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由于擔心歐盟納稅人可能無意中為另一個歐洲制造業(yè)的崩潰提供資金,越來越多的人呼吁歐盟綠色氫補貼只發(fā)給歐洲的電解槽制造商,而不是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
西方制造商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中國的競爭對手憑借較低的生產(chǎn)力成本和國家補貼等優(yōu)勢,可以在價格上與他們展開競爭。隨著歐盟綠色氫拍賣(首批拍賣將于明天開始)僅由價格決定,這對歐洲電解槽制造商來說可能是災難性的。
2010年代也出現(xiàn)過同樣的問題,當時歐洲對太陽能光伏的補貼無意中為中國太陽能制造業(yè)的繁榮提供了資金,導致一度領先的歐洲光伏產(chǎn)業(yè)最終崩潰。
很難與中國競爭,這不公平
比利時電解器制造商John Cockerill Hydrogen的首席執(zhí)行官Raphael Tilot比大多數(shù)人更了解來自中國工業(yè)的威脅,因為他的公司實際上在中國和歐洲同時制造機器。然而,即使是他也擔心,除非歐盟采取行動保護其本土電解槽制造商,否則該行業(yè)將在未來一兩年內(nèi)向中國傾斜。
他昨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洲氫能周(European Hydrogen Week)上表示:“在中國的投資規(guī)模巨大,(而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行。一旦它們達到比我們在歐洲看到的要高得多的規(guī)模,我們就會看到(2010年代)在光伏行業(yè)看到的情況?!?/span>
他補充稱:“三年前,我們在中國有兩個競爭對手。今天,我們在中國有100個競爭對手。其中大約有20家是非常大的公司,他們都要來歐洲?!?/span>
挪威電解槽制造商Nel的首席執(zhí)行官ha kon Volldal在題為“擴大電解槽制造業(yè)”的同一個小組討論會上表示,他“被教育要支持自由競爭,我知道歐洲想成為全球貿(mào)易的冠軍”。
但他表示,很難與中國展開公平競爭。
“由于各種原因,我們無法達到中國那么低的成本,不然我們(在歐洲)可以生產(chǎn)更便宜的電解槽,”Volldal解釋說。
“這不光是組裝電解槽的勞務部分。這涉及整個價值鏈中的勞動力環(huán)節(jié)——從你購買原材料,直到你制造電解槽的模塊和零部件。”
廉價的中國氫電解槽可能在2025-2030年期間在全球開始流行。“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政府融資。諸如此類。這不公平!在歐洲公司無法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下,向這些公司開放歐洲市場,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span>
他繼續(xù)說道:“這就是為什么我,即使從基本的角度來看,我反對貿(mào)易壁壘,但是,我也不得不同意……我認為我們需要一些保護。”
Volldal隨后呼吁即將到來的歐盟綠色氫拍賣不能100%基于價格因素。
“如果我們希望歐洲公司維持更好的員工福利,那么我們就不能同時說,只是因為成本更高,我們(即在拍賣中獲得歐盟補貼的開發(fā)商)就不會購買你的產(chǎn)品?!?/span>
歐洲氫電解槽制造商呼吁歐盟引入“歐洲制造”要求,以保護它們免受廉價中國進口產(chǎn)品的沖擊。Tilot也認為,歐洲不應向中國制造商提供補貼。
“在歐洲,我們不想長期依賴‘來自遙遠世界’的這些關鍵設備。我們不希望這個行業(yè)得到大量補貼,創(chuàng)造的就業(yè)機會不是在這里,而是在很遠的地方?!?/span>
“我們確實需要采取行動,這很緊迫。”
中國制造的電解槽真的比歐洲制造的便宜那么多嗎?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內(nèi)部市場、工業(yè)、創(chuàng)業(yè)和中小企業(yè)部門(DG-Grow)總干事克斯廷?約爾納(Kerstin Jorna)在會議開始時表示,中國電解槽的價格大約是歐洲制造的一半。
但小組成員認為這是不對的。
Volldal表示:“我不認為中國電解槽的價格只有我們的一半。因為這就像是蘋果對橘子。
“如果你把隱藏成本考慮在內(nèi),中國的氫電解槽并不比西方制造的氫電解槽便宜。如果你把中國產(chǎn)品改造成符合歐洲、澳大利亞或美國的規(guī)范和標準,它會貴得多。”
“更便宜嗎?有可能,但沒有一半那么多?!?/span>
德國電解槽制造商蒂森克虜伯Nucera的首席執(zhí)行官Werner Ponikwar補充說,盡管中國設備可能更便宜,但它們的效率可能較低,導致項目生命周期內(nèi)的成本更高。
他在會上表示:“聰明的公司關注的是總擁有成本(TCO),而不是啟動成本低,然后不得不在運營上投入大量資金(即運營支出)?!?/span>
“所以我不應該太害怕來自中國的競爭。讓我們看看總擁有成本,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畫面?!?/span>
Tilot指出,John Cockerill Hydrogen公司在中國生產(chǎn)的電解槽與在歐洲生產(chǎn)的電解槽是不同的。
“那里的市場非常不同。這是一個資本支出驅(qū)動的市場。中國客戶正在尋找廉價的解決方案,這促使我們選擇了不同于我們向歐洲市場銷售的技術。”
“客戶正在尋找更便宜、更節(jié)能的產(chǎn)品,這導致了不同的電極等等……規(guī)范和標準是不同的?!?/span>
“所以我同意,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不會拿中國的同類產(chǎn)品進行比較。”
然而,Volldal指出:“我們知道中國人學得很快,無可置疑的是,他們將與我們展開激烈競爭。”