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屬于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人造石通常是指人造石實體面材、人造石石英石、人造石崗石等。人造石類型不同,其成分也不盡相同。成分主要是樹脂、鋁粉、顏料和固化劑。樹脂型人造石材是以不飽和聚脂樹脂為膠結劑,與天然大理石碎石、石英砂、方解石、石粉或其他無機填料。
樹脂型人造石英石是將石英砂與不飽和樹脂為主要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合,再加入催化劑、固化劑、顏料等外加劑,經混合攪拌、固化成型、脫模烘干、表面拋光等工序加工而成。人造石英石使用不飽和聚脂的產品光澤好、顏色鮮艷豐富、可加工性強、裝飾效果好;室內裝飾工程中采用的人造石材主要是樹脂型的。
樹脂型人造石英石是利用石英砂與不飽和樹脂在一定工藝下生產的裝飾材料。樹脂型人造石英石行業(yè)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含邊角料及打磨拋光細料,由于其生產過程中加入不飽和樹脂作為粘接劑、固化劑、燃料等助劑,石英砂與不飽和樹脂形成交聯包膜,不飽和樹脂在交聯作用下,對石英砂形成薄膜包膜,導致石英砂的原始活性喪失。由于石英砂活性喪失后,不能作為建材原料。同時,該部分固體廢棄物又不能再次進入自身的生產系統(tǒng),最終這些副產物成為該行業(yè)的固體廢棄物。通常作為生產企業(yè)的廢棄物進行拋棄。由于其硬度、形狀、處理難度等因素,成為制約該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障礙問題之一。
即,現在需要一種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能將樹脂型人造石英石行業(yè)的固體廢棄物徹底資源化利用、在資源化過程中沒有二次污染的產生,實現人造板
固廢資源化作為建材原料,直接生產新型建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能將樹脂型人造石英石行業(yè)的固體廢棄物徹底資源化利用、在資源化過程中沒有二次污染的產生,實現人造板固廢資源化作為建材原料,直接生產新型建材;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對人造石英石邊角料進行篩分、分揀;s2、將分揀后的邊角料進行破碎,并將破碎的顆粒進入篩分系統(tǒng);破碎的粒徑高于40目;s3、將分篩后顆粒物用1%高錳酸鉀稀溶液進行潤濕;高錳酸鉀稀溶液潤濕的時間為20-30min;s4、經過浸潤后的潤濕顆粒進入光破膜通道,進行光破膜,在破膜過程中加溫;光破膜通道的波長200-400nm;加溫的溫度為200-250攝氏度;s5、將破膜后的物料再篩分,得到石英砂建材產品。
一種實現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結構,它包括通過傳送帶依次連接的第一篩網、
破碎機、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光破膜通道及第二篩網,在光破膜通道上設有加溫裝置。
上述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包括儲液臺,在儲液臺的上端面設有半圓形儲液槽,半圓形儲液槽的兩端分別連接有進料輸送帶和出料輸送帶,在半圓形儲液槽內高錳酸鉀溶液和推料裝置。
上述的推料裝置包括儲液臺上端設有的轉軸,轉軸與電機相連,在轉軸上設有推料用的葉片,所述葉片下端在推料狀態(tài)與半圓形儲液槽內壁接觸,在葉片上均布設有通孔。
上述葉片與轉軸相連的骨架為“v”形結構,在出料端葉片與半圓形儲液槽上端切線方向所成角度為0-60°。
前述的光破膜通道內設傳送帶,所述的加溫裝置為在光破膜通道底部設有加熱盤管盤管。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fā)明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擬采用物理化學的方法,對其進行分級活化,使原料重新具備活性,為其作為建材提供基礎性能;這樣的結構,通過破碎機的粉碎、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的潤濕,以高錳酸鉀容易具有的氧化活性對有機膜進行浸潤;光破膜過程中,協同加溫,實現光破膜過程中將顆粒溫度提升到200-250攝氏度,實現有機樹脂的快速老化和龜裂,并利用樹脂與石英砂的熱膨脹系數的差異,實現石英砂與有機樹脂之間的開裂與脫落;脫落樹脂后的石英重新獲得活性。將石英進行精細分篩后進行包裝,作為建材石英砂原材料使用。
將樹脂型人造石英石行業(yè)的固體廢棄物徹底資源化利用。在資源化過程中沒有二次污染的產生。實現人造板固廢資源化作為建材原料,直接生產新型建材。
完成上述過程的樹脂型人造石英石固廢渣實現了徹底的無害化過程,實現人造板礦物顆?;钚砸?,根據市場需求及產品定位,利用無害化處理后的人造板礦物
新材料生產建材新產品。
其有益效果是:
(1)樹脂型人造石英石顆?;罨?,可作為新型建材原料,解決目前人造板行業(yè)固廢處理的困境,且徹底解決該類固廢對環(huán)境的污染風險。
(2)、樹脂型人造石英石活化處理后,實現了人造板礦物顆粒的活性,可實現人造板固廢的循環(huán)利用。
(3)、樹脂型人造石英石活化后礦物顆??勺鳛樾滦徒ú漠a品原料,可根據市場需要生產高強度產品。
(4)、工藝設計及生產全過程無“廢水、廢渣、廢氣”外排。實現生產過程的清潔環(huán)保。
(5)、樹脂型人造石英石廢棄物通過本技術直接處置后,杜絕企業(yè)外排或隨意堆存過程中的二次污染。
(6)、人造板固廢處置后,獲得高活性的礦物顆粒及細粉,處置成本低,經濟性可行,具有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
圖1是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光破膜通道4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其中,第一篩網1;破碎機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3;儲液臺301;半圓形儲液槽302;轉軸303;電機304;葉片305;通孔306;光破膜通道4;第二篩網5;加溫裝置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理解,優(yōu)選實施例僅為了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1.一種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對人造石英石邊角料進行篩分、分揀;
s2、將分揀后的邊角料進行破碎,并將破碎的顆粒進入篩分系統(tǒng);破碎的粒徑高于40目。
s3、將分篩后顆粒物用1%高錳酸鉀稀溶液進行潤濕;高錳酸鉀稀溶液潤濕的時間為20-30min。
s4、經過浸潤后的潤濕顆粒進入光破膜通道,進行光破膜,在破膜過程中加溫;光破膜通道的波長200-400nm;加溫的溫度為200-250攝氏度。
一種實現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結構,如圖1所示,它包括通過傳送帶依次連接的第一篩網1、破碎機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3、光破膜通道4及第二篩網5,在光破膜通道4上設有加溫裝置6,這樣的結構,通過破碎機2的粉碎、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3的潤濕,以高錳酸鉀容易具有的氧化活性對有機膜進行浸潤;光破膜過程中,協同加溫,實現光破膜過程中將顆粒溫度提升到200-250攝氏度,實現有機樹脂的快速老化和龜裂,并利用樹脂與石英砂的熱膨脹系數的差異,實現石英砂與有機樹脂之間的開裂與脫落。脫落樹脂后的石英重新獲得活性。將石英進行精細分篩后進行包裝,作為建材石英砂原材料使用
所述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3包括儲液臺301,在儲液臺301的上端面設有半圓形儲液槽302,半圓形儲液槽302的兩端分別連接有進料輸送帶和出料輸送帶,在半圓形儲液槽302內高錳酸鉀溶液和推料裝置;所述的推料裝置包括儲液臺301上端設有的轉軸303,轉軸303與電機304相連,在轉軸303上設有推料用的葉片305,所述葉片305下端在推料狀態(tài)與半圓形儲液槽302內壁接觸,在葉片305上均布設有通孔306;所述葉片305與轉軸303相連的骨架為“v”形結構,在出料端葉片305與半圓形儲液槽302上端切線方向所成角度為0-60°。
所述的光破膜通道4內設傳送帶,所述的加溫裝置6為在光破膜通道4底部設有加熱盤管盤管。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技術特征:
1.一種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對人造石英石邊角料進行篩分、分揀;
s2、將分揀后的邊角料進行破碎,并將破碎的顆粒進入篩分系統(tǒng);
s3、將分篩后顆粒物用1%高錳酸鉀稀溶液進行潤濕;
s4、經過浸潤后的潤濕顆粒進入光破膜通道,進行光破膜,在破膜過程中加溫;
s5、將破膜后的物料再篩分,得到石英砂建材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2中,破碎的粒徑高于40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3中,高錳酸鉀稀溶液潤濕的時間為20-30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4中,光破膜通道的波長200-400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4中,加溫的溫度為200-250攝氏度。
6.一種實現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過傳送帶依次連接的第一篩網(1)、破碎機(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3)、光破膜通道(4)及第二篩網(5),在光破膜通道(4)上設有加溫裝置(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實現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3)包括儲液臺(301),在儲液臺(301)的上端面設有半圓形儲液槽(302),半圓形儲液槽(302)的兩端分別連接有進料輸送帶和出料輸送帶,在半圓形儲液槽(302)內高錳酸鉀溶液和推料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實現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裝置包括儲液臺(301)上端設有的轉軸(303),轉軸(303)與電機(304)相連,在轉軸(303)上設有推料用的葉片(305),所述葉片(305)下端在推料狀態(tài)與半圓形儲液槽(302)內壁接觸,在葉片(305)上均布設有通孔(306)。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實現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305)與轉軸(303)相連的骨架為“v”形結構,在出料端葉片(305)與半圓形儲液槽(302)上端切線方向所成角度為0-60°。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實現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破膜通道(4)內設傳送帶,所述的加溫裝置(6)為在光破膜通道(4)底部設有加熱盤管盤管。
技術總結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它包括通過傳送帶依次連接的第一篩網、破碎機、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裝置、光破膜通道及第二篩網,在光破膜通道上設有加溫裝置;本發(fā)明能將樹脂型人造石英石行業(yè)的固體廢棄物徹底資源化利用、在資源化過程中沒有二次污染的產生,實現人造板固廢資源化作為建材原料,直接生產新型建材。
技術研發(fā)人員:羅海波;王鈞;歐陽春;周向東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貴州鼎瑞環(huán)??萍加邢薰?br />
技術研發(fā)日:2020.06.19
技術公布日:2020.08.18
聲明:
“人造石英石固體廢棄物利用的方法及其結構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