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處理一臺新高耐1310重錘破碎機,配備動力160千瓦電機,成色免檢
鉛鋅銀多金屬氧化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洪秋陽,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fā)研究所,鉛、鋅礦物種類多,在礦石中的賦存狀態(tài)比較分散,大量的鉛鋅分散于赤鐵礦、褐鐵礦等鐵錳礦物中以及方解石、石英等脈石礦物中,導致礦石中的鉛、鋅回收較難。礦石中含大量呈多孔狀、微晶集合體的氧化鐵礦物(赤鐵礦和褐鐵礦),磨礦過程易產生大量的次生泥,影響有價礦物的分選效果。選礦工藝流程探索試驗結果表明,礦石中鋅不具備可分選性;鉛在硫化礦浮選中有富集,但回收率小于 30%;而在硫化礦浮選中,銅銀取得了較好的回收
曹睿:蘭州理工大學教授、博導;甘肅省拔尖領軍人才,四川省天府學者、甘肅省飛天學者、蘭州理工大學師德標兵。現(xiàn)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疲勞分會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焊接性、強韌性、損傷斷裂以及服役行為等。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863課題1項、國家973項目2項、教育部基金1項、省科研項目以及企業(yè)合作項目40余項;獲批國家發(fā)明專利3件。發(fā)表論文300篇,其中SCI檢索論文95篇;發(fā)表專著2部。獲甘肅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1項、甘肅省高??萍歼M步獎三等獎1項;
錦界選煤廠高灰細泥處理工藝改造實踐,方治民,國能鄂爾多斯市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一.國能鄂爾多斯市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簡介;二.神東煤炭集團錦界選煤廠簡介;三.煤泥水處理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四. 煤泥水處理工藝改造方案。
卜珩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材料學院博士。主要從事熱塑性復合材料焊接與再制造等相關研究,在《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等期刊發(fā)表SCI論文5篇,申請發(fā)明專利5項,參加173、裝備發(fā)展部領域基金重點項目、國自然等多項國家級項目。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馮歲宇,山西某礦高灰無煙煤磨礦浮選降灰試驗研究,(1)對原煤進行磨礦處理,對不同磨礦時間的煤樣進行粒度分析以及灰分富集分析,最終確定磨礦時間為2min。(2)以磨礦2min的煤樣為浮選入料,最終浮選條件為:煤油用量為640g/t,2#油用量為210g/t,水玻璃用量為1000g/t,煤漿濃度為110g/L。(3)以最佳浮選條件進行浮選速度實驗可知:刮泡時間為2min時,精煤產率曲線近乎垂直,說明浮選速率快,確定刮泡時間為2min。
聶榕,就讀于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博士研究生一年級,主要研究方向為低品位黃銅礦生物堆浸過程強化浸出基礎與應用研究。通過生物強化浸出的方法,提高黃銅礦的浸出率,縮短浸出周期,建立數(shù)值模擬設計和堆浸模型,得出最優(yōu)工藝參數(shù),從而實現(xiàn)工業(yè)應用。
上海材料研究所現(xiàn)有一臺2017年株洲瑞德爾制造的300公斤6MPa壓力燒結爐,原值153.85萬元(不含稅)。
沙坪礦13103綜放工作面覆巖運動規(guī)律及放煤參數(shù)研究,李天航,遼寧工程技術大學,(1)理論確定工作面初次來壓步距為37.38m,周期來壓步距為14.58m;數(shù)值模擬確定應力集中系數(shù)約為1.9,采動應力集中區(qū)位于回采面前方約20m范圍;工作面直接頂初次破斷距為20m;工作面上覆巖層垮落帶高度約為92m,裂隙帶發(fā)育至地表。(2)結合工作面實際探頂煤數(shù)據(jù),建立了頂板厚度變化的迭代預測模型,可對頂煤厚度變化進行區(qū)域預測,可為放煤時間的優(yōu)化提供參考,進而提高頂煤回收率。 (3)根據(jù)理論分析結果,工作面應采取一采一放工藝、放煤步距調整為80
夏鴻博,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鄭州研究院智能焊接裝備與制造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激光焊接方向的研究,以第一/通訊作者發(fā)表SCI論文34篇,1區(qū)Top期刊18篇,影響因子大于6.0的23篇,1篇入選ESI熱點論文,3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出版學術專著《異種金屬激光焊接》1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安徽省揭榜掛帥、中國博士后面上基金等縱向項目5項,新疆油建等企業(yè)橫向2項,總經費800余萬。兼任機械工程協(xié)會焊接分會青年委員、Materials期刊客座編輯等職。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溫利剛,礦物自動定量分析系統(tǒng)及在選礦中的應用,工藝礦物學主要研究與選礦工藝有關的礦物學問題,是指導礦物加工利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被稱為“選礦工程師的眼睛”。 我國大宗礦產資源缺乏,資源稟賦狀況差,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中普遍存在資源利用率不高、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和開采損耗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科學難題,這對工藝礦物學測試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劉三平,主要從事銅、鉛、鋅、鎳、鈷等有色金屬冶煉和綜合回收等工藝研究和工程咨詢設計工作,自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項目,主持完成多項企業(yè)重大技術開發(fā)和工程設計項目,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等, 共獲得國家發(fā)明二等獎1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一等獎2項。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10多項,發(fā)表各種科技期刊論文50余篇。
中國有色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 徐文杰 大冶銅綠山銅鐵礦深邊部找礦預測及綜合技術示范研究,1、項目概況;2、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法;3、三維建模對找礦及采礦的指導;4、勘查技術方法的應用與方法組合;5、找礦靶區(qū)優(yōu)選及潛力評價
陳光潤,攀枝花學院釩鈦學院2023級材料工程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指導老師楊紹利教授、馬蘭教授?,F(xiàn)任研究生英語協(xié)會會長,專業(yè)成績排名第二。主要研究方向為釩鈦新材料新技術研究,撰寫論文曾獲2023中國釩鈦論壇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
昆明理工大學真空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張旭,硫酸鋅溶液深度凈化除鈷試驗進展及討論,? 可用較少的鋅粉實現(xiàn)深度凈化,鈷不易復溶,降低了凈化成本。1 對原料的適應性增強,可處理高鈷原料。2 對溶液的鈷濃度波動適應性增強。3 凈化渣數(shù)量大幅減少,過濾速度加快,有利于減少二段凈化過濾設備。4 進一步處理所得的鈷渣可得到鈷精礦,有利于實現(xiàn)鈷的資源化。5 除鈷控制模型的建立,為凈化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