夠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對檢測箱1進行攜帶。
工作原理:使用時,首先將固定鉤12調到合適的斜勾10內(nèi),然后通過背帶11背起檢測箱1,將檢測箱1背至需要監(jiān)測的位置,到達后將檢測箱1放在地面上,啟動伺服電機4正轉,從而使轉軸5帶動齒輪6正轉,齒輪6帶動絲桿7轉動且向下移動,從而使松土采集器8轉動且向下移動,通過圓錐鉆85使松土采集器8鉆進土壤,由于擋板82能夠轉動,使得土壤可以擠開擋板82從斜槽83進入到松土筒81內(nèi),從而完成土壤的采集,采集完后,啟動伺服電機4反轉,使帶動絲桿7轉動且向上移動,從而使松土采集器8轉動且向上移動,當松土采集器8與土壤完全脫離后,通過轉動圓錐鉆85使圓錐鉆85與出料口84脫離,然后通過出料口84將土壤排出并對其進行監(jiān)測。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