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裝置本體(100),收集裝置本體(100)上設有開口豎直向上設置的處理腔(110),處理腔(110)的中心處設有兩支撐板(120),兩支撐板(120)的上端部均設有支撐板通孔(310),兩支撐板通孔(310)之間設有可轉(zhuǎn)動篩筒(130),收集裝置本體(100)中設有用于驅(qū)動篩筒(130)轉(zhuǎn)動的驅(qū)動機構,篩筒(130)內(nèi)設有用于對機床廢料進行破碎的
破碎機構,篩筒(130)的內(nèi)壁上設有若干個傾斜于篩筒(130)內(nèi)壁設置的條形板(210);篩筒(130)上沿篩筒(130)軸線方向的兩側(cè)壁上均設有篩筒通孔(410),處理腔(110)中設有穿過篩筒通孔(410)且與篩筒通孔(410)間隙配合的橫桿(140);橫桿(140)的內(nèi)部設有進料腔(220),橫桿(140)上伸出篩筒(130)的一端部設有進料口(230),進料口(230)處設有與進料口(230)相配合的進料斗(240),篩筒(130)上靠近進料口(230)的側(cè)壁上設有排水口(250),篩筒(130)上遠離排水口(250)的端面上設有若干組篩孔(131),排水口(250)處設有用于對排水口(250)進行密封的濾網(wǎng)(260);橫桿(140)上靠近進料口(230)的端部設有開口朝向與進料口(230)朝向相反的排料口(270);收集裝置本體(100)上位于兩支撐板(120)之間的側(cè)壁上設有出料口(101),出料口(101)處設有柜門(150);篩筒(130)的兩端均穿過支撐板通孔(310),篩筒(130)上穿過支撐板通孔(310)的端部設有第一齒條(132),驅(qū)動機構包括設置于處理腔(110)內(nèi)的第一轉(zhuǎn)軸(320),第一轉(zhuǎn)軸(320)上設有與第一齒條(132)相嚙合的第一齒輪(330);第一轉(zhuǎn)軸(320)的一端部伸出處理腔(110),收集裝置本體(100)的外側(cè)壁上設有第一電機安裝板(102),第一電機安裝板(102)上設有與第一轉(zhuǎn)軸(320)相連接的第一電機(160);破碎機構包括3個均勻設置于篩筒(130)內(nèi)且可轉(zhuǎn)動的轉(zhuǎn)動桿(280),轉(zhuǎn)動桿(280)上設有第一破碎輥(281),橫桿(140)上設有與第一破碎輥(281)相配合的第二破碎輥(290);轉(zhuǎn)動桿(280)上位于第一破碎輥(281)的兩端設有第二齒輪(2100),橫桿(140)上設有與第二齒輪(2100)相配合的第三齒輪(2110);兩支撐板(120)將處理腔(110)分為進料斗(240)所在的污水收集腔(103)、篩筒(130)所在的廢料收集腔(104)以及壓縮料收集腔(105);進料腔(220)內(nèi)靠近污水收集腔(103)的端部設有第一液壓缸(2120),第一液壓缸(2120)活塞桿的端部設有與進料腔(220)間隙配合的第一擋板(2130);進料腔(220)內(nèi)靠近壓縮料收集腔(105)的端部設有第二液壓缸(2140),第二液壓缸(2140)活塞桿的端部設有與進料腔(220)間隙配合的第二擋板(2150);橫桿(140)上位于壓縮料收集腔(105)內(nèi)的端部設有壓縮料出口(2160),收集裝置本體(100)的兩端設有與橫桿(140)間隙配合的橫桿安裝通孔(340),橫桿(140)的兩端部穿過橫桿安裝通孔(340),橫桿(140)上穿過橫桿安裝通孔(340)的兩端部均設有第二齒條(141),收集裝置本體(100)的外側(cè)壁上設有第二電機安裝板(170),第二電機安裝板(170)上設有第二電機(180),第二電機(180)的轉(zhuǎn)動軸上設有與第二齒條(141)相嚙合的第四齒輪(18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廢料收集腔(104)中設有用于將廢料輸送至進料斗(240)中的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包括輸送座(190),輸送座(190)內(nèi)設有上下兩端截面呈半圓狀且中心處呈長方形狀的輸送腔(510),輸送腔(510)中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可轉(zhuǎn)動的第二轉(zhuǎn)軸(520),兩第二轉(zhuǎn)軸(520)之間設有輸送帶(530),輸送帶(530)上設有若干個垂直于輸送帶(530)設置的輸送板(540),輸送腔(510)中上端部的第二轉(zhuǎn)軸(520)伸出輸送座(190),輸送腔(510)中上端部的第二轉(zhuǎn)軸(520)伸出輸送座(190)的端部連接有第三電機(1100);輸送座(190)的底端設有輸料口(550),輸送座(190)的上端設有落料口(560),落料口(560)的端部設有用于將輸送腔(510)中的廢料輸送至污水收集腔(103)中的第一導料板(191),污水收集腔(103)的內(nèi)壁上設有與第一導料板(191)相配合將第一導料板(191)上的廢料輸送至進料斗(240)的第二導向板(1110)。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廢料收集腔(104)的底端設有導料座(2170),導料座(2170)上設有傾斜面(217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組篩孔(131)在篩筒(130)上所呈角度為180°。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橫桿(140)上的兩端設有位于篩筒通孔(410)中的第一軸承(2180),第一軸承(2180)的兩端分別與橫桿(140)以及篩筒通孔(410)固定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篩筒(130)的兩端固定連接有位于支撐板通孔(310)中的第二軸承(1120)。
說明書: 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涉及機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0002] 機床在使用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廢料以及切削液,目前對于機床廢料以及切削液的處理辦法一般在機床的下方設置收集槽,通過濾網(wǎng)等工具將切削液與機床廢料進行分
離,之后通過人工將廢料取出,該方法不僅處理效率較低,并且在人工取出廢料時廢料可能
劃傷工人。
發(fā)明內(nèi)容[0003]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乏較佳的對機床廢料以及切削液進行處理的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其能夠達到較佳的對機床廢料
以及切削液進行處理的效果。
[0004]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0005] 一種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其包括收集裝置本體,收集裝置本體上設有開口豎直向上設置的處理腔,處理腔的中心處設有兩支撐板,兩支撐板的上端
部均設有支撐板通孔,兩支撐板通孔之間設有可轉(zhuǎn)動篩筒,收集裝置本體中設有用于驅(qū)動
篩筒轉(zhuǎn)動的驅(qū)動機構,篩筒內(nèi)設有用于對機床廢料進行破碎的破碎機構,篩筒的內(nèi)壁上設
有若干個傾斜于篩筒內(nèi)壁設置的條形板;篩筒上沿篩筒軸線方向的兩側(cè)壁上均設有篩筒通
孔,處理腔中設有穿過篩筒通孔且與篩筒通孔間隙配合的橫桿;橫桿的內(nèi)部設有進料腔,橫
桿上伸出篩筒的一端部設有進料口,進料口處設有與進料口相配合的進料斗,篩筒上靠近
進料口的側(cè)壁上設有排水口,篩筒上遠離排水口的端面上設有若干組篩孔,排水口處設有
用于對排水口進行密封的濾網(wǎng);橫桿上靠近進料口的端部設有開口朝向與進料口朝向相反
的排料口;收集裝置本體上位于兩支撐板之間的側(cè)壁上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處設有柜門。
[0006] 本發(fā)明較佳的實現(xiàn)了對于零件加工時產(chǎn)生的廢料以及切削液的自動分類處理,同時也實現(xiàn)了對于廢料的自動破碎處理,方便了人們對于廢料的后續(xù)處理。
[0007] 作為優(yōu)選,篩筒的兩端均穿過支撐板通孔,篩筒上穿過支撐板通孔的端部設有第一齒條,驅(qū)動機構包括設置于處理腔內(nèi)的第一轉(zhuǎn)軸,第一轉(zhuǎn)軸上設有與第一齒條相嚙合的
第一齒輪;第一轉(zhuǎn)軸的一端部伸出處理腔,收集裝置本體的外側(cè)壁上設有第一電機安裝板,
第一電機安裝板上設有與第一轉(zhuǎn)軸相連接的第一電機。
[0008] 本發(fā)明中,通過驅(qū)動機構結構的設置,能夠通過第一轉(zhuǎn)軸上的第一齒輪與篩筒上的第一齒條之間的配合實現(xiàn)篩筒的轉(zhuǎn)動,從而較為方便且穩(wěn)定的實現(xiàn)了篩筒的轉(zhuǎn)動。
[0009] 作為優(yōu)選,破碎機構包括3個均勻設置于篩筒內(nèi)且可轉(zhuǎn)動的轉(zhuǎn)動桿,轉(zhuǎn)動桿上設有第一破碎輥,橫桿上設有與第一破碎輥相配合的第二破碎輥;轉(zhuǎn)動桿上位于第一破碎輥的
兩端設有第二齒輪,橫桿上設有與第二齒輪相配合的第三齒輪。
[0010] 本發(fā)明中,通過破碎機構結構的設置,能夠在篩筒轉(zhuǎn)動時,通過第二齒輪與第三齒輪之間的配合使得轉(zhuǎn)動桿發(fā)生轉(zhuǎn)動,從而使得第一破碎輥在沿第二破碎輥周向轉(zhuǎn)動的同時
自身也發(fā)生轉(zhuǎn)動,從而通過第一破碎輥與第二破碎輥之間的配合對廢料進行破碎。
[0011] 作為優(yōu)選,兩支撐板將處理腔分為進料斗所在的污水收集腔、篩筒所在的廢料收集腔以及壓縮料收集腔;進料腔內(nèi)靠近污水收集腔的端部設有第一液壓缸,第一液壓缸活
塞桿的端部設有與進料腔間隙配合的第一擋板;進料腔內(nèi)靠近壓縮料收集腔的端部設有第
二液壓缸,第二液壓缸活塞桿的端部設有與進料腔間隙配合的第二擋板。
[0012] 本發(fā)明中,通過第一液壓缸以及第一擋板的設置,避免了廢料掉落排料口一端的進料腔中,從而進一步的提升了廢料收集裝置在使用時的效果。
[0013] 作為優(yōu)選,橫桿上位于壓縮料收集腔內(nèi)的端部設有壓縮料出口,收集裝置本體的兩端設有與橫桿間隙配合的橫桿安裝通孔,橫桿的兩端部穿過橫桿安裝通孔,橫桿上穿過
橫桿安裝通孔的兩端部均設有第二齒條,收集裝置本體的外側(cè)壁上設有第二電機安裝板,
第二電機安裝板上設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的轉(zhuǎn)動軸上設有與第二齒條相嚙合的第四齒
輪。
[0014] 本發(fā)明中,通過壓縮料出口、橫桿安裝通孔、第二齒條以及第二電機的設置,能夠使得本發(fā)明中的廢料收集裝置具有對于廢料的壓縮功能,從而進一步的提升了廢料收集裝
置實用性。
[0015] 作為優(yōu)選,廢料收集腔中設有用于將廢料輸送至進料斗中的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包括輸送座,輸送座內(nèi)設有上下兩端截面呈半圓狀且中心處呈長方形狀的輸送腔,輸送腔
中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可轉(zhuǎn)動的第二轉(zhuǎn)軸,兩第二轉(zhuǎn)軸之間設有輸送帶,輸送帶上設有若干
個垂直于輸送帶設置的輸送板,輸送腔中上端部的第二轉(zhuǎn)軸伸出輸送座,輸送腔中上端部
的第二轉(zhuǎn)軸伸出輸送座的端部連接有第三電機;輸送座的底端設有輸料口,輸送座的上端
設有落料口,落料口的端部設有用于將輸送腔中的廢料輸送至污水收集腔中的第一導料
板,污水收集腔的內(nèi)壁上設有與第一導料板相配合將第一導料板上的廢料輸送至進料斗的
第二導向板。
[0016] 本發(fā)明中,通過輸送機構的設置,能夠在篩筒中的廢料破碎完畢后,可驅(qū)動輸送機構將廢料收集腔中的廢料輸送至進料斗中,從而避免了人為取出廢料添加至進料斗中,從
而實現(xiàn)了對于已破碎廢料的自動化壓縮。
[0017] 作為優(yōu)選,廢料收集腔的底端設有導料座,導料座上設有傾斜面。[0018] 本發(fā)明中,通過導料座以及傾斜面的設置,能夠較佳的提升了輸送機構在使用時的穩(wěn)定性。
[0019]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若干組篩孔在篩筒上所呈角度為180°。[0020] 本發(fā)明中,通過篩孔在篩筒上所呈角度的設置,既能夠避免篩孔在篩筒上分布面積過小而導致廢料無法較為有效的從篩孔中掉落至廢料收集腔中,又避免了篩孔在篩筒上
分布面積過大而導致切屑液從篩孔中流動至廢料收集腔中,從而較佳的提升了廢料收集裝
置在使用時的穩(wěn)定性。
[0021] 作為優(yōu)選,橫桿上的兩端設有位于篩筒通孔中的第一軸承,第一軸承的兩端分別與橫桿以及篩筒通孔固定連接。
[0022] 本發(fā)明中,通過第一軸承的設置,能夠較佳的降低篩筒在轉(zhuǎn)動時與橫桿之間的摩擦力。
[0023] 作為優(yōu)選,篩筒的兩端固定連接有位于支撐板通孔中的第二軸承。[0024] 本發(fā)明中,通過第二軸承的設置,能夠較佳的降低篩筒在轉(zhuǎn)動時與支撐板通孔之間的摩擦力。
附圖說明[0025] 圖1為實施例1中的收集裝置本體的結構示意圖。[0026] 圖2為圖1中的收集裝置本體的部分剖視圖。[0027] 圖3為圖1中的收集裝置本體的結構示意圖。[0028] 圖4為圖1中的篩筒的剖視圖。[0029] 圖5為圖1中的輸送機構的剖視圖。[0030] 圖6為實施例1中的夾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31] 圖7為圖6中的夾具安裝座的結構示意圖。[0032] 圖8為圖7中的夾具安裝座的剖視圖。[0033] 圖9為圖8中的A部分的放大圖。[0034] 圖10為圖6中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0035] 圖11為圖6中的滑動座的結構示意圖。[0036] 圖12為實施例1中的滑動座的剖視圖。[0037] 圖13為實施例1中的第一T型塊以及第二T型塊的結構示意圖。[0038] 圖14為實施例1中的機床本體的示意圖。[0039] 附圖中各數(shù)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0040] 100、收集裝置本體;101、出料口;102、第一電機安裝板;103、污水收集腔;104、廢料收集腔;105、壓縮料收集腔;110、處理腔;120、支撐板;130、篩筒;131、篩孔;132、第一齒
條;140、橫桿;141、第二齒條;150、柜門;160、第一電機;170、第二電機安裝板;180、第二電
機;181、第四齒輪;190、輸送座;191、第一導料板;1100、第三電機;1110、第二導向板;1120、
第二軸承;210、條形板;220、進料腔;230、進料口;240、進料斗;250、排水口;260、濾網(wǎng);270、
排料口;280、轉(zhuǎn)動桿;281、第一破碎輥;290、第二破碎輥;2100、第二齒輪;2110、第三齒輪;
2120、第一液壓缸;2130、第一擋板;2140、第二液壓缸;2150、第二擋板;2160、壓縮料出口;
2170、導料座;2171、傾斜面;310、支撐板通孔;320、第一轉(zhuǎn)軸;330、第一齒輪;340、橫桿安裝
通孔;410、篩筒通孔;510、輸送腔;520、第二轉(zhuǎn)軸;530、輸送帶;540、輸送板;550、輸料口;
560、落料口;610、夾具安裝座;620、第一滑槽;630、第一絲桿;640、夾具;650、擰動部;660、
底座;670、第二滑槽;680、第二絲桿;690、第五電機;6100、連接塊;6110、滑動座;6120、第六
電機;710、第三齒條;810、第四電機;820、第一螺母座;910、夾具安裝基臺;920、螺紋;930、
底板;940、夾塊;950、螺紋套筒;960、環(huán)形擋板;970、安裝臺階;1010、第二螺母座;1020、第
三螺母座;1030、第三滑槽;1040、沉孔;1110a、安裝槽;1210、放置腔;1220、齒輪安裝腔;
1230、第三轉(zhuǎn)軸;1240、第五齒輪;1310、第一T型塊;1320、第二T型塊;1330、連接桿;1410、機
床本體;1420、銑削機構;1430、工作臺;1440、夾持機構;1450、工作臺通孔;1460、廢料收集
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0041] 為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詳細描述。應當理解的是,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進行解釋而并非限定。
[0042]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軸
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
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43]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
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44]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
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
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0045] 實施例1[0046] 如圖1?1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工位銑削加工的數(shù)控機床,其包括機床本體1410,機床本體1410的上端部設有銑削機構1420,機床本體1410中設有工作臺1430,工作
臺1430的上端面設有用于對加工件進行固定的夾持機構1440,工作臺1430上設有工作臺通
孔1450,工作臺1430的下方設有廢料收集裝置1460;夾持機構1440包括夾具安裝座610,夾
具安裝座610的上端面設有4條第一滑槽620,4條第一滑槽620均自夾具安裝座610的邊緣處
起向夾具安裝座610的中心處延伸,相鄰的兩第一滑槽620之間相互垂直,第一滑槽620中設
有可轉(zhuǎn)動的第一絲桿630,夾具安裝座610內(nèi)設有用于驅(qū)動第一絲桿630的第四電機810,第
一絲桿630上設有與第一絲桿630相配合且可在第一滑槽620中滑動的第一螺母座820,第一
螺母座820的上端部伸出第一滑槽620,第一螺母座820上伸出第一滑槽620的端部設有夾具
安裝基臺910,夾具安裝基臺910上設有可拆卸的夾具640;廢料收集裝置1460包括收集裝置
本體100,收集裝置本體100上設有開口豎直向上設置的處理腔110,處理腔110的中心處設
有兩支撐板120,兩支撐板120的上端部均設有支撐板通孔310,兩支撐板通孔310之間設有
可轉(zhuǎn)動篩筒130,收集裝置本體100中設有用于驅(qū)動篩筒130轉(zhuǎn)動的驅(qū)動機構,篩筒130內(nèi)設
有用于對機床廢料進行破碎的破碎機構,篩筒130的內(nèi)壁上設有若干個傾斜于篩筒130內(nèi)壁
設置的條形板210;篩筒130上沿篩筒130軸線方向的兩側(cè)壁上均設有篩筒通孔410,處理腔
110中設有穿過篩筒通孔410且與篩筒通孔410間隙配合的橫桿140;橫桿140的內(nèi)部設有進
料腔220,橫桿140上伸出篩筒130的一端部設有進料口230,進料口230處設有與進料口230
相配合的進料斗240,篩筒130上靠近進料口230的側(cè)壁上設有排水口250,篩筒130上遠離排
水口250的端面上設有若干組篩孔131,排水口250處設有用于對排水口250進行密封的濾網(wǎng)
260;橫桿140上靠近進料口230的端部設有開口朝向與進料口230朝向相反的排料口270;收
集裝置本體100上位于兩支撐板120之間的側(cè)壁上設有出料口101,出料口101處設有柜門
150。
[0047] 本實施例中的機床本體1410在使用時,可根據(jù)所要加工零件的大小以及形狀驅(qū)動第四電機810使第一螺母座820在第一滑槽620中滑動,使得第一螺母座820上方的夾具640
可以較佳的將不同大小以及形狀的零件夾住,從而較佳的提升了該機床本體1410的適用
性;夾具640的可拆卸使用,使得夾持機構1440可以更換夾具640,從而使得該夾持機構1440
可以適用于特殊形狀的零件的夾持,進一步的提升了該機床本體1410的適用性。通過廢料
收集裝置1460的設置,使得該進行對于夾持機構1440上的零件的加工時,使用者可通過驅(qū)
動機構使得篩筒130轉(zhuǎn)動至篩孔131移動至收集裝置本體1460的上端部,從而使得機床本體
1410上噴出的切屑液可以經(jīng)由工作臺通孔1450、進料斗240、進料腔220以及排料口270流動
至篩筒130中,使得含有廢料的切屑液經(jīng)過濾網(wǎng)260的過濾流動至污水收集腔103中,在對零
件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員可將工作臺上的廢料撥送至進料斗240中,使得廢料通過進料斗
240、進料腔220以及排料口270進入篩筒130中,之后工作人員可通過驅(qū)動結構使得篩筒130
轉(zhuǎn)動,通過篩筒130內(nèi)設置的破碎機構對廢料進行破碎,當廢料破碎至合適大小后,廢料將
經(jīng)由篩孔131掉落至廢料收集腔104中,條形板210的設置,使得無法從篩孔131掉落的廢料
會隨著篩筒130的轉(zhuǎn)動被條形板210帶動至篩筒130的上方,從而使得廢料掉落至破碎機構
的上方,對無法掉落的廢料進行再次破碎,直至廢料從篩孔131中掉落;當篩筒130中的廢料
破碎完畢后,使用者可打開柜門150對廢料收集腔104中的廢料進行收集。本實施例中的多
工位銑削加工的數(shù)控機床不僅可以較佳的將不同大小以及形狀的零件夾住,具有較佳的適
用性;并且較佳的實現(xiàn)了對于零件加工時產(chǎn)生的廢料以及切削液的自動分類處理,同時也
實現(xiàn)了對于廢料的自動破碎處理,方便了人們對于廢料的后續(xù)處理。
[0048] 本實施例中,夾具安裝基臺910的截面呈圓形,夾具安裝基臺910的側(cè)壁上設有螺紋920,夾具640包括底板930以及設置于底板930上端部中心處的夾塊940,夾具安裝基臺
910上設有與螺紋920相配合的螺紋套筒950,螺紋套筒950的上端部向內(nèi)收縮形成與底板
930相配合的環(huán)形擋板960。
[0049]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夾具安裝基臺910以及夾具640結構的設置,能夠在需要對夾具640進行更換時,將螺紋套筒950從夾具安裝基臺910上擰下,之后將夾具640從夾具安裝基
臺910上取下,并更換新的夾具640,之后將螺紋套筒950重新擰上夾具安裝基臺910,通過環(huán)
形擋板960與底板930之間的配合對夾具640進行固定。本實施例中,通過夾具安裝基臺910
以及夾具640結構的設置,較為方便的實現(xiàn)了夾具640與夾具安裝基臺910之間的可拆卸連
接。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更換新的夾具640是指更換不同夾塊940的夾具640,
本實施例中不同夾具640上的底板930的規(guī)格均相同。
[0050] 本實施例中,夾持機構1440還包括整體呈長方體狀的底座660,底座660的上端面設有若干個沿底座660長度方向設置的第二滑槽670,第二滑槽670中設有可轉(zhuǎn)動第二絲桿
680,底座660上設有用于驅(qū)動第二絲桿680的第五電機690,第二絲桿680上設有與第二絲桿
680相配合的且可在第二滑槽670中滑動的第二螺母座1010以及第三螺母座1020,第二螺母
座1010與第三螺母座1020的螺紋方向相反;第二螺母座1010以及第三螺母座1020的上端部
均伸出第二滑槽670,第二螺母座1010以及第三螺母座1020伸出第二滑槽670的端部均連接
有連接塊6100,連接塊6100的端部分別與若干個第二螺母座1010以及若干個第三螺母座
1020固定連接;第二螺母座1010的連接塊6100上以及第三螺母座1020的連接塊6100上均設
有滑動座6110,滑動座6110內(nèi)設有用于放置夾具安裝座610的放置腔1210;夾具安裝座610
的截面呈圓形且夾具安裝座610可在放置腔1210中轉(zhuǎn)動。
[0051]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底座660以及滑動座6110以及放置腔1210的設置,使得在該機床本體1410加工的零件過大時,可首先轉(zhuǎn)動夾具安裝座610,使得夾具安裝座610轉(zhuǎn)動至合
適位置,之后調(diào)整夾具安裝基臺910在第一滑槽620中的位置,隨后調(diào)整夾具安裝基臺910上
的夾具640的角度,之后驅(qū)動第五電機690對兩滑動座6110之間的距離進行調(diào)節(jié),從而使得
零件可以較佳的夾緊在兩滑動座6110上的兩夾具640之間,使得該機床本體1410上的夾持
機構1440可以適用于較大零件的夾持,從而進一步的提升了該機床本體1410的適用性。需
要說明的是:通過上述方式對零件進行夾持,當?shù)诙菽缸?010與第三螺母座1020接觸時
且兩相鄰夾具640移動至靠近底座660中心處同時垂直于底座660長度方向時,兩滑動座
6110之間所夾持的零件長度為該方式所能夾持的最小零件長度;當?shù)诙菽缸?010以及第
三螺母座1020移動至底座660兩端時且兩相鄰夾具640移動至靠近底座660邊緣同時垂直于
底座660長度方向時,兩滑動座6110之間所夾持的零件長度為該方式所能夾持的最大零件
長度(在此方式下需要拆除部分夾具640)。通過上述方式對零件進行夾持,當夾具安裝座
610上的夾具640移動至垂直于底座660長度方向的兩端時,此時兩滑動座6110之間所能夾
持的零件的寬度為該方式所能夾持的最大零件寬度(在此方式下需要拆除部分夾具640)。
[0052] 本實施例中,夾具安裝座610的側(cè)壁上設有沿夾具安裝座610周向設置的第三齒條710,滑動座6110內(nèi)設有若干個沿放置腔1210周向設置的且與放置腔1210相通的齒輪安裝
腔1220,齒輪安裝腔1220中設有可轉(zhuǎn)動的第三轉(zhuǎn)軸1230,第三轉(zhuǎn)軸1230上設有與第三齒條
710相嚙合的第五齒輪1240,第三轉(zhuǎn)軸1230的上端部伸出滑動座6110,第三轉(zhuǎn)軸1230上伸出
滑動座6110的端部連接有第六電機6120。
[0053]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第三齒條710、第五齒輪1240以及第六電機6120的設置,能夠通過第五齒輪1240與第三齒條710的配合實現(xiàn)夾具安裝座610的轉(zhuǎn)動,從而較為穩(wěn)定且方便的
實現(xiàn)了夾具安裝座610的轉(zhuǎn)動。
[0054] 本實施例中,連接塊6100與滑動座6110之間鉸接連接,底座660上設有可滑動的且用于對滑動座6110進行支撐的支撐機構。
[0055] 通過本實施例中連接塊6100與滑動座6110之間鉸接連接,能夠在使用時將滑動座6110轉(zhuǎn)動至垂直于底座660,之后通過支撐機構對滑動座6110進行支撐,之后驅(qū)動第四電機
810以及第五電機690使得夾具640以及滑動座6110移動,從而使得零件可以較為穩(wěn)定的夾
緊在兩滑動座6110之間,從而不僅進一步的提升了該夾持機構1440的適用性,還使得在進
行零件的加工時,使用者可驅(qū)動第六電機6120使得零件轉(zhuǎn)動,從而使得銑削機構1420可以
對零件的不同端面進行加工,較佳的提升了該多工位銑削加工的數(shù)控機床對于零件的加工
效率以及加工效果。
[0056] 本實施例中,滑動座6110的底面上靠近連接塊6100的端部設有安裝槽1110a,支撐機構包括設置于安裝槽1110a中且與安裝槽1110a螺栓連接的第一T型塊1310,第一T型塊
1310上鉸接有第二T型塊1320,第一T型塊1310與第二T型塊1320之間螺栓連接有用于對第
一T型塊1310以及第二T型塊1320進行固定的連接桿1330,底座660上設有與第二T型塊1320
相配合的第三滑槽1030。
[0057]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第一T型塊1310以及第二T型塊1320的設置,能夠在將滑動座6110轉(zhuǎn)動至豎直之前,將第二T型塊1320從第三滑槽1030中插入,之后將第二T型塊1320以
及第一T型塊1310移動至靠近安裝槽1110a端,之后轉(zhuǎn)動第一T型塊1310并通過第一T型塊
1310與安裝槽1110a之間的螺栓連接將第一T型塊1310固定在安裝槽1110a中,最后通過連
接桿1330對第一T型塊1310以及第二T型塊1320進行固定,通過第二T型塊1320與第三滑槽
1030的配合使得滑動座6110可以穩(wěn)定的在底座660上滑動。在將滑動座6110轉(zhuǎn)動至水平之
前,可驅(qū)動第五電機690使得滑動座6110移動至底座660邊緣,使得第二T型塊1320的端部位
于第三滑槽1030外,之后將連接桿1330取下,將滑動座6110轉(zhuǎn)動至水平,最后通過螺栓等工
具對第一T型塊1310以及第二T型塊1320進行固定,通過第二T型塊1320與第三滑槽1030的
配合使得滑動座6110在底座660上滑行時具有較佳的穩(wěn)定性。
[0058] 本實施例中,篩筒130的兩端均穿過支撐板通孔310,篩筒130上穿過支撐板通孔310的端部設有第一齒條132,驅(qū)動機構包括設置于處理腔110內(nèi)的第一轉(zhuǎn)軸320,第一轉(zhuǎn)軸
320上設有與第一齒條132相嚙合的第一齒輪330;第一轉(zhuǎn)軸320的一端部伸出處理腔110,收
集裝置本體100的外側(cè)壁上設有第一電機安裝板102,第一電機安裝板102上設有與第一轉(zhuǎn)
軸320相連接的第一電機160。
[0059] 通過本實施例中驅(qū)動機構結構的設置,能夠通過第一轉(zhuǎn)軸320上的第一齒輪330與篩筒130上的第一齒條132之間的配合實現(xiàn)篩筒130的轉(zhuǎn)動,從而較為方便且穩(wěn)定的實現(xiàn)了
篩筒130的轉(zhuǎn)動。
[0060] 本實施例中,破碎機構包括3個均勻設置于篩筒130內(nèi)且可轉(zhuǎn)動的轉(zhuǎn)動桿280,轉(zhuǎn)動桿280上設有第一破碎輥281,橫桿140上設有與第一破碎輥281相配合的第二破碎輥290;轉(zhuǎn)
動桿280上位于第一破碎輥281的兩端設有第二齒輪2100,橫桿140上設有與第二齒輪2100
相配合的第三齒輪2110。
[0061]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破碎機構結構的設置,能夠在篩筒130轉(zhuǎn)動時,通過第二齒輪2100與第三齒輪2110之間的配合使得轉(zhuǎn)動桿280發(fā)生轉(zhuǎn)動,從而使得第一破碎輥281在沿第
二破碎輥290周向轉(zhuǎn)動的同時自身也發(fā)生轉(zhuǎn)動,從而通過第一破碎輥281與第二破碎輥290
之間的配合對廢料進行破碎。
[0062] 本實施例中,兩支撐板120將處理腔110分為進料斗240所在的污水收集腔103、篩筒130所在的廢料收集腔104以及壓縮料收集腔105;進料腔220內(nèi)靠近污水收集腔103的端
部設有第一液壓缸2120,第一液壓缸2120活塞桿的端部設有與進料腔220間隙配合的第一
擋板2130;進料腔220內(nèi)靠近壓縮料收集腔105的端部設有第二液壓缸2140,第二液壓缸
2140活塞桿的端部設有與進料腔220間隙配合的第二擋板2150。
[0063]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液壓缸2120以及第一擋板2130的設置,能夠在廢料掉落至進料腔220中后,驅(qū)動第一液壓缸2120將掉落至進料腔220中的廢料推動至排料口270處,使
得廢料從排料口270處掉落至篩筒130中,從而使得掉落至進料腔220中的廢料以及切屑液
可以較為穩(wěn)定的掉落至篩筒130中,從而較佳的提升了廢料收集裝置1460在使用時的效果;
第二液壓缸2140以及第二擋板2150的設置,使得在將廢料以及切屑液排送至篩筒130中時,
可驅(qū)動第二液壓缸2140使得第二擋板2150移動至排料口270端,從而避免了廢料掉落排料
口270一端的進料腔220中,從而進一步的提升了廢料收集裝置1460在使用時的效果。
[0064] 本實施例中,橫桿140上位于壓縮料收集腔105內(nèi)的端部設有壓縮料出口2160,收集裝置本體100的兩端設有與橫桿140間隙配合的橫桿安裝通孔340,橫桿140的兩端部穿過
橫桿安裝通孔340,橫桿140上穿過橫桿安裝通孔340的兩端部均設有第二齒條141,收集裝
置本體100的外側(cè)壁上設有第二電機安裝板170,第二電機安裝板170上設有第二電機180,
第二電機180的轉(zhuǎn)動軸上設有與第二齒條141相嚙合的第四齒輪181。
[0065]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壓縮料出口2160、橫桿安裝通孔340、第二齒條141以及第二電機180的設置,能夠在篩筒130中的廢料破碎完畢后,驅(qū)動第二液壓缸2140使得第二擋板
2150移動至篩筒130中且靠近壓縮料出口2160端,之后將廢料收集腔105中廢料取出,通過
進料斗240加入進料腔220,之后驅(qū)動第二電機180將使得進料斗240轉(zhuǎn)動至開口豎直向下設
置,之后驅(qū)動第一液壓缸2120將進料腔220中的廢料推送至篩筒130中,隨后驅(qū)動第二電機
180使得進料斗240轉(zhuǎn)動至進料斗240的開口豎直向上,重復上述操作,當篩筒130中的進料
腔220堆積一定量的廢料后,驅(qū)動第一液壓缸2120通過第一擋板2130與第二擋板2150的配
合實現(xiàn)對于廢料的壓縮;在廢料壓縮完畢后,可驅(qū)動第二電機180使得壓縮料出口2160豎直
向下,之后驅(qū)動第一液壓缸2130以及第二液壓缸2140使得壓縮完成的廢料從壓縮料出口
2160掉落至壓縮料收集腔105中,從而使得本實施例中的廢料收集裝置1460具有對于廢料
的壓縮功能,從而進一步的提升了廢料收集裝置1460實用性。
[0066] 本實施例中,底板930的邊緣處向下凹陷形成與環(huán)形擋板960厚度相同的安裝臺階970。
[0067]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安裝臺階970的設置,不僅較佳的提升了螺紋套筒950對于底板930的固定效果,同時也提升了底板930與所固定零件的接觸面積,從而較佳的提升了夾具
640對于零件的固定效果。
[0068] 本實施例中,螺紋套筒950的上端部向外擴張形成截面呈正六邊形的擰動部650。[0069]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擰動部650的設置,能夠較為方便的擰動螺紋套筒950,從而方便了日常的使用。
[0070] 本實施例中,底座660上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沉孔1040。[0071]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沉孔1040的設置,能夠通過穿過沉孔1040的螺釘?shù)裙ぞ邔⒌鬃?60固定在工作臺1430上,能夠較為方便的完成了對于底座660的安裝。
[0072] 本實施例中,廢料收集腔104中設有用于將廢料輸送至進料斗240中的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包括輸送座190,輸送座190內(nèi)設有上下兩端截面呈半圓狀且中心處呈長方形狀的
輸送腔510,輸送腔510中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可轉(zhuǎn)動的第二轉(zhuǎn)軸520,兩第二轉(zhuǎn)軸520之間設
有輸送帶530,輸送帶530上設有若干個垂直于輸送帶530設置的輸送板540,輸送腔510中上
端部的第二轉(zhuǎn)軸520伸出輸送座190,輸送腔510中上端部的第二轉(zhuǎn)軸520伸出輸送座190的
端部連接有第三電機1100;輸送座190的底端設有輸料口550,輸送座190的上端設有落料口
560,落料口560的端部設有用于將輸送腔510中的廢料輸送至污水收集腔103中的第一導料
板191,污水收集腔103的內(nèi)壁上設有與第一導料板191相配合將第一導料板191上的廢料輸
送至進料斗240的第二導向板1110。
[0073]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輸送機構的設置,能夠在篩筒130中的廢料破碎完畢后,可驅(qū)動輸送機構將廢料收集腔104中的廢料輸送至進料斗240中,從而避免了人為取出廢料添加至
進料斗240中,從而實現(xiàn)了對于已破碎廢料的自動化壓縮。
[0074] 本實施例中,廢料收集腔104的底端設有導料座2170,導料座2170上設有傾斜面2171。
[0075]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導料座2170以及傾斜面2171的設置,能夠使得廢料收集腔104中的廢料可以滑動至輸料口560處,從而使得廢料收集腔104中的廢料可以較為穩(wěn)定的進入
輸送座190中,從而較佳的提升了輸送機構在使用時的穩(wěn)定性。
[0076]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若干組篩孔131在篩筒130上所呈角度為180°。[0077] 通過本實施例中篩孔131在篩筒130上所呈角度的設置,既能夠避免篩孔131在篩筒130上分布面積過小而導致廢料無法較為有效的從篩孔131中掉落至廢料收集腔104中,
又避免了篩孔131在篩筒130上分布面積過大而導致切屑液從篩孔131中流動至廢料收集腔
104中,從而較佳的提升了廢料收集裝置1460在使用時的穩(wěn)定性。
[0078] 本實施例中,橫桿140上的兩端設有位于篩筒通孔410中的第一軸承2180,第一軸承2180的兩端分別與橫桿140以及篩筒通孔410固定連接。
[0079]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第一軸承2180的設置,能夠較佳的降低篩筒130在轉(zhuǎn)動時與橫桿140之間的摩擦力,從而較佳的提升了廢料收集裝置1460在使用時穩(wěn)定性。
[0080] 本實施例中,篩筒130的兩端固定連接有位于支撐板通孔310中的第二軸承1120。[0081] 通過本實施例中的第二軸承1120的設置,能夠較佳的降低篩筒130在轉(zhuǎn)動時與支撐板通孔310之間的摩擦力,從而較佳的提升了廢料收集裝置在使用時穩(wěn)定性。
[0082]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專利的涵蓋范圍。
聲明:
“具有壓縮結構的機床加工用廢料收集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